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回复: 0

《何岳拾金不昧》阅读训练及答案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验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验

一、文言文阅读

(一) 默写。

1.

2.大风起兮云飞扬。3.《爱莲说》中借莲花表明作者正直性格的两句句子是

(二) 阅读下文,完成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本文作者是,他是著名的“说”作为一种文体,可以以 。

5.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 蕃: (2 清

(3植: (4鲜

6.用现代汉语解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点明莲花的比喻意义的句子是

8.《爱莲说》以为衬托,赞美莲的品格,点明莲花的比喻意义——的高尚品格。

(三) 阅读下文,完成题

何岳拾金不昧 何岳,号畏斋。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两,不敢与家人言,恐劝令留金(此指拾到的金子)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zhi,封存的标志)皆合,遂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官吏)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两 尝:

(2)皆我物也 皆:

(3)俟他日来取俟: 他日: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何利此数金乎?

11.为什么要强调“非取箱也”?

二、现代文阅读,完成12——17题。

(一) 阅读下文,完成题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____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A—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停息。”

我们对着—B—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C—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周总理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12.在空格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A::C::

13.从诗中找出下列修辞手法各一例,并选取一例说说其作用。

拟人: 反复: 比喻: 作用:14.简析第一节和第二节中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第一节破折号: 第二节破折号:

15.在第三节中找出三个朗读时需读重音的词语。

(1)(2)3)

16.你是如何理解第六节“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这种说法的?

答:

17.请对第七节中“广场回音”的内容作简单分析。

(二) 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

承载生命的重量

(1)没有灯,背影如何上路?没有云,天空都不觉得高;没有忧愁,快乐怎样被衬托?所以,忧愁是不能缺少

且永恒存在的,只有这样,幸福才会显得更加富有价。

(2)忘忧草,多么飘渺的东西,古往今来,多少“长生不死药”“后悔药”都不及它,它让人忘却所有的不快,无忧无虑,生命的长短与后不后悔在没有烦恼面前已微不足道。但是,这些毕竟徒劳。映衬人类潜意识中的苍白和矫情。我们该接受烦恼,我们活在一个真真实实的世界,我们是血肉之躯,我们嬉笑怒骂,所以我们被称之为人类而非神灵。正是有了真切的感受,我们才会看见美景就陶醉,遇上不公会愤然,碰到生老病死会感伤。因为这点点滴滴的快乐与不满,我们的生命变得充实而散发人性的光辉。

(3)蒲松龄多次名落孙山,但他不的人格使他没有被打败,“写人写鬼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一部《聊斋志异》流芳百世,这是他忧愁之后的价值收获。欧内斯特海明威年轻时做战地记者,十八岁时一次战乱,他身中两百多块弹片,第二天竟然能奇迹般地站起来,他也没有因受伤而沮丧,而更热衷于投入正义事业,二站是偷炸纳粹的潜艇并著有《乞力马扎罗的雪》《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等不朽的作品,最后将猎枪塞入嘴中把自己当作非洲草原上的猎物一样,结束了自己饱满而又残缺的一生。这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 郁与骄傲。我们做人一世,得到幸福和感动,得到友谊和爱,不是由于对烦恼的防卫姿态,而是源于身心的开放与豁达,于是我们像月亮一样阴晴圆缺,甜美而纯粹。这是我们的忧郁与真实。

(4)对生活,我们不能有吞咽而无咀嚼、有经过而无回眸。我们要得太多了,甚至奢望忘却烦恼。《相约星期二》

中的莫里老人临时前形容他认为完美的一天:早晨起床喝一杯咖啡吃一顿可口的早餐然后去游泳,午餐后看一本小说喝一杯下午茶,晚上吃上好的意大利面然后跳舞到筋疲力尽,“我会和每一个人跳”。学生问:就这些?莫里:就这些。他有一颗宁静致远的心,不因为自己生命的即将逝去而忧伤,把快乐和幸福在忧伤面前点石成金,莫里真正活出了自己。我不喜欢美丽至极的风景,不钟情纯净无他的天空,不沉醉于圆满而没有挫折的生命。真正的人生应该是丰富而具有缺憾美的,正是有了忧愁,快乐才那么快乐;也正是有了缺陷,人生才显得那么明媚而温情。

(5)当李白的轻舟和刘备的战马早已远去,当老子推崇备至的赤子之心载入史册,我们凝视眼前的生命,平常着而美丽着,烦恼着而美丽着,快乐着而美丽着。这样的美丽如此之沉,沉得可以承载整个生命的重量。

18.朗读文章第⑤段,给下列句子中应重读的字标上句号。

当李白的轻舟和刘备的战马早已远去,当老子推崇备至的赤子之心载入史册,我们凝视眼前的生命,平常着而美丽着,烦恼着而美丽着,快乐着而美丽着。这样的美丽如此之沉,沉得可以承载整个生命的重量。

19.用12以内的子概括第①段的主要意思:

20.第②段画线的“真切的感受”指的是:“点点滴滴的快乐与不满”指的是、和 (用段中的词语回答)

21.用自己的话写出蒲松龄“忧愁之后的价值收获”。

22.从第④段的记叙可以看出,莫里老人是怎样承载生命的重量的?

答:

23.第⑥段中说凝视“平常而美丽”、“烦恼而美丽”、“快乐而美丽”的生命,对这些话应该怎样去理解?

答:

(三) 阅读下文,完成24——26题。

数字诗

(1)数字是抽象的,诗歌是要用形象思维的,然而这两者结合,同样有佳作产生:可以是豪放的,“黄河入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可以是细腻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是沉痛的,“六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可以是感伤的,“六朝入梦鸟空啼”;可以是愤怒,“一朝封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可以是夸张,“孤臣霜发三千丈”;可以是讽刺,“三千宠爱在一身”;也可以是欢快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2)不过,这些诗中的数字,仅是作“镶嵌”之用,真正的数字诗,必须是以数字为主体,如南朝民歌中的“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剩有二千在。”可以解读为是一个长途者的倦歌——他在不停地算里程;也可理解是一个远离家乡,归心似箭的男子的情歌,期盼着早一点与心上人见面。——其实,路还长着呢。心理描写非常准确。

(3)另一首“一去三千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只花”。各位基数词全无遗漏,又描绘了一幅恬淡宁静的田园风光,用之作为蒙童读物,真是一举两得。

(4)电视台曾播放过的《宰相刘罗锅》,内有一处情节:乾隆皇帝手持一枝鲜艳的红花,将花瓣一片片地剥落抛散,口中念念有词,“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刘墉信口接了一句,“飞入草丛都不见”。众人大笑。这个情节编得并不好,红花入草丛怎会都不见?明显有疏漏之处。

(5)故事的“原产地”是出自明朝布衣才子徐文长。一个冬日,他踏雪孤山,见放鹤亭内一群秀才正借酒赏梅,便进前求饮。秀才们不识庐山真面目,道是诗人聚会,不会写诗者不能在此喝酒。徐文长便“一片一片又一片”地作起咏雪诗来,前三句尚未念完,众秀才已笑骂成“一片”了,说道,你这俗子是否只认得数字和“片”字?想不到第四句“飞入梅花都不见”一出,秀才们顿时大惊失色。白雪飞入号称“香雪梅”的孤山梅林之中,当然是看不见了,这种深邃苍茫的意境,奇特精妙的构想,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数字诗”。

24.用自己的话解释第(3)段中加点的“一举两得”在文中的含义。

一方面

一方面

25.理解第(2)段中“镶嵌”和“主体”二词的含义,然后用第(1)(2)段中某两句诗来解释这两个词是怎样用得恰倒好处的。

镶嵌:

主体:

26.第(5)段中把孤山梅林称作“香雪海”,除了写出梅花的香味浓郁外,也写出了梅花的

,所以徐文长这第四句诗“飞入梅花都不见”就有了惊人的效果。

篇二: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验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验

一、文言文阅读

(一) 默写。

1.

2.大风起兮云飞扬。3.《爱莲说》中借莲花表明作者正直性格的两句句子是(二) 阅读下文,完成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本文作者是朝的他是著名的“说”作为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

5.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 蕃: (2 清

(3 植: (4鲜

6.用现代汉语解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点明莲花的比喻意义的句子是

8.《爱莲说》以为衬托,赞美莲的品格,点明莲花的比喻意义——并表达了作者 的高尚品格。

(三) 阅读下文,完成题

何岳拾金不昧 何岳,号畏斋。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两,不敢与家人言,恐劝令留金(此指拾到的金子)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zhi,封存的标志)皆合,遂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官吏)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两 尝:

(2)皆我物也 皆:

(3)俟他日来取俟: 他日: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何利此数金乎?

11.为什么要强调“非取箱也”?

二、现代文阅读,完成12——17题。

(一) 阅读下文,完成题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____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A—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停息。”

我们对着—B—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C—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周总理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12.在空格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A::C:D:13.从诗中找出下列修辞手法各一例,并选取一例说说其作用。

拟人:

反复:

比喻:

作用:

14.简析第一节和第二节中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第一节破折号:

第二节破折号:15.在第三节中找出三个朗读时需读重音的词语。

(1)2)3)

16.你是如何理解第六节“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这种说法的?

答:

17.请对第七节中“广场回音”的内容作简单分析。

(二) 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

承载生命的重量

(1)没有灯,背影如何上路?没有云,天空都不觉得高;没有忧愁,快乐怎样被衬托?所以,忧愁是不能缺少且永恒存

在的,只有这样,幸福才会显得更加富有价。

(2)忘忧草,多么飘渺的东西,古往今来,多少“长生不死药”“后悔药”都不及它,它让人忘却所有的不快,无忧无虑,生命的长短与后不后悔在没有烦恼面前已微不足道。但是,这些毕竟徒劳。映衬人类潜意识中的苍白和矫情。我们该接受烦恼,我们活在一个真真实实的世界,我们是血肉之躯,我们嬉笑怒骂,所以我们被称之为人类而非神灵。正是有了真切的感受,我们才会看见美景就陶醉,遇上不公会愤然,碰到生老病死会感伤。因为这点点滴滴的快乐与不满,我们的生命变得充实而散发人性的光辉。

(3)蒲松龄多次名落孙山,但他不的人格使他没有被打败,“写人写鬼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一部《聊斋志异》流芳百世,这是他忧愁之后的价值收获。欧内斯特海明威年轻时做战地记者,十八岁时一次战乱,他身中两百多块弹片,第二天竟然能奇迹般地站起来,他也没有因受伤而沮丧,而更热衷于投入正义事业,二站是偷炸纳粹的潜艇并著有《乞力马扎罗的雪》《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等不朽的作品,最后将猎枪塞入嘴中把自己当作非洲草原上的猎物一样,结束了自己饱满而又残缺的一生。这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 郁与骄傲。我们做人一世,得到幸福和感动,得到友谊和爱,不是由于对烦恼的防卫姿态,而是源于身心的开放与豁达,于是我们像月亮一样阴晴圆缺,甜美而纯粹。这是我们的忧郁与真实。

(4)对生活,我们不能有吞咽而无咀嚼、有经过而无回眸。我们要得太多了,甚至奢望忘却烦恼。《相约星期二》中的莫

里老人临时前形容他认为完美的一天:早晨起床喝一杯咖啡吃一顿可口的早餐然后去游泳,午餐后看一本小说喝一杯下午茶,晚上吃上好的意大利面然后跳舞到筋疲力尽,“我会和每一个人跳”。学生问:就这些?莫里:就这些。他有一颗宁静致远的心,不因为自己生命的即将逝去而忧伤,把快乐和幸福在忧伤面前点石成金,莫里真正活出了自己。我不喜欢美丽至极的风景,不钟情纯净无他的天空,不沉醉于圆满而没有挫折的生命。真正的人生应该是丰富而具有缺憾美的,正是有了忧愁,快乐才那么快乐;也正是有了缺陷,人生才显得那么明媚而温情。

(5)当李白的轻舟和刘备的战马早已远去,当老子推崇备至的赤子之心载入史册,我们凝视眼前的生命,平常着而美丽着,烦恼着而美丽着,快乐着而美丽着。这样的美丽如此之沉,沉得可以承载整个生命的重量。

18.朗读文章第⑤段,给下列句子中应重读的字标上句号。

当李白的轻舟和刘备的战马早已远去,当老子推崇备至的赤子之心载入史册,我们凝视眼前的生命,平常着而美丽着,烦恼着而美丽着,快乐着而美丽着。这样的美丽如此之沉,沉得可以承载整个生命的重量。

19.用12以内的子概括第①段的主要意思:

20.第②段画线的“真切的感受”指的是:“点点滴滴的快乐与不满”指的是、 和 (用段中的词语回答)

21.用自己的话写出蒲松龄“忧愁之后的价值收获”。

22.从第④段的记叙可以看出,莫里老人是怎样承载生命的重量的?

答:

23.第⑥段中说凝视“平常而美丽”、“烦恼而美丽”、“快乐而美丽”的生命,对这些话应该怎样去理解?

答:

(三) 阅读下文,完成24——26题。

数字诗

(1)数字是抽象的,诗歌是要用形象思维的,然而这两者结合,同样有佳作产生:可以是豪放的,“黄河入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可以是细腻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是沉痛的,“六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可以是感伤的,“六朝入梦鸟空啼”;可以是愤怒,“一朝封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可以是夸张,“孤臣霜发三千丈”;可以是讽刺,“三千宠爱在一身”;也可以是欢快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2)不过,这些诗中的数字,仅是作“镶嵌”之用,真正的数字诗,必须是以数字为主体,如南朝民歌中的“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剩有二千在。”可以解读为是一个长途者的倦歌——他在不停地算里程;也可理解是一个远离家乡,归心似箭的男子的情歌,期盼着早一点与心上人见面。——其实,路还长着呢。心理描写非常准确。

(3)另一首“一去三千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只花”。各位基数词全无遗漏,又描绘了一幅恬淡宁静的田园风光,用之作为蒙童读物,真是一举两得。

(4)电视台曾播放过的《宰相刘罗锅》,内有一处情节:乾隆皇帝手持一枝鲜艳的红花,将花瓣一片片地剥落抛散,口中念念有词,“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刘墉信口接了一句,“飞入草丛都不见”。众人大笑。这个情节编得并不好,红花入草丛怎会都不见?明显有疏漏之处。

(5)故事的“原产地”是出自明朝布衣才子徐文长。一个冬日,他踏雪孤山,见放鹤亭内一群秀才正借酒赏梅,便进前求饮。秀才们不识庐山真面目,道是诗人聚会,不会写诗者不能在此喝酒。徐文长便“一片一片又一片”地作起咏雪诗来,前三句尚未念完,众秀才已笑骂成“一片”了,说道,你这俗子是否只认得数字和“片”字?想不到第四句“飞入梅花都不见”一出,秀才们顿时大惊失色。白雪飞入号称“香雪梅”的孤山梅林之中,当然是看不见了,这种深邃苍茫的意境,奇特精妙的构想,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数字诗”。

24.用自己的话解释第(3)段中加点的“一举两得”在文中的含义。

一方面

一方面

25.理解第(2)段中“镶嵌”和“主体”二词的含义,然后用第(1)(2)段中某两句诗来解释这两个词是怎样用得恰倒好处的。

镶嵌:

主体:

26.第(5)段中把孤山梅林称作“香雪海”,除了写出梅花的香味浓郁外,也写出了梅花的

,所以徐文长这第四句诗“飞入梅花都不见”就有了惊人的效果。

篇三: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验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验

一、文言文阅读

(一) 默写。

1.风吹草低见牛羊。

2.大风起兮云飞扬。

3.《爱莲说》中借莲花表明作者正直性格的两句句子是

(二) 阅读下文,完成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本文作者是朝的,他是著名的“说”作为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

5.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 蕃: (2 清

(3植: (4鲜

6.用现代汉语解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点明莲花的比喻意义的句子是

8.《爱莲说》以和衬托,赞美莲的品格,点明莲花的比喻意义——并表达了作者 的高尚品格。

(三) 阅读下文,完成题

何岳拾金不昧 何岳,号畏斋。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两,不敢与家人言,恐劝令留金(此指拾到的金子)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zhi,封存的标志)皆合,遂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官吏)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两 尝:

(2)皆我物也 皆:

(3)俟他日来取俟: 他日: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何利此数金乎?

11.为什么要强调“非取箱也”?

二、现代文阅读,完成12——17题。

(一) 阅读下文,完成题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____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A—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停息。”

我们对着—B—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C—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周总理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12.在空格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A::C::

13.从诗中找出下列修辞手法各一例,并选取一例说说其作用。

拟人: 反复: 比喻: 作用:14.简析第一节和第二节中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第一节破折号: 第二节破折号:

15.在第三节中找出三个朗读时需读重音的词语。

(1)(2)(3)

16.你是如何理解第六节“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这种说法的?

答:

17.请对第七节中“广场回音”的内容作简单分析。

(二) 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

承载生命的重量

(1)没有灯,背影如何上路?没有云,天空都不觉得高;没有忧愁,快乐怎样被衬托?所以,忧愁是不能缺少且永恒存

在的,只有这样,幸福才会显得更加富有价。

(2)忘忧草,多么飘渺的东西,古往今来,多少“长生不死药”“后悔药”都不及它,它让人忘却所有的不快,无忧无虑,生命的长短与后不后悔在没有烦恼面前已微不足道。但是,这些毕竟徒劳。映衬人类潜意识中的苍白和矫情。我们该接受烦恼,我们活在一个真真实实的世界,我们是血肉之躯,我们嬉笑怒骂,所以我们被称之为人类而非神灵。正是有了真切的感受,我们才会看见美景就陶醉,遇上不公会愤然,碰到生老病死会感伤。因为这点点滴滴的快乐与不满,我们的生命变得充实而散发人性的光辉。

(3)蒲松龄多次名落孙山,但他不的人格使他没有被打败,“写人写鬼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一部《聊斋志异》流芳百世,这是他忧愁之后的价值收获。欧内斯特海明威年轻时做战地记者,十八岁时一次战乱,他身中两百多块弹片,第二天竟然能奇迹般地站起来,他也没有因受伤而沮丧,而更热衷于投入正义事业,二站是偷炸纳粹的潜艇并著有《乞力马扎罗的雪》《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等不朽的作品,最后将猎枪塞入嘴中把自己当作非洲草原上的猎物一样,结束了自己饱满而又残缺的一生。这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 郁与骄傲。我们做人一世,得到幸福和感动,得到友谊和爱,不是由于对烦恼的防卫姿态,而是源于身心的开放与豁达,于是我们像月亮一样阴晴圆缺,甜美而纯粹。这是我们的忧郁与真实。

(4)对生活,我们不能有吞咽而无咀嚼、有经过而无回眸。我们要得太多了,甚至奢望忘却烦恼。《相约星期二》中的莫

里老人临时前形容他认为完美的一天:早晨起床喝一杯咖啡吃一顿可口的早餐然后去游泳,午餐后看一本小说喝一杯下午茶,晚上吃上好的意大利面然后跳舞到筋疲力尽,“我会和每一个人跳”。学生问:就这些?莫里:就这些。他有一颗宁静致远的心,不因为自己生命的即将逝去而忧伤,把快乐和幸福在忧伤面前点石成金,莫里真正活出了自己。我不喜欢美丽至极的风景,不钟情纯净无他的天空,不沉醉于圆满而没有挫折的生命。真正的人生应该是丰富而具有缺憾美的,正是有了忧愁,快乐才那么快乐;也正是有了缺陷,人生才显得那么明媚而温情。

(5)当李白的轻舟和刘备的战马早已远去,当老子推崇备至的赤子之心载入史册,我们凝视眼前的生命,平常着而美丽着,烦恼着而美丽着,快乐着而美丽着。这样的美丽如此之沉,沉得可以承载整个生命的重量。

18.朗读文章第⑤段,给下列句子中应重读的字标上句号。

当李白的轻舟和刘备的战马早已远去,当老子推崇备至的赤子之心载入史册,我们凝视眼前的生命,平常着而美丽着,烦恼着而美丽着,快乐着而美丽着。这样的美丽如此之沉,沉得可以承载整个生命的重量。

19.用12以内的子概括第①段的主要意思:

20.第②段画线的“真切的感受”指的是:“点点滴滴的快乐与不满”指的是、 和 (用段中的词语回答)

21.用自己的话写出蒲松龄“忧愁之后的价值收获”。

22.从第④段的记叙可以看出,莫里老人是怎样承载生命的重量的?

答:

23.第⑥段中说凝视“平常而美丽”、“烦恼而美丽”、“快乐而美丽”的生命,对这些话应该怎样去理解?

答:

(三) 阅读下文,完成24——26题。

数字诗

(1)数字是抽象的,诗歌是要用形象思维的,然而这两者结合,同样有佳作产生:可以是豪放的,“黄河入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可以是细腻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是沉痛的,“六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可以是感伤的,“六朝入梦鸟空啼”;可以是愤怒,“一朝封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可以是夸张,“孤臣霜发三千丈”;可以是讽刺,“三千宠爱在一身”;也可以是欢快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2)不过,这些诗中的数字,仅是作“镶嵌”之用,真正的数字诗,必须是以数字为主体,如南朝民歌中的“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剩有二千在。”可以解读为是一个长途者的倦歌——他在不停地算里程;也可理解是一个远离家乡,归心似箭的男子的情歌,期盼着早一点与心上人见面。——其实,路还长着呢。心理描写非常准确。

(3)另一首“一去三千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只花”。各位基数词全无遗漏,又描绘了一幅恬淡宁静的田园风光,用之作为蒙童读物,真是一举两得。

(4)电视台曾播放过的《宰相刘罗锅》,内有一处情节:乾隆皇帝手持一枝鲜艳的红花,将花瓣一片片地剥落抛散,口中念念有词,“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刘墉信口接了一句,“飞入草丛都不见”。众人大笑。这个情节编得并不好,红花入草丛怎会都不见?明显有疏漏之处。

(5)故事的“原产地”是出自明朝布衣才子徐文长。一个冬日,他踏雪孤山,见放鹤亭内一群秀才正借酒赏梅,便进前求饮。秀才们不识庐山真面目,道是诗人聚会,不会写诗者不能在此喝酒。徐文长便“一片一片又一片”地作起咏雪诗来,前三句尚未念完,众秀才已笑骂成“一片”了,说道,你这俗子是否只认得数字和“片”字?想不到第四句“飞入梅花都不见”一出,秀才们顿时大惊失色。白雪飞入号称“香雪梅”的孤山梅林之中,当然是看不见了,这种深邃苍茫的意境,奇特精妙的构想,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数字诗”。

24.用自己的话解释第(3)段中加点的“一举两得”在文中的含义。

一方面

一方面

25.理解第(2)段中“镶嵌”和“主体”二词的含义,然后用第(1)(2)段中某两句诗来解释这两个词是怎样用得恰倒好处的。

镶嵌:

主体:

26.第(5)段中把孤山梅林称作“香雪海”,除了写出梅花的香味浓郁外,也写出了梅花的


《《何岳拾金不昧》阅读训练及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62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3 22:55 , Processed in 0.3021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