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反思所学案例
携手助学模块七 反思所学案例
1.你一定见过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课堂,看到过一些老师如何游刃有余地恰到好处地使用技术支持教学。推荐你心目中的好做法,如果所推荐资源有网址的话,给出推荐资源的链接。答:我有较多的机会听的观摩课、竞赛课,从中接触过不少好课,通过反思,我认为在学科和教育技术结合上,我心中好的做法是: 1)教师首先得备好课,充分利用好教材,不脱离教材,依据教材和信息技术手段来设计教法,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2)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要有充分的活动时间、思考空间,并有小组合作;同时,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的工具,还要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该环境能够支持真实的情景创设、启发思考等,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4)要在情感态度上有一个明确的引导,注重课文的德育内涵。
2.大家一定见过你所不认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情况,请谈谈当时的情景,以及你的看法。
答:在一次高中英语竞赛课上,我听过这样一堂课:多媒体教室里的窗帘都拉上了,很暗,教师一开始就播放课件,课件的第一、二张就展示了教学目标、自学提纲,重难点句型等;接着课堂由一个8分钟的视频导入,学生看起来兴趣很高;然后老师给出了讨论题,学生开始讨论,走的走,有讲英语,有的讲汉语,很热闹,也很乱;再然后是两小组呈现讨论结果,老师宣布第一组表现更好;最后这课课在学生观看另一个视频中结束。整堂课很热闹,学生热情很高,但我认为这堂课有很多待改进之处:
1)播放视频是为了什么目的,应给学生交待清楚,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看,且视频时间不宜过长,在3-5分钟是合适的;
2)讨论时要分好组,给出指导,在讨论中老师要适时指导;
3)对于讨论的结果应有一个评价量规,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第一组好,好在哪里;
4)视频只能起一个辅助作用,过多的使用就会占用学生的活动与思考时间,喧宾夺主了。
5)课堂结束时,要带领学生巩固所学,领会课文内容中的内涵,给出思考的问题及作业。
3.老师们自身的认识和经验,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请一定从自己亲历的事情谈起。比如,你在整合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挑战?你的应对策略和做法是什么? 答:我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时最大的挑战是:实际操作时,往往把握不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度。例如,在讲述高二英语模块8第二单元《Appreciating literature》时,其中以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远大前程”为例讲述经典文学,我在该课是以“远大前程”的电影视频导入的,学生兴趣很高,放了其中的五分钟节选后,我组织学生讨论其中的背景、人物、情节,猜测结局,学生表现很好,参与热情很高,但之后又要求再多看一些,这样,一节课在多看一些再多看一些的要求下,就没能完成预计的教学任务。
为此,我总结经验教训,得出以下应对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课堂教学,用多媒体为辅助手段引起兴趣、创造情境,但不能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教学主题,挤占学生的思维空间;
2)把屏幕、书本和课件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课件不能整堂课飞,课件应该注重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上,要让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让教材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的结合。
篇二:教学案例与反思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案例及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
把20.256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生:我不知道保留是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保留“就是留下来的意思。
生:那么“保留两位小数 ”又是什么意思?
师:(待学生真明白了)老师考一考你们。“保留一位小数是什么意思呢?
生1:保留一位小数就是把小数部分要留下来一位。
师:保留整数呢?
生2:就是把这个数小数点左边的数留下来。
师:看来同学们真明白了。下面请同学们尝试例1,并让三个学生分别上黑板板书如下,再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想的。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学生的互相提问及讲解,收到了一想不到的效果。其成功原因在于: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现在知识水平与学习的新知识之间有多大的差距,或者说学生有多大的坎,能不能迈过去,或者说学生跳一跳能不能摘到果子,去体会成功的快乐。如果学生现有知识与学生所学知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要给学生思维的台阶。通过这个台阶的铺垫,让学生由不能主动探索,让学生由不会做到会做,使学生自主学习得以实现。
2、《小数除以整数》教学片段及反思
课开始,用谈话的方式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深入三峡工程,学习了小数乘法,今天我们要继续了解三峡工程,看看还有哪些收获。
这样从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探究新知部分:
教师: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
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长城号”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
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9.84÷3=
谈话: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做一做。
师:将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展示:
(1)估算:9÷3=3,9.84米比9米多,水位平均每天上升3米多。
(2)变成整数计算,9.84米=984厘米,984÷3=328(厘米)=3.28(米)
(3)竖式算法。
(对学生合理的算法给予肯定。)
这样教师尽量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体现数学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
师:下面我们来重点研究一下笔算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要在个位3的右面点上小数点,也就是商里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除到被除数的十分位仍有余数2,应该怎么办?
学生共同把这道除法竖式做完。
这样突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长城号”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你能自己解决吗?
比较:这个题和前面学过的有什么不同?如果不够商1时该怎么办?
概括: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这样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个位上就不够商1,学生一边理解,一边消化,有利于对小数除法的掌握。
??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掌握算法,自主学习新知识。并且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计算方法,至于熟练计算,仍需进一步练习。
根据实际情况 解决数学问题(五年级数学案例片断)
[案例描述]
1、出示例题: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的香油,需要准备几个这样的瓶? 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2..5÷0.4,然后我要求学生把求出的结果写出来,我巡视了一下,有大部分同学这样写: 2..5÷0.4=6.25(个)有几个同学这样写:2..5÷0.4=6.25没写单位名称。还有几位同学草稿本上已算出6.25,却没把结果写在作业本上。于是我分别点同学展示自己的结果,第一个同学展示 2..5÷0.4=6.25(个)后,“那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呢?”我问。这个学生很快回答道: “是6个,因为根据四舍五入6.25的近似数是6。”“不对,瓶子怎么能有小数呢”下面很快很多同学提出了异议。于是我点了其中的一位同学发言,这位同学说道:“我觉得在这里用6.25(个)不合适,应该是这样表示2..5÷0.4=6(个)?0.1(千克)就是需要6个瓶子,还有0.1千克不能装。”很快下面又有几名同学举手了,我于是又点了一名同学回答,这位学生说:“第二位同学只说对了一半,我认为他的算式的表示方法我同意,但是题目中问是是需要几个这样的瓶子,最后的0.1千克也需要一个瓶子。”“你们同意谁的说法呢?”下面是学生的评价:
生1:第一位同学求得的商是正确的,但他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需要几个瓶子。我认为第三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
生2:第二个同学他没想到剩下的0.1千克也要装一个瓶,我同意第三位同学的说法。
生3:我的想法与第三位同学一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求商的近似数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求结果。
2、课上到这儿,课堂上正因为有了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与评价,他们已轻松地弄明白了在求商的近似数时。不能机械地用“四舍五入”方法去求。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
3、“像这种取值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给它取个名字叫‘进一法’那你们是否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进一法’?”同学们现在是兴趣高涨,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说了这一段话。很快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我分别点了几位同学发言:
生1:在我们租船时,如果一条船限载4人,而我们有6个人,这个时候就得租2条船,这就是进一法。
生2:在装货物时,如果一辆车限装3吨货,现在有4吨货,就必须用2辆车来装这批货。
生3:同学们去看电影,如果一排只能坐15人,现在有20人,就必须坐2排。
4、多么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也分别点同学给他们举的这些例子做了评价,一致认可这些都是“进一法”的例子。这时见还有几名同学举着手,于是我又点了一位男生回答。他这样说:“学校给同学们做校服,做一套校服需要1米布,现在有145厘米布,可以做两套校服。”听了他的回答,教室里突然安静了下来,大部分同学们都用疑惑的眼睛看着我,正确的结果往往是在不断地冲突中产生的。于是我很快问了一句:“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与你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很快就有几个小组举手了,我分别点了两个小组的同学回答。
小组一:我们认为只有145厘米布不够做2套衣服,只能做一套。
小组二:我们小组的也认为只能做1套衣服,因为做2套需要2米布,而现在只有1米45厘米的布,所
以不够做2套。
有了这两小组同学的汇报,刚才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很快也弄明白了只能做1套衣服。
5、“对于这种情况,你们觉得我们应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甩尾法”“抹尾法”“去尾法”?同学们一下子取出了好几个名字,最后一致同意用“去尾法”并一下子举了几个生活中用到去尾法的例子。
6、一节课很快在学生们的积极讨论中结束了,同学们是意犹未尽。回想起来,如果按照我所准备的,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把自己的思想强制性灌输给他们,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案例反思:
1、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知识不仅仅是教会的,而更应该由学生自己学会的。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树立“以学主动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本案例让我想到了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教师只能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
2、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案例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围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该“进一法”和“去尾法”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人的根本属性在于他的社会性。学生要从小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协作。本节课我在设计教学时,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每一位学生充分地参与认知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创设生活化数学课堂 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用字母表示数”的
教学片断与反思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巧设妙引生于问题
(出示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
学生接着说下来,声音渐渐淡化,师生对口令。
20只青蛙——( )30只青蛙——( )
80只青蛙——( )??
师:同学们,咱们这样说下去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谁有本领,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用一句话来表示(这首儿歌)?
生1:无数只青蛙无数张嘴。
生2:有多少只青蛙就有多少张嘴。
生3:n只青蛙n张嘴。
师肯定并追问:为什么青蛙的只数用字母n来表示,而嘴巴的张数也用同一字母n来表示呢?
生:因为青蛙的只数与嘴巴的张数是一样的,相等的,所以用一样的字母表示。
师:也就是说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板书)
师:那这里的n可以表示哪些数?
生1:所有的数。
生2:所有的自然数。
师:看来,字母的作用可真大,不仅可以表示某个确定的数,还能表示许多数不完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字母的魅力。(板书揭题)
[反思] 新课导入,选取了具有儿童化的歌谣与数的儿歌的素材,折射出教者的数学文化,体现了数学生活化,从“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来开始研究,从简单中挖掘深刻与丰富,教师的退出(咱们这样说下去说得实吗?谁有本领,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同一句话来表示)成就了学生的创造,“逼”学生自己想出用了母来概括,让学生初步体会字母具有的概括性。真切地感受到字母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个确定的数,它还可以表示一些数、一类数。
5、转化的应用
——《用方程解答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教学片断及反思
背景与导读
《用方程解答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70页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稍复杂的方程》的例3。通过例1、例2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根据条件找出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只含一个未知数的问题。要学会用方程解答两个未知数的问题,重点是要弄清如何设未知数。因此,引导学生如何把两个未知数转化为一个未知数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我们通过启发提问、引导思考、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的魅力,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此外,还让学生体会了使计算结果同时满足题目中所有的条件的科学的检验方法。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
课件出示:100克
师:一个鸡蛋有多重?
生:50克。
课件出示:
苹果 桔子 150克
师:你能说出一个苹果和一个桔子各有多重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苹果和桔子都是未知量。
篇三: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案例
篇一:>教学反思案例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
自我提问
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教学诊断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与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交流对话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分”时,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鱼、分饼干、分苹果等。在交流对话时有的教师提出,仅仅围绕“吃”展开教学似乎有局限,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分配,可以适当扩展教学设计面。这样开放性的讨论能够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案例研究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课桌价格的5/7,椅子的价格是多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用多种方法算出了椅子的价格为20元。正当教师准备小结时,有学生提出椅子的价格可能是10元、5元??这时,教师不耐烦地用“别瞎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课后学生说,假如一张桌子配两张椅子或三四张椅子,那么,椅子的价格就不一定是20元了。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总结记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篇二:教学反思案例
小学英语重在真实自然,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中选用的单词和句式,一般都是社会中最常见,最基础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他们的语音、音调。尤其是一些较难读的单词。
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就凭一时的兴趣学习。他们对课堂上动手、游戏的部分十分感兴趣,而对英语基本技能(单词及语音的模仿、记忆等)一开始还有板有眼的,时间长了,加上有些单词比较难读,他们就感觉索然无味,于是就不专心听讲。这样,他们既使在课堂上记住了一些语音知识,下了课就忘得一干二净。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这部分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更加突出。后来,既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学习吃力,就自信心大减。最后甚至有不再要上英语课的想法。
有些学生由于内向,孤僻的性格。他们不愿开口,不善交往;而开口少,与他人接触少,往往模仿能力也差,这就使及他们更不愿参与各种英语练习活动,内向的性格使他们回避与别人交往,碰到问题常常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在课堂上害怕表现不佳,有损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降低自我价值。因此,他们缺乏自我表现的习惯和>勇气。就连不得不参加的 “one by one”都是极低的声音,试图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具有这种性格倾向的学生,不仅学习上的困难无法解决,而且语言知识也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再现。进行“pair work”时,他们总是不投入,缺乏跟同学的合作精神。
目前,大部分学生每周只有三节课能接触到英语,加之班额较大,既使在英语课堂上也只有少数优秀的、积极的学生想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一堂课上单词、对话或课文等教学内容一项接一项,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犹如看电影似的过了一遍,根本掌握不了。
同时,课后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学生语音掌握更加困难。由于不知道英语的基本音标,有些学生面对已遗忘的单音节词不知所措,对他们来说,英语单词实在难记,这使英语课成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如果教师试图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的语言点,就会使教学“机械化”。使得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小学生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原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由于原因的错综复杂,一味简单地进行知识到课,搞反复操练,只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厌学情绪。只有摸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困难。
针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对策:
第一:从一开始就适时的渗透一些规则的、基本的音标知识。对其中有规律可循的音和词加以归纳学习,这样在课后,让学生在遗忘时可以有一个记忆的线索,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知识自己去学拼简单的单词,并且对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几次成功的尝试会使得他们更有兴趣去学习,在预习和复习时能积极参与进去,并乐在其中。
第二:因为中西方的发音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小学生辨别能力有限,使得学生对一些音不能很好的区分,这就可利用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进行反复跟读练习,针对一些相近的音加以区分。如:/ai/ /ei/、/u:/ /u/、 /e/ 等。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如:听音连字母、听音圈单词等,让学生对典型的单词中的音标,做到耳熟能读,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基础。
第三:作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才刚刚起步,困难较多。没有一个象学习普通话那样的好氛围,但是,我们老师可以自创,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对话和活动,让学生进行表演,在动手的同时多动动口,使简单的句子落到实处,能够脱口而出。而且,可以要求学生在英语课上要用英语交谈,在平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尽量多用英语,不管语法是否对,你能讲就是值得表扬。
第四:可以让学生注意收听一些用英语播音的节目,如中央九台的节目,既能听音,也能看画面加深理解。并不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它所讲的内容,着重在于让学生熟悉和了解英语的发音模式和方法,为纯正语音的学习作一个辅助。
总之,只要教师能针对学生的语音缺陷,用开发智力和挖掘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和学生一起多练多说,我相信这一现象一定会有所改善。
篇三:教学反思案例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
在我的教学中,要面向全体,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生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的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英语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设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
在我的教学过程,应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其他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会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教学中,注重交际活动
学习英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两人之间的交际是活动的重要形式,因此,语言训练中应常开展二人活动。
两人之间的对话活动是最常见的两人活动。要求学生就某一话题、某一张图片、某一个人等进行一问一答形式的对话,也可要求学生发展一个发指令,另一个做的活动,还可以开展两人之间的讨论、辩论、商量等活动。
两人活动,很容易在课桌上开展,不需要学生离开课堂,有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或者提供更多与不同人进行训练的机会,可以让前排的学生转身和后排的学生进行两人活动。
《反思所学案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9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