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回复: 0

2019年邵东县中小学教师“国学经典”网络研修总结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66
发表于 2019-11-6 11: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邵东县中小学教师“国学经典”网络研修总结

邵东县宋家塘街道办事处檀山铺中学  罗从广
 

        开班近1个月来,按照培训要求,我认真进行了正高级教师吕维智主讲的《“四有”“四引”教育系列课程》的学习,观看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吴伯雄教授主讲的视频课程《中国传统文化鉴赏--〈论语〉的文学性解读》,学习了于博超老师的《师德、师道》3个系列主题课程、欣赏了楼宇烈先生主讲的《楼宇烈谈礼教文化》、王殿卿老师主讲的《中华美德教育》、张莹老师主讲的《汉字中的为人之道》及麻凡老师主讲的《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建设》等课程,细心聆听了汪昊宇老师讲的《时俗节令》系列课程、李汉秋先生主讲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周汝昌研究员主讲的《〈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系列讲座以及钱绍武教授的专题讲座《书法—中国文化的核心》,还心情愉悦的观看了美女教师的视频演示《茶的冲泡技法》。29个选读课程,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周汝昌研究员主讲的《〈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在1个多月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我受益良多,也有一些感触。培训后,我不禁想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多研读一些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在不断充实与完善自我的同时去感染和影响我们的学生。29门课程的学习,不光学习到了国学的理念,还学到了很多人生的哲理;从老师那里不光获得知识,还获得了人格的感召。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身素养

    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修身、养性、齐家等等。”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在能力、知识方面外,还应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说到底就是“业务+人格”。尽管教师不是官,是教育人家,是学者,但是教师要想管理好学生,就要真正地为学校、家长、学生办实事,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

二、学习国学可以提升班级及其他各方面的管理水平

   “入则孝,出则悌”。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对孩子来说是首先应该具备的品质。为此,我们老师应该经常组织对学生进行爱心、孝心教育的活动。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学习国学,可以传承美德,健全人格,陶冶情操,铸造精神,提升智力,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满斛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习了国学经典后,我认为还可以在我们的今后各项活动及班团课中,加入经典诵读,如《弟子规》《唐宋诗词》《三字经》等适合孩子诵读的经典;其次让我们的环境与经典对话,收集有关宣传资料、图片、布置校园的环境、氛围;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利用海安古城风俗习惯等内容,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品质。

    此次“国学经典”的研修培训,激发了我继续学习的兴趣,我想,一个会学习的人也应该是一个会生活的人,学以致用,古为今用,才是真正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26 13:38 , Processed in 0.22375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