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回复: 0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2
发表于 2020-1-4 16: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长城》
一、教材分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此文有四个自然段,分别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长城联想”和“赞美长城”四个方面展开描写。其中,“远看长城”突出表现了长城之长,“近看长城”则表现了长城之高大坚固,接着文章又由长城之长和高大坚固自然引发了“长城联想”。在简要介绍了长城的主要特点及由此引发的联想之后,作者在最后一个自然段“赞美长城”就非常符合文本本身体现出来的情感逻辑。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长城的雄伟壮丽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长城的雄伟壮丽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学习方法和在观察中展开联想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学习能力
分析
本节课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将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小组合作交流的五环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情为重点,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课文特点,教学中我采用“信息整合法”,以有关长城的视频、图片、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读,以读促悟。
四、教学过程
三、交流体会、合作探究。
现在,同学们可以通过读课文、说体会、提问题等方式了解长城。我们一起游览长城。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调控教学过程。)
(一)导学第一自然段
谁先来汇报一下你的收获。你想读课文是吗?
1.汇报读第一段,这一段写的是书中哪一幅图的内容?作者在什么位置观察的?
(板书:    远景: )
2.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和问题都可以提出来。
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板书:长龙。)
体会蜿蜒盘旋。(课件演示:长城远景。)
3. 起点终点。(播放山海关、嘉峪关图片。)
(板书:六千多千米。)
计算:六千多千米是多少里?体会“名副其实”,造句。
4. 总结:
连绵起伏的高山,依山而建的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一条长长的龙。再加上作者后面用具体数据的说明,使我们更能想象到长城之长,山岭之险,我国古代建筑——长城的气魄如此雄伟!(板书:气魄雄伟。)
5.再读文。
(二)导学第二自然段
只在远处看长城是远远不够的,同学们想不想具体感受一下长城的风姿啊?
1.学习第二段,对照第二幅图读文,作者又是在什么位置观察的?(板书:近景。)
2. 长城有什么特点?
(板书:高大坚固。)
3.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提出来一起探究一下。(垛子、屯兵。)
4. 讨论:作者介绍了长城的哪些部分呢?
5.交流:分几部分?(板书:顶上、外沿、城台。)
比喻句、垛子、屯兵。(适时播放长城近景、垛子图示。)
(三)读第1、2自然段,说一说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总结:
作者观察方法: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
(四)导学第三自然段。
(幻灯切换到近景。)我们游览于长城之中,看到了长城的近景、远景。此刻,我们犹如站到了长城之上,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到了什么?(长城是怎么建造的,谁建造的。)
1.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长城→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板书:劳动人民。)
2.这段第三句中的“凝结”是什么意思?“才”是什么意思?
请同学们边读边画出相关词语,同桌交流。(数不清、一吨多、没有、一步一步、陡峭。)
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板书:血汗、智慧。)
这里的“才”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有感情的朗读。)
(五)导学第四自然段。
1.齐读,讨论:为什么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的奇迹”?
(板书:伟大的奇迹。)
2.回答:
--长城之长,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
--长城修建时间之久,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
--长城修建时条件艰苦、困难之大令人佩服,
--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令世人无不赞叹,
--长城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力量,
--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让我们再一次体会这伟大的奇迹。
(播放幻灯片。)
五、教学反思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依据教材,合理安排学习方式。如本文的四段内容各具特点,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第1自然段描写长城远景,文字简短、凝炼,适宜背诵。第2自然段描写长城近景,介绍详尽,方位明确,适宜研读、绘图。第3自然段抒发了作者登长城的感慨,适宜边读边体会。第4自然段内容是对长城存在的意义进行高度概括和赞叹,最适于发挥学生的拓展思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因此,采用了讨论学习的方式。不同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6 12:31 , Processed in 0.2337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