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回复: 0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数学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20-1-4 17: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周长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周长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是在学生熟悉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周长的测量、计算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正确量出物体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图形的识别活动,处于由以依据表象为主的直观辨认水平,逐步向以依据特征为主的初级概念判断水平发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如测量树叶、数学书、钟面等的周长,量头围、胸围、腰围。通过让学生探索一般图形周长的求法,使学生经历周长求法的知识形成过程,认识到周长是可以测量的,同时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依据现在小学生智力发育特点,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图形灵活选用测量工具,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在学生初步理解周长概念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实践操作、交流讨论、自主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把学生的认知推向深入,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谜语“小姑娘,穿红袄,庄稼上面来回跑,七个黑点像星星,专吃蚜虫本领高。”你们能猜出是什么吗?(瓢虫)(课件出示瓢虫图片)有一只小瓢虫,梦想着当一名长跑运动员,你们看,它把树叶当成了运动场,正在练习跑步呢?瞧,它爬的多带劲呀!(课件演示瓢虫运动轨迹)让我们伸出小手指,和他一起运动好不好?
二,动手操作,认识周长。
(一),认识“一周”
1、感受“一周”
师:同学们,树叶边缘的红色线条就是“瓢虫”刚刚留下的足迹,我们一起画一画。(组织学生伸出小手指画树叶的一周)
师:从叶柄起,沿着树叶的边缘画一圈,又回到叶柄,这样的一圈也叫“一周”板书“一周”
师:我们以正方形为例,从起点开始围边线画一圈又回到了起点,这就是一周。(动画演示)(通过两次用手指画“一周”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一周”,理解“一周”的含义。)
2、摸平面图形的一周
出示三角形)这是一个三角形,你能指出它的“一周”吗?(引导学生摸一摸,并按照“从……起,到……结束的句式说出三角形的“一周”)
师:你能够摸出并说出三角形的“一周”,那么其他图形的“一周”你能摸出来吗?和同桌一起动手试试看。同桌动手操作。
  指名汇报。
2,摸物体表面的“一周”
师:除了平面图形,很多物体的表面也有“一周”,如我们的课桌,沿着它的边线摸一圈,就是课桌表面的“一周”。
引导学生摸一摸。师:你能摸出数学书表面的“一周”吗?
  生动手操作、汇报。
(二)、认识“封闭图形”
1、师:我们能摸出图形的“一周”,那你能沿着它的边线把它画出来吗?
  (出示三角形)指名板画。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在本上操作
师:能把你们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吗?师:我们画的这几个图形,首尾相连,没有缺口,我们叫它“封闭图形”。2、判断。哪些是封闭图形
五、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去发现——在开放的例证中认识本质。
      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亲自去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减少学生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性。在这个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种兴奋感和自信心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教材采用举例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游泳池池口边线的长是游泳池的周长”。因此,让学生找到较多的例证是认识周长的前提。教学中,我让学生指一指生活中物体面上的边线,如:数学书、三角尺和课桌等。学生学会了自己在生活中寻找、发现,不断地充实概念的外延。通过充分地感知,周长的意义在他们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
      二、让学生去探索——在多样的方法中深化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无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真实有效。      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以促进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是本课又一教学目标,也是本课的难点。学生主要要学会测量两种图形:一种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一种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      在探索测量曲线图形的方法时,我让学生量一量树叶的周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可以用线来测量的方法,而后同桌合作用线围一围树叶的周长,最后用尺量一量。在这个过程中,我力求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但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限,这一环节操作起来总显得有点困难。      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周长的测量,学生在探索测量方法时,积极动脑,通过比较交流,发现先用直尺量每条线段,然后计算得出周长这种方法比较简便。由此,学生深化了对周长的认识。而在此基础上对方法的优化,又提升了他们的思维。       三、让学生去创造——在个性创造中发展数学思维。
        教育具有创造未来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具有创造力的个性品质。      通过多次的活动,学生理解了周长的意义,他们所认识到的周长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同时,他们的意义建构又是富有个性特征的。在课尾,我组织了量一量自己腰围的活动,安排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有时间创造,有机会展示,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课后想想,这一环节放在课尾,似乎有点简单,学生已经量过树叶了,而量树叶远比量腰围要困难,所以可以设计一个更有深度,更意义的环节。让学生在创造中发展数学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9-29 08:23 , Processed in 0.2584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