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3|回复: 0

法律知识学习手册---六、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

帖子

12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0
发表于 2022-8-15 11: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宋体][size=19px]1.[/size][/font][size=19px]促进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什么?[/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三条规定,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2.[/size][/font][size=19px]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什么原则?[/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条规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共同富裕,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2)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4)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5)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根据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类推进。[/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3.[/size][/font][size=19px]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什么时候?[/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中国农民丰收节是每年农历秋分日。[/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4.[/size][/font][size=19px]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什么?[/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完善粮食加工、流通、储备体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5.[/size][/font][size=19px]国家建立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是什么?[/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九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建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6.[/size][/font][size=19px]国家如何促进农村产业发展?[/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乡村产业促进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增强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活力,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支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7.[/size][/font][size=19px]国家如何严格保护耕地?[/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国家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并保护高标准农田。[/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8.[/size][/font][size=19px]国家如何推动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发展?[/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创新主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机制,强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平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研发,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生物种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绿色农业投入品等领域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动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发展。[/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9.[/size][/font][size=19px]各级人民政府如何增强乡村产业竞争力?[/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根据《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增强乡村产业竞争力:(1)发挥农村资源和生态优势,支持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手工业、绿色建材、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和乡村物流、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的发展;(2)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特色化、专业化经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促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3)支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村创业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的建设;(4)统筹农产品生产地、集散地、销售地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5)鼓励企业获得国际通行的农产品认证,增强乡村产业竞争力。[/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0.[/size][/font][size=19px]各级人民政府应培养哪些人才促进乡村振兴?[/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培育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法律服务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文化骨干力量。[/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1.[/size][/font][size=19px]各级人民政府应如何建设文明乡村?[/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三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丰富农民文化体育生活,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普及科学知识,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提倡孝老爱亲、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促进男女平等,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文明乡村。[/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2.[/size][/font][size=19px]国家怎样加强乡村生态保护?[/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绿化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3.[/size][/font][size=19px]如何健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乡镇人民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把乡镇建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4.[/size][/font][size=19px]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如何推进法治乡村建设?[/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鼓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村民委员会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人民调解工作,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推进法治乡村建设。[/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5.[/size][/font][size=19px]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如何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农村警务工作,推动平安乡村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应急广播、食品、药品、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责任。[/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6.[/size][/font][size=19px]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如何支持乡村振兴?[/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相关专项资金、基金应当按照规定加强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国家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优化乡村营商环境,鼓励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7.[/size][/font][size=19px]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乡村振兴促进工作中履职不力的,将受到什么处罚?[/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乡村振兴促进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违反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size][/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4-14 19:33 , Processed in 1.4269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