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回复: 0

旅游项目的考察情况汇报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旅游项目考察报告

篇一:旅游考察报告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庆云县渤海路街道办事处金山社区支部书记——齐洪亮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能够进一步提升地方区域知名度,激发广大群众自豪感。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它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

一、 在台湾的所见所闻

日月潭,潭面清澈碧绿,群山环抱,山水辉映,风光旖旎,到处都回荡着绮丽的风姿,令人百看不厌、赞叹不绝!

士林官邸为蒋介石和宋美龄官

邸,蒋介石在此生活了26年。官邸

分为山区和平地区,平地区目前已

开放民众游览,园区内的花草树木

是休闲踏青的好去处,内花园位于

官邸正馆对面为中式庭园,外花园

则为西式庭园;

三义木雕博物馆将木雕之美具体呈现,让观众对木雕的应用与艺术获得完美的体验; 飞牛牧场为游客提供一个优质

的休憩空间及三生合一,生产、生

活、生态的农村休闲体验,让人由

“亲近大自然”的生活体验中学习

“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茶山房肥皂体验馆,除了琳

琅满目的肥皂纪念品,热煮制皂

法、茶山房严选物料等,带给游

客的更是一次深刻的寓教于乐、

回味无穷的观光记忆。

七股盐场咋看尤似矗立于沙漠中的巨石,登临其上,犹处严寒极地,很有雪国风味。

进入故宫广场前,即见六根石柱所组成的牌坊,坊上题有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拾级而上,可见刻有“博爱”二字的铜鼎。故宫博物院收藏之富举世公认,内部仿清乾隆皇帝的养心殿格局而设,除了展示王羲之的名迹,四支梁柱上还挂着唐朝陆羽《茶经》的放大局部照片。 通过本次旅游,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二、庆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现状与差距

我认为,我县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突出优势。也看到,乡村旅游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优势突出,开发潜力巨大

1、优越的地理条件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现在的庆云县无线通信已完全覆盖,对外信息交流非常便捷。伴随着京沪高铁投入运营、德滨高速建成通车,庆云交通便利优势和优越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由此带来的联动效应与日俱增。从这里出发,可实现“半小时下海、一小时上天、两小时进京”。庆云县大部分的乡村距县城都在一个小时以内的车程。国道205线、省道315线和246线贯穿县城,是连接华南、华北、东北和北京、天津的重要交通枢纽。便捷的交通将为庆云县乡村旅游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庆云是第一批山东旅游强县,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处、aa级景区4处。海岛金山寺、庆云小商品现代批发市场、庆云纪念馆、唐

枣生态园、北海公园等景点已初具规模,庆云宫休闲养生中心、祥云欢乐世界也在建设中.

3、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民俗民风是打造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庆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庆云”之名,有“吉庆祥云”之意。庆云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留有众多宗教、民俗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优秀的地方文化,是乡村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乡村旅游势头良好,有待于引导

乡村旅游是伴随着人民小康生活的到来而应运而生,沐浴着农村改革的春风春雨而茁壮成长的朝阳事业。庆云县的乡村旅游还在探索阶段。

(三)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旅游景点建筑城市化、活动简单化,游客接待量太少等。三、庆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与定位

如前所述,我县完全有条件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建设形象鲜明、风貌独特、吸引力大、竞争力强的乡村旅游区。建成对大都市最具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纳凉避暑重地、户外运动场地。

(一)市场定位

1、观光农业基地。依托祥云欢乐世界,在东辛店镇逐步形成可观的大棚时鲜蔬菜,时令水果,反季节蔬菜、药材等一系列极富观赏性和参与性的知名的品牌项目,使之成为庆云县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基地。

2、休闲度假胜地。依托海岛金山寺、庆云宫休闲养生中心、严务水库、湿地公园等生态良好、环境宜人的地方,建设一批度假村、休闲山庄和农家乐。形成对应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人群、不同年龄对象消费群体的规模不同、档次不等的休闲度假场所。其中重点是环境的建设、特色的出新和服务的提升,给人以生态良好、环境优雅、独具特色的饮食起居环境,安全卫生、细致如微、热情周到生活与出行服务。使之不仅能留住游客,还要能吸引回头客,甚至能成为他们定期或长期休闲度假的场所,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根据不同的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消夏纳凉项目,如在庆云宫休闲养生中心周边修建森林木屋、河边草房、岩洞居室、竹林小院、溪边吊脚楼、林间别墅等纳凉度夏的场所;配套开发一些适合夏季的体育健身与游乐的项目,如河边垂钓、游泳、溪流戏水、林间游戏、散步、棋牌等;还可为一些人士提供诸如网上办公、交易、科研、艺术创作的条件,为残疾和康复病人提供疗养、康复治疗的条件,使他们都能较长时期的住下来,轻松愉快的工作和生活。

四、庆云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一)坚持以下原则

1、突出乡土特色的原则。对于都市人群来说,乡村旅游就在于乡村的特有魅力,既要保持乡村的特有的“土”味和“野”味,也要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

2、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要遵循保护性的开发原则。开发是目的,保护是前提。必须要保护好乡村的水、森林、植被等自然资源和农耕民俗等乡村文化资源。要维护好当地的生态资源,防止人为的破坏和污染。

3、自然美与人工美相协调的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在其原有的自然风景的基础上进行的加工改造,因而要使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的结合起来,协调二者的发展,使其变得草青、水更清。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游览标志标牌的设置等,都要既考虑服务功能的完善和配套,也考虑与乡村景观协调,使之具有浓郁乡村特色。

4、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注意投入、产出的测算和经营管理,也要注意社会效益,要考虑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和获得更多的知识;既要考察接待人数、旅游收入等经济指标,又要考察基础设施改善、民间文化的发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社会指标,做到两个效益的双丰收。

(二)采取四项策略

1、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开发资源。要把乡村旅游纳入农村产业发展,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以谋划。要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出我县乡村旅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要对这些地域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作出计划安排,对旅游资源的利用进行统筹协调,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细致谋划,对旅游景点和接待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对旅游风貌的设计加以规范。在规划的引领下,合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传统饮食和制作工艺等资源,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家乐。

2、借助各方力量,外引内联开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首先,政府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移民资金、项目资金篇二:云南旅游考察报告

云南旅游考察报告

2008年4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内组织赴云南8日旅游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 考察基本情况

此次旅游考察先后赴云南省省会昆明市、丽江市、石林、九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等6个州市。实地考察了昆明民俗村、九乡溶洞、石林风景区、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苍山洱海、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20余个景区景点,期间观看了《吉兴宴舞》、《印象丽江》、《澜沧江之夜》等精彩文化旅游精品节目。从中领略到云南这一片古老、壮丽的红土高原的崇山峻岭间江河纵横和物种的丰富。充分体会了少数民族所特有民族民俗文化和人文资源,直观地感受到云南作为祖国的边疆省份在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加快发展中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感触颇深,启发良多。

二、 云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云南各地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云南旅游加快发展的过程就是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互为平台、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不断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全方位提升旅游品味。在云南考察期间,无论是进入景区景点,还是走到城市乡村,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庆旅游活动始终是云南旅游的主轴。云南各地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整理和开发利用民族歌舞、历史遗迹、民俗民风、名人地理、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间工艺品等各种形态的文化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较好地适应了旅游需求从单纯注重观光旅游向注重民俗文化体验的转变。洱海之源上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傣族园的泼水联欢,澜沧江之夜的歌舞表演等游客参与性强的项目,都成为新的亮点,增强了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统筹规划,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和谐发展。在云南期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又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巨大促进作用,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驱动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各地都十分重视运用旅游产业搭建起来的巨大市场平台,高起点地开拓特色文化消费市场。我们考察所到地区在规划、布局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时,都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准确进行产业定位,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措施。丽江市提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奋斗目标,确定了文化和旅游的支柱产业地位,各级政府都成立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良好的决策和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文化和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强化文化、旅游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行业管理和指导服务职能,形成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联动机制。昆明提出打好生态、文化、民族风情“三张牌”,加强对各类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充分展示昆明旅游的魅力。

(三)广泛开辟渠道,大力促销文化旅游产品。我们每到一地,首先进入视野的是景区景点、文艺表演的大型宣传广告。各地制作的宣传册、光碟等宣传品精美别致,各种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琳琅满目。各旅游城市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昆明首开城市形象宣传先河,2000年就在中央电视台推出“昆明天天是春天”的城市形象广告。《云南映象》有一套人马常年在国外巡演,生动形象地促销了云南旅游。丽江通过举办东巴文化艺术节、《爱我丽江》全国摄影大赛等大型活动及参加世界遗产论坛等提升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助影视作品宣传促销也是云南的一大特色。《天龙八部》的热播又掀起了大理宣传促销的新高潮,《五朵金花》让人们熟悉了大理。国际著名演艺界人士高仓健、张艺谋联手在丽江摄制了影片《千里走单骑》,并在丽江古城举办了规模盛大的首映式。《茶马古道》、《铁血高原》《一米阳光》等40多个影视剧组到丽江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和20多家省台播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丽江热。丽江、大理也成为全国著名的影视基地。(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以精品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云南各地坚持实施精品战略,加快文化旅游精品项目的培育和建设。推出了大理古城、丽江古城、云南民族村等文化旅游品牌,塑造了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摩梭风情等人文资源品牌,倾力打造的大型民族歌舞晚会《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和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等气势宏大、让人震撼,均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热点和卖点。

(五)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云南各地十分重视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用好本土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和加强学习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云南少数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民间人才济济。闻名海内外的《纳西古乐》,就是纳西族人宣科运用现代商业手段进行运作,成功推出的民族文化品牌。《印象丽江》(雪山篇)600名演员全都是普通农民,来自10个少数民族;《云南映象》70%的演员也直接选自少数民族村寨。为了高起点、大手笔打造文化精品,则聘请高手策划、编导。《云南映象》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任总编导及艺术总监,《印象丽江》则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联合执导。云南的旅游服务人员总体素质也 比较高。考察团所到州、市的接待、导游人员都能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景区景点和经济社会各方面情况介绍得头头是道,而且待人热情,大方得体,让人对云南留下美好印象。

三、收获和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突出、亮点明显,使我们很受教育和启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经验,找差距;学精神,找不足;学特色,找目标。学经验,就是要学习他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务人民群众,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经验,学习他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经验,学习他们团结奋斗、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学精神,就是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精神,学习他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学习他们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学特色,就是学习他们想问题办事情实事求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学习他们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学习他们坚持富生富民相结合、选准发展路子。通过赴云南学习考察,对大力发展旅游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旅游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收益增倍的作用,不但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力地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对我们发展旅游业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

(一)搞好旅游总体规划、建设及宣传促销工作。这次赴云南学习考察,我们感到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我们工作的指导思路,要把学习的经验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去。首先,篇三:旅游业考察报告

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11月22日至11月26日,旅游考察组远赴淳安、富阳、桐乡、上海佘山、江宁汤山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实地参观、交流、座谈等形式,大家深切地感到我县旅游业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他们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现将考察情况

汇报如下:

一、五地旅游业基本情况

千岛湖旅游资源丰富,共有8大类23亚类181种基本类型238个旅游资源单位,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达到29个。千岛湖水域面积573平方公里,属国家ⅰ级水体。湖区拥有大小岛屿1078个,湖区森林覆盖率达93%。2009年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50万人,其中,接待境外游客5.39万人,全年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5亿元。

富阳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3家、 “浙江省星级乡村旅游点” 3处。今年以来,积极打造“运动休闲之城”,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富春江运动节”,荣获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国家运动休闲示范区称号,永安山建有国家级滑翔伞训练基地。2009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4.5亿元,接待国内游客550万人次。

桐乡拥有aaaaa级景区1个、aaa级景区1个、aa级景区5个,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607.3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35.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36亿元。单单乌镇景区就接待游客331.8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

1.61亿元。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4.08平方公里,开发定位是“休闲度假,回归自然”。度假区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步从单一观光型转向综合服务型。

汤山温泉度假区,东距南京约29公里,以温泉著称,是全国四大温泉疗养区之一。现在有泉眼8个,水质洁净透明,水温50—60℃。

二、五地旅游业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一)重视营造发展大旅游的良好氛围和条件。“营造大氛围,打造大品牌,开发大旅游,构筑大产业,实现大发展。”成为这些地区的共同愿望。一是思路明确,特色鲜明。五地的做法,都是在充分分析自身优势的的基础上,深挖内涵,找准定位,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产业。淳安千岛湖,提出建设国内首选、世界一流的休闲度假胜地,注重生态的保护和重大休闲度假项目的引进工作,除原有的优势环保工业外,基本上不发展第二产业;富阳,提出构建华东健身房,打造运动休闲之城,将旅游的概念宽泛到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并以此统揽全市的城乡建设、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社区建设等各个方面;松江,以佘山国家级度假区为抓手,提出打造“国际都市旅游度假基地”的奋斗目标,着重发展国际高端的休闲度假酒店别墅和高科技主题公园,退二进三,取消工业用地,限制工业企业的扩张发展;桐乡市以乌镇旅游为重点,着力发展故居游及民俗文化游;汤山温泉依托自身的温泉资源,着力发展以健康游、休闲游为主要特征的旅游业。二是机构健全,形成合力。各地在旅游发展上,组织机构健全,并十分注重组织机构的权限设置,理清关系,明确职责。较为突出是佘山度假区和汤山温泉度假区,两地景区开发管委会在完成景区开发后,将管理职责移交当地政府,有效的避免了行政上的多头管理。为了突出旅游业的重要地位,五地的各级各部门均积极配合支持旅游业发展,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安排、项目立项审批等方面均优先支持旅游项目建设,在城镇规划与建设、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重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均服从服务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等等。三是引导群众参与旅游业发展。佘山度假区在开发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促进城乡一体化;汤山温泉度假区着力支持和发展“农家乐”项目,让农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得到受益等等。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广泛参与旅游业,使群众自觉支持发展旅游业,维护景区秩序,遵守有关规定,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重视加大旅游资金投入。一是注重政府性投入。如上海佘山度假区和南京汤山度假区,都十分注重对景区的投入,在充分分析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大投入带动大旅游”的发展思路,实行以政府投入带动城市发展,政府对土地资源实行高度的垄断,并出台相关的政策,在土地出让时,将土地出让金划归景区开发部门,以利于开发部门的再投资,方便

篇二:全市旅游项目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旅游产业项目工作调研报告

市旅游局副局长 邵云祥

按照局领导班子的分工,我主要负责旅游项目工作。为了摸清情况,有目的的开展工作,最近以来,我深入各县区对旅游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旅游项目工作现状

(一)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自2008年10月以来,市旅游局按照国家旅游局提出的近期旅游项目投向,以国家级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为方向,选择确定了8个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一是平川区水泉镇中村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市发改委以市发改社会[2009]105号文进行了立项批发,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市旅游局以市旅发[2009]29号文上报省旅游局,正在征求行业意见。 二是靖远法泉寺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完成,市发改委以市发改社会[2009]104号文进行了立项批发,项目总投资919万元,市旅游局以市旅发[2009]27号文上报省旅游局,正在征求行业意见。

三是平川区宝积乡广沿沟休闲旅游度假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兰州理工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市发改委以市发改社会[2009]107号文进行了立项批发,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市旅游局以市旅发

[2009]28号文上报省旅游局,正在征求行业意见。

四是景泰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完成,市发改委以市发改社会[2009]58号文上报省发改委,项目总投资6068.67万元,市旅游局以市旅发[2009]26号文上报省旅游局,正在征求行业意见。

五是靖远县虎豹口红色旅游开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建议书已编制完成,市发改委以市发改社会

[2009]106号文进行了立项批发,市旅游局以市旅发

[2009]25号文上报省旅游局,拟争取国家红色旅游专项资金。

六是白银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该建议书已编制完成,市发改委以市发改社会[2008]487号文已立项批发,总投资1100万元,拟委托北京绿维创景旅游规划院编制项目规划。

七是会宁县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白银区四龙镇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建设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编制,预计近期可完成。

(二)2009年重点项目情况

一是世界银行贷款黄河石林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总投资3380万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315万美元。已于2008年12月开工建设,我局严格按照世行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预计2009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

二是国家旅游发展基金黄河石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80万元,国家旅游发展基金地方补助资金110万元已经到位。2009年可全部完成投资。

三是星级旅游厕所建设项目。2009年,省旅游局下达我市7个星级旅游厕所建设项目,目前各县区旅游局已报送建设承诺书,确定了建设地址, 3月份已开工建设,6月底可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项目规划编制情况

项目申报必须以规划为依据,目前,市旅游局及各县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项目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加强规划科力量,切实重视旅游规划工作,市局及各县区都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市旅游局邀请北京绿维创景旅游规划院专家到白银开展了为期四天的考察,着手修订《白银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起草《白银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景泰水沟湿地园景区》和《大敦煌影视城》规划。三是会宁、平川已着手编制县区旅游总体规划和项目实施规划。

二、旅游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规划不到位。有些旅游项目由于规划较为粗糙,没有新意,对产品开发和产品前景较为模糊,在招商引资时难以达到成效。

二是有些项目计划投资与实际投资有差额。部分建设项目,计划投资额与实际投资额存在差异,往往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部分资金难以到位,项目建设难以按期完成。

三是多数县区没有编制项目规划,项目建设缺少政府政策性规范。

四是旅游项目前期准备不够,项目申报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被动滞后。

三、旅游项目工作的基本措施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一是成立“白银市旅游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项目工作座谈会,明确了项目重点、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二是各县(区)要按照国家投资政策导向,确定旅游项目,编制规范性文本。三是制订奖励办法,给每个申报编制项目文本的县(区)旅游局给予补助奖励。四是采取市上补一点、县上筹一点、企业拿一点、多方集一点等办法筹集资金,集中时间和人力,把项目前期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二)多方沟通,全面衔接

一是市旅游局要经常与省旅游局联系,了解政策信息。同时还要经常深入到县区调研掌握实际情况,指导项目工

作。二是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到省旅游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单位了解、请示项目工作,还要到国家旅游局、国家红色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了解投资渠道和国家政策投向。

(三)确定目标,重点突破。

一是要抓好世界银行贷款黄河石林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国家旅游发展基金黄河石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星级旅游厕所建设项目3个在建项目的实施工作。二是要抓好6个项目的争取立项和申报工作,其中:白银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申报2009年国家旅游发展基金项目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景泰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靖远法泉寺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申报旅游国债项目;会宁县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国家红色旅游项目;平川区水泉镇中村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建设项目申报国家生态旅游或乡村旅游项目。三是要争取立项储备5个项目,分别是平川区宝积乡广沿沟休闲旅游度假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靖远县虎豹口红色旅游开发项目、白银大峡旅游景区开发、景泰县水沟湿地园建设项目和会宁铁木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四是要争取论证提出5个可开发的建议项目。五是要认真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对2009年的招商引资任务进行分解,力争全面完成开工项目1个,储备项目23个,

篇三:旅游项目可行性报告--范文

“中国温盐泉”盐疗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开发樟树温盐泉盐疗保健旅游项目,发展旅游事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既是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和旅游业步入产业化高效型经济的要求,又能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交通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此,特申报樟树中国温盐泉招商引资项目,并提出如下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多,旅游业正成为当今世界最具生机活力、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已经实现了连续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国内旅游人数和效益指标有了百倍以上的增长,国际旅游各项指标比1978年有了四五十倍以上的增长,实现了从“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我国旅游发展格局和态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从“观光时代”向“休闲度假时代”转变,人们的休闲时间也越来越多,传统工作和休闲概念已经逐步地模糊,人们也更加注重文化精神的消费与追求,这种变化大大刺激了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休闲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追求保健、享受健康,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是现代旅游发展所追求的核心价值。休闲保健旅游主动顺应了人们旅游观念的改变和对健康的追求,拓展了旅游方式,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是第二代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项目符合国家“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中关于积极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樟树市政府在“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中已将旅游业列为新兴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并提供最优惠的旅游投资政策。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中国温盐泉旅游开发

2、项目单位:樟树市旅游局

3、建设地址:樟树市东郊

4、合作方式:合资、合作、独资均可

5、拟建规模和标准:樟树“中国温盐泉”盐疗保健旅游项目总体规划控地2000亩,分三期工程建设,总投资9.6亿元人民币。建设以“温盐泉漂浮”为主,结合保健、疗养、休闲、现代水上运动等要素,集健康性、时尚性、趣味性为一体,打造成以体验温盐泉漂浮、水上休闲娱乐、运动休闲、疗养保健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圣地,最终使樟树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疗养保健基地。

三、投资环境研究

1、区位交通条件优越

樟树处赣中腹地, 是襟江带湖扼控江西东南西北大门的天心地胆之地,承东启西南呼北应的中心枢纽, 自古以来就是“四会要冲”、“八省通衢”的水陆交通要津。浙赣铁路、京九铁路、105国道穿境而过,赣粤、沪瑞、昌樟高速和清萍、清高、樟抚三条省道相互交织,城区距昌北机场约1小时车程,与千里黄金水道赣江(三级航道)共同构成独特的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 属于杭州、上海、武汉、南京、广州、深圳、福州、合肥等省会城市7小时经济圈范围内,交通十分便捷。

2、旅游资源丰富

樟树山水风光秀丽,道教文化神奇,古文化厚重,药业文化

瑰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全省重点旅游县市,被列为全省近期重点开发建设的“六城”之一(南昌、九江、景德镇、赣州、瑞金、樟树),“药都医药保健旅游”是全省十一大旅游精品项目之一。国家森林公园阁皂山峰峦叠嶂,泉岩奇特,古木参天,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宋时与鹰潭龙虎山、南京茅山并称为全国道教三大传箓圣地,以“道灵、药灵、山水空灵”声名远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筑卫城遗址距今4500年,城墙宏大,造型奇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文明时期大型土城之一;吴城商代遗址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定论,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1800多年药都药业相继,千

锤百炼,还孕育了独具魅力的药市、药苑等文化景观。

3、盐资源独具特色

樟树市盐资源储量达103亿吨,居江西省首位,全国第四位。据权威机构检验分析,我市天然盐卤水不仅含盐量高达25%(人体可随意浮起),还富含钠、钾、镁、溴、碘等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验证,这些矿物质元素能够对人体产生明显的美容、减肥、镇静、降低血脂、血压等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肥胖症等有明显的效果,可以充分缓解病痛、舒缓精神压力,对人体十分有益,非常适合开发以“休闲、保健、体验、生态和文化”为特征的盐疗保健旅游项目,是现代康疗度假的新时尚。

4、项目开发成本低

天然盐卤水开采成本低,附近的江西盐矿年产能力达60万吨,其真空制盐产生的剩余热蒸汽能满足室内漂浮区保持恒温需要,使用后的盐卤水还可做为盐矿工业制盐原料,大大节约排污治理成本。

5、客源市场广阔

樟树全市总面积1290平方公里,人口54万,经济发达, 以药都、酒乡、商埠、盐化城名播遐迩,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十强县市之一,也是江西旅游重要集散地。樟树1小时经济圈内有南昌、宜春、新余、抚州、吉安等地级以上城市、360多万城市人口;3小时经济圈有九江、萍乡、鹰潭、黄石、株州、长沙、上饶等地级以上城市、600多万城市人口;7小时经济圈有福州、上海、杭州、南京、武汉、合肥、广州、深圳等省会城市、7000多万城市人口,城市客源市场无比广阔。

四、建设内容

一期工程:建设大型室内外温盐泉漂浮区,大型室内水上世界及娱乐区,五星级酒店以及餐饮、娱乐配套设施等项目,占地约800亩。包括大型室内外死海漂浮区、螺旋滑道、U型滑道、人造沙滩、造浪池、人造海浪、漂流区和小型功能水池以及餐饮、娱乐配套设施等项目。

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在一期的基础上建设温盐泉盐疗保健中心,全面开发其医疗保健价值,建设先进的水中按摩理疗系统、盐疗中心、黑泥美容、水上漂浮电影院等项目,规划用地200亩。

三期工程:三期的主体工程建设高尔夫球场、休闲别墅、健身中心等大型运动休闲场馆,规划用地1000亩。

五、市场分析及效益预测

1、市场定位。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追求生活质量、满足精神需求的时尚。旅游业日益成为当今世界最具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产业”,发展迅猛。据专家预测,201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突破10亿,旅游综合收入可达2600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产业之一。在日益升温的旅游热潮中,健康旅游越来越受到欢迎。樟树道、药文化底蕴深厚,道教养生健身和中医药有机结合顺应了人们追求健康的需要。将其建成集运动休闲、养生保健功能为一身的旅游地,能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2、客源市场。樟树是南昌旅游圈的重要景区之一,处在南昌—井冈山—赣州金牌旅游线路的必经之路上,又是赣西旅游网络开发与全省金牌旅游线路的结合部,区位条件优越。105国道、赣粤高速公路、浙赣铁路、京九铁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与省内外各主要旅游城市、旅游热点景区紧密相连,串成一线,形成便捷的旅游通道,客源市场无比广阔。就本地市场而言,有50万人口,且樟树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美誉,一年一度的全国中药材交流大会有数万药商云集,蕴含大量旅游商机,每年

十几万自庐山至井冈山的游客,樟树是必经之地,大多在此停留,如能有效吸引前往景区观光,游客数量也十分可观。周边市场可发展南昌、萍乡、赣州等城市,中程市场可启动长沙、武汉、广州、上海。灵宝道派在日本、港澳台及东南亚一带很有影响,有一定吸引力,可重点开发。根据旅游市场不断升温的情况预测,项目建成后,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至少在40万人次以上,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3、经济效益预测

(一)直接经济效益

开发樟树温盐泉盐疗保健旅游项目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一期项目完成后,以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游客人均消费200元计算,当年旅游利润可达0.5亿元;二、三期项目完成后,年可创利润1.1亿元。

(二)投资回收期

项目全部建成后,当年可收回投资1.6亿元,按每年平均增长15%计,不到五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

六、社会效益评估

(一)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本项目的建成,将有力促进樟树市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交通、通讯、建筑、商业、餐饮、农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提高城市对外开放水平,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促进本市“双文明”建设,对扩大樟树影响、树立药都旅游形象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二)劳动就业机会预测


《旅游项目的考察情况汇报》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21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3 08:15 , Processed in 0.2291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