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回复: 0

梁实秋《骆驼》阅读答案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一语文必修1阅读训练:骆驼(新人教版))

骆驼

梁实秋

台北没有什么好去处。我以前常到动

物园走动走动,其中两个地方对我有诱

惑。一个是一家茶馆,有高屋建瓴之势,....

凭窗远眺,一片油绿的田畴,小川蜿蜒其间,颇可使人目旷神怡。另一值得看的便是那一双骆驼了。

有人喜欢看猴子,看那乖巧伶俐的动

物,略具人形,而生活究竟简陋,于是令人不由得生出优越感,掏一把花生掷进

去。有人喜欢看狮子跳火圈,狗作算学,老虎翻筋头,觉得有趣。我之看得骆驼则是另外一种心情,骆驼扮演的是悲剧的角......

色。它的槛外是冷清清的,没有游人围绕,所谓槛也只是一根杉木横着拦在门口。地上是烂糟糟的泥。它卧在那,老远一看,真像是大块的毛姜。逼近一看,真可吓人!一块块的毛都在脱落,斑驳的皮肤上隐隐地露着血迹。嘴张着,下巴垂着,有上气无下气地在喘。水汪汪的两只大眼睛好像

是眼泪扑簌的盼望着能见亲族一面似的。腰间的肋骨历历可数,颈子又细又长,尾巴像一条破扫帚。驼峰只剩下了干皮,像是一只麻袋搭在背上。骆驼为什么落到这种悲惨的地步呢?难道“沙漠之舟”的雄姿即不过如此么?

我心目中的骆驼不是这样的。儿时在

家乡,一听见大铜铃丁丁当当响,就知道是送煤的骆驼队来了,愧无管宁的修养,往往夺门出视,一根细绳穿系着的好几只骆驼,有时是十只八只的,一顺的立在路边。满脸煤污的煤商一声吆喝,骆驼便乖乖地跪下让人卸货,嘴角往往流着白沫,口里不住的嚼――反刍。有时还跟着一只小骆驼,几乎用跑步在后面追随着,面对着这样庞大而温驯的驮兽,我们不能不惊异地欣赏。

是亚热带的气候不适于骆驼居住。动

物园的那两只骆驼不久就不见了。标本室也没有空间容纳它们,我从此也不大常去动物园了。我常想:公文书里罢黜一个人的时候常用“人地不宜”四字,总算是一

个比较体面的下台的借口。这骆驼之黯然消逝,也许就类似“人地不宜”之故吧?生长在北方大地之上的巨兽,如何能局促在这样的小小圈子里,如何能耐得住这炎方的郁蒸?它们当然要憔悴,要悒悒,要委顿以死。我想它们看着身上的毛一块块地脱落,真的要变成“有板无毛”的状态,蕉风椰雨,晨夕对泣,心里多么凄凉!真不知是什么人恶作剧,把它们运到此间,使得它们尝受这一段酸辛,使我们也兴起“人何以堪”的感叹!

其实,骆驼不仅是在炎蒸之地难以生

存,就是在北方大陆,其命运也是在日趋于衰微。在运输事业机械化的时代,谁还肯牵着一串串的骆驼招摇过市?沙漠地带该是骆驼的用武之地了,但听说现在沙漠里也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骆驼是驯兽,自己不复能在野外繁殖谋生。等到为人类服务的机会消失的时候,我不知道它将如何繁衍下去。最悲惨的是,大家都讥笑它是兽类中最愚蠢的一个;因为它只会消极地忍耐。给它背上驮500磅的重载,

它会跪下来承受。它肯食用大多数哺乳动物所拒绝食用的荆棘苦草,它肯饮用带盐味的脏水。它奔走三天三夜可以不喝水,并不是它的肚子里储藏着水,而是因为它体内的脂肪氧化可以制造出来水。像这样的动物若是从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于引起多少人的惋惜。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世界,大家所喜欢豢养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骆驼这样的“任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个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

1.开篇为什么要写“一家茶馆”?

答:

1.茶馆与动物园的骆驼对我都有诱

惑;茶馆使人目旷神怡,感受田畴小川的生机;骆驼使我心感情伤,产生同病相怜的慨叹。强烈的对比,让看骆驼的心情更为沉重。

2.第二段说我看骆驼是“另外一种心情”,

请根据文意概说这种心情。

答:

2.指有别于看猴子、狮子等生出的优

越感和觉得有趣的这样的心情。北方的骆驼不适于炎方与作者远离故土飘零异乡的境遇类似,故作者心情沉重而伤感,无限的感慨里更多的是同是沦落的悲悯。

3.作者写出骆驼哪些性格?为什么要如此表现?

3. 作者写出骆驼哪些性格?为什么要如此表现?

答:

3.骆驼的性格:骆驼勤劳温顺,负重

而所得很少,一味忍耐,却最终会被人抛弃。台北骆驼不复有“沙漠之舟”的雄姿,沦落异地,境遇悲惨。作者借骆驼的处境写自己的生存状态――海外游子的难归。他与骆驼都是他乡客,骆驼思念他的群

落,作者思念他的故乡北京,都有家难回,

篇二:【30天直击】2012浙江名校热荐高考语文阅读题满分精练:骆驼)

【30天直击】2012浙江名校热荐高考语文阅读题满分精练:

骆驼

骆 驼

梁实秋

台北没有什么好去处。我以前常到动物园走动走动,其中两个地方对我有诱惑。一个是一家茶馆,有高屋建瓴之势,凭窗远盼,一片油绿的田畴,小川蜿蜒其间,颇可使人目旷神怡。另一值得看的便是那两只骆驼了。 ........

有人喜欢看猴子,看那乖巧伶俐的动物,略具人形,而生活究竟简陋,于是令人不由地生出优越感,掏一把花生米掷过去。有人喜欢看狮子跳火圈,狗作算学,老虎翻跟头,觉得有趣。我之看得骆驼则是另外一种心情,骆驼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它的槛外是冷清清的,没有游人围绕,所谓槛也只是一根杉木横着拦在门口。地上是烂糟糟的泥。它卧在那,老远一看,真像是大块的毛姜。逼近一看,真可吓人!一块块的毛都在脱落,斑驳的皮肤上隐隐地露着血迹。嘴张着,下巴垂着,有上气无下气地喘。(1)水汪汪的两只大眼睛好像是眼泪扑簌的盼望着能见亲族一面似的。腰间的肋骨历历可数,颈子又细又长,尾巴像一条破扫帚。驼峰只剩下了干皮,像是一只麻袋搭在背上。骆驼为什么落到这种悲惨的地步呢?难道“沙漠之舟”的雄姿即不过如此么?

我心目中的骆驼不是这样的。儿时在家乡,一听见大铜铃丁丁当当响,就知道是送煤的骆驼队来了,愧无管宁的修养,往往夺门出视,一根细绳穿系着的好几只骆驼,有时是十只九只的,一顺的立在路边。满脸煤污的煤商一声吆喝,骆驼便乖乖地跪下让人卸货,嘴角往往流着白沫,口里不住的嚼——反刍。有时还跟着一只小骆驼,几乎用跑步在后面追着,面对着这样庞大而温驯的驮兽,我们不能不惊异地欣赏。

(2)是亚热带的气候不适于骆驼居住。动物园的那两只骆驼不久就不见了,标本室也没有空间容纳它们,我从此也不大常去动物园了。我常想:公文书里罢黜一个人的时候常用“人地不宜”四字,总算是一个比较体面的下台的借口,这骆驼之黯然消逝,也许就类似“人地不宜”之故吧?生长在北方大地的巨兽,如何能局促在这样的小小圈子里,如何能耐得住这炎方的郁焦?它们当然要憔悴,要悒悒,要委顿以死。我想它们看着身上的毛一块块地脱落,真的要变成“有板无毛”的状态,蕉风椰雨,晨夕对泣,心里多么凄凉!真不知是什么人恶作剧,把它们运到此间,使得它们尝受这一段酸辛,使我们也兴起“人何以堪”的感叹! 其实,(3)骆驼不仅是在炎热之地难以生存,就是在北方大陆,其命运也是在日趋于衰

微。在运输事业机械化的时代,谁还肯牵着一串串的骆驼招摇过市?沙漠地带该是骆驼的用武之地了,但听说现在沙漠里也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骆驼是驯兽,自己不复能在野外繁殖谋生。等到为人类服务的机会消失的时候,我不知道它将如何繁衍下去。最悲惨的是,大家都讥笑它是兽类中最愚蠢的一个;因为它只会消极地忍耐。给它背上驮上500磅的重载,它会跪下来承受。它肯食用大多数哺乳动物所拒绝食用的荆棘苦草,它肯饮用带有盐味的脏水。它奔走三天三夜可以不喝水,这并不是它的肚子里储藏着水,而是因为它体内的脂肪氧化可以制造出来水。像这样的动物若是从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于引起多少人的惋惜。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世界,大家所喜欢豢养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骆驼这样的“任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个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

注:梁实秋,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949年从大陆到台湾,70年代移居美国西亚图,80岁时怀着深深的遗憾重返台湾。

16.为什么作者认为“那两只骆驼”‘“值得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末说“像骆驼这样的‘任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个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对骆驼的遭遇,句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试简要说出其中的两种。(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品借物抒怀。联系全文主旨,请概述出作者在文中三个划线句句子中所寄寓的情怀。(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二段描写动物园中的骆驼,第三段描写儿时所见的骆驼,作品通过这一对比描写,突出了“不能不惊异”的感受。

B.作品对骆驼的遭遇作了大量的描写,这些描写都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寓主观色彩于客观描写中,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C.作品中的骆驼,可以看成是作者的自况。作者将情感倾注于“骆驼”这一形象,并通过对其遭遇的描述,抒写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D.作品的感情富于变化:先是对动物园里骆驼遭遇的同情,继而是对家乡骆驼的温驯

的惊异,最后是对北方大陆骆驼的命运的释然。

E.作品的文字平实,但在平实的字里行间,却流淌着一股源于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深沉思考而产生的充满悲壮色彩的情感激流。

16.因为它们的遭遇与作者类似,并让作者联想到自己,引起自己无限感慨;因为那两只骆驼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它们显得可怜,值得同情。

17.表达了对骆驼被迫退出舞台的(1)无奈;(2)失落(惆怅或痛苦);(3)不平;(4)自嘲。

18.海外游子思归却有家难归的痛苦之情。(1)作者思归(思亲)之情(2)台湾不宜自己久居(答对以上一点3分)(3)游子(作者)有家难归的痛苦之情(4)对忍辱负重的人(自己)却不容于现实的感慨(答对以上一点3分)。

19.B C(A文中的对比不是为了“突出‘不能不惊异’的感受”,而是为了突出骆驼的悲剧形象。D对北方大陆骆驼日趋衰微的命运,作者不是“释然”,而是不平与痛苦。E作者的感情基调“悲”而部“壮”。

篇三:2012年全国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

2012年全国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特邀拟题/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中心 朱卫文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其后题目。(6分)

文学是一个xuàn( )烂迷人的世界。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国画,你尽可流转明眸,欣赏蓝天白云、激流飞瀑;文学是一座诧紫嫣红的花园,你尽可敞开心fēi( ),呼吸玫瑰馥郁、秋菊清香; , ,。走进这个世界,我们能砥砺闪光的智慧,丰富纯洁的情感,熏陶高贵的灵魂。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xuàn( )烂 心fēi( )

(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 )改为( )

(3)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3分)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天一方,在海一方,在这片海天相接的地方??”提到神奇秀丽的连云港,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

B.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坠楼儿童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C.一个是有经验、极其精明的房地产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两人配合,相得益彰,是一对事业上的黄金搭档。

D.近年来,我国除了不断向非法占有中国文物的国家提出严正交涉外,还拨出巨资到海外回购流失文物。即便如此,一切努力还都只是杯水车薪。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改正。(3分)

①5月18日,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形象大使”选拔赛总决赛按既定时间如期举行。②经过精心的准备,选手们对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比赛中他们采用配乐朗诵、演唱、舞蹈、器乐演奏等形式,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个人才艺和综合素质。③经过紧张而激烈的选拔,11位同学最终荣获2011年“校园形象大使”。

第①处:

第②处:

第③处:

4.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② ,欲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 ,乾坤日夜浮。(杜甫《

》)

④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陆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 。

⑥读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我们很容易想起王维描写塞外风光的名句:

, 。

5.名著阅读题。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

(1)《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他的第三辆车是怎样得来的?结果又如何呢?

(2)鲁迅曾说过:“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游记》中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既有魔性,又具有人的情感。试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我选 题

6.中国文人、中国文化与“气”大有因缘。根据以下提供的文段,续写两段文字。(要求:第二段评论对象不得少于四人,第三段评论对象为文坛现象,不得少于两种)(4分)

①庄子有清气,墨子有理气,屈原有弃妇气,司马迁有孤愤气,嵇康有竹林气,阮籍有山谷气,李白有仙人气,杜甫有圣人气,苏东坡有豪气,王安石有拗气,辛弃疾有英雄气,陆放翁有书生气。──以上古人。



——以上近人和今人,以下再来说说当今文坛气运。

(提示:“近人”如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等;“今人”指现代作家,如鲁迅、周作人、冰心、梁实秋、林语堂、郁达夫等)

③中国文学似乎伤了元气,太多的作家缺乏士气。儿童文学作家少点孩子气, , 。总之,各类作品的产量颇为牛气,可惜质量上却很不争气。不少作家都颇有名气,但没有谁敢真正地神气。

(提示:当代文坛评论对象不是具体的某位作家)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这首词,完成7、8题。(4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壮词”属豪放、壮美的作品。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从作品题材、思想感情或语言风格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解释。

8.联系以下南宋文人武将的诗句,探究作者为何有“可怜白发生”的感叹。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16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丰乐亭记》)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山间之四时也 时:

杂然而前陈者 陈:

掇幽芳而荫乔木 掇:

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伛偻提携 B.起坐而喧哗者

C.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D.道其风俗之美

11.与“乐其地僻而事简”一句中“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杂然而前陈者 B.中峨冠而多髯者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广起,夺而杀尉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13.【甲】【乙】两个选段在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共同点?(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0分)

放线菌

石无鱼

你或许想不到,土壤不仅可用于生长植物,也是数量和种类繁多的细菌的“家园”。其中有一类细菌,如果你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它们与众不同:别的细菌多数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它的身体通过长出大量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凑近时,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顽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们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孢子有厚厚的一层孢子壁,可以保护它在缺水时也不至于受损害。原来的放线菌渐渐枯死了,但留下一个个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这种小小的微生物也许它在你一生的某一时刻曾救过你的命,因为放线菌是一座生产抗生素的宝库。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是由英国生物学家弗莱明最先发现的。弗莱明是个“懒人”,经常做完实验连器皿也不洗刷。1928年临近暑假,弗莱明在做培养葡萄球菌的实验,还没得出结果就度假去了。等度完假回来他发现在细菌培养器皿上长了许多霉菌,而霉菌周围的细菌纷纷死亡,只留下一个个白斑。他意识到,霉菌也许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把原来培养皿上的细菌杀死了。

现在我们把一种微生物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为“抗生现象”,那种能杀死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叫“抗生素”。可以说,抗生素就是细菌之间进行战争的“生化武器”。霉菌就是靠着一种叫青霉素的化学物质杀死葡萄球菌的。但是,青霉素并不是万能药,它只能杀死有限的几种细菌,比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而对于像肺结核等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肆虐流行的疾病,却依然无能为力。

1945年,美国生物学家瓦克斯曼宣布其实验室发现了第二种抗生素——链霉素,对治疗肺结核病有特效。而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丝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时至今天,人类大约已经发现了5000多种抗生素,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放线菌有种类多、繁殖快、生产抗生素

产量高等优点。这些抗生素不仅能防治人类和动物的疾病,许多还能防治植物的疾病。即使现在,人类滥用抗生素的后果已经明显显现出来,但当我们遇到一个从未见过的病菌时,大多数时候恐怕还是要到放线菌中去寻找特效药,也就是寻找新的抗生素。

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其实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4.请用简洁的语言给“放线菌”下定义。(2分)

15.结合全文,说说放线菌有哪些作用。(3分)

16.“那些丝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7.“即使现在,人类滥用抗生素的后果已经明显显现出来,但当我们遇到一个从未见过的病菌时,大多数时候恐怕还是要到放线菌中去寻找特效药??”句中“大多数”时候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10分)

起 点

马国福

①我们的生日是生命的起点;小溪流是大海的起点;种子是希望的起点;沙砾是高塔的起点;信念是成功的起点;春天是丰收的起点;一月,是一年的起点!

②在生命的原野和人生的旅途上,起点无处不在。一个人选好了起点就等于找准了成功的方向;一件事选对了起点就等于开创了美好结局的一半;一个目标划分好了起点就等于缩短了与成功的距离。

③起点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好有坏,有近有远。起点往往以小而见大,好比千里大堤,微不足道的蚁穴是瓦解它的小起点,更是致命的起点;好比挺拔的参天大树,幼芽是它迎风淋雨能否成材的关键起点,如果幼芽弱不禁风,不经受风雨洗礼,怎么能长成栋梁之材?站得高看得远,好比巍峨的山峰,如果没有山脚的沙石为起点,怎会有高瞻远瞩的壮阔画卷?

④也许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站在较低的起点上,我们不能改变起点的高度,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深度。如果不能拥有令人仰慕的高起点,那我们可以拥有追求高起点的信心和理想,让毅力作桨,信念为风,理想为船,以小河流为起点,长风破浪风雨无阻,定会抵达理想的彼岸。

⑤亚伯拉罕·林肯是贫苦人家的孩子,他的起点已经很低了,但是他敢于面对无数的磨难、困苦和失败,致力于民族解放和独立,最终赢得了胜利,成为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美国总统;贝多芬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遭遇了耳聋、失恋、贫困等磨难,但是他以此为起点,扼住命运的咽喉,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长盛不衰的经典乐曲。

⑥精卫填海,起点只有嘴里的一口泥土,然而传说中的它就是以不起眼的一口口泥土填平了大海;愚公移山,起点只有一副担子,然而他并没有被王屋、太行两座大山吓倒,他的决心和恒心感动了上帝,最终帮他搬走了两座大山,开辟了一条坦途;越王勾践的起点只有被敌人夺去的山河和三千越甲,然而他凭着卧薪尝胆的毅力忍辱负重,最终以区区三千越甲吞没了吴国,夺回了失去的江山。

⑦不同的起点蕴涵着不同的力量,也预示着不同的结局。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位置,当然也感受着不同的命运。丑小鸭会变成白天鹅,灰姑娘会变成美丽的仙女,我们何必为站在低的起点上而抱怨、彷徨、自卑、叹息呢?

⑧起点低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向更高目标看齐的勇气;起点小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化小为大的毅力。

⑨身在兵营,胸谋帅事。调高你的起点吧,新的希望就在后面;转化你的起点吧,成功正在其中酝酿;分解你的起点吧,人生的崭新书页正期待你去书写!

(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18.本文⑤⑥两段列举多个事例论述“站在低起点上如何实现理想”,你能再举一例吗?(4分)

19.如何理解“身在兵营,胸谋帅事”这句话?(3分)

20.“起点无处不在。”结合全文思考:要想获取成功,应该怎样对待起点?(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5题。(20分)

绝 唱

严阵

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②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③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④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⑤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⑥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⑦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⑧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⑨“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高尚的凄美。

⑩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1〇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12〇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13〇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21.文章的第⑦段在结构上起何作用?(2分)

22.作者最爱十月的残荷,为什么要从春夏的荷花写起?(4分)

23.从第⑧段看,作者笔下荷花的神奇世界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

24.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采用了引用、反问、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还使用了大量的叠词,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任选一种即可)(4分)

25.“我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圆明园的残荷为什么会给作者强烈的“震撼”?试结合⑨⑩两段分条陈述。(4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在一个偏僻的山谷里,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执著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于是,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起胸膛。一朵,两朵??到处开满了洁白的野百合。而且,不管别人如何欣赏,满山的百合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请以“我要开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600—800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012年全国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参考答案:

一、1.(1)绚 扉(2)诧—姹(3)示例:文学是一支清脆悦耳的乐曲,你尽可侧耳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溪流叮咚。 2.B3.第①处:删去“按既定时间”或“如期”;第②处:删去“能否”;第③处:在“校园形象大使”的后面加上“的称号”(或将“荣获”改为“当选为”) 4.①便引诗情到碧霄 ②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 ③吴楚东南坼 登岳阳楼 ④海日生残夜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5.(1)第一问: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有一辆自己的新车。第二问:第三辆车,是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的,虽然心里不踏实,但毕竟不用再去车厂赁车了。第三问:可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又只好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2)示例:金角大王与银角大王两个魔头抓住唐僧,以求吃到唐僧肉而长生不老,这是其魔性;另一方面,他们要把唐僧肉献给其母亲,表现出妖魔的孝心,这其实是人的情感的体现。 6.示例:第二段:鲁迅大气,梁实秋雅气。老舍有平民气,沈从文有乡土气。第三段:散文家多点小家子气,杂文家少了点怒气。或:热衷官场的作家有市井气,电视剧作家钟情于富家豪门的珠光宝气。(注意:第二段评论对象须为近现代文人,“气”须扣住本人或作品特点;第三段评论对象为当今文坛负面现象。两段所写的“气”与第一段不可重复。)

二、(一)7.示例: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表明诗人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8.示例: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无门,只能在沉醉后梦回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意近即可)

(二)9.季节摆放拾取命名 10.A 11.B 12.(1)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树荫。(2)又幸好这里的百姓因年成丰收而欣喜快乐。 13.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寄情于山水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

三、(一)14.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的、丝状的、能放出一种带有土腥气的化学物质的细菌。15.生产抗生素的宝库;制造味精;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材料。16.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放线菌的奇形怪状。17.不能去掉。

“大多数时候”表示绝大部分,说明特效药主要到放线菌中去找,体现了放线菌的重要性,语言准确;如去掉“大多数时候”就不能体现这一点。

(二)18.示例:大发明家爱迪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嘲讽、打击,最终发明了电灯,给世界带来了光明。19.意思是即使做一名小兵,心中照样可以谋划元帅考虑之事。说明不管我们的起点有多低,有多小,都应该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争取化小为大。 20.

(1)选对起点,划分好起点。(2)如果起点较低,不必抱怨、彷徨,要向更高目标看齐,要拥有追求高起点的信心、理想和毅力,遇到困难也绝不退缩。(3)要调高起点,转化起点,分解起点。(答出两点即可)

(三)21.第⑦段自然过渡(承上启下),既总结上文绿叶、红花不是最美,又用问句水到渠成地引出本文的写作中心。 22.写三四月间的出水绿叶和五六月间新绽红荷的色彩鲜艳之美,为下文作铺垫,突出(或“衬托”)了十月残荷枯梗、败叶的独特之美。

23.①背景:以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为独特背景;②精神(情操):荷虽残,志不残,枯梗、败叶、黑莲蓬依然在空中高擎;③图案:残荷组成的各种美丽、幽秘的图案。24.示例:本文的语言优美生动富于文采,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荷具有了一种格外的体态美、情态美、动态美与品性美。如第③段描写荷花的叶:“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翡翠喻荷叶,珍珠喻水露,不仅绘其形,更突出其明快的色彩与鲜活的动感;句中的叠词“浅浅”“深深”“汪汪”“点点”更是绘出荷叶的多姿与露珠的闪烁,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 25.①圆明园残荷即使残破也要高高挺立,体现了一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高尚的凄美;②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相映衬,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一种不屈的沉默。

四、26.略


《梁实秋《骆驼》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646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3 20:22 , Processed in 0.3829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