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回复: 0

优师云_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2
发表于 2021-2-3 13: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语文
教学课例名称:
一、教材分析
《漏》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是民间故事。故事围绕“漏”展开,老虎和贼对“漏”及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并且能借助提示,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故事,不遗漏重要情节,体会故事的趣味。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会写“漏、喂”等13个生字,会认“婆、脊”等8个生字,正确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
三、学生学习能力
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进入三年级后,孩子们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主动识字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汉字有很大的信心和兴趣。学生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已经接触过略读课文,也初步掌握了一些略读课文的学法。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切实掌握预测这一策略,感受阅读的趣味.学生基本能进行质疑、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条理性还欠缺,还需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PPT课间的播放下我与孩子们集体阅读,孩子们饶有兴趣的被画面吸引着,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洋溢着中国民间特色的故事之中。“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个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孩子们迅速进入了故事情境之中。当孩子们看到那头大胖驴时,孩子们开心的笑着,慢慢的孩子们就顺利地理解了大胖驴和老虎、小偷的关系,因为驴子胖胖的,小偷和老虎才会要打它的鬼主意,而小偷和老虎的出现,孩子们显得更加兴奋起来,从画面上小偷和老虎的神情与动作间体味着他们所表达出的心理活动。孩子们更是兴致勃勃地揣摩着故事角色的心理,紧张而又兴奋地期待着在那月黑风高的夜晚上演的一出好戏,畅所欲言、争先恐后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悉悉索索……”当我用不同声音模仿王老汉和老奶奶的对话时,我故意停顿了一下,孩子们有的捂着嘴巴笑,然而却笑的茫然。     我故意又卖了个关子,重复了一遍,随即用老奶奶的声调放慢语速又讲述了一遍,这时一个孩子们反应过来了,“啊,漏是漏雨吧。”“是呀,学生真聪明,一下就反应过来了,可是小偷和老虎明白了吗?”于是我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上小偷和老虎的动作,抓耳挠腮,翻着白眼,看到他们模仿着画面上小偷和老虎的动作的有趣样子,不觉莞尔一笑。“那小偷和老虎心里想的‘漏’是什么呢?”孩子又高举着小手畅所欲言, 经过一番思考,他们很快的就明白小偷和老虎所想的“漏”是个怪物。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孩子们理解了,是老奶奶的一句话引出了一场误会,并演变成后面那富有喜剧性的故事画面。了解了“漏”是什么的孩子们,嘴里说着“小偷和老虎好笨啊!”看着故事中傻傻的老虎和小偷,他们不觉的哈哈大笑,越发感到有趣,也隐约能理解小偷和老虎他们的作为是因为他们理解的“漏”并非是老奶奶嘴里所说的“漏”,而这也是这个诙谐的故事的趣味性所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读读一个有趣的故事。(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
大家请看插图一,图上有些什么?
预设:图上有老爷爷、老奶奶和一头胖驴。
预设:老爷爷和老奶奶在一起讨论什么。
预设:我还看到驴子的屋顶和墙上都有一个大洞。
你们真会观察,观察得真仔细,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漏)。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什么是“漏”?为什么题目只有一个字?
(2)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
老婆婆 脊背 一个贼 莫非 巅散架 粘胶 旋风 顺势一纵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平舌音“贼 纵”,翘舌音“粘”,前鼻音“巅 旋”。
5.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漏 喂 胖 驴  狼  厉 抱   偏  粘 胶 莫 贼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边音“漏 驴 厉 狼”,前鼻音“偏”,后鼻音“胖 ”。
(2)学生写生字。  
A.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喂 狼 抱 偏 粘 胶  
(2)熟字比较。如:伴一胖 户一驴 厉一历  
(3)组词扩展:漏雨 莫非 山贼 贼寇
B.链接前置性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
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喂”:左窄右宽,右边的长横压住横中线,竖提压住竖中线,竖提的左侧没有一撇。
“偏”:左窄右宽,注意右下角同字框里面是一横两竖。
“贼”:左窄右宽,右边是个“戎”字,不是“戒”字。
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F.展示学生作品。
6.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生字卡片检查)(课件出示)
脊背: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背部。
走南闯北: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生活经验丰富。
粘胶:一种胶粘性的金棕色溶液。
旋风:螺旋状运动的风。
不甘心:就是不服气,事情的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2.思考:故事是分几个部分写的?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1~9自然段)老爷爷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第二部分(10~18自然段)虎和贼偷驴不成,反而被对方吓昏了过去。
第一部分(19~20自然段)老爷爷老婆婆再说“漏”。
(板书:说漏吓跑虎和小偷;偷驴不成,反被吓昏;了 再说漏)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8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3个字,了解了老虎和贼偷驴不成的过程,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五、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帮助孩子理解故事了故事内容,舒展了故事的发展脉络,理顺了故事情节,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活跃而又积极,从中体会了阅读的快乐,直到现在还在津津乐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6 02:25 , Processed in 0.2250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