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回复: 0

优师云_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2
发表于 2021-2-3 13: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语文
教学课例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文第一特点:脉络清晰,语言优美流畅。其中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部分,结构相似,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适合学生朗读背诵。第二特点:词藻华丽,四字词语甚多,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四字词语归于,如:“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认读,发现词语规律,进行语言训练和积累。其次,可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有困难的词,如“嶙峋”、“兀立”、“无瑕”。而在阅读教学时应重点放在语言的品味与积累上,可以让学生通过梳理文章脉络,圈画重点词语,编写背诵提纲的方法积累语言,通过仿写的方法让学生学习运用有关句式。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并积累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4.感受桂林山水的秀丽,陶冶爱美情趣,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维度)
三、学生学习能力
分析
四年级是学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的四年级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四年级的学生非常难引导,身体方面有高矮胖瘦,心理方面: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小时候看不懂,听不懂的一些知识,现在很快可以搞明白,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四年级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进行复杂的分析,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受大人控制,有一点叛逆。四年级孩子注意力增强,注意力的稳定性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小学四年级(9~11岁)以后,书面言语水平逐步超过口头言语水平。根据这一变化,语文教学强化了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训练,数学开始接触分数、面积、进率等比较复杂的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概括、对比和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干扰,片面追求“唯一答案”的“一元解读”已成为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教师按照“教参”上提供的“唯一答案”解读课文,并设计相关的问题,学生顺着教师预设的问题理解课文。这种异化了的阅读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而且泯灭了学生的个性。针对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进行重新的审视,确立新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也就是要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让学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提高阅读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桂林吗?那可是个景色秀丽的地方。
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一起去游一游。揭题:桂林山水甲天下。

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桂林山水,听录音或教师在读课文,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初读入情

1.大声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2.交流。桂林山水甲天下。(用抓关键词的方

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三、精读融情

桂林山水何以被称天下第一呢?让我们走进桂林,细细观赏哪里的水、那里的山。(一)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读第二小节。找出文中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词?(静、清、绿)

2.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这三个特点写具体的?讨论交流:

写“静”,是通过人的“感觉”来写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写“清”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写“绿”是用“比喻”把内容写具体的--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理解“无瑕的翡翠”, 学习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绿色的翡翠。)

3.此时此刻,假如你坐在船头,你最想做什么?

用“漓江的水真(    )啊!我真想(                     )” 说话。

4.指导朗读:个别读,引读,要读出感情。

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生)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特别注意三个“啊”的变调)
5.总结学法:

(1)读课文;

(2)找出关键词体会;

(3)融情入境,展开想象。

(4)指点朗读。
五、教学反思

1、加强目标体系,全面、正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富有人文内涵、拓宽题材文体方面,作出了勤奋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越发灵活,编排方式在继续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课后练习题的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改变

6、在“分析学习”中,指导学生大胆设想,开展语文学习活动,重视探究和钻研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语文分析使用的能力
1)课标的研究:一是在比较中研究,把新旧课标放在一起做比较:① 比较各领域名称的变化;②比较对学生培养目标做了哪些修改;③比较关于课程目标修改了哪些;④比较增加了哪些内容和删减了哪些内容。从而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强化变化了的。二是在备课时研究,把课标中的目标先分解为课时目标,再根据课时目标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三是在阅读教材时研究,通过对教材的反复阅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反过来去内化课标在指导编写时的理念和思想,进而用课标的理念指导教学。
最好的办法是以导学案的编写为载体来实现。首先,备导学案前不看任何的参考资料,全按个人的理解来规划导学案的内容;其次,广泛涉猎教参和其他资料,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自己的导学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们以后的特色”;第三,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导学案案。如此反复,我们才能从走进教材到走出教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6 08:36 , Processed in 0.2381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