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回复: 0

优师云_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2
发表于 2021-2-3 13: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语文
教学课例名称: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
一、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并懂得与课文有关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本课教学中学生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来。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四、教学过程
1、过渡:可是,没过几天,原本长得这么好的葫芦却有了很大变化,这课葫芦怎么了?出示第二幅插图,男生齐读第4自然段。
2、指名反馈,比较句子,出示:1、小葫芦黄了,都落了。2、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3、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了解蚜虫对叶子的伤害,叶子变黄了,无法输送营养给小葫芦,小葫芦也变黄了,最后才一个一个落下的,抓住关键词“更、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感受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一个过程。
4、过渡: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一个也没得到呢?

五、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最深的感触就是要让学生读好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透过关键词来理解,还是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多样的引导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富有学生化的语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化的情景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阅读理解才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朗读起来自然就水到渠成,也能读得有滋有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6 01:10 , Processed in 0.2487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