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回复: 0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2
发表于 2020-1-4 16: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13位学生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第六单元课文以爱为主题,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学习这组课文要让学生在心中埋下一颗“爱”的种子,使学生感恩所有善待自己的人,用心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和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教学要点就是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领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感恩,用心去爱自己的亲人。
三、学生学习能力
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随着自主、自律能力的增强,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同时逐渐形成了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因此在课堂上已不再是一些“五角星”、“小红花”之类的物质奖励,而是多用一些鼓励的话语来激起他们参与到学习当中来。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通俗易懂的语言比较容易理解。他们往往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特别感兴趣,在学习本课之前,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搜集汶川地震当中的一些感人故事,这样容易让他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线路清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录象、声音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1、看视频片段,导入新课。
2、声文结合,整体感知。
3、图文并茂,理解课文。
4、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5、课堂练习,巩固加深。
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读促悟,以读促学。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展示收集查阅的有关地震的文字资料。
2、教师展示图片资料。
3、学生展示资料观看并发表自己的感想
(通过收集资料,增加对地震的了解,拓展知识面和通过图片初步感知体验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悲惨境遇。)
五、教学反思
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段落,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以读为本,使课堂较好地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体。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引导学生感悟父子亲情的力量。让我欣喜的是,我看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地运用了语言,可是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有待加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6 11:44 , Processed in 0.22703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