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回复: 0

2022年湖南省交通运输普法读本---第三章 航行、停泊和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0
发表于 2022-7-24 00: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第三章 航行、停泊和作业[/b][align=left]第十四条 船舶在内河航行,应当悬挂国旗,标明船名、船籍港、载重线。[/align][align=left]按照国家规定应当报废的船舶、浮动设施,不得航行或者作业。[/align][align=left]第十五条 船舶在内河航行,应当保持瞭望,注意观察,并采用安全航速航行。船舶安全航速应当根据能见度、通航密度、船舶操纵性能和风、浪、水流、航路状况以及周围环境等主要因素决定。使用雷达的船舶,还应当考虑雷达设备的特性、效率和局限性。[/align][align=left]船舶在限制航速的区域和汛期高水位期间,应当按照海事管理机构规定的航速航行。[/align][align=left]第十六条 船舶在内河航行时,上行船舶应当沿缓流或者航路一侧航行,下行船舶应当沿主流或者航路中间航行;在潮流河段、湖泊、水库、平流区域,应当尽可能沿本船右舷一侧航路航行。[/align][align=left]第十七条 船舶在内河航行时,应当谨慎驾驶,保障安全;对来船动态不明、声号不统一或者遇有紧迫情况时,应当减速、停车或者倒车,防止碰撞。[/align][align=left]船舶相遇,各方应当注意避让。按照船舶航行规则应当让路的船舶,必须主动避让被让路船舶;被让路船舶应当注意让路船舶的行动,并适时采取措施,协助避让。[/align][align=left]船舶避让时,各方避让意图经统一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变避让行动。[/align][align=left]船舶航行、避让和信号显示的具体规则,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制定。[/align][align=left]第十八条 船舶进出内河港口,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的航次计划、适航状态、船员配备和载货载客等情况。[/align][align=left]第十九条 下列船舶在内河航行,应当向引航机构申请引航:[/align][align=left](一)外国籍船舶;[/align][align=left](二)1000总吨以上的海上机动船舶,但船长驾驶同一类型的海上机动船舶在同一内河通航水域航行与上一航次间隔2个月以内的除外;[/align][align=left](三)通航条件受限制的船舶;[/align][align=left](四)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应当申请引航的客船、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align][align=left]第二十条 船舶进出港口和通过交通管制区、通航密集区或者航行条件受限制的区域,应当遵守海事管理机构发布的有关通航规定。[/align][align=left]任何船舶不得擅自进入或者穿越海事管理机构公布的禁航区。[/align][align=left]第二十一条 从事货物或者旅客运输的船舶,必须符合船舶强度、稳性、吃水、消防和救生等安全技术要求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载货或者载客条件。[/align][align=left]任何船舶不得超载运输货物或者旅客。[/align][align=left]第二十二条 船舶在内河通航水域载运或者拖带超重、超长、超高、超宽、半潜的物体,必须在装船或者拖带前24小时报海事管理机构核定拟航行的航路、时间,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船舶载运或者拖带安全。船舶需要护航的,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护航。[/align][align=left]第二十三条 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时,海事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情况采取限时航行、单航、封航等临时性限制、疏导交通的措施,并予公告:[/align][align=left](一)恶劣天气;[/align][align=left](二)大范围水上施工作业;[/align][align=left](三)影响航行的水上交通事故;[/align][align=left](四)水上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体育比赛;[/align][align=left](五)对航行安全影响较大的其他情形。[/align][align=left]第二十四条 船舶应当在码头、泊位或者依法公布的锚地、停泊区、作业区停泊;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在其他水域停泊的,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align][align=left]船舶停泊,应当按照规定显示信号,不得妨碍或者危及其他船舶航行、停泊或者作业的安全。[/align][align=left]船舶停泊,应当留有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船员值班。[/align][align=left]第二十五条 在内河通航水域或者岸线上进行下列可能影响通航安全的作业或者活动的,应当在进行作业或者活动前报海事管理机构批准:[/align][align=left](一)勘探、采掘、爆破;[/align][align=left](二)构筑、设置、维修、拆除水上水下构筑物或者设施;[/align][align=left](三)架设桥梁、索道;[/align][align=left](四)铺设、检修、拆除水上水下电缆或者管道;[/align][align=left](五)设置系船浮筒、浮趸、缆桩等设施;[/align][align=left](六)航道建设,航道、码头前沿水域疏浚;[/align][align=left](七)举行大型群众性活动、体育比赛。[/align][align=left]进行前款所列作业或者活动,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当征求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经其他有关部门审批的,还应当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align][align=left]第二十六条 海事管理机构审批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作业或者活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align][align=left]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对航道进行修复或者对航道、码头前沿水域进行疏浚的,作业人可以边申请边施工。[/align][align=left]第二十七条 航道内不得养殖、种植植物、水生物和设置永久性固定设施。[/align][align=left]划定航道,涉及水产养殖区的,航道主管部门应当征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设置水产养殖区,涉及航道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求航道主管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align][align=left]第二十八条 在内河通航水域进行下列可能影响通航安全的作业,应当在进行作业前向海事管理机构备案:[/align][align=left](一)气象观测、测量、地质调查;[/align][align=left](二)航道日常养护;[/align][align=left](三)大面积清除水面垃圾;[/align][align=left](四)可能影响内河通航水域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align][align=left]第二十九条 进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作业或者活动时,应当在作业或者活动区域设置标志和显示信号,并按照海事管理机构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通航安全。[/align][align=left]前款作业或者活动完成后,不得遗留任何妨碍航行的物体。[/align][align=left]
[/alig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9-6 18:33 , Processed in 1.5059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