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修人 | | 任教学科 | 小学数学 |
教学课例名称: | 长方休和正方体认识 |
一、教材分析 | 首先,教材呈现了一些长方休和正方体形状的生活用品让学生观察它的形状,然后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为进一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休的特征做准备。其次,教材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的物品观察它的面、棱、顶点,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最后,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物品,抽象概括出正方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比较长方休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难点: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
二、教学目标 | 1.使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 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他们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到了大量的立体实物,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单元知识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归纳,让学生逐步建立空间图形的观念,进一步熟悉立休图形。 |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运用观察、交流、操作等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学生是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位体的特征教师通过 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同学们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知识背景下,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我力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观察、交流、思考时间,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做到尊重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思路,并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 |
四、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1、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2、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 3、举例 二、引导探究 1、出示例一,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2、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3,、长方体的特征 4、学习长、宽、高 5、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6、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7、小结 |
五、教学反思 |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过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是 小学生学习立体几何图形多的起始课,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这节课我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而设计教案,是按“认识概念——合作研究长方体特征——自由学习正方体持征——总结二者关系—— 运用”的层次文安排的,使学生的理解一步步加深。不足之处是建立长方休的概念的时候,还要使学生多了解一些立体图形,以帮助他们正确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增强对立体图形的感知。在练习方面,我觉得还需多准备一些有层次的、 有针对性的习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几何形体的认识,牢牢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也为后面学习表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