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回复: 0

废墟的召唤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废墟的召唤教案

3、《废 墟 的 召 唤》

一、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有关历史背景,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⑵.过程与方法: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⑴.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⑵. 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⑶. 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课时计划:2课时、

四、教具准备:u盘、录音机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⑴. 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⑵.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节课。

(二).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

⑴.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⑵. 设计思考问题: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⑶. 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师生共同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三). 合作学习:学习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⑴.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⑵.“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⑶.“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1: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⑷. 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四). 探究学习 拓展延伸。

⑴.【领悟】题目中的《废墟的召唤》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学生讨论: 提示: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嘘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提示:如果没有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众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你的感叹就只能是一种浅薄和虚华。

明确: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内容”就是指方法和环境。与年轻人的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⑵.【品味】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问题设计:落日赏析。 提示:凭吊是在冬日午后,文章多次提及冬日。请画出有关冬日的景句。 明确:

①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斜阳的“无力”与心情的沉重吻合。) ②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③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④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⑤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⑥我们仍然看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五). 课堂小结。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读的时候,觉得很难,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中富有寓意的议论也是解读文章的重点。

(六). 达标反馈:布置作业: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回顾所学知识并情境导入:

放映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幻灯片,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文思如潮。文中既有满含悲怆的叙述,也有寓意深刻 的议论,还有对比鲜明的景色描写,细细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

(二). 自主学习:深入探讨课文,领悟主题。

⑴.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明确: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涵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⑵.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明确: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结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 的向往和憧憬。

⑶.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明确:铺天的锦霞,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的前程,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已的贡献。 ⑷.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明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着历史,更呼唤一切爱国这士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要呼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三). 合作探究学习一 品味赏析。

⑴.“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的意思,我们已经明了,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能否再举几个例子?

明确:简约含蓄。①我与年轻人的对话。②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描写、回忆、联想而逐渐明朗。

⑵.拟人手法的运用:“远瀛观的石柱??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把废墟几十年来未能刻上一点时代运行 的痕迹的现状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到历史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⑶.“我”与年轻人的对话:对话情景是假设的,但对话内容却是作者和当代“年轻人”真实心境的写照。作者希望 年轻人在时代大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当做,面对时代的变革,不是每个人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的,也不是第个人的愿望都可以实现 的,况且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要牺牲和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是,为了民族的腾飞,青年人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所以作者写年轻人的笑介于冷和苦之间。

(四). 合作探究学习二: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特色。

⑴.融情于景是本文主要的写作特色。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而蕴含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

代呼声。

前一部分的景物描写,作者着重渲染荒凉衰败的景象,将内心渴望改革的激情蕴含在其中,这种感情甚至贯穿全篇。

后半部分的景物描写,情调和色彩有了明显变化。如作者描绘西山落日的景象:远景近景互相配合,色彩互相映衬,构成一幅色调凝重,意旨深远的油画。画面中远处娇红艳丽的晚霞和如酒如梦的朦胧山色,与近处的枯树残荷、断碣寒冰,在色调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了废墟的荒芜和清冷。这里,绝不仅仅是逼真形象的客观描绘,它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心情,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可谓是有景有情,有物有我。这种寓意深远的景物描写把自然属性的美引向了一种更深更高的境界。

⑵.作者在写景中还多次穿插了富有寓意的议论。如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特别是作者借那位年轻人之口说出的“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忧虑的心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绵长的思索。

(五). 迁移与拓展。

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提示: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六). 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七).达标反馈 布置作业:搜集有关“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的资料,或搜寻一些蕴涵丰富历史底蕴的材料,联系自已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

(八)、板书设计:

(九)、学后反思

亮点 待改进之处:

篇二:废墟的召唤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历史背景,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

2、品味赏析课文笔法的简约含蓄,文字的凝重优美。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3、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1、从修辞的角度分析题目,把握文题寓意。

2、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提示法、情绪调动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废墟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废墟的映像?

911世贸大楼的废墟;唐山大地震的废墟;太平洋海啸造成的废墟;拆迁时造成的废墟等等。(图片展示)

二、圆明园概况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 “买卖街”,有 “山庄”;有风景名胜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三、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了解这段历史

历史上,火烧圆明园有两次。

第一次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守园大臣文丰投

福海自尽。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万寿山、玉泉山、香山,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1、举世闻名的圆明园被外国列强掠夺焚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即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目的是什么?

只要有自然,有生命,就有对自然的感悟,就有生命和生命的对话,宗璞由眼前的废墟想到了耻辱的历史,那大水法、观水法,那路旁的石龟,那方外观的白石乃至整个废墟都是中华民族屈辱史的见证,听到废墟“留—留—”的风声,作者深有感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因此写下了此文。

四、作者介绍

宗璞,女,散文家、小说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著作有中篇小说《三生石》、童话集《风庐童话》、《宗璞散文选集》等。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首届优秀儿童文学奖。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她的散文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细节。

本文创作于1979年岁末,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五、新课学习

(一)课前预习情况检查

1、生字词

妲(dá)己 褒姒(sì)窈窕(yǎo)(tiǎo) 扑朔(shu?) 远瀛(yíng)观(guàn) 甲胄(zh?u) 雕镂(l?u) 停滞(zhì)

驮(tu?)着 充塞(sa) 碣(ji?)石 嗫(nia)嚅(rú) 迤逦(yǐ lǐ) 黛(dài)青色 窸窣(xī sū 蘸(zhàn)着

2、词语解释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二)解题

题目中的“废墟”指的是什么?“废墟”召唤的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

“废墟”——圆明园遗址;

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修辞——拟人;

原因——召唤全社会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之中。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19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1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散文主要写自己冬日漫游圆明园遗址,先写眼前的所见,表达作者对历史的凭吊;然后借对风声的描绘引出聆听到废墟的召唤,即由实景实写到虚景虚写。最后又由废墟的召唤而引发深沉的思考,阐释改变废墟这一疑固历史所应承担的责任,从而点明主题。

全文的思路:引子--凭吊――召唤――思考

(四)景物描写:作者怎样描写废墟?

找出文中对废墟进行描写的基础句子,比较一下这些描写有什么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出怎样的景,就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

1、第一段:“冬日的斜阳??古希腊罗马时代”P8

作者运用了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着重渲染荒凉衰败的景象:斜阳无力,田地干皱,断石残碑,枯荷衰草,寂寂寥寥,凄凄切切。作者描绘了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总领全文。

2、第九段: “空中一阵鸦噪??摸得着的寒意”P9

这段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也有低沉的修饰语,但已增加亮色词,感情由追忆昔日的沉郁转向眼前为祖国变化而激动的高昂情调,描绘出一幅天色山色图。

3、第十四段:“迤逦行来,已到水边??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P10

这段写景是前段写景的继续,依然是天色山色图,透过落日下变化的天色山色的黄昏景色,显示出细腻的手法、“雅”的风格,活像一首赞美黄昏的颂词。高昂的情调表现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作者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也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4、第十九段:“通红的火球消失??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P10

紧承上文的黄昏景色描写,宗璞运用三个比喻,描写了太阳下山之后的景色,富有诗情画意,令人陶醉。作者笔调由冷暗阴沉转为浓墨重彩。用“铺天的霞锦”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前程。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情感体悟,直抒胸臆

找出文中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并分析。

1、面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张然凝望。(第4段)

2、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第7段)

3、“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第11段)

4、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第21段)

这些句子就是召唤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在时代大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

(六)名句品味,熟知修辞

为了更好地描写废墟,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找出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比喻

(1)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第2段)

作用:连用4个比喻,把圆明园的遗迹比喻成荒野的海洋,建筑遗迹是海洋中的一列船只,丛生的荒草是海藻,杂陈的乱石是泡沫。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一带建筑遗址的荒凉景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紫藤萝花瓣啊。(第19段)

作用:运用3个比喻,写出晚霞映照下的景色,如醇香的美酒一般使人沉醉,又如奇幻的梦境一样朦胧,美妙。

2、拟人

(1)远瀛观的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第2段)

(2)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第2段)

作用: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3)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第7段)

作用: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不仅表现了作者内心时不我待的情怀,而且是在召唤人们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号召人们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读来耐人思索。

本文语言典雅、凝练、含蓄、精辟,主要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而实现。

六、总结

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七、 拓展延伸(图片展示)

1、你觉得圆明园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

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2、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

八、课后作业

景物描写:校园一角。(要表现出自己的心情)

要求:不少于200字(作业本)

篇三:《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旨;体会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2、感受作者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强烈呼声,培养爱国意识,关心国家大事。

3、体会文章融情入景,在写景时多次穿插富有寓意的议论,引人深思。

4、文章语言含蓄隽永,贴近生活,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厚重感。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文中让人心惊肉跳。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惟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解说:文章的题目借“废墟的召唤”来暗示对改革的呼唤,也是呼唤人们为处于落后状态的祖国和民族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号召人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作者简介: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原籍河南省唐河县。 1928年7月生于北京。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编辑。1981年调到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写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等小说。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会员。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为会员。1984

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经澳中理事会、英中文化协会邀请,于1981、1984年访问澳大利亚与英国。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1978年12月《人民文学》),《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宗璞小说散文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丁香结》(198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等。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3、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79年12月,时值党史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用这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散文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

4、学习生字:

墟(xū) 璞(pú) 廓(kuò) 皱(zhòu) 莽(mǎng)

瀛(yíng)胄(zhòu) 镂(lòu) 怅(chàng)嗫嚅(niè rú)

迤逦(yǐ lǐ) 绮(qǐ) 黛(dài) 窸窣(xī sū) 蘸(zhàn)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全文共21自然段,可划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第二部分(4-10):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第三部分(11-19):通过“我”与年青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抒发,转向面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1):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四、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将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环境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曾经是“万园之园”——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海淀区颐和园东,海淀镇北,原为清代大型皇家御苑,与长春园和

绮春园合称“圆明三园”,占地约345公顷。目前园中西半部沿未开发,主要开放了东部园景,开放面积200多公顷。

残存的大水法是圆明园遗址的标志。此处原是闻名遐迩的“西洋楼”——园林化的欧式宫苑,将中国园林艺术与西式建筑巧妙地融在一起,中西合璧,成为建筑史上的经典。遗憾的是,西样楼以木结构为主,在1860年英法联军的罪恶之火中焚烧殆尽,唯一残存的大水法因其为石制而得以幸存。这两根依然不失精美的大石柱令人感慨万千。

园内还有介绍圆明园历史的图文资料展室;按原貌复制而成的“圆明园”微缩的模型;以及曾是皇家娱乐处——迷宫。据说迷宫的游戏规则是:皇上坐在迷宫中心,众宫女从周边打着灯往前跑,谁最先跑到皇上身边谁就能得赏。现在游人的兴趣则在:从入口进,七拐八绕,终于找到出口。

曾经笑傲万园的璨灿的圆明园建筑已经万劫不复,所剩的除了残碑伤石,更多的是对往昔的沉思,永远不灰飞烟尽的自然山水。这是圆明园遗址最独特的风格:洗尽铅华,凝重质朴,笑看山水,淡以致远。

二、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废墟的召唤”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怎样一个废墟?“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明确:用拟人的写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尊重的“废墟”。“废墟”召唤的是一种积极改革、弃旧更新、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2、第1段作者是如何描写圆明园周围的环境的?哪些词语用得好?有什么作用?

明确:“无力”“干皱”“断石残碑”“凄冷”“枯树”,文章开篇勾画出一幅萧条、清冷的画面,营造出寂寥、凄冷的氛围。含蓄地写出了圆明园废墟与时代进程相距甚远,凄凉之感更加真切。这一段也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总领全文。

3、第4段中“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这句话中的“怅然“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怅然”表现出作者面对这令人感到耻辱的、停滞的废墟而产生的失落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要改变废墟旧貌的想法。

4、作者从第11段开始设计了“我”与年轻人的对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我”与年轻人的对话情景是虚构的,但此时“我”的内心想法是真实的。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青年一代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在时代大变革中,积极参与,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热情。

5、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总结全文,发出号召: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抒发作者内心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人们都投身到改造这凝固的历史的浪潮中来。

三、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1、“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作者把圆明园的遗迹比作“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把“丛生的荒草”比作“海藻”,把“杂陈的乱石”比作“泡沫”,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建筑遗址一带的荒凉景象。

2、“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3、“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更形象贴切,“音乐”有的铿锵悦耳,有的则凄凉哀婉,那么“我”此时听到的只能是后者。

4、“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本句从空中鸦噪与之静对比,写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下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5、“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铺天的霞锦”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前程。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这一句,呼唤每一个人都要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6、“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历史,更呼唤一切爱国之士,在不忘记历史的同时,更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四、拓展延伸:

1、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对“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这句话的体会?

明确:本文写于1979年,当时“十年动乱”结束不久,国家百废待兴,党中央发出改革开放的号召,人们渴望变革,但又不知道道路在何方,且心有余悸,这句话写出了青年面对时代的变革的迷惘与徘徊,表现了青年人在时代变革前的思索,也表现了人们对好政策的渴望。

2、如何面对圆明园的废墟?

明确:作者站在时代的前沿,面对废墟,发出召唤,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因为这是一片耻辱的废墟,它记载着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保留这片废墟可以把它当作催人奋进的长鞭,时刻提醒着我们,只有不忘过去,珍惜今天,才能够有美好的未来。

五、教师小结:

融情入景,意旨深远: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含的意象,传达中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语言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作者描写景物,笔力娴熟,妙手偶得,信手拈来,而又韵味无穷、充满了诗意,如“摸得着的寒意”,“浓处如酒,淡处如梦”这些表现了作者敏锐、准确的观察、捕捉景物的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现力,而且也巧妙地映衬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奥妙变化与波动。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3、废墟的召唤

描绘——融情于景;号召——直抒胸臆;呼唤——热情洋溢;议论——点明主旨。

————呼唤改革,献身改革。


《废墟的召唤》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9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3 17:38 , Processed in 0.39218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