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回复: 0

优师云_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2
发表于 2021-2-3 13: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一年级语文
教学课例名称:
秋天
一、教材分析
抓住文中抒情这条线索,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 具准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进校学习,习惯差,所以在讲解的时候我更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让学生热爱生活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   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4.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4.齐读第1自然段。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3)指名读第2自然段。 (4)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2)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
五、教学反思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我觉得先育人再教书,先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热爱,才能热爱其他事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6 02:59 , Processed in 0.2571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