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回复: 0

《雅舍》课堂实录(江苏省仪征中学刘祥)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雅舍》课堂实录(江苏省仪征中学刘祥)

让豁达成为一种人生养料

——《雅舍》课堂教学实录

一、走进作者:在背景中发现写作动机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鉴赏梁实秋先生的经典散文《雅舍》(板书:雅舍梁实秋)。能够学到这篇文章,是我们的幸运,当同学们的父辈坐在教室里读书时,他们学习的是另一篇跟梁实秋有关的文章,名叫“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作者是谁呢?鲁迅!为什么说跟梁实秋有关呢?这里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就是鲁迅册封给梁实秋的一个称号。咱们先一起了解梁实秋的相关情况。

大屏幕展示相关资料之一:

梁实秋,著名散文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1923年毕业後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多所知名大学。

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接受了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反对文学的阶级性,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

让梁实秋名声大噪的有三件事:第一是和鲁迅先生的论战,第二则是千夫所指的“抗战无关论”,第三则是风行海内的《雅舍小品》。

在学生阅读屏幕内容的同时,师补充介绍:梁实秋26年从美国回国后,首先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27年,他仗着年轻气盛,先后在两家报纸上发表文章,批判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一向景仰卢梭的鲁迅对梁实秋的观点自然深为不满,随即也撰文对梁实秋进行反批判,由此拉开了两人间论争的帷幕。这种最初起源于学术的争端,最后在经历了意识形态上的争斗过程后,最终沦为人格上的相互攻击,因此,才有了“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称谓。 大屏幕展示相关资料之二:

“于抗战无关论”: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 ——梁实秋

师补充相关内容: 1938年11月,梁实秋受《中央日报》邀约,担纲“平明”副刊编辑,上任之初,他拟写了一则发刊词,提出了屏幕上的观点。这段话,本是梁实秋的文学主张的真实体现。他认为文学不要过多的干预政治,应该表现那种永恒的人性的东西。但这段话时间不对,背景不对,因而,发表之后,立刻招来无数的批评,其中包括他的很多好朋友也公开发表文章,批判他的这种言论。在这样的举国声讨背景下,5个月后,梁实秋被迫辞职。这时,适逢日本人大规模轰炸重庆,梁实秋所在的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迁到了北碚。起初,梁实秋无处安身,住了几个月的办公室。一直到寒冬将临时,才和朋友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资购买了这栋房子,并由梁启超命名为“雅舍”。

雅舍时常是高朋满座。能够光临雅舍的,多是一些文化界名流。其中,著名女作家冰心也是梁实秋的座上客,而且,冰心对梁实秋颇为赏识。她曾经给梁实秋这样一段评价: 大屏幕展示相关资料三: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实秋最像一朵花。

——冰心

师板书:



情 趣

学生齐读冰心这段文字,众笑。

师:这段文字,虽然是朋友之间的戏谑之言,体现的确实一种欣赏。文如其人,实秋最像一朵花,才情趣三者兼备,那么,实秋的文章自然也应该具备这才、情、趣的三要素。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三个字,鉴赏这篇文章。

二、感知文本:在整合中认知浅层信息

师:先研究第一个问题: 《雅舍》中的“才”。

(大屏幕展示:1、还原一个真实的“雅舍”。)

师:雅舍是一间什么样的房子?或者说,真实的雅舍,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讨论归纳。 两分钟后,师提问。

生:破陋的——

师:就这一个特点吗?

生:雅致的。

师:哦,又是雅致的。

众生笑。

师:这雅致是从雅舍这名字推敲出来的吧?还有吗?

生摇头。

师:请坐,(示意另一位)你说呢?

生:简单的??自然的。

师:这自然的,怎么说呀?

生:因为它是在山上??

师笑:在山上就是自然的?从山上长出来的,跟大树一样?

生:它??周围有比较自然的环境。

师:哦,环境自然。还有吗?(生摇头)

师(示意另一位):轮到你了,你谈谈?

生:我觉得雅舍十分简陋,比较单薄??

师:还有谁补充?你说(示意另一位)?

生:有很多的蚊子、老鼠??

师:这说明雅舍的环境怎样?

生:环境不好。

师:雅舍还有什么特点呢?你再说说(示意另一位)?

生:雅舍它虽然算是座房子,但是它并不能很好的遮风避雨,给人一种很简陋的感觉。且蚊鼠猖獗,但自然景色还算优美。

师:书上好像还有一些描写,大家没有关注。雅舍里面行动起来如何?隔音效果如何?下雨时又是如何?

学生翻书,寻找相关语句。

师指名部分学生朗读相关语句后,小结:现在,把大家找寻到的这些内容概括起来看,真实的雅舍应该是一座条件很差的房子——咱们说它是一栋房子是否确切?

生默然。

师:梁实秋在介绍房子时,好像用了一个字。他说这房子——

生齐:没有人说它不像是座房子。

师:这也就是说,雅舍不是一幢严格意义上的房子。如此看来,雅舍的缺点是很多的。一齐说,雅舍有哪些缺点?

生七嘴八舌回答,师归纳:它简陋,风雨难避,地处偏僻,行走不方便,门窗不严实,而且蚊虫肆虐,老鼠猖獗。

师:这都是它的缺点,有没有好的地方?

生:它景色不错。

师:除了景色不错之外,还有什么好处?

生:比较安静,适宜于静心地写作。

生:它比较有个性。

师:个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它——有窗子没有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

师笑:这就是个性啊,回家把你家的窗子也都捣碎了,也来点个性。

生齐笑。

生:它比较实惠。

师:比较实惠?便宜?

生:不是,在这个地方,夜晚看夜景的时候,比较美丽。可以亲近自然。

生:这里的风景很好,晚上的时候,特别是月夜,景色十分优美。另外,雅舍里面的陈设也很雅致,富有个性情趣。

三、走进文本:在细节中体察隐语意义

师:是的,雅舍里面的陈设富有个性,这富有个性的雅舍,在作者的笔下是有生命的。雅舍的生命在于作者文字中的一种趣味,这种趣味,来自作者的主观感受,来自文学。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这栋实际上很简陋的房子,实际上是一座文学的雅舍。

(大屏幕展示:2、发现一座文学的“雅舍”。)

师:文学的雅舍,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作者是如何表现雅舍的简陋的?

生:作者用了“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来描绘雅舍的建筑。

师:请你把这段文字朗读一下。

生读第一段相关文字。

师: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生:拟人。

师:如果没有这两个词,你觉得表达效果如何?

生:嗯——那样就读不出趣味来了。

师:哦,有了这几个词,就有了趣味了啊,什么趣味呢?

生默然。

师:说不清楚吗?是不是很形象?读到这样的文字,眼前是否就有了这样一种瘦骨嶙峋的形象?

师:这是写简陋的文字。写行动不便的文字,又是怎么样的?

生:下去马路要走七八十级台阶。

师:台阶多。

生:然后,地面一边高一边低,坡度甚大。

师:坡度大。这台阶多、坡度大能体现文学性吗?哪些内容是从文学角度表现这台阶多

坡度大的呢?

生: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

师:鼓腹而出是什么意思?

生:吃饱了挺着肚子走出来。

师:“鼓腹而出”和“下坡”两个词语连起来,大脑里是否有一个鲜活的形象了?如果只说“下坡”,还有没有这样的形象感?

师做鼓腹而出的动作,生哄笑。

师:鼓腹而出虽然只是一个吃饱了的动作,但在形象中体现出了一种情趣。这就比单纯介绍房间坡度有意义得多。再看,作者是如何用文学笔法来写老鼠肆虐蚊虫猖獗的情景的。

组织齐读第三段相关文字。

师:这段文字中的老鼠活动,像不像一组动画片镜头?这个详细的细节如何来的,想象出来的吗?不是,是作者观察的结果。想一想,老鼠在肆虐活动时,作者在做什么?

生杂说:在观察,再看,躺床上看??

师:作者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再看老鼠?是不是手里攥个大砖头,随时准备把老鼠砸死?

生齐笑,杂言不是。

师:什么样的心态再看阿,就当作一个电影片段在欣赏吧,甚至是带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来看这老鼠。当然,蚊子没办法欣赏,所以,下面写蚊子时,他突出蚊子的——

生:骨架。

师:蚊子的骨架如何?

生:骨架很硬。

师:蚊子的骨架能硬到什么程度?这个硬字,想表现蚊子的什么特点?

生:表现蚊子的大。

师:这么硬这么大的蚊子,咬到人之后如何?作者如何描述的?

生:像玉蜀黍。

师:“像玉蜀黍”和“全身是包”有什么样的差别?

生:玉蜀黍很形象。

生:玉蜀黍除了形象外,还有一种很可爱的味道。

师:可爱?

生:玉蜀黍除了有外部形态,还有一种色香味俱全的感觉。包就只有讨厌感了。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即使是蚊子咬过后留下的包,在作者眼中也并不全是厌恶。作者也能将它当成一种别样的风景看待,是吗?

生点头认同。

师:从这些细节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原本很寻常的景色,很痛苦的经历,一旦和文学结盟后,就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文学的力量。文学的价值,就在于把一个原本很平常的内容,用独特的语言去渲染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感受呢?他的这种处境,换到我们身上,还会有这样的感触吗?你会不会有这样一些感觉?

生齐答:不会!

师:也不一定。咱们不能说自己就绝对不会,但也不见得会。

师:换个角度思考,如果生活在雅舍中的是鲁迅,你觉得他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生哄笑。

师:咱们也不知道鲁迅先生是否会有同样的感觉,但如此俏皮幽默的文字,估计不会产生。因为鲁迅先生的个性不是这样的,他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虽然他也有他的情趣,但他

的情趣不在这琐屑生活中。所以,我们学习雅舍,更主要的,就是学习梁实秋的个性。

(大屏幕展示:3、欣赏一篇个性的《雅舍》。)

师:个性可以从哪些地方体现呢?可以是个性的选材,个性的语言,个性化的表达,雅舍正是通过这些来体现作者的才华的。

师:探究了《雅舍》中的“才”,我们再来研究《雅舍》中的“情”。

(大屏幕展示:(二)《雅舍》中的“情”。1、什么样的情感?)

师:雅舍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预习作业中,有同学说,雅舍这么一座破房子,作者为什么非要住在这里,搬走就是了。前面我们介绍了,没有雅舍之前,作者是住在办公室里的。可以说,作者住在雅舍中,不是为了标识自己的清高,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一种迫不得已。但作者不同于一般人之处,就在于他在这简陋的房子中体察到了一种情趣,发现了一种可爱。是什么样的情感,是不是喜欢?

生:我觉得是一种依赖和好感。因为他如果离开了雅舍的话,他只能住办公室。而且,在文章他还说,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他就对那房子产生感情,非不得已,还舍不得搬。然后,他说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

师:主要是好感?(示意另一生)你认为呢?

生:我觉得还是喜欢。

师:比较喜欢。给他一座好房子也不住,就坚决住在这儿?

生:他是没有办法才住在这里的,我想,如果有可能选择,他会选择好房子的。 师:那还是喜欢啊。

生哄笑。

生:我觉得是一种无奈之情。他是没有办法才住在这里,在没有好房子的情况下,他只有尽量发现这房子的可爱之处,如果有更好的房子可以选择,他根本不会在这里主动发现什么好的东西。

师:那又有问题了。他既然是无可奈何住在这儿的,为什么却没有抱怨,没有唉声叹气呢?

生:他既然没有选择了,唉声叹气也没有用,还不如去发现它的可爱。

师:但生活中有这样的状况啊。

生:他的心态比较好。

生哄笑。

生:他有一种君子固穷的感觉。他能够在十分简陋的地方,感受到生活中快乐的一面,因而,他也就不会觉得生活的艰苦。

师:好,非常好。在梁实秋的观念中,他虽然不是主动选择这样的简陋处所来居住,但当你将他放到这样的环境中时,他不会长吁短叹、唉声叹气,反而是努力发现一种让他觉得有情趣的东西。这样一种感情,我们说它是“可爱”“喜欢”,都不太恰当。我想,更多时刻,它体现的应该是一种随遇而安、甚至是知足常乐等等。这和个人的内在追求、情感喜好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师:这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呢?自然离不开文章中众多的细节描绘。刚才的赏析中,我们已经做了探究。比如对老鼠活动的描述,对月夜美景的描绘等。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探究,写月色的这段文字中,景色如诗如画。这特别美的景色,最后生出来的却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读: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师:这么美好的景色,怎么会助我凄凉呢?老鼠蚊子还能构成美景啦,真正的美景反而感觉到一种凄凉。这梁实秋是不是有病啊?

生:我觉得,可能这里的情感才是梁实秋的真正情感。

篇二:《荷塘月色》课堂实录(江苏省仪征中学刘祥)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江苏省仪征中学(211900)刘祥

电话 13511727891

一、强化初读体验,整体感知文本

师生问好后,开始上课。

师:大家预习课文了吧?看了几遍?

生杂答。有说两遍,有说三遍,有说很多遍。

师:很多遍读出什么了?你给大家说说,你在这篇文章中读出了什么?

生1:觉得作者在描写荷塘的夜晚时,写得特别优美,特别静谧。有一种抛弃了世俗的很悠闲的感觉。

生2:我读出的是作者心态的宁静、悠闲。

生3:我觉得也是一种安宁的心境吧。也就是说,体现出了作者一种特殊的心情。整篇文章读下来,特别的美。

师:阅读,就是和作者进行对话,进行交流。咱们几位同学都读出了一种非常美、非常安宁的心境。这就是对话的结果。我想问一问,我们在阅读中有没有什么困惑、疑问的地方?

生4: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在这么美的景色下,作者却在最后一段提到自己的家乡,说是惦念江南了。

师:好,你非常善于思考。谁来帮帮她?

生5:因为他现在心情很宁静,就会想到很多过去的事情,就会想到家乡,想到江南的月色也是很美好的。我觉得,心情宁静的时候,可以想起很多过往的东西。可以勾起作者心中对家乡的思念。

师:大家都认同这篇文章中,表达的是一种非常宁静的心情吗?

生6:我觉得,作者也有一种淡淡的忧愁。

师: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6:从他的思乡以及渴望得到宁静中感受到的。

师: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具体的、和这种淡淡的忧愁对应的句子?

生6:??

师:哪位能补充一下?

生7:第一句话“这几天心情很不宁静”。

师:第一句话说的是心里不宁静,咱们刚才读出来的不都是宁静的吗?

生7:他这是因为不宁静,然后晚上去散步了。散步中看到了荷塘和月色的优美景色,然后心就变得宁静了。

师:那也就是说,作者最初是“不宁静”(板书),然后,因为荷塘的景色很优美,就变得“宁静”(板书)了。那么,荷塘的景象,为什么就能够让作者变得宁静了呢?咱们思考一下。请第二排的女同学说一说,你觉得呢?

生8:景色触动了内心的情感。

师:简单地说,就是触景生情了,是吗?你喜欢这几段写景的文字吗?

生8:喜欢。

师: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可以吗?

生8诵读。

师:咱们就从这一段看,你怎么就能读出宁静?你觉得哪些意象、哪些景物,能让你觉

得宁静?

生8:荷叶,清香??

三、重点语段品读,培养鉴赏能力

师:现在,老师也读一遍这段文字,请大家注意,老师在读的过程中,会丢漏一些信息。请大家思考,经过老师的处理后的文字变得如何了?

师:荷塘上面,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叶子中间,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不能见一些颜色。

师:什么样的感觉?还能不能感受到宁静和优美?

生杂答: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少了一些词语和修辞手法。

师: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这一段写景文字时,应该关注什么?

生杂答:关注细节,关注修辞。

师:是啊,一篇散文要想写得好,一定要善于使用修辞,善于虚写。咱们平时写作文时,最头疼的就是文章写不长。为什么写不长呢,因为我们总是实话实说。就像老师刚才读的这样,全是大实话,不会用修辞,不会展开联想想象,不会用虚写。所以,写出来的文章便缺少魅力。现在,咱们来琢磨琢磨文段中的几个修辞。第一个使用修辞的句子是什么?

生齐答: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师:荷叶怎么会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呢?像吗?

生9:因为荷叶铺展开来,和裙子在旋转时散开很相像。

师:往下看,还有什么修辞?

生杂答:拟人、比喻——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师:这里的比喻,有什么特点?

生杂答:博喻,一个本体,几个喻体。

师:这几个喻体,分别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展开?

学生默想后交流,分别赏析三个喻体。

师:从这几处修辞,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散文,就是要抓联想、想象,抓修辞。只有抓住了这些,才能品味出散文的特有味道来的。

四、与无疑处生疑,换个角度思考

师:朱自清先生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此处教师重读“总该”二字)。他所强调的“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板书),当然是说月夜的荷塘。和白日里的荷塘相比,景色会有很大的差异。这荷塘白日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咱们把第四段再读一读,想一想,哪些景色、哪些词,白天也能够出现?又有哪些只能夜晚才有?同座位可以交流交流。

学生诵读、交流。教师巡视,小声和学生交流。

生10:我觉得,田田的叶子,在白天看起来,也会像是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的白花,在白天也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这些都是白天可以看见的。但因为缺少了月光,它们就不会具有那种温润、宁静、柔美的色泽。碧天里的星星,当然是夜晚才特有的。至于刚出浴的美人,在月光下会有一种朦胧的感觉,白天里是表现不出来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体现的是一种特别静谧的感觉,白日里无法

感受得到。后面几个句子写的景色,我觉得是白天也可以拥有的。

师:刚才这位同学找了一些句子,认为有些景象是白天里可以有的,有些景象到了白天就消逝了。而这些能消逝的,恰恰是让咱们感受到宁静的那些景象。现在,咱们再回到开头,朱自清先生为什么会认为白天里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呢?他认为这荷塘在月色下,会增添了一些什么?

生齐答:宁静。

师:有了这宁静,所以他才要到荷塘边上走一走。因为他自己是——

生齐答:不宁静。

师:作者内心深处不宁静,所以才要找寻一种宁静。他觉得这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在刚才的诵读中,我们发现,是不是真的“另有一番样子”?

生齐答:是。

师:是的,果真另有一番样子(板书)。

师:第五个段落,还是在写月下的荷塘,角度有没有变化?

生齐答:有变化。

师:什么变化?

生杂答:写月光。

师:是呀,由写荷塘,转而写月光了。咱们再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下这个段落。谁愿意来?

生11诵读第五段。

师强调“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的断句。

师:这一段文字美不美?

生齐答:美!

师:“峭楞楞如鬼一般”美不美?

生杂答:美。

师:你说说,怎么个美法?

生12:我觉得很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的荷塘景象,有一种很独特的审美感觉。

师:哦,这鬼是一种很独特的审美感觉。从审美角度看,这“鬼一般”的景色,有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如果我们从整体的意境氛围上看,这个比喻,和前后文是否似乎有点儿不够协调?

五、感悟文字魅力,体察精妙语言

师:这一段文字,和上面一段文字,又有了一点差别。老师把这段文字的前几句话再改变一下,看看又有什么样的差异?

师读:月光静静地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升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水洗过一样??这样一变化,你感觉如何?

生13:我觉得改变之后,读起来就很僵硬。原先的“泻”、“浮”、“牛乳”都是带有一种柔和与飘渺的感觉的。

师:你能不能具体说一说,比如这“泻”好在何处?

生13:“泻”像流水一样,流水是温和的。“照”就是光线直接打在荷塘上,有些僵硬。“浮”是从下面慢慢地涌上来,有一种飘渺感。而牛乳和水相比,牛乳有一种奶白色,给人的感觉相对温和些。用“水”就显得太透明,没有颜色感了。

师:那这牛乳的比喻,如果是白天,能不能用?

生13:不能,只有晚上的月光照耀,才能有这样的色泽。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实际上是在教给我们鉴赏散文的另一种方法——炼字。就是

说,鉴赏作品时要抓住关键的字去看。比如这个“泻”,换成“照”便缺少了美感。因为前面有个“流水”的比喻。“流水”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生杂答:动态的感觉。

师:对,动态的感觉。用“泻”可以化静为动,让色彩和画面鲜活起来。这是鉴赏散文时需要重点关注的。由这两个段落的鉴赏,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把一段景致写得很生动、很形象,就应该怎么办?

生杂答:要使用修辞,要使用联想、想象。

师:在字词的使用上,有什么要求?

生杂答:要炼字,要斟酌词语。

师:也就是说,我们要用最恰当的字词,把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六、走进深度思考,捕捉隐语意义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江南采莲和荷塘月色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是不是跑题了?作者写这些,想表现什么?

生14:第四段是描写荷塘里的景象,是实写;第五段描写荷塘里的光和影,是虚写;

第六段中又说“这时最热闹的是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就说明,无论眼前的景色有多美,但在作者心中,他都是一个看客。他无法融入这个景物中,便只有从自己的记忆中挖掘,于是也就想到了家乡采莲的故事。

师:说得十分精彩。荷塘的月色非常优美,但这月色并不属于朱自清。他只是一个看客。换而言之,他和荷塘无法融为一体。现在,我们回过头想一想,第五段写的那么优美的景物中,突然就跳出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这种并不美好的景象,实际上正是他对并不美好的现实的独特感受。标明了他无法和美好的月色相互交融。荷塘里的景色,虽然能够让作者获取片刻宁静,但在获取宁静之后的不久,他就发现这里的一切美好和热闹并不属于自己,这也就说明了朱自清先生在荷塘中并没有实现内心的真正宁静,片刻宁静之后,他又回归了“不宁静”(板书)。而这个“不宁静”,就体现为“我什么也没有”(板书)。也正因为自己“什么也没有”,才想到了江南,想到了江南采莲的那种生活模式。那种生活模式,才是作者真正渴望拥有的。

师:请同学们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朱自清在想到江南、想到家乡之后,慰藉了内心中的孤独寂寞了吗?

生杂答:更加惆怅了。

师:在哪个句子中可以读出这样的感觉?

生杂读: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法消受了。

师:请注意这里的“早已”。“早已无法消受”跟“无法消受”相比,突出了什么? 生15:突出了内心中巨大的失落感。

师:明明是“早已无法消受了”,却还是希望每天接触的景物“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反应了朱自清先生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生16:一方面对现实不满意,渴望改变现实。另一方面,又找不到理想的出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之中。

师:你说的很精彩!“总该另有一番样子”确实是一种幻想。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在什么样的场合使用“总该”这个词?你能用“总该”造一个句子吗?

生思考。

师提问另一生:你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句子?

生17:这个物品总该是我的吧。

师:“总该是我的”,是不是你的?

生17:不是。

师:我们常常会这样说,“我总该考一次一百分吧!”他考没考到?

生齐答:没有。

师:是的,“总该”说明以往多是不如意的,眼下依旧不如意,即使是希望中的事物,也并无多少实现的可能。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朱自清所希望“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的荷塘,和现实中的荷塘,其实并非同一个荷塘。朱自清先生在文章中描绘的荷塘,和他心目中渴望拥有的荷塘,有一个很大的落差。这个落差,正是他难以在荷塘中获取真正的宁静的根本原因。

七、梳理文章思路,交给具体方法

师: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将文章的整体框架进行了梳理。现在,我们回过头再盘点一下,这篇文章,作者是依照什么样的思路来写作的?学习散文,一定要了解散文的思路。在研究这篇散文的思路之前,我想和大家一起研究一篇初中时学过的散文——《岳阳楼记》。《岳阳楼记》第一段怎么写的?

生杂背第一段: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师:能概括一下吗?这段写什么?

生18:重修岳阳楼的经过,以及写作本文的原因。

师:第二段写什么?

生:描绘洞庭湖的景象。

师:第三段、第四段又写了什么?是眼前的,还是想象的?

生齐答:想象的景象。

师:后面两段呢?还是想象吗?

生杂答:抒情议论。

师:也就是说,范仲淹要由前面的景物来抒发一种人生的感慨。由这可以发现,《岳阳楼记》是依照一种什么样的框架写作的?先交代什么?

生杂答:写作的缘由。

师:简单地说,就是“缘起”。然后,第二部分呢,怎么样?

生杂答:写景物。

师:是的,对景物进行描述。接着又写什么?

生杂答:想象的景物。

师:是的,写联想想象的景物。最后如何收尾?

生齐答:抒情议论。

师:概况起来,我们就可以发现,《岳阳楼记》是依照“缘起——描述——联想——感悟”的框架写作的。《荷塘月色》是否也是用这样的方法写作的呢?我们把《荷塘月色》的内容往这框架里套一套,看看是否有共同点。

生依照要求研究《荷塘月色》的内容结构。

师:缘起是什么?

生齐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因为这个缘起,他才出去到荷塘边散步。咱们刚才重点研究到第四、第五段,还有没有研究的第六段,都是在做什么?

生齐答:描述。

师:梁朝采莲的故事呢?

生齐答:联想想象。

师:有没有感悟?

篇三:《登高》教学实录(江苏省仪征中学刘祥)

每一个文字,都有生命

——《登高》教学实录

江苏省仪征中学(211900)刘祥 电话 13511727891

【教材解读与教学设想】

《登高》是高中语文传统名篇。苏教版中,将其放置在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主题单元的“诗从肺腑出”模块内,目的在于借助千锤百炼的文字,帮助学生建立起锤炼语言、精妙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该课,自然需要紧扣诗歌字词展开,在字词的玩味中,一步步走进诗歌的整体意境,一步步感受诗人的独特情感。

教学中,采用“走进作者——走进文本——走进文化——走进心灵”的主体实践性阅读法,以教学内容的板块推进,带动起整首诗歌的学习。先立足宏观感受,再强化细节赏析,最后回归到宏观领悟。如此,学生才能真正进入诗歌中,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

【教学目标】

古典诗歌的学习,固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以鉴赏为主要目标,但更需立足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分析把握诗歌意义与文字呈现间的复杂关系。因此,本课时的核心教学目标,就是细节鉴赏中的意象分析。此外,适当的诵读、讨论、拓展,均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而也纳入课时的拓展性教学目标中。至于背诵默写等基础性目标,则安排在课余时间落实。

【教学过程】

一、走进作者,感知诗歌情感

师: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诗歌《登高》。《登高》在杜甫诗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个位置。明人胡应麟评价其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歌,可以说是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创作风格的极高成就。

关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他,七岁学诗,15岁时,便名振洛阳。他,胸怀壮志,凭了“一览众山小”的胸襟气魄,一步步登上了诗歌的巅峰。然而,他却又一生坎坷,空怀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却四处奔走、终身失意,始终无法敲开高层统治集团的大门。 他,青年时壮游天下,豪情万丈。壮年时困守长安,报国无门。中年时遭逢乱世,历经磨难。(音乐起。二胡曲《江河水》的旋律轻轻飘荡在教室里)现在,他老了,病了,他居无定所,只能随了一叶扁舟飘零于凄风苦雨的江湖中了。他又会怎样了呢?他的壮志还在吗?他的雄心犹存吗?国家的命运、人民的苦难,他还会一如既往的关注吗?在这个九月九的重阳之日,杜甫拖着病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山峦,登上了我们的心灵。

师配乐范读全诗,营造意境,渲染氛围。

师:在老师的朗读中,你体味到了什么样的情感?这情感从何而来?是老师的刻意营造,还是诗歌本身固有,或者是兼而有之?

生1:一种悲凉、凄清的感情。

师:你的这感情从何而来?

生1:从诗歌的意象中来。诗歌所选择的急风、高天、哀猿、青渚、白沙、落木等景物,渲染出了这种悲凉与凄清。

生2:诗歌的气势比较开阔,有一种悲而不伤,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生3:感受到了一种悲壮。

师:悲在何处?壮又在何处?

生3:悲在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功业无成,壮志难酬。壮在雄心不老,斗志犹存。 师:你从哪儿读出了雄心不老、斗志犹存?

生3:“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势。

师:“不尽长江滚滚来”怎么就有了雄心不老的气势呢?

生3:??

师:一种主观感觉?

二、走进文本,凝听文字背后的心动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构建形象。

师:诵读,就是心与心的交流沟通。现在,你能透过这56个汉字,聆听到诗圣的心跳之声吗?你觉得自己读懂了杜甫了吗?请用你的心去静静地品味诗歌,用心感悟诗人的情怀吧。

学生静静默读两分钟

师:这一遍的默读,在和杜甫的心灵交流中,你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4:杜甫虽然遭受困顿,承受着巨大的灾难,但是他绝不向灾难低头,始终渴望着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社会,渴望着建立不朽的功业。

师:嗯,进一步感受到杜甫的建功立业和忧国忧民。

生5:杜甫虽然处在逆境之中,但始终不放弃不抛弃。

师:阅读,不但需要读懂作者,还需要读出自我。我们阅读《登高》,除了要读出建功立业,读出永不放弃之外,还应该想到我们可以从诗作中汲取一些什么样的营养成分。这些,都是阅读中应该思考的。下面,结合刚才建立的理解,咱们再自由的、轻声的吟诵《登高》。

生自由吟诵。

师:你心中的杜甫的形象开始清晰了吗?什么样的形象?

生6:我感受到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诗人形象。

生7:我觉得杜甫的形象还不够清晰,还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师:看来,还需要进一步诵读。大家还愿意诵读吗?这次咱们再齐读《登高》,要把杜甫的形象装在自己的大脑中,甚至要将自己想象成杜甫,想象着这登高的就是自己。

师生齐读。

师:你评价一下刚才的齐读,好吗?优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足?

生8:读出了杜甫的沉郁风格,比较符合诗歌的凄凉氛围。

生9:颔联只读出了一种悲凉,未体现出一种悲壮。

生10:尾联可以再慢一点,最好能读出一种无穷无尽的回味,就像山谷回声一样。

师:三位的点评非常精当。齐读,大家要保持节奏的一致,难免就相互制约,发挥不出最好水平。下面,咱们再来一次诵读。这次,咱们自己读自己的,用自己的理解去读,不要关注别人如何读,好吗?请同学们转换身份,你就是杜甫,你就是满腹经纶却壮志难酬的杜甫,就是身多疾病却百折不挠的诗圣。你在这个重阳日,拖着病躯登上高台,这诗歌就是你生命的呐喊,灵魂的抗争。请大声诵读。

生自由地大声诵读。

(二)紧扣情感,理清主线,品味境遇

师:这次有什么样的感觉?是否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在反复诵读中,我们已经可以大体把握住《登高》的感情基调:悲(板书)。我们说,悲凉是基本基调,悲凉之中还有雄壮。诗

歌是如何表现这种悲的呢?直接写悲的句子是——

生杂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师:古人评价此联时,认为它写出了八层悲凉,会是哪八种悲凉呢?大家结合具体的意象数一数。

生杂答:秋、作客、常作客、万里、病、多病、百年、独、登台??

师:数数看啊,——因秋景萧瑟而悲,因作客异乡而悲,因常作客而悲,因离家万里而悲,因病而悲,因多病缠身而悲,因年高而悲,因孤独而悲,因登台而悲,已经九个了。了不起,咱们比古人还多发现了一层悲凉。咱们看看古人说的是哪八层悲。

PPT展示:

(宋)罗大经:“万里”,地辽远也;“悲秋”,时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 衰疾也;“台”,高迥也;“独登”,无亲朋也。

师:一个14字的句子,却通过层层铺垫,表现出了如此多的悲凉,它所呈现出的悲凉的深厚、绵长和渺远,实在可以称得上是字字精妙、字字传情。除了这个句子外,还有什么句子,也是直接表达悲凉感觉的?

生杂答: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尾联和颈联的八层悲凉相比,有什么样的不同?

生11:颈联表现的悲凉,是写实,写眼前。尾联表现的悲凉,应该是虚实结合,有时间跨度。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11:颈联的漂泊万里、作客异乡、年高多病、孤苦无依,是立足眼前的处境而言的,尾联则是把个人悲苦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这样,悲凉便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赏析物象,把握细节,炼字炼句

师:你说的非常精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板书)漂泊万里、作客异乡、年高多病、孤苦无依;国事艰难、心怀苦恨、穷困潦倒、浊酒新停。前者,来自于诗人内心的个性化感受;后者,则更多来自于艰难的时世。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还是诗人直接呈现给我们的情感,除此之外,首联和颔联又是如何表现悲凉的呢?

生杂答:景物。

师:这两联以写景为主,通过景物间接抒发心中情感。首联写了几种景?

生杂答: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

师:为什么选择这几种景物?有个疑问啊,为什么是“风急”而不是“风疾”?

生12:“急”带有一点拟人化的感觉,有着急、焦急的味道。而“疾”只能体现出风的大、快。

师:哦?风着急着要做什么呢?在这首诗歌中,风主要做了件什么事儿?

生12:风吹落了无边树叶,把秋的肃杀带到了杜甫身边。

师:非常精彩!其实,这个“急”也是常用的,它表现什么呢?表现又大、又猛、又快!比如,我们常说,这孩子发烧了,热起得非常急,就不能用“疾”,因为,“疾”只有“快”这一个意义。

师: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上高台,难道就只感受到这三点?显然不是,那么,为什么首先要突出风?

生13:人登在高出,首先感受到的,就应该是这急风,然后,才会去关注具体景色。 师:这就是说,写景时,应该依照感官顺序选择意象了。往下看,“风急”之后,为什么要

突出“天高”?一般而言,秋天,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天高”应该可以表达一种比较美好的心情的。杜甫的“天高”是否表达一种喜悦和美好呢?

生14:天高,视线就开阔,诗人见到的景象就更为阔大。

师:景象阔大,心胸也就应该对应着更为阔大啊。那就不应该生出悲凉了。

生15:天高,则地远。天高地远,显出的是宇宙的阔大,也就反衬出人的渺小卑微。 师:太棒了!天高,是用来反衬个体的人的卑微渺小。“猿啸哀”呢,又能表现什么? 生杂答:突出一种凄凉。

师:杜甫登上高台之后,只听见“猿啸哀”这一种声音吗?

生杂答:不是,应该有很多声音,与主题无关,无需写入??

师:“渚清沙白”是不是悲景?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意象入诗呢?

生杂答:不是悲景,就是客观景物。是眼前所见的实景。

师:眼前所见的,并不一定都要纳入诗歌中呀。咱们刚刚不是还讨论了“猿啸哀”的问题吗

生16:我觉得,可能是为下面的飞鸟活动提供一个特定场景的。

师:什么样的特定场景?

生16:很宁静很平和也很优美的场景。

师:提供这样的场景,有什么价值?

生16:??

师:还没想到这一层,是吗?没关系,可以边学习边思考下去。我感觉,这里的渚清沙白,应该正如你说的,是为飞鸟提供一个活动场景。只是,这样的场景,或许呈现的,是一种永恒和短暂的关系,也或许是一种静止与运动的关系,当然,也或许,杜甫就是想用这“清”与“白”的色彩,为诗歌增添一点颜色,更或许,诗人只是为了和上联的文字形成对偶。

师:鸟只是“飞回”?如果你是一位电视导演,你要将《登高》拍成一个视频,是拍摄一只鸟呢,还是两三只,一群鸟?

生17:当然是一只鸟!

师:为什么这么肯定?

生17:因为这一只鸟不是鸟,就是杜甫。

众生笑。

师:你的意思,是诗人用一只鸟来象征自己的孤独,是吧。

生18:我觉得,如果是一只鸟,就是正衬诗人的孤独。如果是一群鸟,就是反衬诗人的孤独。

师:那你愿意它是一只鸟,还是一群鸟?

生18:我拍摄多只鸟,用反衬。

师:说的很好!用一只鸟,是正面衬托,鸟也孤独,诗人也孤独;而一群鸟的热闹,则可反衬出我的孤独。这样看来,两种设计都有道理。但是,一种意象进入诗歌,一定需要和诗歌的整体构成和谐的联系。咱们刚研究了,“渚清沙白”不是悲凉的景象,因而,这里的鸟,也不必一定就是孤独的一只。如果只是孤独的一只,反而和“渚清沙白”不够协调了。

师:“无边落木萧萧下”句,你的脑海中是幅什么样的画面?感受到了些什么?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意象?

生19:我的脑海中,是漫山遍野落叶萧萧的宏大景象。我觉得诗人写落叶,是为了渲染秋天的肃杀凄凉。

生20: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无边落叶,写出了深秋来临时的萧条凄凉。

生21:自然界已进入了秋天,诗人也是年事已高,也进入了人生的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中,我感受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恐惧和悲伤。

师:说的都很好。我觉得,这个句子,既有了对空间上的客观景物的具体描绘,也有了对时间上自身生命的悲叹。这是很典型的借哀景写哀情。咱们再往下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表现了什么?是否也是借哀景写哀情?

生22:长江之水日复一日地流淌,奔流不息,体现了一种生命的力量。

生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古代诗歌中,写江水流逝,总是有一种时光不再的象征意义的。

师:确实如此,“滚滚来”的江水中,应该既包含了烈士暮年的抗争,又有逝者如斯的喟叹。

三、走进文化,感受意象背后的忠魂

师:通过对四联文字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心中的悲凉,是依靠自然景象的呈现,心中情感的抒发而贯穿起来。现在,咱们把整首诗歌连起来看,诗人的悲已经清晰呈现在我们眼中。这种悲,既来自外界的景象,又来自内在的感触;既来自国事的艰难,又来自人生的潦倒。可以说,正是这么多的内忧外患,催生出诗人内心的万千感触,才会有《登高》这样的不朽诗篇,由诗人的灵魂深处流淌而出,流过大唐,流过两宋,流过明清,直流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让我们捧读诗歌,每每依旧情不能自已。

我为这诗歌拟了个上联,请同学们对个下联,如何?

上联:落木无边,登高难释家国恨。

学生拟写下联,师巡视。

生24:长江不尽,望远不解心中愁。

师:我发现啊,大家拟写的下联,前四个字都是一模一样的,不同只在后面七个字上。这个下联对的好,比老师自己编写的还要好。我是这样对的。

师诵读自拟的下联:长江不尽,赋诗且抒山河情。

师:登高——望远,难释——不解,家国恨——心中愁。非常工整,完全符合对联的规则。掌声鼓励!

四、走进心灵,品味诗歌的象外之境。

师:斯人已乘黄鹤去,此处空余登高台。一千多年过去了,现在,某机构有意将昔日杜甫登高远眺之处开发为一个文化旅游景点。有好事者为它拟写了一个不完整的解说词,你能帮它补充完整吗?

PPT展示。

“杜甫登高台”解说词

这本是一处寻常的山水,没有天门中断的壮阔,没有扪参历井的高峻,只有 ,只有 。登上此处,眼见的无不是 ,耳听的无不是 。

但这又是一处绝不寻常的山水,这里的每一块山石,都聆听过 ;这里的每一根草木,都见证过;这里的长江,流淌的是 ;这里的星空,映照的是 。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抱怨这里没有绝美的风景,还能有什么样的风景,胜过 ?用心品味吧,品味 ,品味。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一定能透过高天之下的阵阵急风,听到。


《《雅舍》课堂实录(江苏省仪征中学刘祥)》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774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1-10 03:37 , Processed in 0.7438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