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探析
摘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制度与体制的共同作用、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缺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78
一、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存在的问题。①学业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独立人格逐渐形成阶段、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因此,父母的关爱、监管以及必要条件的提供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②品德方面。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
篇二: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批农民纷纷涌向城市,成为了农民工,而他们的子女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被留在农村上学,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在今后较长的时间里,这个群体还将继续扩大,他们正处于受教育的关键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观念的滞后以及社区教育的空白,其安全、学习、心理和生活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一代或几代人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外出务工农民的根本利益,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这一问题并未受到社会的实质性关注,许多问题函待解决。因此,关注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它家人照顾的年龄在 14 岁以下的孩子” [1] 。基于一些客观情况的限制,将留守儿童的年龄范围主要限定在义务教育阶段(6-14 岁)。和“留守儿童”相对而言的概念是“非留守儿童”,是指跟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农民子女,其父母亲没有外出务工。在“留守儿童”这个概念中,本研究认为“留守儿童”首先是农民的子女,必须是以异地转移的形式外出务工农民的子女,不包括那些以就地转移的形式务工的农民子女。这是因为,尽管这些农民也务工,但每天完工以后仍然回到家里和子女一块儿生活。
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就是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监护方式在广大农村采用的比较的多。但是这样的监护制度弊端很多。由于照顾儿童的祖辈们大多年龄偏高,身体不好,有些还需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加之他们与孙辈们代沟沿重,无法交流好思想情况。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教育方式不适应孩子们的成长。有些照顾留守儿童的祖辈,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不能很好的教育孩子。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这种监护方式也属于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上代监护还容易出现转托情况,即小孩被父母托付给亲戚后,没多久因亲戚打工等原因外出,就转托给另一个亲戚,几经托付的小孩几乎无所适从,不能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学习。三是教师监护,教师监护是这几年才产生的。即一些“留守儿童”的家庭因为经济条件比较宽裕,所以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留守儿童”所读学校的老师或班主任。一般,一个老师会带五六个左右的留守儿童。这种监护制度的弊端是教师所带学生过多,还有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教育管理“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一) 心理状况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关爱和引导,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无法及时的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加上监护人的各种因素,致使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没有父母的关爱和充满亲情的环境里。
1.认知偏差与行为偏差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在农村的看护人队伍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类“隔辈看护”较多,孩子认为他们年龄大、体力劳力不如自己,在认识和思想上落后,对他们的话听而不从,甚至对他们指手画脚,我行我素,唯我独尊。
2.道德缺失
许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质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二) 学习情况
1.缺少监督,学习成绩普遍偏差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本来就低,再加上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偏低,文盲半文盲比例较高,孩子的家庭作业往往很难得到及时辅导,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加之缺乏父母必要的引导和鼓励,使得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普遍较低,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和他们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有很大的关系,留守儿童因为年龄都还较小,自我控制力较差,他们需要有人进行有效的监督,才能很好的完成学业。而放学回家后,其监护人因为种种原因而很少对其监督和辅导。另外,父母外出务工造成孩子家务负担加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缺少学习监督
父母的外出务工,不仅使留守儿童少了一个生活上的照顾者,也使他们在学习上缺少了一个好帮手,尽管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不是所有学生家长都能辅导孩子的学习,但对于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外出,确实使留守儿童失去了很好的辅导机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因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20世纪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著《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她说:“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系母子间的‘爱’,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
首先,漫漫留守岁月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情感的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例如,这些孩子由于“情感饥饿”很容易对父母产生怨恨,成年后会滋生怨恨社会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等等。由于这些影响是潜在的,平时一般不易察觉,不知不觉中埋下了很多无法预知的“雷区”。其次,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本应与父母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监护人监管不力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又一重要因素。由于父亲外出打工是当前留守儿童父母打工的主要模式。因此,农村留守儿童以母亲在家的单亲监护为主。在某种程度上,母亲在家能使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得到更细心的照顾。但男性外出也加重了妇女的家务和劳动负担,从而使母亲忽视了对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上需求的关注。加上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只能给予孩子生活上的
照应,不能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帮助。我们了解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由于负担过重,很少顾及到留守儿童的情绪与情感的变化,也没有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的意识。这充分说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关注较少。这些不利因素给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虽然学校也认为家长外出打工会对学生的学习及品行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从未想到这是一个“问题”。目前他们对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和方法。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学校甚至放松了对部分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这些因素无疑都会促使留守儿童大面积失学、辍学。同时,受经费的影响,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极差。很多教学活动他们根本无法开展,也没有为远处的学生和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提供寄宿条件。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忽略了对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此外,学校很少召开家长会,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互动几乎没有。由此可见,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的学校,不仅对留守儿童问题缺乏重视,而且由于师资力量和经费的限制,也很少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对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加以解决。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全面教育效果甚微,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三)自身原因
留守儿童的年龄普遍偏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于缺乏法律、生理、安全方面的知识,留守儿童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寻求的援助对象是同学或好朋友。原因是当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活需求既不能从父母那里获得、又不能从老师那里获得时,他们就往往把这些需求的满足转向朋友。但留守儿童因自身年龄的因素,阅历和经验并不充足,不能很好地辨别是非好坏,交友不当,很容易被一些坏人引入歧途,从而导致严重问题的发生,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从儿童与发展的角度看,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篇三: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摘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务输出大国,全国农村留守儿
童数量多,不仅其生活,教育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国家教
育政策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占主导地位。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多方面入
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合作。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
以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准,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城镇
人口比重上升,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占一半以上的比例。因此在这种情
况下,据国家统计局监测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
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
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1]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
无疑证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日趋增加。
另外,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
况显示,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
2 000万,留守在农村的也有2 000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
数的8%。[2]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问题存在诸多困难。针对留
守儿童问题,我们有以下分析:
一、 农村留守儿童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家庭以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为主,占留守儿童
的55.7%;父亲单方面外出打工的占30.9%,母亲单方面外出打工
的占13.4%。留守儿童的教育可分为三种形式:单亲教育、寄养教
育和隔代教育。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
许多问题。[3]
(一)留守儿童普遍成绩差、逃学辍学较为严重
留守儿童在没有父母亲自督促、教导的条件下,完全靠自己的独
立自愿能力去学习,加上农村的教育水平本身就不是很高,老师也不
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都出现成绩偏差,
甚至恶性循环造成逃学,进一步辍学现象。而且留守儿童在健康安全
方面也存在很大的漏洞,甚至,由于无专人接送,对安全重视度不够
高而出现的被拐卖、受侵害、出现意外伤害等事件。
(二)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一般缺乏启蒙教育,而亲戚或爷爷奶奶不能对犯错误的
他们进行及时的教育和疏导,甚至于忽视了道德教育,从而他们对学
校和社会的相关规定理解存在偏差、道德意识淡薄。而且留守儿童心
理也存在很多问题,在单亲教育、寄养教育和隔代教育的情况下,孩
子难免会受到同龄人的欺辱,甚至于打骂,所以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
普遍存在性格孤僻、自卑、自负、忧郁等缺点。这也对道德教育增加
了更大的难度。
二、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
正是由于城乡发展差异过大,父母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更舒
适的环境去成长,更孩子更好的未来,所以他们才要到大城市
去谋生,才存在农民工数量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国家政策的落后
没有一个父母原因抛下自己的孩子远走他乡,如果可以他们会
带在身边,真是由于国家政策,农民工的孩子是没有办法拥有
城市户口、甚至于无法接受城市的高等教育。另外,他们根本
承受不起高额的借读费,他们别无选择。
(三)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
目前看来,农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仍然很少,大部分没有意识
到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家长和那些老一辈的人都存
在同样的误解---上学没有用,最后还是要回到农村耕田种地,
何必浪费钱呢!另外,老人对孩子过分宠爱,导致孩子任性、
无理取闹的性格。
三、 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统筹城乡同步发展
政府应采取宏观政策,从多方面的就解决问题。采取城市带动
农村,大力扶持发展较为落后的地方,在较为落后的地方建厂,增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响应国家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
现民族富强,国家富裕。
(二)户籍制度改革
从根本上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城乡“二元分割”所导致的必然
结果。城乡长期“二元分割”将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割裂开来,让城
乡儿童在不同的制度构架中获得不均等的教育资源。各级政府应切根
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
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制订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
套措施,使流人地的农民工享有与市民同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逐步
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
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这是解决农村留守
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4]
(三)大力宣传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派遣专业人士定期去农村做以“接受高等教育与未来发展”以及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为主题的演讲,并让心理师对儿童及其监护人
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水平,提供给孩子一个身体、心理
健康的环境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由多方面因素引起,要解
决这个问题,不仅要从国家、社会入手,更要学校、家庭入手,从根
部解决根本问题。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断地总结
经验和教训,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
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2] 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
[3] 徐宏升. 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思考[J],河
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5).
[4]吴霓,等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J].教育研
究,2004,(10).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521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