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10个化学家的故事
10个化学家的故事: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1907)是俄罗斯伟大的化学家,自然科学基本定律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始人。(元素周期表创始人--门捷列夫简介由查字典化学网整理)
1841年,7岁的门捷列夫进了中学,他在上学的早几年就表现出了出众的才能和惊人的记忆力,他对数学、物理学和地理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1850年,门捷列夫进入中央师范学院学习,在大学一年级,门捷列夫就迷上了化学。他决心要成为一个化学家,为了人类的利益而获得简单、价廉和“到处都有”的物质。
他各门功课都学的很扎实,在课外还阅读各种科学文献,20岁那年,门捷列夫的第一篇科学论著《关于芬兰褐廉石》发表在矿物学协会的刊物上,在研究同晶现象方面完成了巨大和重要的研究。
1855年,门捷列夫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师范学院,曾担任中学教师,后来门捷列夫在彼得堡参加硕士考试,并在说有的考试科目中都获得了最高的评价。在他的硕士论文中,门捷列夫提出了“伦比容”,这些研究对他今后发现周期律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两年后,23岁的门捷列夫被批准为彼得堡大学的副教授,开始教授化学课程,主要负责讲授《化学基础》课。在理论化学里应该指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应该怎样去发现?这些问题,当时的化学界正处在探索阶段。年轻的学者门捷列夫也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工作。
1860年门捷列夫在德国卡尔斯卢厄召开第一次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会议上解决了许多重要的化学问题,最终确定了“原子”、“分子”、“原子价”等概念,并为测定元素的原子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大会也对门捷列夫形成周期律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61年门捷列夫回到彼得堡,重担化学教授工作。虽然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他继续着科学研究。门捷列夫深深的感觉到化学还没有牢固的基础,化学在当时只不过是记述零星的现象而已,甚至连化学最基本的基石——元素学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门捷列夫开始编写一本内容很丰富的著作《化学原理》。他遇到一个难题,即用一种怎样的合乎逻辑的方式来组织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门捷列夫仔细研究了63种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他准备了许多扑克牌一样的卡片,将63种化学元素的名称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分别写在卡片上。他用不同的方法去摆那些卡片,用以进行元素分类的试验。
1869年3月1日这一天,门捷列夫仍然在对着这些卡片苦苦思索。他先把常见的元素族按照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拼在一起,之后是那些不常见的元素,最后只剩下稀土元素没有全部“入座”,门捷列夫无奈地将它放在边上。从头至尾看一遍排出的“牌阵”,门捷列夫惊喜地发现,所有的已知元素都已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并且相似元素依一定的间隔出现。第二天,门捷列夫将所得出的结果制成一张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在
这个表中,周期是横行,族是纵行。在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中,他大胆地为尚待发现的元素留出了位置,并且在其关于周期表的发现的论文中指出:按着原子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各种元素,在原子量跳跃过大的地方会有新元素被发现,因此周期律可以预言尚待发现的元素。 1871年12月,门捷列夫在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进行增益,发表了第二张表。在该表中,改竖排为横排,使用一族元素处于同一竖行中,更突出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至此,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工作已圆满完成。化学界通将周期律称为门捷列夫周期律:主族元素越是向右非金属性越强,越是向上金属性越强。同主族元素,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分子量越来越大,半径越来越大,金属性越来越强。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系数数的增加,分子量越来越大,半径越来越小,非金属性越来越强。最后一列上都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光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经指出:“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烈计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轨道的勋业居于同等地位。” 10个化学家的故事:
鸿鹄久翔,终至疲惫。大师已去,精神永存!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的理论化学家、教育家,为我们所深深敬爱的孙家钟先生前不久与世长辞。怀着无限的哀思和敬仰,深切缅怀孙家钟先生,他艰苦奋斗、献身科学的一生不断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孙家钟先生为新中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贡献,他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得到了世界学术界的认可和重视,他的卓越功绩必将彪炳我国高等教育和吉林大学的发展史册,必将被继续前进的后辈们所永远铭记!
坚定信仰,立志报国
孙家钟先生的一生始终以祖国的需要为己任,他以精深的学术造诣和远见卓识,胸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一边搞教学培养人才,一边开展科学研究,数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潜心研究。从1952年11月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任教以来,他在老一辈化学家的率领下,不仅参与了化学系的创建工作,而且承担了多项国家前沿科学课题,填补了多个学术空白。孙家钟先生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其优良品德,为人所称道,深受同辈的尊重和师生的爱戴。坚定的信仰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铸就了孙家钟先生崇高的民族气节。对于外国学者,他既尊重又不卑不亢。1979年12月出席东京国际量子化学会议时,在会场的布告栏上发现有“两个中国”的问题,他和同志们立即严正而又恰如其分地提醒会议予以重视,会议组委会当即改正并表示歉意。
海涵地负,正德厚生。世间最为浩瀚的是老一辈教育家、科学家们的心胸,最为深邃的是老一辈教育家、科学家们的思想。孙家钟先生的一生,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的一生。他为中国的理论化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和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倾尽全部精力。他不仅是党的教育思想的自觉实践者,还是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引导者,是创新教育理念的践行者。
献身科学,勇攀高峰
孙家钟先生曾在国际上取得过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研究专著4部。他曾参加唐敖庆院士领导的配位场理论研究,建立了一套从连续群到点群的不可约张量方法,从而统一了配位场理论的各种方案,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配位场理论,该研究成果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获奖人),并被国际上誉为中国学派。
孙家钟先生的科研工作,既师承唐敖庆院士的衣钵,又能独辟蹊径,形成自己的特色,运用高深的数理方法解决化学中的理论问题。他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二阶约化密度矩阵的拓扑空间的几何性质,建立了前人没有得到的孪函数多组态自洽场方程,为国际同行所公认。国际密度矩阵学术中心(加拿大皇后大学数学统计系)柯尔曼教授对该项研究给予高度重视,他称孙家钟先生是中国的化学数学家,并于1985年邀请孙家钟先生在他主持的国际密度矩阵和密度泛函学术讨论会上作邀请报告,孙家钟先生是参加会议的唯一化学家。
无论是一所学校还是一个国家,其科研水平的崛起都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校、全国数代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孙家钟先生始终及时把握国际学术前沿的新动向,开拓新课题,赶超国际学术先进水平,不断取得一系列卓越的成就。一直抱有为国家崛起而开展科学研究的孙家钟,以远见卓识的目光和造诣精深的学术底蕴,为中国理论化学发展奠定了基石。
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师者,人之楷模也。”教书育人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对于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科研水平,而且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所谓大智慧于内,大爱铭于心。这种高尚的人格精神在孙家钟先生的身上,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孙家钟先生忠诚党的教育科学事业,在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同时,他始终注重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先后讲授过10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包括: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量子化学、群论在化学中的应用、李群李代数和多体理论、以及原子核导论等。他勤奋刻苦、治学严谨,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虽岁至80高龄,还刻苦钻研生物化学,并结合他对理论化学的深入理解,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悉心讲授,使晚辈们受益匪浅。
“德为师之本”,而孙家钟先生正是这样一位怀揣着大德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从立志献身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那一刻起,孙家钟先生就担负起了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肩负教学和科研重任的同时,孙家钟先生更是成为了敬业爱生、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楷模。每当青年教师、学生出国进修、学习或参与外事活动,他都要叮咛一番,要求他们保持中华民族气节,要和外国人比学习、比工作,不要比生活。在业务学习、科研工作上对助手、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要求严格,一丝不苟,注意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自己经常是粗茶淡饭,穿着朴素,而对助手、青年教师、研究生的困难却常常解囊帮助。他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做让学生满意、人民满意的教师是他实现人生理想的不竭动力。他不止一次地这样说:“没有党的辛勤培养,没有唐敖庆教授的悉心指导,没有甘为"人梯"的人们创造条件,我将一事无成。”“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薄名利、志存高远。”这正是对孙家钟先生教书育人生涯的最真实的写照。
10个化学家的故事:
侯德榜(1870-1974年)早年留学美国,攻读化学工程,学成后回国,他立志把所学的知识献给祖国的制碱工业。他以求实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地钻研,改革了制碱工业设备与工艺,在研究和改造传统制碱法的基础上,于1943年他提出联合制碱法,这种制碱法被称为“侯氏制碱法”,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省了设备,使生产连续化,增大了经济效益。侯德榜是我国著明科学家,化工专家。
拉瓦锡
拉瓦锡(A .L .Lavoisier, 1743-1794年)是法国著名的化学家。一生贡献卓著,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是他做了一个研究空气成分的著名实验,根据实验事实,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所组成”的结论。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氮气和氧气,后来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人们对空气的组成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道尔顿
道尔顿(J?Dalton, 1766-1844年),英国著名科学家,经过对物质的深入研究以他非凡的科学洞察力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学科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道尔顿在化学理论方面还有卓越的贡献,道尔顿也是物理学家。 汤姆生
汤姆生(J. J. Thomson, 1856-1940年)英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在1897年首先发现了电子,并确认一切原子中都含有电子。开始揭示了原子内部的奥秘,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阿伏加德罗
阿伏加德罗(A. Avogadro, 1776-1856年)意大利著名化学家。他首先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指出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认为分子是物质能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后来,人们把物质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学说称之为“原子分子论”,它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H. Cavendish. 1731-1810年)英国著名化学家,用铁屑或锌粒跟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制取了氢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起来,经研究氢气具有可燃性,不能供给动物呼吸,把它和空气混合点燃会发生爆炸,生成物是水,并测定了氢气的密度。
10个化学家的故事:
杨石先教授1896年生宁杭州,祖籍安徽怀宁。1918年于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毕业后,两次被选送赴美留学,先攻读农科,后改修化学,分别在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获硕士、博土学位。回国后,历任南开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国家科委化学组组长、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南开大学校长、名誉校长,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等职。
杨石先教授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化学家、教育家。1949年9月,他作为教育界的代表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忠诚于教育事业,坚持真理,刚正不阿,德高望重。
杨石先教授长期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认为,高等学校有雄厚的科学研究后备力量,应该担负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在教学上,他非常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科研方面,他创建了我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化学研究机构——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指出学科发展方向,大力培养人才。他多年从事农药化学和磷有机化学的研究,成为我国从事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先后领导研制成功杀虫剂久效磷、螟铃畏,除草剂燕麦敌、胺草磷,杀菌剂叶枯净等十几种新农药,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译书《有机磷农药的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编著《国外农药进展》等,为我国农药化学和磷有机化学的发展莫定了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
杨石先教授在南开大学执教六十余年,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学、教育入才。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严谨治学、精勤俭业,虽身居领导职务,兼任多项社会工作,又年事已高,但始终坚持讲课、著作、指导研究生、培养中青年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
杨石先教授长期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和国家科委化学组组长。他参与领导筹建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由于他在化学界的崇高威望,在一些重要的全国性会议上,他往往担任化学方面的领导。1956年制订十二年科学规划与1962年制订十年科学规划,他都任化学组组长。他对中国化学会及所办的刊物十分关心和支持,并亲自主持过许多重大会议,撰写过不少重要文章。他胸怀全局,作风民主,秉公持正,实事求是,因此能团结、联系全国化学界,同心同德,促进我国化学事业兴旺发达,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0个化学家的故事:
正张大煜,字任宇,1906年2月15日生于江苏省江阴县长泾镇。他从小酷爱读书,学习成绩优异。中学毕业以后,考入南开大学,后转清华大学。1926年张大煜和清华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等校学生发起组成大地社,该社由翟凤阳负责,成员有葛春林、袁翰青、张大煜等十余人,他们经常探讨如何"工业救国"和"科学救国",并多次参加学生运动,为清华脱离外交部管辖,从留美预备学校转为正式大学起到了一定作用。
10个化学家的故事:
篇二:物理学家的小故事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告诫他应该怎样怎样,然而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这样,一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这样的:“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辉。
感悟:盲目地与别人相比较,以为自己比身边的人聪明就满足了,或者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沮丧了。这是多么的愚蠢啊!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同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自己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人生向导。
2.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牛顿是举世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幼年充满了辛酸,在他出生前3个月父亲便去世了,之后母亲改嫁,他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23岁毕业于着名的剑桥大学后留校工作。后因逃避伦敦流行的鼠疫来到母亲的农场里。在这里,他被一个常人熟视无睹的现象吸引住了。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在地上,便开始思索为什么苹果会垂直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去呢?一定是有一种力在拉它,那么这种将苹果往下拉的力会不会
控制月球?他就是通过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现象,发现了着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的巨大作用,很快就显示了出来。它解释了当时所知道的天体的一切运动。同时,牛顿又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光学实验,从而证明了白光是由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的合成光。
1687年,牛顿出版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着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里,他钻研了伽利略的理论,并归纳出着名的运动三大定律。除此之外,他发现的二项式定理,在数学界也有一席之地。1704年,出版《光学》一书,总结了他对光学研究的成果。
牛顿61岁那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此后年年连任直至逝世。作为举世公认的、最卓越的科学巨匠,他仍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1727年3月20日,84岁的牛顿逝世了。作为有功于国家的伟人,他被葬在了英国国家公墓,受到世人的瞻仰。
3.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4.爱因斯坦和牛顿是物理学家中最耀眼的两位,通过下面的故事,我们可以体会下他们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
就是A=X+Y+Z!,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一样有用。”
爱因斯坦小时候,老师让同学们做工艺品,大家做的都很好,只有爱因斯坦拿出的是个很丑陋的小板凳。老师和同学们嘲笑他,说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丑陋的板凳吗?爱因斯坦说有,他真拿出两个更丑陋的。他说虽然前一个板凳很丑陋,但是比后来两个要好的多。
爱因斯坦除在光电效应、相对论等方面作出举世皆知的杰出贡献外,他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成果,由于对大量无序因子的规律性把握,成为当今最热门的金融数学的基础;他提出的激光受激辐射的概念,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与玻尔进行的论战中提出的EPR佯谬,至今仍是理论物理学和科学哲学界不断探讨的话题??
牛顿在生活中常常废寝忘食,曾因为对研究过于专注闹了笑话,后来被大家传为趣谈。一次,他一边读着书,一边在火炉上去煮鸡蛋。等他揭开锅想吃鸡蛋时,却发现锅里是一只怀表。
还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当饭菜准备好时,牛顿突然脑子中灵感闪现,想到一个问题,便立即进了书房,朋友等了他好久还是不见他出来,于是朋友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全吃了,鸡骨头留在盘子,不告而别了。等牛顿想起,出来后,见了盘子里的骨头,以为自己已经吃过了,便转身又进了内室,继续研究他的问题。
5.牛顿的黑匣子1727年3月20日,伟大的科学家牛顿逝世。在他84岁离开人世时,为他抬棺材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以及大法官。伏尔泰是这样描述的:“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的臣民爱戴的国王一样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没有哪一位科学家享受如此殊荣的。在他之后,受到如此厚葬的也屈指可数。”就在牛顿去世后不久,18世纪伟大的诗人亚历山大·薄柏总结了世人对牛顿的评价:自然和自然规则在黑夜中躲藏,主说,让人类有牛顿!于是一切被光照亮。这句诗仍铭刻于牛顿的墓碑上。
从18世纪起,牛顿开始被认为是现代科学家时代首屈一指的最伟大的人,一位理性主义者,一个教会我们在冷静的和纯粹的理性路线上思考的人,牛顿的名字一直是科学的代名词。
但是,牛顿的真实面貌其实并不完全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一切都源于一个神秘的箱子——牛顿的“黑匣子”,这个大箱子里,保存着许多证据,这些证据能够告诉后人,曾经占据和完全吸引着牛顿那颗热情和智慧的心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牛顿是在剑桥大学工作时留下这些东西的,但他没有在离开剑桥的时候销毁它们,而是把它们保存在那个箱子里。黑匣子里的东西深深震惊着任何一双18或19世纪,甚至是我们现代人的探索的眼睛,那里面保存着数以百万字的他未发表过的着作。这些着作是牛顿在整个一生中艰难地隐藏着的秘密。
秘密随他逝去,在他死后,有人试图了解这个尘封的秘密。毕肖普·霍斯利奉命检查过这个箱子,并希望出版箱子里的那浩如烟海的作品,可是他看了箱子中的内容后,惊慌失措地猛然把箱子盖盖上了。100年后,戴维·布鲁斯特再次查看了那个箱子,但他通过小心地摘录几个严肃的小谎言便把“黑匣子”里的真相完全掩盖了。
纸终究包不住火,“黑匣子”里的秘密最后终于还是被解开了。人们被“黑匣子”里的东西惊得目瞪口呆,那些证据表明,牛顿当时潜心研究的是长生不老药和废金属向黄金转化的方法。正像剧作家乔治·伯纳德·肖在戏剧《在好国王查理的黄金岁月》里放入牛顿口中的话一样,剧作家借角色表达了牛顿的心声:“有如此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废金属向黄金的转换,长生不老药,光与颜色的魔术,压倒一切的是圣经的隐义。我却把时间浪费在了其他地方,多么大的时间浪费,无价的时间!”秘密着作的另一大部分是他推想和求索的宇宙的秘密真相——所罗门神殿的力量,圣经启示录、丹尼尔之书和关于教会历史的数百页论述。
看过“黑匣子”中的证据后,所有人都会认为牛顿不是理性时代的第一人,而是魔法家中的最后一个。牛顿的天性是玄奥的、隐蔽的,并且还有着深深的神经过敏,他的后继者惠斯顿把他评价成:“其性格是我所曾知道的最惧怕、最小心和多疑的性格之一。”所以他整个一生都疏远女性,终生未娶。
6.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欧姆是一个很有天分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
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他将实验结果于1826年发表。
1827年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γE。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为电阻。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欧姆在自己的许多着作里还证明了: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和传导性成反比;在稳定电流的情况下,电荷不仅在导体的表面上,而且在导体的整个截面上运动。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的姓氏命名。
7.科拉顿跑失良机
篇三:物理学家四则小故事
牛顿的小故事 1665年,正当牛顿在剑桥大学完成了学士课程之际,欧洲蔓延着恐怖的鼠疫,于是牛顿便回故乡了。在乡间,牛顿利用自制的三棱镜分析出太阳光的七种色彩,并发现了各单色光的曲折率的差异。在乡间的那段期间,牛顿更创立了积分的方法,并将之广泛应用在物理和几何学上。有一夜,牛顿坐在乡间的一棵苹果树下沉思。忽然一个苹果掉落到地上。于是他发现所有的东西一旦失去支撑必然会坠下,继而他发现任何两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吸引力,而这引力更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牛顿成了经典物理学的创始人。
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爱因斯坦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就在爱因斯坦走出校园,初涉世事的几年里,他作为伯尔尼专利局里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在物理学三个未知领域里,齐头并进,大胆而果断地挑战并突破了牛顿力学。在他刚刚26岁的时候,就提出并建立了狭义相对论,紧接着提出广义相对论,并发表了著名的能量公式,是原子弹的理论公式,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科学史册上留下了深深的闪光的足迹。爱因斯坦是近代物理学的创始人。
钱学森的小故事
钱学森1935年海外求学,钱学森写出了有关高速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博士论文,在28岁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物理学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兴奋极了,他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回国后,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是我国伟大的物理学家。
伽利略的小故事
有一次,伽利略用脉搏测量教堂天花板上灯的摆动时间。他发现,虽然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的时间却是一样的。带着疑问,他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摆的规律——摆的等时性。钟就是根据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10个物理学家的故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01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