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回复: 0

根据表1数据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图7),回答下列问题。(1)...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2015高中地理 1.2 人口的迁移 每课一练 (中图版必修2)

第一章 第二节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辽宁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

A.外出讲学

C.外出旅游

答案 D

解析 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发生改变的现象,四选项中只有移民国外使居住地发生了改变。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B.上街购物 D.移民国外

2.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B.从亚洲迁往拉美 D.从欧洲迁往非洲

3.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的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C.从新疆流往内地 B.从河北流往山东 D.从湖北流往重庆

4.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

A.甲地优美的环境

B.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答案 2.C 3.A 4.D

解析 第2题,西亚石油输出国因石油收入大增,经济发展快,吸引大批外籍工人。第3题,民工流向主要是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第4题,家庭成员的两地分居可促使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6题。

- 1 -

5.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 )

A.都为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

B.都为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主要为经济较落后地区迁往收入高的地区

D.主要由南半球国家迁往北半球国家

6.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频繁的战争 ②资源开发

③新大陆开发 ④经济因素

A.①④

C.①③

答案 5.C 6.D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和石油资源丰富、收入高的中东国家。第6题,人口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由发展中国家迁往中东地区主要是为了资源的开发。

二、综合题

7.结合图甲“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图”和图乙“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B.②③ D.②④

- 2 -

(1)2001年我国主要人口流出、流入区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2)读图乙,分析我国2001年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3)说明现阶段引起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人口流出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人口流入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

(2)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中,乡村人口流出多,流出的人口绝大部分流入到了城市,说明人口迁移的主流仍是由乡村向城市迁移。

(3)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经济收入、生活环境等要好于人口流出地区。

(时间:30分钟 总分:50分)

基 础 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A.①②

C.①③

答案 D

解析 人口迁移不同于一般的人口移动。一般的人口移动通常泛指人们为了某种原因而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其时间可长可短,空间可远可近,住所可变可不变,因而它是各种人口空间流动现象的总称。而人口迁移作为移动的一种形式,特指人们离开原来的住所,而在较

- 3 - B.③④ D.②④

远的地方定居的社会现象。也就是说,不能把人类任何形式的空间移动都看作是人口迁移,只有当人们空间位臵与住所同时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才可称作人口迁移。

2.(2013·贵阳高一检测)贵州省在未来五年将大力实施移民工程,逐步把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地质灾害高发区的150万农村人口迁出大山。贵州省实施该移民工程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经济

C.政治

答案 B

解析 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地质灾害高发区的生态环境都比较脆弱,不利于人们的生活,因而该移民工程主要考虑的因素为生态环境。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3~4题。

B.生态环境 D.社会文化

3.类似于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

C.④⑤ B.⑥⑦ D.③④

4.若图中①表示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的主要流动方向和形式,则产生这种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A.政治因素

C.文化因素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墨西哥,因此两国间的人口主要由墨西哥迁往美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4题,图中①表示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所致。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读图回答5~6题。 B.经济因素 D.家庭因素

- 4 -

5.如图所示,欧洲核心区主要分布于( )

A.中欧

C.西欧 B.南欧 D.东欧

6.如图所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由经济落后区域向经济发达区域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答案 5.A 6.C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欧洲核心区主要分布于以德国为中心的中欧地区。第6题,图示核心区域战后经济快速发展,再加上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而周围的边缘地区有大量的人口进入,故C项最符合。周边区域并非都是经济落后区域。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清末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据统计,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闯关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据此完成7~8题。

7.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东北地区( )

A.制造业高度发达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C.大量征兵抗战

D.畜牧业水平高

8.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于下图中的(

)

答案 7.B 8.A

解析 第7题,由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是清末华北饥民闯关东的主要原因。第8题,华北大批移民到东北时,东北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会明显增多。

9.下列因素对人口迁移有促进作用的是( )

- 5 -

篇二:1-2人口的迁移

一、单项选择题

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5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12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据此回答1~2题。

1.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 ②到北京上中学 ③到上海上大学 ④去西北考察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2.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B.北京的城市问题少 C.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 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度假和考察由于时间短不属于人口迁移。第2题,北京属于特大城市,城市问题多。其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之一是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个人和家庭生活。

读下面“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口迁移量关系图”回答3~4题。

3.阶段③处于( ) A.原始社会 C.工业化阶段

B.农业社会 D.后工业化阶段

4.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C.社会经济【答案】 3.C 4.C

【解析】 ③应属于工业化阶段,④属于后工业化阶段的人口迁移量,这两个阶段人口迁移量的增多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读下面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7题。

B.国家政策 D.战争

5.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欧洲迁往非洲C.从亚洲迁往拉美

B.从北美迁往拉美 D.从非洲迁往西亚

6.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

示的是( )

A.从湖北流向四川C.从山东流向河北

B.从湖南流向广东 D.从新疆流向内地

7.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 A.甲地优美的环境 B.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答案】 5.D 6.B 7.D

【解析】 第5题,二战后,西亚各国石油收入大大增加,吸引非洲等地居民大量迁入。第6题,近年来,我国由于沿海经济发展迅速,使我国民工流向主要是由内地迁往沿海地区。第7题,家庭成员的两地分居可促使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

8.读下图,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目前,有关甲、乙、丙三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经济原因 B.属于国内人口迁移,政治原因 C.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经济原因 D.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政治原因 【答案】 C

【解析】 首先要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出甲是四川、乙是上海、丙是广东。其次要清楚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是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9~10题。

9.当前沪宁杭地区能大量吸引民工迁入的原因是( ) A.① B.② C.③ D.⑥

10.2011年8月2日,肯尼亚达达阿布,每日有超过1 000名躲避战乱的难民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这里已经人满为患的难民营。这次难民外迁的主导因素是( )

A.① B.④ C.③ D.⑤ 【答案】 9.C 10.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第9题,民工大量迁入沪宁杭地区是经济因素。第10题,平民为躲避战争灾难而外迁,主导因素是战争。

读我国某市2010年迁入人口金字塔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11~12题。

11.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叙述是( )

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12.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 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 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11.A 12.D

【解析】 第11题,从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构成图分析,2010年该市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并且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可以判断该市人口迁入受经济因素(就业)影响,随着青壮年女性增多,随

篇三:第一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中,“原始型”和“现代型”的相同之处是( )

A.高出生率

B.低自然增长率

C.高死亡率

D.低出生率

2、造成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的进步 C.出生率的上升 计图。读图回答3~6题。

3、图示四类国家中,最可能为欧洲国家的是( )

A.① A.① A.①②

A.①

B.②C.③

D.④

D.④

4、四类国家中,经济较落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是( )

B.②C.③

C.③④

5、四类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的是( )

B.②③

B.②

D.②④

D.④

6、四类国家中,能表示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

C.③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l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结合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坐标图,完成7~8题。 7、甲市可能是( ) A.西宁 A.①

B.延安C.上海 B.②C.③

D.广州

8、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与甲市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

D.④

2010年11月1日0时我国开展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合下表资料完成9题。

B.自然环境的改变 D.死亡率的下降

下图是四种类型国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数据统

9、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最接近下图中的( )

读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示意图,回答l1~12题 11、2010年该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 )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12、该市三十年来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候暖湿,环境优美B.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C.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D.优越政策促进了工业迅速发展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16题。

16、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由好到差的顺序依次为( )

A.Ⅰ Ⅱ Ⅲ C.Ⅲ Ⅱ Ⅰ A.资源

B.Ⅱ Ⅰ Ⅲ D.Ⅰ Ⅲ Ⅱ C.生产能力

D.消费水平

17、下列与环境人口数量呈负相关的是( )

B.科技水平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图,回答18~20题。

18、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 C.6000

B.10000 D.4500

19、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c<b<a

C.b<a<c

D.a<c<b

20、关于我国不同省区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21-23题: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年

图7

2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

A.16.7% B.14.3% C.0.9%D.1.2% 22.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2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突出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24.下列能使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因素有

①婚姻关系稳定 ②有宗教信仰 ③初婚年龄高 ④离婚率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②④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 852 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 872 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据此回答12~13题。

12.造成我国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调的原因有( ) ①生育政策 ②婚姻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

③“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④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⑤环境污染越来越重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⑤

13.目前,解决性别比严重失调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①提倡计划生育,少生优生②改变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 ③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④严禁医疗机构非医学上的胎儿性别鉴定

⑤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⑥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风尚 A.①② B.④⑤⑥ C.①④⑥二.综合题(共40分)

D.①②④⑥

41、阅读下表,完成有关问题。(每空2分,16分)

1997年各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该国人口增长和社会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该国人口增长和社会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根据表中数据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14

分)

2010年M市和N省人口变动

(1)M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其人口数量变化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市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影响人口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回答12题。

12、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

C、丁、丙、乙、甲D、丁、乙、丙、甲

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据统计安徽省近年劳务输出逐年增长,其中2010年输出突破1 500万人。材料2:2005年中国GDP总量和人均GDP。

材料3:20世纪

(1)结合材料1、2分析安徽成为劳务输出大省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表1数据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图7),回答下列问题。(1)...》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790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1-4 08:46 , Processed in 0.26885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