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新
翻看
我
关注
搜索
实时疫情
传统师德的传承与创新
行知识2019-10-26 18:38
作者:未知
[摘 要] 传承传统师德是现代师德建设的客观需要,是现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教师个人品德修养的动力源泉。应传承优良师德传统,树立现代师德观,在师德内容和师德建设上创新。
[关键词] 师德;传承;创新;现代师德观[中图分类号] G45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11-0017-04传统师德是指历史上教师群体所体现的作为教师的职业品质和职业道德,以及在他们身上凝聚而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精神。它是教师群体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总和。它与时俱进,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特征。不同时代的教师就应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风貌。简言之,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的发展,既有时代性,又有传承性。在教育改革迅猛发展、教育创新已成为“热点”的今天,我们将怎样传承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又如何创新?在传承和创新中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现代师德的内涵又应该是怎样的呢?一、传统师德的传承内容师德中的优良传统,尤其是那些闪光的精华,不仅是我们的宝贵遗产,而且为世人所瞩目,所敬仰。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尚努力在研究、学习其中的优秀部分,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又岂能妄自菲薄?教育者担负着人类文明传承的历史使命,传承师德优良传统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需要,也是创新教育的需要。但长期以来,我们比较着重于传承原有的师德传统,这对于变化较慢的社会大体是可以适应的,而在知识、科技、经济、教育和社会变化不断加快、教师角色已发生变化的时候,这种“传承”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传承的方法也应随时代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在教育创新的大前提下,对师德优良传统的传承应是创新意识下的传承。中华传统师德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容墨、法、道、佛诸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现代师德建设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应传承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注重自我修养,强调为人师表。中华民族传统师德注重教师个人修养,提倡道德理想,超越得失,淡泊名利,强调为人师表。2.倡导以身作则,强调言传身教。传统师德十分重视教师的楷模作用和道德威信,强调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3.讲求学而不厌,强调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宝贵的品格,是一种崇高的修养和精神境界,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以品格的影响和熏陶。4.重视爱护学生,强调无私无隐。爱护和关心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是传统师德的重要内容。二、传统师德的现代更新传统师德也是一个动态概念,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教师道德规范也是不断变化的,它对社会的适应性也不是无条件的。它要随着变化了的时代、社会、教育内容等等而进行更新。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因为现代社会文明的真正财富将越来越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们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也主要看其拥有创造性人才的多寡。因此,在知识经济悄然到来、现代经济技术基础发生革命性变革的今天,教育应把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教师应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按照这样的教育价值观去审视传统师德,不难看出传统师德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师道的僵化信条,强调更多的是定型知识的传承,缺少对未知知识的创造,强调更多的是教者对学者的传、授、解,忽略了学习主体―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忽视了教师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职责。这在“为师”的职业要求和道德标准上有所反映。如孔子的“述而不作”,孟子的“言必称三代”,朱熹则认为,“是知圣门之学,别无要妙,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而已”。这些显然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去甚远。教育的本质不仅是吸收、传承,还在于创造、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传授已有知识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引导他们去探索未知的科学真理,去尝试创造、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中国传统教育的封闭性一面是与创造性、开放性人才教育观不相适应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独尊儒术”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儒家“六经”被奉为经典,人们只能在既成的思维框架中去思维。在教学内容上把古人的重要著述绝对地经典化,变成绝对权威,使得一般的教育对象或学子的学习只能囿于经学的有限范围;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育者“信而好古”,用“注释”的方法去阐明其思想;在师生关系上则表现为崇尚教师的权威等等。这些师德规范,表现为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缺乏与时代共鸣的内驱力,无益于开放性人才的培养,自然是21世纪的中国教育应尽力摒弃的。三、对传统师德的创造性转换对优秀传统师德的传承,不是把它作为现代师德的一种附属物,而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按照现代教育规律和标准,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传统师德实现现代创造性转换。其重点在于:其一,变“师道尊严”为既承认教师的特殊地位,又倡导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在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成为贯彻于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原则、信条。尽管“师道尊严”强调了教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尊师的精神,但是,它将教师置于教学过程中绝对至尊的地位,易使教师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人格上高于学生,漠视学生独立存在的主体性人格,在师生交往中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人际公正。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片面强调“师道尊严”的观念,有违现代教育伦理的基本要求。教师以培养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人才为己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维护学生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克服管理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努力营造宽松的学校民主化的氛围,使教育过程在师生共同合作,相互推进中稳步进行。当然,人格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角色上的对等,师生间的关系还应有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求的一面。为此,承认教师的威信、威望同样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民主性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是,教师要努力做到对学生的尊重与教育的统一。其二,变“德育独尊”为既追求道德完善的目标,又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传统教育以人伦道德为中心,以道德的完善使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诸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它的负面效应是对道德以外的物质世界的忽视,把人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纳入僵硬、单一的道德评价框架之中,从而形成了重德轻智的倾向。由此形成了这样一种偏见: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道德知识。这就轻视了对自然知识、其他社会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传统师道观具有轻视有关物质世界知识的倾向。这种教育内容的狭隘化,暴露出学生培养规格,人才知识构成的不合理性,同时也暴露出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因为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已内化为教者的心理人格定向,并外化为对科学知识、社会知识的淡化认识。这尽管直观上属于职责认识问题,但由于教育指向的偏狭所造成的失误已客观构成对完美师德的破坏。这些情况是难以应对未来对人才素质的挑战的。四、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对于师德的优良传统,又是传承又是创新,我们在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下问题:1.不要以为,传承就是“复制”对中国师德的优良传统的传承,不是颂古非今,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古为今用,继往开来。比如,陶行知先生提出过教育者要具备“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健康的体魄,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和“人格防”的主张。在今天这些主张也并没过时,但我们传承时必须传承其“精神”,而不是要求教师都会干农活儿。重要的是我们要沿着这个方向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师素质结构。2.不要以为,既然是优良传统就无法创新谁也不能否认,教师在优良的师德传统中,已经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时代变了,有些治学方法、修身立德的内容已不适应已经发展变化了的社会,师德优良传统中有些内容的局限性已日渐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革新,以形成新师德体系。3.不要以为,没有新的“发明”就不是创新应该说,师德的创新与科学的创新是不一样的。对师德优良传统的创新是一种“再发现”的过程,其最高境界往往是提出了传统师德未曾想到的,但又确为合理的东西。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先生说: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造。对于师德优良传统的创新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可以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想得太神秘。4.不要以为,师德创新只是制定一个新条文师德优良传统的创新是一个从观念到制度到个体实践全方位的步步深入的工程,而不是装装样子给人看,更不是个别教育者在课堂或汇报会上“做秀”。要进行创新,必须从观念上转,从整体上转,从提高教师素质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转。当然,这需要知识和信息原料,因为广博的知识和信息是师德创新的基础。我们除了传承师德的优良传统外,还应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吸收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优秀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广大教师要一起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出成果。5.不要以为,创新只是“一阵子”传承需要取其精华进行“熔铸”,创新需要一个实践过程。任何“旧”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新事物也都需要进行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因此,对师德优良传统的创新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其中,创新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师队伍创新素质的提高。师德存在于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大众的行为习惯之中,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又影响着教育实践。比如,教育手段方式、教育技术、教育过程及师生关系的改变,势必影响师德观念的更新,这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渐进过程。它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会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总而言之,我们必须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和教育改革的实践,在传承师德优良传统“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五、现代师德观1.弘扬奉献精神,坚持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核心。教师岗位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岗位,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默默耕耘的敬业者。教师职业的特定内涵,就预示着奉献精神是教师生涯的主旋律。每一个从业者不仅要爱自己的岗位,而且始终要有像燃烧的蜡烛向世人承诺着光明与奉献的坦荡胸怀,面对声色犬马、滚滚红尘,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磨难,抗得住诱惑,以一颗赤诚之心,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始终做到敬业勤业、精业创业,无私奉献。2.弘扬乐教善教精神,坚持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教书育人,就是通过教书,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既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教师的社会责任。古人把教师的职责归结为“传道”、“授业”、“解惑”三条,归根到底还是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对为师者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发现问题的启示人、解决问题的参与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弘扬师爱精神,坚持关爱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是当代师德建设的根本。常言道:“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的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学生的爱。教师的爱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就是履行教师的社会责任。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关怀有心理问题学生,关爱受挫折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与就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教。4.弘扬科学精神,坚持严谨治学严谨治学是师德建设的重点。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重要的是要严谨治学,因为它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担当教育使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要坚持严谨治学、博学知新、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端正教风和学术风气,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抵制和反对学术腐败。5.弘扬克骄防矜精神,坚持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是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传统师德对师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习而知道自己不足;教师通过施教而知道自己有不甚明了之处。学生知不足,就会反省自己,奋发学习;教师知不足,就会自强不息,增益其所不能。这就是教学相长。在当今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准确地传授知识,增益学生之不足,又要虚心向学生学习,补己之短。教师的科研课题应吸收学生参加,在研究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总之,唯有科学的传承与创新,师德优良传统才能更好地发扬光大。唯有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严谨治学、教学相长等现代师德熏陶下,我们的教育才会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参考文献[1]方荣.如何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钱伟长教授谈教育创新.[2]谈松华.教育创新的时代内涵.[3]孙玉茹.优良师德传统的继承与创新.[4]陈杰峰.试论中华传统师德的继承与当代师德的创新.[5]黄永刚,张健华.关于中国传统师德的批判与继承.道德与文明.第4期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责任编辑 潘静波)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36116.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