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回复: 0

2022年度《八五普法导读》---五、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

帖子

12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0
发表于 2022-7-24 03: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lign=left][b]法治思想[/b][/align][align=left]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虽然也一度实现快速发展,但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而是陷入这样或那样的‘陷阱’,出现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后一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法治不彰有关。”[/align][align=left]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法治与国家治理、法律制度与国家制度的关系问题,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指明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 ”“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 [/align][align=left]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align][align=left]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果。[/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b]法治金句[/b][/align][align=left]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align][align=right]——(北宋)王安石《周公》[/align][align=left]意思是:在天下设立好的法令制度,天下就会太平;在一国设立好的法令制度,一国就能安定。 [/align][align=left]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引用了此句。讲话原文为:“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在这点上,我们不会动摇。 [/align][align=left]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重要讲话。在谈到“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时,习近平引用了古语“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b]法治回眸[/b][/align][align=left]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之所以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同我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从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设立国家宪法日,到与时俱进修改宪法;从推进重要领域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到出台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从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到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从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到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经验证明,只有重视法治、厉行法治,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才能不断提升。[/align][align=left]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任务之重、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必须涉险滩、啃“硬骨头”、打破利益固化藩篱,这些都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法治方式疏浚改革洪流,以法治思维化解矛盾淤积,这对缓解经济社会转型造成的阵痛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抓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核心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法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市场主体、财产权、交易规则、宏观调控、监督管理、服务引导、社会保障、对外开放等方面,持续深入地改进制度、健全机制、完善规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的法治化水平。[/align][align=left]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要以法治建设优化政务环境,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要按照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继续推进简政放权,依法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国家治理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把法治思维贯穿到基层治理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始终坚持以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思考问题,用法治方式、法律规则处理问题,在基层治理中持续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align][align=left][b] [/b][/align][align=left][b]法治故事[/b][/align][align=left]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一场考验,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如何应对呢? [/align][align=left]2020年1月25日,正是正月初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决策部署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依法科学有序防控”。依法、科学、有序,“依法”被摆在了首要位置。 [/align][align=left]2020年2月5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特别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要求“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align][align=left]2020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实事求是做好防控工作,对偏颇和极端做法要及时纠正,不搞简单化一关了之、一停了之,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align][align=left]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坚持依法防控疫情,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是正确的。法治是我们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有效方式。一套成熟有效的制度,不仅能在抵御风险之时“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还能在化解风险中对症下药、综合施策。[/alig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4-16 02:43 , Processed in 1.4902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