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回复: 0

教师 国培计划 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10-24 21: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参加学习“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贵州省跨年度递进式整县推进项目(六盘水六枝特区)远程研修项目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本次“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贵州省跨年度递进式整县推进项目(六盘水六枝特区)远程研修项目的学习,本人受益匪浅,得到了全新知识的洗礼,不但得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而且学到了教育教学方法的新技能,同时更加提高自我的师德水准。现将我本次的培训收获总结如下: 
     一、更新观念,做一名智慧型教师,这次国培学习,使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光有满腔的热情和认真做事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有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专家和名师之所以能够成为专家,成为名师,是他们在用智慧做教育。教育需要智慧。只有做一名智慧型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一个教师的智慧应该是具有丰富的学识底蕴和人文涵养。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感悟的教师,能使自己的才能不断地滋养壮大,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和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新的思路和方法。教师的智慧到底从哪里来呢?  
     1.从学习中来,教育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作为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不应当仅仅是教学生学习,还应该注重自身的学习。一个教人学习的人,自己却不爱学习,是难以取信于人的。学习是教师维持其职业生命连续性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实现其职业生命价值升华的必要通道。其实,在整个社会正在倡导和践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该率先接受终身教育和坚持终身学习。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不可忽视的“源头活水”,只有多学,持续地学,才能更新观念,才能用新鲜的血夜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2.从实践中来,如果说,学习是一个人成为智慧型老师的前提的话,那教育教学实践,则是教师获取智慧的必要载体和重要通道。因为,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了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教师的发展与智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一个教师学习的成果和效益,不能在其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中得到反映和体现,只是停留在你的学习笔记本上时,对你的学习就会形成消极的负面影响,你就会把学习看作是应对检查的。反之,一旦学习的成果和效益,能很快在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中得反映和体现,你就会增强实践的决心和信心,进而形成学习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  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二、终身学习,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体制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不断变化的教育体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紧跟新的教育体制的步伐。
       首先、教师要学习本学科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以便更好的把握教材,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以教材为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其次、教师要学习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如今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做到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教师只有掌握了各学科方面的知识,才能具备整合学科的能力。学科整合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是改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第三、教师要学习多媒体的应用技术。以前我们在课堂上所运用的ppt技术,在今天的高效课堂体制下,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了。新的多媒体技术如一股浪潮冲击着我们的课堂:电子白板的使用,微课的制作,慕课等等正取代着简单的ppt技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通过学习,掌握新的多媒体技术,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第四、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爱的教育》、《魏书生教育思想专著》、《肖川教育随笔》等教育理论和教学专著。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改进教学。 
     二、学会反思,做一名反思型教师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做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今后的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师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简单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与提升。自我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努力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实际工作中,我们都有着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这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它对于我们的教学,有着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所以,对于这些经验,我们要善于总结,善于归纳,来发展提高自己。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借鉴和吸收别人的先进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反思的过程和核心,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迈进批判反思之门。  
       教师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的成熟过程,就是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单纯只有教学经验的积累,没有反思意识,教师就不会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只是在原来基础上重复自己的劳动。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实践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的渠道、环节和手段。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学实践中一个过程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的教学实践的开始。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一定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四、克服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我们的心开始变得浮躁了。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了我们所面临的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危害。因此,我们要学会释放压力,克服职业倦怠。健康工作,快乐生活,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幸福”是一种感受,来自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如何做一名幸福的老师,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同样的工作经历、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工作效能,但带给每个人的幸福感是不同的。  
      1.做一名幸福的老师要做到“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而不是职业”。  我们经常听说“职业倦怠”但从没听说过“事业倦怠”。事业意味着一个人的追求、梦想和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而孜孜不倦的探索实践过程;而职业就是一个谋生的工具,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去做的一份工作。当一个人能把自己从事的职业作为自己的事业看待,那他必将会为了这个事业而奋斗一生。哪怕他的事业是枯燥的、无味的。就像很多科研人员,每天在实验室泡上十几个小时;就像很多地质学家常年在荒郊野外从事自己的勘探和开发一样,虽然生活枯燥无味,但他们累并快乐着。我们教师当然也应该做到这一点,一旦把教育确立为自己的事业,就会为了教育事业付出毕生的精力,并在自己的事业发展中累并快乐着,这正是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思想基础,也正是一名幸福老师的起点。
     2.做一名幸福的老师还要做到“心胸宽大、仁慈博爱”。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师唠叨“某某学生真难缠,天天捣蛋,不好好上学”、“某某家长不讲理,就知道到学校来闹老师”。其实调皮的学生不一定是讨厌的学生、闹事的家长不一定是不讲理的家长,要看我们用什么样的胸怀来对待这些事情,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很多学生时代的坏孩子毕业后都变成了老师眼中的好孩子,而同样也有很多学生时代的好孩子毕业后又都变成了老师眼中的坏孩子。无论好孩子、坏孩子,作为老师我们都应以宽容之心、博爱之心来对待,为好孩子付出教育的责任、为坏孩子付出教育的爱心。  
     3.要想做到“心胸宽大、仁慈博爱”,还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替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多想想。多想想孩子的需求,想想社会、家长、学校的要求。很多幸福的感觉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后,自己内心能够理解、能够宽容后而得到的。  
     4.做一名幸福的老师应学会与家长、学生沟通。
     当我们感觉家长不讲理时,通过和家长沟通我们会知道家长的教育观,知道家长给自己孩子的定位,再对比自己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也许你会因为理解家长而变得幸福;当我们感觉孩子调皮难教育时,通过和孩子沟通我们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从而为孩子量身定做适合他个人的学习计划,也许你会因为孩子的改变而变得幸福。  
      “幸福”是一种心里感受,其实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博爱的心去看待、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你就会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  虽然此次国培结束了,但是我的思考没有停止,我的行动才刚刚开始。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相信在反思、实践、反思中,我的教学之路会越走越宽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1-16 09:31 , Processed in 0.2370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