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回复: 0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20-1-4 16: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伯牙鼓琴
一、教材分析
(伯牙鼓琴》是部编版新课程教材六年级上册的课文。文言文初次被编入小学教材,对于小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一个新的名词,这张陌生的“脸”会让孩子欣赏和热爱吗?我有点疑惑。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伯牙和钟子期,一个善鼓,一个善听,而且善听者深得奥妙,能从琴声中知其表达的志趣与内涵,由解琴、解音而推衍为解人、解心,这就十分难得了。怎样引领学生在这篇千古绝唱中去徜徉,去读知音,品知音,悟知音,从而领悟到“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难觅”呢?
学习重难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章内容,并背诵积累,感受朋友间的真挚
二、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文言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1)对比阅读,深入感悟,体味情感;2)探究课题,畅谈体验,升华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朋友间真挚的友情;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学生学习能力
分析
这篇文言文,字词的理解不算很难,文章比较浅显,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对于这篇文章,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绝弦”开题   领悟知音之美
    二、反复朗读,感受文言之美。
三、拓展练习, 强化结构之美
四、当堂训练  激发人情之美。
四、教学过程
1、学生自学文中字词;
2、学生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内容;
3、学生读通课文,熟读成诵。
五、教学反思
一、“绝弦”开题   领悟知音之美
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思考,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伯牙为何绝弦?他为谁绝弦?接着通过课件中的短片两人的形象衣着及资料介绍让学生感受俞伯牙与子期地位相去甚远,他为何为了一个樵夫而“绝弦”?初步感受知音情深。然后让学生找出文中说伯牙绝弦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带着这个疑问深入文本,感知文本,体会他们的互相理解,心有灵犀,从中感受知音情怀。
二、反复朗读,感受文言之美。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首先要读通、读顺,然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抓住“初读——理解——朗读——再理解——再朗读” 的基本方法,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从而感受文言文的结构特点,感知文言文的韵律之美。
三、拓展练习, 强化结构之美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
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四、当堂训练  激发人情之美。
理解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但就文本而言,让学生体会到那种情谊,特别是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所以在课文结尾安排了当堂训练的小练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从而让学生懂得好好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份感情,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使学生的情感更完美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1-3 08:32 , Processed in 0.3480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