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回复: 0

个人培训总结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

帖子

12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0
发表于 2019-11-6 11: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网络研修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内容丰富,涵盖文字、书法、绘画、戏曲、建筑、民俗等等,通过此次学习,受益良多。
一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优秀文化的传承出现缺失。我们放弃了传统文化知识,英语教学高于汉语言教学;大量的旧城改造,一座座古建筑消失在烟尘中,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中国元素只残留在已经改造的古城景点里;洋节的喧闹取代了传统佳节的人文情怀……中华传统文化不能只存在于非物质文化传承名录中。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要用自身的人文素养来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还应具备广博深厚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用自己的学识、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是在教育教学中践行中华传统文化。
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着热情,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和长处,激励学生自尊。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使学生确信自己的能力。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 ”、“求也艺”(《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近年来,《国家宝藏》、《中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了不起的匠人》等文化类节目,也丰富了我的传统文化知识,在今年3月份时,我给学生讲“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袁枚),学生深受鼓舞,这比条条框框的说教更有效。
“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吸取智慧。”历史也表明,中国社会每一次新的飞跃,都与中华文化的自我更新密不可分,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将无以自存,更谈不上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尊重历史,客观谨慎地审视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精华,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才能自信地走出中华民族的自强之路。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道路学无止境,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4-11 23:27 , Processed in 1.44781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