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回复: 0

点评655班刘湘对《师说》中“师”的学习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评655班刘湘对《师说》中“师”的学习
                点评655班刘湘对《师说》中“师”的学习
一、结合课文注释,说说你对下列句子中“师”的理解
1、师说
2、古之学者必有师
3、吾从而师之
4、吾师道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7、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
8、或师焉,或不焉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11、孔子……师襄、老聃        
12、孔子师郯子……老聃
13、十年春,齐师伐我
1、2、5、7老师   
3、12以……为师,把……当作老师
4、8、10学习  
6从师(学习)
9、11乐师
13、军队
纠错:“师说”与“或师焉,或不焉”中“师”为“从师(学习)”

二、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师”的含义和用法进行归类
1、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乐师”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军队”讲               十年春,齐师伐我
小提示:“乐师”是“有专门特长或技艺的人”
 
2、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讲:
吾师道也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学习)”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老聃
小提示:
1、作“学习”讲时,也可以理解为“效法”
2、学生对于什么叫“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比较茫然,需要老师课堂上进行讲解。
 
三、课外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补充“师”的其他含义和用法
1、名词,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如:五师为军。《周礼.地官.小司徒》
引申为:动词,出师、驻扎
如:秦伯师于河上。《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2、名词,众人
如:师逃于夫人之宫。《左传.成公十八年》
3、名词,古代行政区划单位。泛指大城市。
如:京师之野,于时处处。《诗经.大雅.公刘》
4、名词,狮子
如:有桃拔、师子、犀牛。《汉书.西域传》
 
点评:“师”在课文中出现26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词。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它的含义和用法,是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与过程的。从刘湘的作业可以看出,作为老师的我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引导的:
首先是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使学生对“师”的含义和用法有个大致的了解,在理解有误的时候,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
再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理解进行归类,这就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师”的含义的用法;
最后是课外查阅与补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习题总是有限的,老师也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有关“师”的所有含义和用法系统讲一遍,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积极配合老师,通过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再进行课后的补充。这样一来,既将老师课堂所讲的知识点温习了一遍,又拓宽了知识面。同时以后在学习其他文言实词的时候,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加以学习,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压力,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因为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附       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2 08:27 , Processed in 0.2277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