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什么是学校内涵发展
什么是学校内涵发展
关于什么是学校内涵发展,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解释。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使用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概念,更多地是从隐喻的意义上来讲的,前者表示内容和实质,后者表示外观和形式。 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发展比较注重外观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学校规模的扩张、占地面积的不断扩大、绿化面积的增大、橱窗的改变、马路的修缮、各种文体活动和庆典活动的举行等等。这种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学生发展的一种方式,但是发展仅限于这种方式,没有自觉的、丰厚的内涵发展为支撑,就有可能流于浅薄。
在此背景下出现的学校内涵发展,在我看来,至少有这样几方面的含义。
一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与外延发展过多关注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它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
二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发展有粗放和精细之分。粗放型的发展主要把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上,汇集在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汇集在最终目标的达成上;精细型发展秉承“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原则,将学校中教学、德育、教师素质提高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
三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也是一种特色发展。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四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内涵发展不是靠外力推动的,而是源于内部变革力量推动的一种发展,因而也就有了更多的创新的动力。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上四个方面的含义,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指向。学校内涵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里的具体体现,只有软硬兼备、外力与内源并重、传统与变革并举、做大与做强并行,学校才能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中小学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是时代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中小学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策略有: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优质学校文化。
文章快照: 胡锦涛主席和周济部长都强调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之新课程改革正纵深推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确保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必然选择。学校内涵式发展,是指学校在自身现有条件下,利用学校内部的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挖掘和形成学校内部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机制,使学校内部进发出勃勃生机,形成学校特色,推动学校持续
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本质特征是“生成”。是在自身创造各种条件的基础上,形成学校本身发展的动力、氛围和态势。中小学要实现内涵式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策略。
一、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决策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精髓是“科
即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中心;着力一大创新,即在构建独具特色的成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实现创新;围绕两条主线,即围绕教学改革改革和高教研究两条主线;夯实两大保障,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强力保障。 教学工作一内涵发展为中心至少包括以下基层含义。坚持内涵发展之路
观点一:“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全力老师引用了台湾教育家高振东“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局话,指出上城教育的发展,我们人人有责。他打了一个比方,说一个班的人出去野外春游,看到一个破房子,谁也不放在眼里。结果下起来了大雨,大家都躲进了这个房子,房子眼看就要塌了,大家拼了命去顶住他,撑住他。这个房子就是班级,是学校,是国家。发展初中到底是谁的责任,局长的,校长的,老师的,还是进修学校的。是不是每一个和初中发展相关的个体都应该有很强的责任感,或者说用怎么样的方法调动起这种责任感,可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除此之外,任何的改革都会有一部分人牺牲既得利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前提是不能让其他人穷下去,改革开放20年来,一直关注的是前面一句话,到后面才发现后面一句话的重要性,所以才有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原来一直不理解国外为什么要对高收入人群征收超过50%的所得税,现在能理解了。是不是可以考虑让已经发展起来的学校对其他学校做一些扶持。
观点二:校长的思想能重塑一个学校
——校长的管理要达到内涵发展的三个层次。邱孝君老师发表他的观点,第一个层次是要使学生达到自信、自立、自强。校长通过威、严,达到“有为而治”。第二层次是靠校长的人格魅力,无私心,有魄力。这个阶段是“无为而治”。现在有些校长对于和谐的专注不够,办学需要排除一切杂念,以诚恳、信服的心态去领会“和谐”的内在精神。第三个层次是“无为而和谐”。人的思想会在无形中改变和重塑他的外貌、形态、性格,甚至际遇、机缘。
——任用真正想做事的校长。张化万老师提出,一个学校是小气候,社会是大气候,虽然大气候有很多不令人满意之处,但是有时候小气候也会影响大气候。所以,教育局一定要选择真正想做事的人做校长。要把上城的学校办成有特色的学校。不研究中考是不现实的,但是研究中考也要有科学的态度。进修学校要承担起领导教师的责任。另外,要抓好后1/3学生,不能只盯着考重点学校的学生,
只有把最薄弱的1/3学生不断提高,才有可能提高整个上城教育的质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校长要有平衡的心态。朱乐平老师的话更是发人深思,他说,就像佛家和道家那样,校长自己要能够自圆其说,能够带领着大家往一个方向走。无论对于目前好与不好的状况都要有健康的心态。校长能从根子上去思考才行,要去研究、去解决问题。而这样就要求我们的校长经常去读书,特别是教育科研的书。读书是能够改变人的气质的。你要静下心来读书,形成习惯,不要说没有时间。哪个校长家的藏书量是最大的?我没有说藏书量大就是好。但是书是有好处的。有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最得意的书拿出来,大家讨论和交流。其次,我们在分析自己的生源和教学质量时,一定要细致,不要笼统。要有具体的原因分析,要操作化。空话是不能增强我们的战斗力的。
观点三:想出好办法留住生源
——出台一系列政策。张化万老师建议只要在和上级部门文件不相冲突的前提下,第一,出台一些留住生源的政策。对于考不进外语学校的学生,各种比赛获奖的学生应首先把他们争取过来。第二,建议出台奖学金制度。第三,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对口小学的学生提前感受中学的氛围。第四,对于稳定生源好的学校和老师给予通报奖励。
——形成“五四松散式”的新教学模式。邵红老师指出让小学毕业生更好地了解初中,六年级的课程可以在初中去完成;学校对潜在的生源提前进行宣传动员动作,要有推销员的精神。一个邮电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到惠兴中学上课之后,主动与家长提出不愿参加民办中学的电脑派位,他认为所在中学有比较好的师资和校园环境,有利于他的发展,这件事是有启发价值的。
——打造并发挥品牌学生的作用。余功蔚老师指出,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一流学生才能成就一流学校。一方面要把本区的优秀学生留住,另一方面,要吸引外区的尖子学生到上城区来,一要增强自身的实力,二要做好正面宣传,要重视对尖子学生的培养,有了成果,用数据来说话才是有力的,也就有了吸引力。品牌学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品牌学校与品牌学生是联系在一起的,拥有品牌对办学的良性循环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打造出一些品牌来,对我区初中教学的发展很重要。
——使社区成为宣传自己的平台。金前进老师认为学校氛围相当重要。很多时候,学校的品牌是通过口耳相传为人所知。我们现在还没有好好利用社区宣传的力量。社区群众对学校的评价传播速度是很快的,所以我们要和社区紧密地联系起来。
观点四: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人事科要把好关。据余功蔚老师介绍,最近几年,光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就调走了七位,这些教师到别的区很快就成了骨干,调到拱墅区的两位老师,一位没多久就成了民办学校的教研组长,另一位也是出镜率很高,论文获奖、全市公开课等,优秀教师的流失是我们的损失。对此,老师们认为教育局人事科要作好把关工作。
——给老师减压。张化万老师还指出,中学老师比小学老师负担更重,他们感受到的压力更大。我们要面对现实,做一些降温抗热的动作。
——加大品牌教师培养力度。余功蔚老师还提出要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为他们搭建平台,发挥他们更大的作用。增强教师教学自主权,让教师获得更多幸福感。通过举办“名师班”等形式实现,现在每学科只有几个大组成员,他们也没有什么待遇,学校里都是满工作量的,要出来做点事情不容易。打造一些品牌教师,给名份,给待遇,也给明确的任务。教坛新秀(区、市、省)评上后,这些老师要进入另一个程序,给予进一步培养,发挥更大作用。不是教研员重视他一下,让他开一些示范课就完了,要有一个工程。
——重视学风与制度建设。王莺老师指出,教师要与教材对话,建立教师先行制。教师要研究教材和学习、作业材料的特色、妙处,切实提高知识加工、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要与学生对话,建立个案研究制。时刻关注学生的尊严、需求、个性学习,研究学生的起点和困惑。教师要与自己的(行为、理论)对话,形成实践、反思制。不断监察自己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对它们的合理性、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和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以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学校和教师都要注意积累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实录、案例,使之形成能让全校乃至全区教师共享的教育资源。教师要与同伴对话,形成团队周研讨制。同伴的对话要以课例为载体,以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为策动,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教研活动,不断进行柔性地碰撞,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资源得到分享和共享。要达到与同伴深层次的对话并使对话产生显著的效果,还需要做到以下二点:生成共同话题,学会倾听和分享、分担。成为寻找教育问题和教育困惑的解决方案的“设计”过程!教师还要与理论交流,建立读书汇报制。理论学习可以让我们用理性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实践。课例交流可以使人在理论的观照下,进行有目的的探索。
观点五:追求轻负高质的教学
——要巧干而不是蛮干。余功蔚老师认为,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要防止一种现象的出现,那就是只有苦干,不讲效率。校长的压力传递给教师,老师的压力传递给学生,大家的负担越来越重。前段时间,后30%学生几次模拟测试后,老师们压力很大,有几所学校甚至常常弄到晚上6、7点钟,这种现象如果是短时间内为改变局面而出现的,那还可以忍受,但长此以往,那肯定是不行的,学生三年后解放了,而老师就看不到希望,一年又一年,自己身心都不会健康,又如何去培养健康的学生呢。竞争不能停留在低层次上,要讲成本。这个方面可以
学学富阳永兴中学的做法,既考核成绩,又限制时间。中午老师不能到教室讲课,自修课老师也不能随便进教室,老师的功夫70%是化在课前,要求每一节课都上成精品课,课的质量很高,考试前一周任何老师不能去给学生发讲义,用制度来保证教学的正常高效进行,谁违反,就在校园网上曝光。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成为了老师们的一种需求,这样,教研培训才更有效果。
共鸣:蒋莉局长谈感受
——打破平衡很有必要。上城教育与品质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打破平衡很有必要,但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每年有6000万用于教育事业,而经费的使用是否均衡和合理使用。这样的投入是否能产生高附加值?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进行改革。对初中教育,可以尝试刚才有老师提出的六年级学生提前到所在学区的初中试读。对民办、公办学校的评价要客观全面公正;有条件的民办学校也可以反哺公办学校。
——领头人的作用非常重要。领头人的概念可以泛化,局长、科室长、校长、班主任、教研员等都是领头人。上城教育,人人有责。所以领头人的概念需要强化。上城教育的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教育局会通过各种途径调动上城教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个部分都要各司其职,教学业务部如进修学校各部门、德育研究部、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部门,要把握教育教学方向性的问题,起到引领性的作用,起高附加值的作用。全体教研员也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三个目标:一是培养教师,服务于学生。要注重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注重薄弱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开展教学研究,服务于教师的提升。三是加强教育调研,服务于教育事业。为上城教育发展做谋划工作。不仅要发现问题,提升经验,还要能形成机制,为决策服务。
——用科学的态度促进上城教育的发展。读书是一种科学的态度,研究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创新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真正产生出一些办法。意见征询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是查找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入基层的机会。最后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真正起到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效果。
篇二: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额如乡中心校
2007年8月2日
加强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关于学校内涵发展的概念,目前尚无确切定论,但一所名校的成长离不开其深厚文化底蕴的积淀,正所谓“名校的一半是文化”,它体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物质文化反映了学校建设的外在美观程度,制度文化体现了学校管理的优质化,而精神文化则成为学校的“主心骨”,体现了学校成长的价值和实质,也就是我们平常从管理学角度所讲的“环境反映文化”、“制度决定成败”、“学校精神创造持久生产力”。可见,我们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抓好学校的文化建设,在于铸造学校的“精神和灵魂”,这样的学校才是创办优质教育的窗口,结合本校的实际发展状况,我们认为,要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应因地制宜,因校而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让“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 学校内涵的发展,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全体师生共同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形成“人本化、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并发展成师生共同的愿景。积极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并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实教育资源中提取有特点的基因,使之升华为学校共识的价值标准。并积淀为学校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校风、教风、学风,以此引导学校、教师、学生的良性发展。
二、让“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
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学校的高楼大厦和管理的规范化并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其文化
底蕴深厚程度及文明传承的历史才真正体现出其存在的全部意义,也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这好比一个健康的人,他仅仅有健壮的体魄(物质条件),合理的习惯(生活规范)还不够,还必须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理想信念,它才真正代表着这个人的生命和价值,我们才说这个人有“内涵”。
学校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一)、要注重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学校凝聚力。
精神文化建设要与学校办学理念相统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敢于争先的进取意识;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注重制度文化建设,增强学校的影响力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办学行为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与创新,都必须依靠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它是一个不断朝着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相结合的方向迈进的历程。制度文化又是学校的基础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所必需的内容。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制度要健全、要合理、要体现严肃性、要体现延续性、要以人为本、要因事而宜,因人而宜。并且善于用制度规范人,保证学校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秩序;用制度激励人,以调动和保护教职工的
积极性;用制度培育人,以增强教职工的遵纪意识、守法行为。
(三)、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形载体
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是学校内涵的外在表现,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对学校的环境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坚持环境文化建设的“文化品味、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突出人文与科学”,努力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以适应新课程对学校环境文化生命性的要求。
重点进行两方面建设:一方面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整洁、规范、和谐、文明”的校园;另一方面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准确把握学校文化建设方向,坚持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实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让“激励、关爱、和谐、文明”在整个校园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实现环境育人,催人奋进,鼓励创新。
三、让“教师的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积淀者,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失去了有形的支撑,成了空中楼阁。在教师发展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校本培训工作, “抓全员培训,重骨干示范,促整体提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一是认真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一方面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培训,带回先进教育理念,
辐射带动全体教师迅速提高,发挥骨干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可采取自身挖潜,立足校本培训,学校业务领导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校级培训,再由骨干教师对普通教师进行培训;二是组织参加新课程培训,为新课改顺利实施做充分的准备。同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教育教学理论讲座,并组织教师收看专家讲座和课堂教学实录等;三是鼓励教师集资购买新课改书籍,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保障。
(二)、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以不同类型的教研会及优质课评选活动为平台,以各种“教学新秀”、“能手”评选活动为契机,开展卓有成效的培训提高工作,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打造名师;
(三)、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
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重点开展好读书活动,以提高理论修养;教育理论竞赛活动,掌握本学科课程知识结构和编排体系,以提高专业水平;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科研成果展评活动,以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论文评选活动,以提高教师归纳、总结能力等;
四、让“德育活动”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力
活动是学校的生命,德育活动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它从学生的角度体现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外在形式: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其它系列教育活动,做到重点清、
篇三:学校内涵发展解释
学校内涵式发展解释
一、什么是内涵: 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事物质的规定性,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二、什么是内涵发展: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
三、什么是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内涵式发展就是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基础的教育质量、效益的全面进步,表现为学校教育质的发展。“内涵式发展”反映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
1、质量和效益是反映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
从学校教育活动的%b
《学校内涵》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673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