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回复: 0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2
发表于 2020-1-4 16: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98%]
[tr][td=142][align=left][b]课题研修人[/b][/align][/td][td=142][/td][td=142][align=left][b]任教学科[/b][/align][/td][td=142][/td][/tr]
[tr][td=142][align=left][b]教学课例名称:[/b][/align][/td][td=3,1,426][align=left]可爱的西沙群岛[/align][/td][/tr]
[tr][td=142][align=left][b]一、教材分析[/b][/align][/td][td=3,1,426][align=left]这篇精读课文通过描写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课文共7 的自然段,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align][align=left]教学时课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明确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西沙群岛每个地方的特点写清楚,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丽,激发民族的自豪感与自尊感。在教学中应根据每个段落的特点灵活运用和把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阅读的方法,习得表达方法。[/align][/td][/tr]
[tr][td=142][align=left][b]二、教学目标[/b][/align][/td][td=3,1,426][align=left]知识目标:[/align][align=left]学会“饶、岛、屿、划、威、武”六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参”,理解“懒洋洋”“威武”“盛开”等词的意思。[/align][align=left]能力目标:[/align][align=left]1、读通课文,了解西沙群岛的概况。[/align][align=left]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了解西沙群岛一带海底的各种物产,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述。[/align][align=left]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lign][align=left]初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align][/td][/tr]
[tr][td=142][align=left][b]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b][/align][/td][td=3,1,426][align=left]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强的识字能力,也有初步的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能力。课文第2 自然段用词准确,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皮甲威武等,可以通过这些重点词语让学生体会到用词地准确。在第4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值得学生去学习,所以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方法去仿写一段话,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align][/td][/tr]
[tr][td=142][align=left][b]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b][/align][/td][td=3,1,426][align=left]整篇课文是围绕一句话写得,以“泡泡”的形式做了一些提示,引发思考。课文中每个段落的构建都很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仍要重视字词的教学外,进行段的训练也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可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或演绎或归纳,明确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西沙群岛每个地方的特点写清楚,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丽。激发民族的自豪感与自尊感。在教学中应根据每个段落的特点灵活运用和把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的方法,习得表达方法,为下一篇课文的学习打好基础。[/align][/td][/tr]
[tr][td=142][align=left][b]四、教学过程[/b][/align][/td][td=3,1,426][align=left]一、课前谈话,揭题。
  1、出示课题和课文插图。[/align][align=left]师:今天,刘老师带你们一起去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对于西沙群岛你知道了什么?谁来说一说。(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师:那儿是个很富饶的地方,(板书:富饶的)指生说说“富饶”的意思,
  2、师简介在西沙群岛所见,激发学生兴趣。了解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结合祖国的地图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align][align=left]理解:海防前哨。[/align][align=left]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录像,欣赏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看后说说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课文读一读,随机正音。
  (2)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align][align=left]三、学习第3段
  情境导入:根据咱们的游程安排,今天我们先去游览神奇的海底世界。
  1、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是写海底的物产的,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2、自由读第3段,说说这段话中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课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 )、( )、( )。
  3、指生回答。
  4、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再读课文,填空:(课件出示)
  海底有( )的珊瑚、( )的海参、( )的大龙虾、( )的鱼。
  5、指生回答。
  6、具体了解海底的物产。
  (1)珊瑚
  ①、找出文中描写珊瑚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A、生长地点:岩石上
  B、颜色多:各种颜色。拓展:把颜色多说具体:有( )、有( )……
  C、形状多:有的像……,有的像……
  明确这句话用比喻的方法写的,把珊瑚比作盛开的花朵、美丽的鹿角,理解“盛开”。(点击“珊瑚”两字,出现形如盛开的花朵,美丽的鹿角的珊瑚图片)
  D、珊瑚的颜色多、形状多,我们可用哪个词来说,更为恰当?(各种各样)
  C、齐读句子:这些各种各样的珊瑚是那样的美丽,让人百看不厌,现在我们一起把描写珊瑚的句子再读一读。
  (2)海参:
    看图片,理解“懒洋洋”,了解海参的活动方式:蠕动。[/align][align=left](3)大龙虾:
  威武的大龙虾又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读读写大龙虾的句子,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动作把大龙虾的样子表示出来。
  (自由准备)
  指两生上台表演,结合动作并看图,掌握“威武”的音形义。
  (4)鱼:
  ①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自己最大的感受。(鱼多)
  ②(课件出示句子)读课文中写鱼的句子,思考,主要写出了鱼的什么很多?(数量、品种)
  ③从哪看出鱼的数量多及种类多?(一群群、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有的……有的……有的……”一句主要写出了鱼的哪些特点?(形状、颜色)
  ④文中哪句话写出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⑤齐读。
  过渡:海底还有很多鱼。
  (课件出示几种鱼的画面)
  ⑥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指生说,师生评议)
  7、引读第3段:下面根据老师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见到的物产说一说。
  师: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可丰富啦!海底的岩石上有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_______。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______,样子______。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鼓起气来,______。各种各样的鱼,多得_______。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_______,_______。
  8、明确并列段式。
  指着板书说:课文第3段分别介绍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和鱼,可不可以把它们的次序调换一下来介绍呢?像这样把几个不分先后,主次的内容写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9、说话训练:介绍海底的物产。
  刚才同学们和刘老师一块到了西沙群岛,游览了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师都没去过西沙群岛,现在我想请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师们介绍一下,介绍时,你可以看着课文说,也可以看着刚才老师在海底拍摄的录像说,当然,如果你在海底游览时,看得特别认真,仔细的,已经把自己所看到记在脑海中了,你完全可以凭着记忆说。[/align][align=left]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块领略了西沙群岛一带海底的优美风光和丰富物产,大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明天,我们还将去领略五光十色的海水,去沙滩上捡贝壳,到海岛上认识各种海鸟。好了,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align][/td][/tr]
[tr][td=142][align=left][b]五、教学反思[/b][/align][/td][td=3,1,426][align=left]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align][align=left]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在各教学环节中,我利用了各种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体会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给学生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比如: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有关珊瑚、海参、大龙虾、鱼等图片,使学生对陌生的事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更好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align][align=left]二、抓住语言训练点,培养语文素养。[/align][align=left]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要借助文本,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培养良好的语言素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文本的特点,抓了几个比较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比如在学习珊瑚时,找出文中描写珊瑚的句子,读一读,然后进行拓展:把颜色多说具体:有( )、有( )…… 形状多:有的像……,有的像…… 明确这句话用比喻的方法写的,把珊瑚比作盛开的花朵、美丽的鹿角,理解“盛开”,再引导学生看美丽的鹿角的珊瑚图片用“有的像(  ) 有的像(      )”句式说话;在学习描写鱼多一段时,引导学生用“成群结队”进行说话。通过这些语言训练,既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零离对对话。[/align][align=left]当然,这节课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反思,我自己在读这篇课文时,被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深深地吸引住了,心想孩子们一定会很感兴趣,也曾幻想孩子们因兴奋而激动的表情。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尽人意。暗自思忖,感觉自己在这几方面安排的不到位。[/align][align=left]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align][align=left]新课程最强调的就是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而我在这节课安排中的谨小慎微却让这堂课有了一些遗憾。如这堂课中的重头戏应该是描写鱼的这一小节。我在安排的时候以“读了这一段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切入点,接着就从鱼的数量多说到种类多到鱼的美,虽然乍一看没有问题,但我在本堂课中问题设计过于细碎,以至于有一种牵着孩子的鼻子走的感觉。可能由于自己对孩子的能力不够信任,使得孩子们的手脚被束缚住了,思维没有完全打开,课堂上缺少了孩子们那充满童趣和想象的话语和因思考而散发出的火花。[/align][align=left]二、语文课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朗读,以读促悟。而由于自己整个教学安排时间不够合理,以至于到后来有些朗读内容只能一步带过,没有真正起到读的作用。[/align][align=left]三、心灵的交融才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石。一堂好课离不开情感的交融,只有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捕捉到智慧的火花,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我在这节课中,由于对教案不熟悉,总是在想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真正地融入学生的学习中,所以整个课堂缺乏活力。[/align][/td][/tr]
[/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6 12:07 , Processed in 0.2176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