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回复: 0

2022年度《八五普法导读》---三、解读法治建设的“一个规...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

帖子

12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0
发表于 2022-7-24 03: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治事件
2020年 12月,中共中央发布《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 2020— 2025年)》; 2021年 1月,中共中央发布《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2021年 8月,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联合发布《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2021—2025年)》(以下简称“一个规划和两个纲要”)。“一个规划和两个纲要”分别对我国在“十四五”时期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绘就了“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大法治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定了“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大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和实现这些目标、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是:建设法治中国,应当实现法律规范科学完备统一,执法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权力运行受到有效制约监督,人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保障,法治信仰普遍确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建成。到 2025年,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司法权运行机制更加科学有效,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内法规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形成。到 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是:到 2025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各地区各层级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并进,更多地区实现率先突破,为到 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是:到 2025年,“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完成,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领域制度规范更加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符合国情、体现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社会建设生动局面,为 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法治背景
制定《法治中国建设规划( 2020—2025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的重大决策。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央依法治国办自成立以来就着手开展规划制定工作,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多次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规划送审稿,先后报经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
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2021—2025年)》的背景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部署推进。为了不断把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梯次构建法治政府建设顶层设计, 2020年,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在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 2025年)》送审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2021—2025年)》送审稿于 2021年 8月 2日印发实施。
制定《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 2020—2025年)》的背景是: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为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制定本纲要。

法治意义
第一,《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专门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成果,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是“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对新时代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加快实现到 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新的法治政府建设纲领性文件,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总结“十三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成就经验的重要成果,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对在新发展阶段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更好发挥法治政府建设在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法治政府建设在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 2020—2025年)》是对社会层面的法治所做的总体规划。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条文选读
《法治中国建设规划( 2020—2025年)》主要原则: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法治中国建设的正确方向。
坚持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总结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鲜活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人权法治保障,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限制、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和权利。
坚持统筹推进。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党中央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法治建设薄弱环节,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增强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法治建设总体进程、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等综合因素,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确保各项制度设计行得通、真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4-16 02:51 , Processed in 1.4068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