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我从学生喜欢“做游戏,猜谜语”的心理特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些物体发声的录音材料,收集一些有关声音的资料。上课时,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通过让学生说听到的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进一步“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让学生初步感觉到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奥秘的兴趣。自然地引出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橡皮筋,让生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提出假设。 (1)这些物体你不动它,它会发出声音吗?怎样才能使它们发出声音? (2)你能用不同方法使某一物体发出声音吗? 每个学生明确要思考的内容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活动。但是让学生发出声音太简单了!学生会不以为然地乱敲乱打,所以这里教师应该提出:“老师不是看哪个同学制造的声音响,而是谁想到的办法多。”这样既可以管理课堂,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实验后引导学生做适当的总结:物体静止时不能发声,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也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出了声音。 提问: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步步深入。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皮筋振动发声,皮筋不振动不发声。 3、小组交流: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地重复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四)拓展小结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发声现象让生观察说出是哪里振动发声。 2、引导学生知道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声带) 3、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