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回复: 0

德育为先,思想为本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2
发表于 2019-11-6 11: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培训总结
职业学校德育管理优化策略
          湖南省邵东县职业中专学校  张旺明
 
      毫不夸张的说,德育管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与基础部分,在如今也是学校至班级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人才比比皆是,竞争激烈。但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使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都对学生的德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大众对于人才的审视角度已经从业务技能素质扩展到了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认为德育素质比业务技能素质更加重要。为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的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被用人单位接纳和认可,本文凭借作者的相关工作经验,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对职业学校的德育管理提出了部分优化策略建议。
       交通与通信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全球一体化成为了现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各企业间的竞争,到各人才间的竞争都日益激烈。但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使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都对学生的德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大众对于人才的审视角度已经从业务技能素质扩展到了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认为德育素质比业务技能素质更加重要。
      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来说,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业务技能素质较强,但思想道德素质却令人堪忧,这样的学生就算拥有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与今后更广阔的发展。所以,必须要结合用人单位与整个社会都对人才的评判要求与标准,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与教育工作形势,加大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管理,提高职业学校育人质量,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能力。
       职业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现状
(一)德育体系不完善
       我们传统的观点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所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锻炼与提高也应该在学校完成,通过政治课就能够完成对学生的系统性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就能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观点是不完整的。如今社会越来越开放,学生周围的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各种各样的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对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作用与影响,使他们对于价值的认识与取向变得多元化。要应对这样的形势,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观、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仅靠学校的德育课程教育已经不能完全达到目的,这需要一个更加庞大的德育教育体系来做支撑,才能够完成对学生思想道德观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培养。这个体系中包括了学生家长、社会以及学校,当前只有学校一方在做出努力,而学生家长以及社会都认为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只是学校的事情,学校也能够妥善的处理好,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并非如此。
(二)学校对德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前面说到,只有学校在为学生的德育管理做工作,这是事实,但另一个事实是学校对学生德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也还仍然不足。职业学校学校中的传统教育理念是以教会学生一技之长为主,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拥有一身过硬的技能,就能够被用人单位认可,就可以在社会中生存。重技能培训,轻德育培养,在所有的职业学校都普遍存在。学校可以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资金购买实验实训器材,但是对于德育的投资却少之又少。学校每年送出十几个专业教师参加国培和省培,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但对于班主任培训却从无领导问津。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德育的主导者,他们得不到学校的重视,他们又如何去重视学生的德育,他们自身的水平得不到提高,又如何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时代在发展,使得这样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当前的职业学校人才培养需求。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类人才可以说比比皆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余地变得非常大,如果在应聘者具有同样的技术本领时,他们就会将审视角度扩展到应聘者的其他方面,再进行择优选择。所以在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管理与技能培养同样重要。
(三)学生不配合
        客观而不带任何偏见的说,职业学校学校中不乏聪明的学生,他们之所以来到职业学校,多数是因为其心理对学习抱有偏见的态度,又苦于没有生存技能。所以他们大多都只配合技能、专业教学,认为这是他们以后吃饭的“工具”。而德育管理与教育对于他们而言,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在约束他们的言行,阻碍他们的个性发展,所以并不配合。
       职业学校德育管理优化策略
(一)完善德育管理体系
       当前的德育管理工作不能只交由学校来承担,社会和学生家长都应该一起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要完善职业学校的德育管理体系,首先要提高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认识,让他们知道,在当下就算拥有一生过硬的技能,也并非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如果其思想道德素质能力过低,就根本得不到职业发展;第二,要建立起学校与家长间的有效沟通途径,而班级是一个学校中的最小管理对象,而班主任也就是最直接的管理者,此时就应当由班主任出面,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涉工作,从帮助学生就业、生存、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家长对学生德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促使他们可以参与到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中来;第三,就要学校出面,和社会中的各企业、各机构进行交涉,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呼吁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也参与到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来。
(二)学校要树立正确的德育管理理念
第一,坚持科学育人观,辩证地看待学生。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全面评价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个学生、善待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第二,勤于观察、细心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只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必然能找到适合各类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在反复的教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从而形成合力,让他们以点滴的进步为起点,在激励中不断进步;第三,让学生在重塑自我中得到快乐。职业学校的“问题学生”与一般学生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他们的“自卑”。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基础,对重塑自我的目标进行合理分解,适当降低要求,耐心等待“转化期”,增加“肯定处”。为“问题学生”创设重塑自我的成功机会,使他们不断地体会到快乐,逐步建立起自信。
(三)从情感角度出发
        职业学校学生之所以不配合德育管理与教育,除了他们觉得这不重要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觉得学校的德育管理与教育过于机械化、没有人情味,这就降低了他们参与到德育管理与教育中来的热情。每一个学生都喜欢真诚的、爱他们的老师,即使他们闹、淘、顽皮、不爱学习,但他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真诚的付出,温馨的话语,亲切的动作体态,不厌其烦的谆谆教导,一次凝视,一个微笑。握一下手,摸一下头、拍拍肩膀,弯一下腰,倒一杯水,一句关切的问候……让学生被老师的真诚所包围,为这份真情而感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不仅仅做他们的老师,传道授业,而且我更乐意做他们的朋友,给他们多一点信任,与他们“共同成长与进步”。我觉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心灵才会敞开它的大门。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习总书记的讲话中,一是“扬尊师之风”;二是“弘传统文化”。表示要坚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助力学校教师发展,并努力育好英才。要将德育管理与情感教育相融合,在德育管理中融入真实情感。我国古话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说的是如果教师能够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那么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也能够被学生有效的接收,此时的德育管理与教育工作是最为主动、有效的。因为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能够以彼此间的信任与情感为基础,使德育管理与教育过程充满主观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6 04:11 , Processed in 0.22016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