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回复: 0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植树的...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0
发表于 2020-5-2 15: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植树的问题)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植树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利用熟悉的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观察、分析等探究活动,发现间隔与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协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人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出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时,间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运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微视频、多媒体课件、剪刀、塑料软管、活动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
    生:植树节。
    师:植树节应该做什么呢?
    生:植树节。
    师:对。今年我们盐井小学进行了绿化改造,美化校园。今年植树节的时候我们学校对综合楼前面的空地,教学楼前的两
端楼梯边和操场周边进行植树,同学们都参加了,你们还记得当时植树时是怎么给综合楼宣传栏前面种树的?让学生 们回想,宣传栏前一共种了几棵树?
谁能说一说?(学生说)
    播放事先录好的视频验证。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到底是种了几棵树种完的。
    师:我们再看小视频画面,我们把每两个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成是一个间隔。那么树木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个数到底有什么关系?有没有规律可循?
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
课堂活动一:探究“在一条直线上,剪的次数与段数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塑料软管,你想将这些塑料软管分别剪成几段?
师:先猜一猜要剪几次?再动手试一试,看看,你剪的次数与剪成的段数之间存在什么规律?
师:下面请小组组长来拿活动卡并将活动卡发给小组成员,每个人一张。(将你要剪的段数和剪的次数记录下来)

段数:                       次数:

师:每一位同学手中都有塑料软管。先想想自己准备将塑料软管剪成几段?再猜一猜要剪几次?然后自己动手试一试,将你的操作情况填写在活动卡中。认真观察卡中的数据,然后和你的小组成员说一说,你剪的次数和剪的段数有什么关系?比一比,看谁最先完成。
活动开始。
师:你发现剪的次数和剪的段数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充分发言交流,重点让学生说出剪的段数、次数以及段数与次数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同学们在剪塑料软管的活动中探究得非常的认真,发现了剪的次数与段数的关系。那么,现在请大家把小剪刀、塑料软管和活动卡收到桌子里。看谁的速度快。

活动二:探究植树问题中棵树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师:其实生活中,类似于小兔跳石墩和剪塑料管的现象还很多。比如:在路的两侧植树,树与树之间的间隔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计算准备多少棵树苗。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课题)
1.播放课件:这是新盖的两座楼,它们之间的距离是100米,如果每隔5m
栽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
(1)指名读题。
(2)师:如果让我们去种这些树,你们想想应该怎样栽?
启发学生紧挨大楼的墙能种吗?让学生认识到紧挨大楼种树不能健康生长。也就是“两端不能栽”(板书)。
怎么知道栽的树木棵树呢?(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验证,画图时可以化繁为简,先研究短距离的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情况。)
(3)学生探究短距离路上的植树规律-----前提是“两端不栽”。
①假如大楼间距只有15m,要栽几棵树?如果间距是25m,又要栽几棵树?请你画线段图来看一看。(注意看图上有几个间隔和几个间隔点)。

     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填表)
楼间距(米)
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米)
间隔(个)
棵数(棵)
15
5


20
5


25
5


发现了:学生探究时教师巡视。发现困难可以做如下指导。
A.先种15米,还是两端都不栽,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看一看,看种了多少棵?
B.跟上面一样,每隔20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
C.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后学生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总结规律:两端不种,棵数比间隔数少。(板书)  
③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怎样解决是正确的?让学生试着做一做。请一名学生到前边来做。做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说的过程中教师重点追问:
100÷5=20
这里的20指什么?
20-1=19
为什么还要减1?
师:通过画简单的线段图,发现了植树问题的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植树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不种”的植树问题,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三、巩固拓展
师:我们来做一些练习。
1.有50个△横着排一排,每2个△中间有3个○,这些△之间一共有多少个○?
让学生读题并说出题目的意思,明白题意后分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快速算出一共有几个○?
    如果学生找不出突破口,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刚才所学知识,从小数着手,画一画,想一想找到规律——间隔数比三角形个数少1,从而找到有多少个间隔,问题就迎刃而解。
2.梁老师今天去某班教室上课,从一楼开始,每走一层有24个台阶,共有72个台阶,你知道梁老师今天去哪个班上课吗?
估计有学生会用72÷24=3,认为老师上三楼,甚至可能套用上面总结的规律——间隔数减1,认为是上二楼。这实际上是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两端都种。关键看能不能自觉用“图示法”探究新问题,发现新规律。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几组图片,你们找找哪些和植树问题有关?
课件播放校园与植树问题相关的图片:校园教室窗户排列、每间教室之间排列、教师办公桌的排列、综合楼前植树排列。(学生说完再问学生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与植树问题有关的事物)
四、全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都用到一种重要方法,仔细想想,你觉得这个方法是什么?让学生充分说一说,最后教师指出,“图示法”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很有用的一种方法。我们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无论数字有多大,都可以先从小数着手,通过画图观察发现规律,用规律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植树的问题
两端不种      棵数=间隔数-1
                                          100÷5-1
                                         =20-1
                                         =19(棵)

教学反思:





附       件: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do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7 02:19 , Processed in 0.2115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