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基本信息题目《春望》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二首个人信息姓名李志英
1.教材分析《春望》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杜甫诗三首》的第二首诗,通过对《望岳》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杜甫的生平经历有了初步了解,并掌握了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春望》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时,作者被叛军捉住,押送到长安。面对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诗人却忧国忧民,思念亲人。由于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社会环境的不同,〈春望〉与〈望岳〉的感情基调是截然不同的。2.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古诗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古诗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古诗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但由于本单元古诗文首次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且所有的课文都有背诵要求,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感成为必要。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理解诗歌表达的感时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2、在反复朗读中对名句深入理解,品位诗歌的美点;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4.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二)朗读感悟1、听配乐范读,将学带入诗中感时伤怀的情境,要求学注意听清朗读的停顿、重音和感情。2、学生听读后,自由朗读,按老师的指导注意朗读要求。3、学生齐读。要求边读边想象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心境。(三)品析诗歌首联:1、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他所望到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特点呢,2、面对人烟稀少的、杂草丛生的长安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哪句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呢,颔联:1、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但是给作者带来的是怎样的感受呢,2、作者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颈联:1、对于作者来说家书是十分宝贵的,由哪里可以看出,2、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抵得上万两黄金呢,我不理解,谁来说说,此时此刻,战乱的早日平复、一封报平安的家属的到来,是作者急切盼望的,作者盼望到什么程度呢,尾联:1、诗人对于一封报平安的家书以及战乱的早日平复,盼得忧愁得搔头,头发越搔越短,短到了什么程度呢,2、当诗人头上满是白发,甚至插不住簪子,这是因为什么呢,3、大家猜猜杜甫当时多大年纪,为何而愁,(杜甫当年只有45岁,人到中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四)课堂小结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感的诗歌,它刻画了怎样一个人物形象,充满了怎样的情感,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诵读这首诗呢,教师引导学生用“谁在哪里,见到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感,的句式概括全诗。这样的设使学生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感悟。(五)拓展延伸1、比较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抓住“喜”和“泪”字进行分析。2、引导学生理解:战乱的年代里诗人以诗明志“为国而忧,亦为国而喜”的爱国思想。3、思考:和平的年代我们学生刻如何表现爱国精神呢,4、引导回答后教师小结,并要学生记住自己的承诺,好好学习。最后以成龙演唱的《国家》结束。(六)教师寄语
同学们,老师有两句话送给你们:1、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望同学们行得端,走得正。2、春秋战国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说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到的。5(板书设计国(破)草(深)(悲)景花(溅泪)鸟(惊心)春望忧国思亲烽火(三月)家书(万金)白发(短)不胜簪(伤)
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穿越历史的隧道,去感受一位爱国诗人,一位苦难诗人——杜甫的心路历程,杜甫出生在唐朝,唐朝曾是我国国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攻入长安,烧杀抢掠,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长安变成了一片废墟,而我们的诗人杜甫也在这时候被抓到长安,这首诗是作者在第二年的春天来到长安的街头,目睹繁华已逝,唯有留下的是满目凄然,感慨之余,挥笔写下的千古绝唱——《春望》。(二)朗读感悟师:(过渡)好了,现在先听老师为大家吟诵一遍,在听读的时候,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老师的字词停顿和重音的地方。生:听老师朗读。师:朗读完了,好,现在请同学们和着音乐朗诵一下,要求想着作者当时写诗的情景和饱含的感情。生:自由轻诵一分钟后大声齐读。师:提醒注意“浑欲不胜(shēng)簪”,并用幻灯片显示诗中生字的读音,给学生强调朗读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要读出节奏,还要饱含感情,要想着作者当时的写诗的情境和满怀的情感~(三)品析诗歌师:好了,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看看作者到底在长安的街头目睹了什么样的景色呢,面对此景又有什么样的感触呢,现在我就请同学们到诗歌中去寻找,作者到底在长安街头目睹了什么样的景色,生:认真读诗找寻。师:作者在长安街头目睹了哪些景色呢,找到了吗,哪位同学来说说,生1:作者目睹了国都沦陷,城市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满目疮痍。一片国破城荒的景色。师:好,她说得非常详细,描绘了一幅残破不堪的景象。那能不能说一说表现景物的词语有哪些呢,生2:国破、城春、草木。师:好,请坐,其它同学有没有补充,生3:花、鸟师:好,综合这两位同学所说的,我们发现作者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是:国破、山河、草木、花、鸟。那么看到的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呢,师:接下来请看本诗的第1、2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谁能说说第1句“国破山河在”什么意思,生4:山河依旧存在,京城已经沦陷,春天草木丛生,闹市已经荒芜。师:目睹国都破败不堪的景象,作者油然而生这样的感情。好,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四人一组(两人相互),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是什么意思,“恨别”是什么意思,作者写的“泪”又是什么泪,(接下来同学们讨论,教师巡示指导)生:分组相互讨论师:巡示并参与指导师:我刚才见几位同学讨论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来说说看:如何理解“感时”,生15:感叹时局师:感是感叹时局,她说的是感叹,这个感字应不应该解释为感叹呢,生:(齐)不应该。师:那应该解释为什么呢,生:(齐)感伤师:“时”在这里指当时动荡的局面,解释应为“时局”。“感”应理解为“伤感”,不应为“感动”和“感慨”了。那么“恨别”的“别”应怎样理解,生16:与亲人生死离别师:好,她确定不是一般的离别,而是与亲人的生死离,非常到位,请坐~师:因为战乱,亲人之间是生死离别。这就要和当时动荡不安的时局联系起来看了。所以这里的“别”有个成语形容是“生离死别”,也许今天能见到亲人,明天就再也见不到了。(幻灯片显示)那么对于“生离死别”作者是怎样一种感情呢,谁能找一个字来表达,生:恨师:什么意思,生:悲恨师:诗人对于“生离死别”是怨恨的,所以作者面对国都的破败,满目的疮痍。感伤这个时局以至于看到花也落泪,听到鸟也惊心。所以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何等的凄凉。师:好了,接着我们来看3、4句中的“花”、“鸟”,本来都是喜庆的东西,可是它却流泪了,请问这里的泪是什么泪,生:热泪师:是热泪吗,生17: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伤感之泪。师:说得非常好,还有吗,
生:国破之泪师:刚才已说了,还有吗,生:悲伤之泪师:为什么悲伤,是感伤时局之泪,对吧~师:可见,我们说这里的泪不是一般的流泪,而是国破之泪、生离死之泪、感时之泪。本来鸟语花香应该是喜庆之景,可作者见到却流泪,听到却惊心,那么这里将自己的悲情寄托于喜景之中,使悲更悲,以乐写哀,这种写法叫反衬。下面请哪位同学来吟诵前四句。(四)课堂小结师:是啊~诗人盼得发愁,愁得搔头,以致于头发越搔越少,越搔越短。那么诗人在忧什么呢,愁什么呢,生:忧国忧民生:忧国思家师:小结:从全诗来看,作者首先写到的是所见的景色,然后是由景而入情,即所感,再写自己的所思,思念亲人啊~最后抒发心中所忧,忧国思家啊~接下来,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齐读这首诗,希望同学们能读出这种忧国思家之情。生:齐读全诗(五)拓展延伸师:读得太好了,我能感受到同学们已能把杜甫忧国思家之情隔入其中。现在我们再来看这首诗,诗题中的“望”字该作何解释,一般来讲指望京城长安的破败之景,还有别的意思吗,除了看,还有其他的意思吗,生:希望师:还有希望的意思,希望什么呢,生:希望亲人传来家书。师:还有希望战火怎样,生:停止师:这样家人才能怎样,生:团聚师:那么作者的希望有没有实现呢,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师:作者盼啊盼啊,国都啊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啊,祖国啊什么才能统一啊,战乱啊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啊~师:终于,七年之后,他盼来了一个好消息,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好消息。请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诗人听说官军收复河河北后写的。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读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本诗中哪个字能体现诗人当时听到这个好消息后感情的流露。(出示幻灯片)生:齐读师:读得很好,现在来看诗中哪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感情流露呢,生:泪生:狂生:喜师:好,听同学们有不同看法,集中在泪、狂、喜三个字上,那么选一下,到底是哪个,生:(齐)喜师:当然是喜字了。“喜”字表现了作者听到好消息后高兴、激动的心情,这个字是本诗的诗眼,那么诗人“喜”表现在哪里呢,生:白日放歌须纵酒生:漫卷诗书喜欲狂生:初闻涕泪满衣裳师:注意这里不是流泪吗,又怎么会是喜呢,是不是不通呢,师:同学们,这个“泪”该如何理解,是什么泪,生:高兴之泪,是喜极而泣。师:对,是喜极而泣。我们发现诗人前面流的是忧伤之泪,现在流的却是高兴之泪,看似情感不同,可是他都是为谁而流泪呢,生:国家师:所以我们说诗人他是一位(同学们说:爱国诗人),不管他是喜还是忧都是出于对国家的热爱。在动荡的年代里,诗人以诗明志忧国忧民。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在今天和平的年代里,我们中学生,该如何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呢,生:不做危害国家的事,不做出卖国家的事,不做有损国家形象的事,不通敌叛国。师:你是不是从政治书上看来的,生:自己想的师:作为中学生能想这么深,这么远,的确难能可贵,给点掌声~生:(齐鼓掌)生:遵守各种规定,注意讲文明,不给祖国抹黑,在九?一八、七七等国耻日不办喜事,牢记国耻。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认真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师:对,我们说少年智则国智,(学生接下句)少年强则国强。师:国强才是硬道理。师:还有没有别的,比如灾难面前。生:伸出援助之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师:记得2008年,(生说)汶川大地震,还有北京奥运会,我们国家是多么的万众一心啊~师:对,这都是我们爱国的体现。师:好,请同学们记住自己今天的承诺,心存爱国之情,下面我们以成龙演唱的《国家》来结束本堂课。师:播放《国家》MTV,学生跟唱并打节拍。(六)教师寄语同学们,老师有两句话送给你们:1、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望同学们行得端,走得正。2、春秋战国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说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