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回复: 0

化学与生活电子小报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0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化学与生活电子小报

近代化学史上著名的有机结构苯环的空间结构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1829年9月7日出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中学时代的他已才华初露,能够流利地使用法语、拉丁语、意大利语和英语。 他在研究苯的化学结构时,碰到了一个难题——苯的空间结构。正当他百思不解的时候,他从梦境当中得到启迪,把苯的六个碳原子首尾相连,组成一个环状结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苯环的空间结构,奠定了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的基础,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他在梦境中发现苯环的结构并不是巧合,而是由于大量的,深入的对苯结构的研究以至于在潜意识里,对苯有了深入的了解。

1986年,美国科学家通过 星发现,在南极和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正在危及人类的生命,发出保护臭氧层的呼吁。

臭氧,是一种带有特殊臭味的物质。雷雨过后,我们能闻到这种气味。在地球上空7至30公里大气层中,来自太阳的高能紫外线使空气中的氧分子光解,生成两个氧原子,然后三个氧原子结合便生成了臭氧。大量的臭氧分子结集于高空大气中,就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具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辐射的作用。科学家指出,臭氧层变稀薄,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臭氧层空洞形成,主要是人类活动释放的物质引起的。首先,人类使用超音速飞机产生NO等废气,NO与臭氧反应生成O2和NO2,NO2又与氧原子作用,生成NO和O2,排放出的NO等气体,增大了臭氧分解速度。其次,人类广泛地用作冷冻剂和气溶胶的氟里昂—12(CFCl3)和氟里昂(CF2Cl2),一旦扩散到空气中,与高能紫外线作用,产生氯原子,氯原子同样起着破坏臭氧的催化作用。

近几年来,科学家纷纷提出保护臭氧层的问题,限制某些损害地球臭氧层的化学产品,并向南极上空输送臭氧,以弥补臭氧空洞,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祸害。

篇二:生活中的化学手抄报 word版电子小报模板

篇三:化学生活小报白色污染06218小学生电子小报成品,简报报刊手抄报模板,画报剪报板报样板,电脑报纸示范样例

化学与生活小报

白色污染定义

废弃的塑料袋、

塑料膜等包装材料和

制品所造成的环境污

染。这类废弃物多为白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班级 姓名 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开始频繁地进人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

我国现状 色,故称为白色污染。 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日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

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

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

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

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

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化学与生活电子小报》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66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7 02:39 , Processed in 0.21892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