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回复: 0

201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2016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总复习

2016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总复习

1.1 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②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③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领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南北跨近50个纬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个纬度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1.2 中国的行政区划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

1.3 中国的人口

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目前人口数为13亿。增长速度较快: 分布疏密不均。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人口多处和人口少处的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 平原、盆地人口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汉族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 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我国人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4 中国的民族:

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的泼水节;中华民族的端午节。

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 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

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我国的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

6、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7、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8、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

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此外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一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原因: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接受太阳光不比南方少多少。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活动积温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我国从北→南可以划分为五个类型温度带:寒温带(高原气温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另外,青藏高原为高原气候区。不同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

3、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

名称 内容

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年际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

降水的南北差异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的东北部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4、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关系: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因而森林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短小,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5、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复杂多样。原因: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主要的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主要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

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及其丰富。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6、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换而显著变化的风;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季风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季风名称 成因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地区)

篇二: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完整版(2016年)

八年级上册中考复习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一、疆域

1、优越的地理位置 ⑴半球位置:(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⑵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⑶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中纬度地区),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2⑴陆地面积:约960万km,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

⑵领土四至: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东西时间差异大

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在线(53°N)。

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⑶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海岸线:1.8万多千米。

⑷陆上邻国: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⑸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⑹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⑺半岛、岛屿、海峡:主要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主要岛屿——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

主要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3、行政区划

⑴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县(自治县、县级市)

乡(镇、民族乡)

⑵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⑶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熟记)

二、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以上。

⑵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⑶人口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2、人口东多西少

⑴人口密度: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4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⑵人口分布特点:以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为界,东多西少。

⑶34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最多的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苏省,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

三、民族

1.中华民族大家庭

⑴人口数最多的是汉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⑵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是珞巴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⑶各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如汉族的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维吾尔族的开斋节、彝族的火把节、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⑷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民族分布特点

⑴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⑵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⑶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地形和地势

1、地形复杂多样(P23中的图2.2)

⑴四大高原的特点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画图识记)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山区面积广大

⑴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当2/3。

⑵山区的开发利用

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森林、矿产、生物资源、山区水能丰富。 不利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二、气候

1、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2⑴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1)气候复杂多样(P38中的图2.24) ①东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②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

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

②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③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且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

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5、我国气候的影响

①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资源极其丰富。

②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主要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其中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三、河流

1、以外流河为主

⑴外流河、外流区: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

⑵内流河、内流区: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

①外流河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来越短,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②内流河分布在西北内陆,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2、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是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全长达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四、自然灾害

1、常见的自然灾害

概念: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分类: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地质灾害:滑坡、地震、泥石流

2、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3、防灾减灾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比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矿产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不足。

二、土地资源(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

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各类土地构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分布地区

(1)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

(2)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这里难利用土地多,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低,牧业在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3)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差异: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

5、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三、水资源(3月22日 世界水日;3月22-28日 中国水周)

1、水是宝贵的资源

(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2)水危机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费。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际变化大。

(2)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3)措施:

①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兴修水库。

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③节�加盟乐嗡廴尽�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计划线路

①东线方案:在江苏扬州市把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用闸控制,逐级提升,过黄河后,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天津市。

②中线方案:首先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峡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筑渠输水自流进汉江。

③西线方案:计划提高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位,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长江水引入黄河上游,补充西北的水源。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1)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2)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

(3)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

(4

2(1)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2)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3

篇三: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位置优越

【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 纬度地区,小部分位于纬度 带地区,没有带。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平方千米,仅次于、,居世界第 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邻国家有 个。

3、大陆海岸线长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和,它们都是洋的边缘部分。 和 是我国的内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

东朝北蒙俄罗斯,西北哈吉塔斯坦;西面阿富汗巴基斯坦,南有印、尼不丹缅老越;隔海相望共六个、印尼马文菲日韩;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千米;南北距离约 【领土四至】

最北端:(53 oN)最南瑞:(4oN)。 最东端:(135oE)最西端: (73oE)

5、图1.4:我国领土南北部气候差异的原因: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图1.5我国领土东

【行政区划】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直辖市); 市);

级。

其中包括23个省、个自治区、市、2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三字经】(口诀)

京津沪、内蒙古;黑吉辽、冀豫鲁;青宁新、浙皖苏;

湘鄂赣、晋陕甘;

闽粤桂、琼台黔;港澳渝、川藏滇; 【4个直辖市】(口诀):重上北天;

【5个自治区】(口诀):新疆西藏和广西、内蒙宁夏自治区;

有两个简称的省市:;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 ;

黄河依次流经长江依次流经



(5)34省地理方位口诀记忆

东北三省黑吉辽,北部边疆内蒙古。黄河中下六省市,晋冀豫鲁和京津;

长江中下七省市 鄂湘赣皖浙苏沪;南部沿海七省区,琼台港澳桂粤闽。 西南云贵川渝藏 ,西北陕甘青宁新

第二节 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亿,是世界上人口的国家。

2、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增长迅速。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

3、人口众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人口密度】143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我国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界线】黑龙江省 —云南省 。此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94%,人口稠密;西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5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人口稀疏。 为什么我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①自然条件:东部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雨热条件好,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气候干燥,耕地少,能够养活的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②社会经济: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③开发历史: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第三节 民族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我国的民族构成】 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另外55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总计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

【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集中分布在自治区,有1600多万人,人口数在500万以上的还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口最少的民族是珞巴族,只有0.3万人。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各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如: 族的元宵节、 族的泼水节, 族的丰收节, 二、民族分布特点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等地区。具有的特点。

【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渤海)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我国跨经度最多的省——内蒙古自治区 我国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

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广东省(10400万) 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澳门(18750人)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1600万) 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云南省

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东海) 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大陆海岸线最长的省——广东省

我国纬度最低的省——海南省(全位于热带) 我国人口最少的省—澳门特别行政区(45万) 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西藏自治区(2人) 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3000人) 我国邻省最多的省区——陕西、内蒙古自治区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导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主要山脉走向: ①东西走向的三列

北列: 中列: 南列:②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

西列:中列: 东列:③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

北列:中列: ④南北走向⑤弧形走向: ,其

主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中国地形网格中,山脉两侧的地形区都有:

山地占1/3,山地、丘陵、高原统称山区占2/3,平原仅占1/10多一点。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耕作,因而我国耕地资源不足。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有优势。 读“我国地形分布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高原:A B C D

平原:E FG 盆地:H IJK

(2)写出图中两地形区间的山脉名称。

AE间为山脉,K、B间为 山脉。CH间为 山脉, B、H间为 山脉。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发展。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是,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由于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接近50℃。1月0℃等温线大致沿一线分布。

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 ,7月平均气温大多在20℃以上,南北温差不大。

2、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 3、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活动积温),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读“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填写字母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 (1)A B C

DE F

(2)我国按温度带划分,有热带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温度带B和温度带C的分界线大体是________,基本上与我国1月的________等温线一致 4、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不同的温度带,地面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 ②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熟制不同;

③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差异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筑特色也不同;

④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显著


《201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402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3 21:44 , Processed in 0.2740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