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回复: 0

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2015春国家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1

2015春国家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4)

认真阅读杂剧《梧桐雨》和传奇《长生殿》原著,以及教材下编第十章《长生殿》,回答下列问题。

一、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是古代小说戏曲的重要题材,请用各三百字左右的篇幅介绍三部关于这一题材的古代小说戏曲作品。

1.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作品作于宪宗元和初﹐取材于史事而加以铺张渲染﹐寓有劝戒讽谕之意。当时白居易任盩厔(zhōuzhì,县名,在中国陕西省,今作周至)县尉﹐陈鸿与王质夫居该县﹐三人同游﹐话及唐玄宗﹑杨贵妃事﹐白居易遂作《长恨歌》﹐而陈鸿为《长恨歌传》。此传先述开元时杨妃入宫﹑迄天宝末缢死于马嵬坡的始末﹔后写玄宗自蜀还京﹐思念不已﹐方士为之求索贵妃魂魄﹐见之于海上仙山﹐贵妃乃为言天宝十载七夕与玄宗盟誓之事。后段叙述为前此唐人诗文中所未见﹐当是不得之于民间传闻﹔描写也相当细致。篇中对玄宗晚年的纵情声色﹑政治腐败有所暴露﹐即如杨贵妃是玄宗从其子寿王府邸取来一节亦直书不讳。篇末议论﹐则归之于“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此传与《长恨歌》相辅而行﹐流传颇广。北宋时乐史撰长篇传奇《杨太真外传》﹐曾取材于此传。后世演为戏曲者尤多。其中以元代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及清代洪升《长生殿》传奇最为著名。

2.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名作《梧桐雨》:这是一部宫廷爱情悲剧,全

名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描写唐明皇、杨贵妃两人爱情故事的历史剧,以浓郁的抒情性、醇厚的诗味和文辞的华美著称。这一剧本取材于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和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题目取名也来自其中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梧桐雨》为末本戏,正末为李隆基。剧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故事。其情节是: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蜀。至马嵬驿,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为梧桐雨声惊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怅。全剧结构层次井然,诗意浓厚。

3.清初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作品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二、洪升的传奇《长生殿》和白朴的杂剧《梧桐雨》的结局安排有何不同?谈谈你对两个不同结局的看法。

《长生殿》这本戏通过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描写,表现了唐代开天宝时期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悲剧,流露出强烈的国破家亡之恨,批判了杨国忠的专权误国,对被压迫人民的苦难深表同情。

篇二: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认真阅读教材上编第四章《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用各三百字左右的篇幅介绍三部话本、拟话本的代表作品。

1.《卖油郎独占花魁》:小本经营的卖油郎秦重看到名妓王美娘“容颜娇丽”,就不惜花了一年多时间,辛苦积攒得十两银子,作为一夜“花柳之费”。这本来不足为训,但他了解到王美娘也是从汴京流落到临安的人,便不觉“触了个乡里之念”,并为王美娘的“落于娼家”而感到“可惜”,表现了与一般王孙公子的寻花问柳行径有所不同。作品在描写秦重对王美娘倾心爱慕、尽心体贴的同时,特意用吴八公子对王美娘的肆意“凌贱”作为陪衬,以表现秦重与王美娘之间实际上已越出嫖客与妓女的关系。作品细致地刻画了秦重在院中一夜侍候、照顾王美娘的行为,表明他对王美娘确系真个相爱,体现了当时城市普通群众既有着爱情幸福的要求,又尊重和爱护妇女的人格,中心是环绕一个“情”字。所谓“堪爱豪家多子弟,风流不及卖油人”,正反映了市民在两性关系上不同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态度。

2.《碾玉观音》:主人公璩秀秀,出身于贫寒的装裱匠家庭,生得美貌出众,聪明伶俐,更练就了一手好刺绣。无奈家境窘迫,其父以一纸“献状”,将她卖与咸安郡王,从此,正值豆蔻年华的

秀秀,身入侯门,失去自由。其后郡王将秀秀许给碾玉匠崔宁。秀秀和崔宁品貌相当,心灵手巧,相互爱恋。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两人一起私奔,却屡次被郡王迫害,后崔宁被发配,秀秀杖责而亡.其父母担惊受怕投河而死.秀秀魂魄与崔宁又续前缘.最后,崔宁发现秀秀非人,秀秀父母也非人.秀秀父母入水而逃.秀秀携崔宁一起在地府做了一对鬼夫妻。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市民阶层的压迫,也歌颂了秀秀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的精神。

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名妓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她深知沉迷于烟花的公子哥们,由于倾家荡产,很难归见父母,便处心积虑地积攒一个百宝箱,收藏在院中的姐妹那里,希望将来润色郎装,翁姑能够体谅一片苦心,成就自己的姻缘。经过长期考验和寻觅,她选择了李甲,并且欲望终身托付于他,因而让李甲四处借贷,又拿出自己私蓄的银两,完成自己从良的心愿。投奔他人从良是杜十娘重新做人的必由之路,因此姐妹们听说她顾从李甲离开妓院,大家都是纷纷相送,并以资相助为盘缠将百宝箱还给于杜十娘。其实,前部分的经历是杜十娘与李甲素不相识,李甲担心归家不为严父所容,杜十娘便与李甲泛舟吴越,徐徐图之。在途中,一富家公子偶然相遇,目睹杜十娘美貌,心生贪慕,就乘与李甲饮酒之机,巧言离开,诱惑并使李甲以千金银两之价把杜十娘卖给了他,杜十娘明知自己被卖弄,万念俱灰。她假装同意他们的交易,然后却在正式交易之际当众打开百宝箱,怒斥奸人和负心汉,抱箱投江而死。 杜十娘美丽,热情,心地善良,轻财好义。她有心向李甲,爱的是

篇三: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形成性考核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经典之作,请认真研读《西厢记》原著、教材中有关《西厢记》的论述,并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在下列参考论题中任选其一,自拟题目,写字数一千五百字左右的小论文一篇。

1.张生形象之我见。

要点:张生是一个才华出众,风流潇洒的志诚种。他对于爱情执着、专一、大胆,表现得文采风流、豪爽飘逸。初见莺莺,他就神魂颠倒,显得轻狂冒失。“赖婚”一场,他起先憨态可掬;老夫人变卦后,他目瞪口呆,手足无措,气急败坏。莺莺赋诗约会,他居然将诗理解错了,引发了一场误会,加强了喜剧色调。同时,他又有软弱气馁、轻狂气盛的一面。面对封建礼教的重重阻碍,他曾经想到上吊自尽,缺少斗争胜利的信心和反抗到底的勇气。与莺莺成亲以后,被迫上京应试,他没有莺莺那种燕尔新婚又忍痛分离的伤心。长亭送别时豪言“白夺一个状元”、“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草芥”,表现出少年书生狂妄自大的共性。他痴得可爱,又迂得可爱。

2.崔莺莺形象之我见。

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莺莺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莺莺的终身早由父母做主许给了郑恒,可她对郑恒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感情。她期待着真正的爱情,又为得不到爱情而苦闷。她的母亲似乎也已经察觉到她的苦闷,在第一本的楔子里,老夫人就让红娘陪她到佛殿上“闲散耍一回去”。而莺莺一上场就唱道:“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那残春的落花越发增添了她的惆怅。这种“闲愁”,这种连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春的惆怅,正是青年女子在爱情觉醒时的心理状态。

自从遇见张生后,莺莺对爱情的要求就有了具体的对象而更加炽热了,可是她只能把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里。当她听红娘说起张生的“一件好笑的勾当”(指张生见到红娘时自报家门、年龄,并未婚配之事)时,不便不生气,反而笑着叮嘱红娘不要告诉夫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她对张生早已有意。她在这个时候要去花园烧香,恐怕也有想和张生相遇的意思。果然,在花园里她遇见了张生,而且互相以诗表达了各自的衷曲。

莺莺心中的爱情不断地滋长,她对老夫人的约束也越来越不满。老夫人派红娘形影不离地随着她,也引起她对红娘的抱怨。莺莺说:“这些时直恁般提防着人;小梅香伏侍得勤,老夫人拘系得紧,则怕俺女孩儿折了气分。”当张生解了普救寺之围,她满以为能够成就好事,不料老夫人过河拆桥,于是激起她对母亲的更大反感。这种反感也就是对于封建礼教的反感,对于封建势力的一种反抗的表示。正是出于对张生的爱情、感激和同情,莺莺派红娘去探望张生的病情。可是当红娘带来张生的书信的时候,莺莺却发起脾气来,她说要告过夫人打下红娘下截来。可是,同时她又哄着红娘,让红娘不要告诉老夫人,还要求红娘替他捎个回信。她让红娘传话说:“小姐看望先生,相待兄妹之礼,如此非有他意,再一遭儿是这般呵,必告夫人知道。”可是让红娘捎给张生的一

封回信,却是一首约他幽会的诗。张生收到她的这首诗后,应约而来。可他到后,莺莺却又教训起他来。莺莺的这种态度加重了张生的病情。当莺莺知道张生病得更重了,她又派红娘送去药方,并且写诗约定了一次新的幽会。 为什么莺莺对张生的态度是这样反复无常的呢?这完全是由她的处境所决定的。首先,她是一个大家闺秀,虽然强烈地追求着自由的爱情婚姻,可是要违背从小所受的教养和礼教的束缚,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的反复无常反映了她的思想斗争,在情和礼二者之间做出最后选择需要一段时间。其次,她对张生的底细毕竟不是一下子就能摸清的。张生对她究竟有几分诚意,能不能和她白头偕老,还需要不断地考验。莺莺不能不采取慎重的态度。等到张生为她病得几乎要死的时候,她才敢托身于他,可是事后还是不免有几分担忧。她向张生说:“妾千金之躯,一旦弃之。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第三,红娘本是老夫人派到莺莺身边的一个形影不离的“行监坐守”,是派来监视她的。莺莺对于红娘,一方面要利用她去传书递柬,利用她和张生联络,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加提防,在她的面前不能不装得一本正经。莺莺的反复无常,让我们感到在她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封建势力,随时可以摧残她。这种反复表面看来是莺莺和张生、红娘之间的戏剧冲突,其实仍然是封建和反封建这一总的戏剧冲突的表现。正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里,作者塑造了莺莺这个叛逆者的活生生的形象。

莺莺托身于张生之后,她的性格并没有停止发展。长亭送别的时候,她一再唱道:“但得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她劝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她所追求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这和张生当初为了莺莺“不往京城去应举”,思想志趣是一致的。在这方面莺莺是相当彻底地叛逆了封建礼教,不仅追求自由的爱情,而且鄙弃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王实甫把这样一个女子当作正面人物热情地加以歌颂,说明他的思想超出了他的同时代人,而达到了相当先进的地步。

3.红娘形象之我见。

要点:红娘作为婢女,自有其受压迫者的是非标准。老夫人让她服侍莺莺,“行监坐守”,她从心底不满封建礼教对年轻人的束缚。当她觉察到莺莺与张生的情意后,便有意玉成其事。红娘具有正义感,聪明、勇敢、机警、老练、乐观、爽朗、泼辣。她巧妙地周旋于小姐与张生之间,观言察色,拿捏准确。她对老夫人的拷问义正词严,用“人不能无信”的封建大道理回应老夫人,以维护家族利益和封建纲常的姿态,抓住其弱点,击中其要害,赢得了胜利。她对莺莺慷慨相助,她的行为常常是小姐内心的外化。

4.《莺莺传》和《西厢记》中的张生之比较。

《莺莺传》中的张生对莺莺是始乱终弃,是一个负心人,为了替遗弃崔莺莺的无耻行径辩解开脱﹐竟藉其口大骂崔莺莺为“尤物”﹑“妖孽”﹑“不妖其身﹐必妖于人”﹐这就不仅使得人物形像前后不统一﹐也造成了主题思想的矛盾。诚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说:“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尽管如此﹐读者从作品的具体描述中却仍然感到崔莺莺令人同情﹐而张生的负心﹐则令人憎恶。

《西厢记》中的张生是一个才华出众,风流潇洒的志诚种。他对于爱情执着、专一、大胆,表现得文采风流、豪爽飘逸。初见莺莺,他就神魂颠倒,显得轻狂冒失。“赖婚”一场,他起先憨态可掬;老夫人变卦后,他目瞪口呆,手足


《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611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4 01:40 , Processed in 0.2721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