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回复: 0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66
发表于 2020-1-4 17: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去年的树
一、教材分析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鸟儿和树内心情感的变化。
3、感受鸟儿和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体会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课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鸟儿和树内心的不同情感。2、品味文中的几种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里。懂得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通过朗读,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学生学习能力
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所以部分简单的生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对于读音较难、字形复杂的生字,教师可以单独加以指导,但这并不是教拼音或字形结构,而是对其巩固复习。这虽不是课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却是教学的重要部分。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让学生谈一谈初读后的收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原认知,看看学生通过自读能够获取哪些信息,能够读懂些什么,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定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根据所给提示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在帮助学生把握全文内容。本文篇幅不长,但故事情节曲折,直接说出内容大意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而给予一些必要的提示,学生稍加整理语言,即可在初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达到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导入。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美丽的童话--《去年的树》(板书课题),作者是上个世纪英年早逝的日本著名学生文学作家新美南吉,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深受学生的喜爱。让我们打开书,轻声读一读,读后说说你的收获。2.学生自由读文。3.交流收获。师: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些许收获,请你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或者说一说课文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说说你在读书中产生的疑问。指名学生交流。4.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说一说吗?出示: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它四处寻访,它问了、和.知道一。于是,鸟儿--。二、精读课文,潜心对话 师: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哪儿次?大树 树根 小鸟 门先生 小女孩 师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师:鸟儿说--(示意学生读)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①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②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③树和鸟性别不同,要读出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鸟儿用的是“她”,树是“他”。)师: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请自由读下面的三组对话,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要仔细揣摩,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
五、教学反思
课文的主要内容时,不求答案统一,只要说出基本内容即可。在精读部分,本教案设计了一些教师引读的环节,教师的读要与课件(演示文稿)的使用配合好,真正起到激起情感,以情带读的作用。+学生自由学习三组对话时,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去体会,与同伴相互揣摩,反复演练。反馈时,教师要及时抓住现场生成的资源,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评价,进行不露痕迹的指导。写话的拓展练习,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提示。比如:可以对鸟儿说,对树说,对伐木工人说,对门先生说,也可以对作者说。对于学生的个性发言,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适当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26 13:46 , Processed in 0.24941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