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回复: 0

关于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关于宝鸡市文化体制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宝鸡市文化体制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

最近,何凤娥副主席带领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部分委员,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物旅游局、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汇报,视察了市直4家文艺演出团体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及文物商店,召开了涉改单位负责同志及有关人员座谈会,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工作与成效

我市被列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发了《宝鸡市市直文化单位改革总体方案》,及时启动了文化体制改革。今年6月,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此项工作,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市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办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宝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市文物旅游局也据此开展了本系统的改制工作。目前,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总体平稳,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加强协调指导,推动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市政府有关部门把转企改制作为中心环节,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市人民剧团、歌舞团、话剧团、豫剧团、宝鸡剧院等五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在完成人员、资产、债务等登记清理的基础上,实行了先挂牌再注册的方法,顺利完成了整体转企改制任务。市人民剧团与市豫剧团合并,成立新的戏曲剧院;市歌舞团与市话剧团合并、组建新的艺术剧院,整合了文化资源,提高了竞争能力。市电影公司、河滨影剧院、解放电影院、广播电视器材公司、市文物商店等五家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单位,已经完全按照企业方式运转。

二是创新运行机制,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市群众艺术馆、艺术创作研究室、图书馆、电视台、电台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实现由养机构、养人员向鼓励干事业、做实事转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市图书馆、新落成的中华石鼓园、青铜器博物馆、周秦文化示范区等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机构公益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

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市文化新闻出版和广电二局合并,建立了统一的行政责任主体。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实现“两分离”,分别组建了电视广告和广播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在原文化市场稽查大队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履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的执法职能。市文物旅游稽查大队也在积极筹备成立。通过一系列文化行政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进了政企、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和管办分离,依法行政和综合执法能力逐步增强。

困难与问题

在肯定前段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政策配套不够统一。这次改制的文化单位,有事业性质,也有企业性质,涉及提前退休人员较多。根据市委、市政府(2009)34号文件精神,市广播器材公司与市电影公司、河滨影剧院均被定为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性文化单位,单位人员可以提前离岗,也可以按事业单位的退休办法办理提前退休,但市广播器材公司职工养老金与退休费是否补差,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解决难度较大。这次改制人员分流,退休人员与现行养老退休政策,还需要市政府协调社保部门予以一次性解决。

2、遗留问题需要解决。据统计,涉改的文化单位都或多或少地有一定的历史欠债,其中差额事业单位应自筹资金、部分拖欠的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等2000多万元;拖欠职工的丧葬费、未补缴的养老保险费、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约50多万元。这些欠帐需要政府统筹考虑帮助解决。

3、演出人才青黄不接。市直4家文艺演出剧团的演员年龄较大,后备人才缺乏。市话剧团近25年来未招收学员,35岁以下演员仅1人。各剧团演员队伍青黄不接,严重影响了剧团的发展和演出质量。

4、设施设备急需更新。市图书馆、市电视台、市电台原有建筑已不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这些项目虽然列入我市的“率先发展八大工程”,但目前,有的还未付诸实施。各剧团普遍房屋陈旧,设施老化、服装道具更新困难。原市人民剧团排练场受到滑坡威胁,市话剧团剧场受地震影响,存在安全隐患,急需加固维修。市电视台演播室面积狭小,其设施建台以来从未更新,演播车及接收播放设备配置落后。

意见与建议

文化体制改革事关我市文化市场繁荣,关系到社会和谐进步。为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要进一步树立文化科学发展新理念,加快建立文化科学发展新体制。要将文化体制改革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和考虑。为了促进我市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建议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并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文化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文化、财政、税务、编制、工商、社保等部门,要协作联动,保证市文化体制改革各项扶持性政策顺利到位。要为文化体制改革营造更好的政策环

境,制定文化单位特别是转企改制单位各类人员离岗、退休、社会保险缴纳、工资津贴发放、收入分配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对于符合条件提前退休人员,退休费统缴和改制前退休人员所需社会保障费用,以及拖欠改制前差额事业单位应自筹资金,部分拖欠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工资、丧葬费、未补缴的养老保险费、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历史欠债,应在改革中一次性给予帮助解决,使“走者放心,留者安心”。要从文艺团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统筹考虑,妥善处置国有资产,继续给予1-3年差额工资补贴,并根据演出收入状况逐年递减,直至完全走上市场。要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十二五”期间,对文化单位的项目,给予优先安排。市图书馆等文化建设项目,应尽快付诸实施,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二要大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适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在文化人才的培养、选用、引进、激励等方面不断探索,努力培育文化人才成长发展的丰沃土壤。通过选拔推荐、重点培养、开展继续教育、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出外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现有文化人才培养。要遵循艺术人才培养规律,积极引导、以岗练人,支持和鼓励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改变编剧演艺等人才缺失的状况。市级演艺团体在练好剧团已有队伍的基础上,也应开拓外来人才引进渠道,建立与重点院校、其他剧团的合作机制,引入名旦名角、优秀编剧、导演、舞美设计等高级人才。要进一步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兼顾效益”的原则,并将绩效考核引入竞争机制,拉开收入差距,建立行之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通过事业激励、荣誉激励、情感激励等措施,鼓励文化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要努力开拓和培育文化市场

这次文化体制改革,将重组两个文化演艺公司,政府要给这些公司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如可用政府采购培育市场、用规划手段增建剧场、用划拨的手段支持文艺演出企业等。要制定社区艺术教育计划,有效分流长期以来积淀在国有体制中的演艺人才;鼓励这次改革分流的专业演艺人才到基层兼职,指导群众文化工作。要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鼓励人口密集的城区,建立文化演出场地,并出台优惠政策,对公益性演出在税收上实行减免,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降低公益演出成本,使更多的演出团体为大众提供文化服务。要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结合的新路子,由此催生一批文化企业,并带动演艺会展、文化娱乐、茶文化、动漫、影视、出版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秦腔作为地方剧种,在我市有广大的观众群和广阔的演出市场。豫剧、话剧、歌舞等也为城乡群众所喜爱。转企改制以后,各演出团体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排演更多更好的剧目,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使文化真正惠及广大百姓。

四要大力发展非公文化企业和团体

加快发展非公文化企业和团体,是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繁荣我市文化市场的必然选择。要大力支持非公文化企业和团体的发展,培育新的文化市场主体;推动国有剧团逐步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充满竞争活力的机制。同时,建议市县区政府加大对民营剧团的扶持。在评选表彰、演员职称评晋、社会保障、优秀剧目支持等方面,同国有剧团一视同仁,为民营剧团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逐步形成政府指导、市场主导、民营剧团自我发展、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发展格局,使之与国有剧团互为补充,成为繁荣我市舞台艺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

篇二:关于全县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为配合常委会审议《关于我县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前段时间,我委对全县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县文化局的汇报,召开了部分镇(街道)宣传委员、文化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和11个文化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座谈会,实地视察了姚庄镇文化中心,并专门赴海宁市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着力点,以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在推进全县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努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具有较高水平和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文化建设机制不断健全。县委、县政府先后成立嘉善县基层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嘉善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对镇(街道)目标责任制考核,特别是单列了基层文化建设考核。各镇(街道)及各职能部门也都强化文化建设领导力度,形成了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县文化艺术中心、县游泳训练馆、县体育场、汾湖国家级水上训练基地、新华书店新大楼等一批标志性文体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512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的吴镇书画院,占地2400平方米、总投资650万元的顾锡东戏剧艺术馆及总投资2700万元的体育公园均已开工建设。镇(街道)文化中心、镇(街道)图书馆分馆全面建成,村级文化中心覆盖率达100%。基本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新华书店农村小连锁”。

3、文化活动载体不断丰富。积极打造“周末大舞台”活动品牌,整合县级机关各部门资源,将各个部门的主题活动统一纳入“周末大舞台”中,使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推进“周末大舞台”向镇(街道)延伸,推出了“周末大舞台走进基层”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周末大舞台覆盖面,扩大了品牌影响力。紧紧围绕镇村特色文化,深入开展“十万农民种文化”活动,做到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受到了中央、省、市有关媒体的关注与肯定。加大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力度,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对镇(街道)基层文化建设考核。着力推进文化活动同地方特色的有机结合,目前全县9个镇(街道)都具有了本地特色的品牌节庆活动。

(二)着力提升文化服务供给水平

近年来,我县通过积极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大力推进精品文艺创作,不断提升文化服务供给水平。

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我县传统人文精神,提出了“以善为美、与人为善、上善若水”的“善文化”理念和“勤、孝、谦、和、思”的“善文化” 精神。在媒体上开设“善文化”专栏,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解读“善文化”。在全县上下倡导和引领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和“与善为邻、积善成德、择善而行”的文明道德新风,弘扬“地嘉人善、嘉言善行、善气迎人”的嘉善传统美德,引导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加强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搭平台、抓培训、强扶持,进一步完善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艺队伍网络。依托“十万农民种文化”系列活动,对各基层文艺队伍、

业余爱好者开展专业培训。依托县文化艺术中心“周末大舞台”平台,积极鼓励和扶持广大文艺爱好者自发组建文艺团队,参与演出、开展活动、增进交流。目前已建立起一个覆盖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的文化队伍网络,全县共有民间文体队伍613支、文体骨干10023人,为繁荣群众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创新县文联及下属各协会的工作新模式,姚庄镇文联与上海曲艺家协会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上海曲艺家协会活动基地落户姚庄。制定出台《嘉善县业余文艺团队星级管理办法》,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民间文艺队伍建设。

3、完善文艺产品生产供给机制。近年来,我县进一步加大了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力度,制定出台《支持和鼓励文艺创作的补贴与奖励办法》等政策,在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中专门安排奖励资金,以文学艺术“红杜鹃奖”和“新农村题材奖”评比为抓手,引导和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创作,培育了一批影响广、层次高、内涵深的文艺精品,每年都有20件以上的作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赛、展评中获奖。2011年,全县荣获省级以上奖项、展评的文艺作品共达52项。

(三)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工作

近年来,我县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规划指导、加强平台建设、培育新兴业态,扎实推进全县文化产业发展。

1、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在全市率先增设了文化建设科(文产办),具体协调全县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规划、招商、服务、数据统计等工作。委托上海福卡智库开展嘉善县文化产业发展课题调研,形成嘉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转型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对于影视作品、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意企业的奖励扶持政策。建立了由各镇(街道)、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的24人文化产业发展联络员队伍。

2、注重文化产业平台建设。县文化创意园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有13家文化创意企业入驻。中国归谷文化创意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在深圳举办“嘉善县文化产业(深圳)招商交流会”,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总投资1亿美元的吴镇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罗星街道三浦灵狐动漫大楼正式奠基并动工建设。

3、推动产业新兴业态发展。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主动加大与上海的产业对接,抓准上海以网络为载体、以数字内容为特征的新兴文化业态产业转移的契机,积极承接产业辐射。加强与上海信息服务业协会的交流,先后举办了“上海网络文化协会嘉善行”、“沪善企业家徒步行”等活动,签订《合作发展框架协议》,上海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嘉善产业基地落户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上海龙软集团建设嘉善国际信息科技产业园。

(四)努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高度重视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入选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丛书12处文物点的拍摄任务。做好文保单位修缮工作,县级文保单位“金氏后厅”正在修缮,县级文保单位“东岳庙”大殿已修缮完毕,基本确定西塘陆家厅的维修设计方案。公布嘉善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7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征集工作,共征集80多件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干窑镇治本园林古建筑材料厂接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考察验收组评估验收。

二、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文化事业发展较快,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事业发展提出的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一)文化事业投入力度尚需加大

目前我县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还处于较低水平,从总量上看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部分已经出台的政策,由于种种原因,遭遇“落地难”的困境,如2009年我

县配套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就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等制定了详细的政策意见,如“县财政安排宣传文化发展资金300万元,逐年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但事实上,宣传文化发展资金自2004年设立至今,一直维持300万的额度没有增加,处于嘉兴五县二区下游,而同样的发展资金目前海宁市已达到了1700万元。

(二)文化设施建设管理有待加强

近年来,兄弟县市的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如海宁市仅建设图书馆新馆就投资了

1.5亿元。反观我县,投资1亿多元建设的县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欠佳、质量较差、功能不全,很多设施无法使用,使我县公共文化设施原应具有的优势反而成为了劣势。综合性大型文化设施欠缺,县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普遍存在场馆老化、狭小,设施陈旧等问题;县文化馆、各镇(街道)文化站设计定位多注重在行政职能上,对其为群众提供培训、学习、辅导的功能考虑不够充分。同时,对于新建的社区或小区,政府文件中曾要求应配备一定面积的文体设施用房和室外活动场地,但实际并未得到有效落实。镇(街道)图书分馆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图书流通经费仅是兄弟县(市)区的50%左右。未建立一支稳定的基层文化阵地管理员队伍,部分文化阵地由于没有稳定的人员、经费保障,存在着开放利用率不高、设施闲置浪费等现象。

(三)文化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县县、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人才普遍缺乏,文化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县文化部门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急需高素质的文化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因缺乏灵活务实的人才引进机制,存在着想要的进不来、进来的又不太管用的现象。同时,镇(街道)、村(社区)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变换随意、兼职多,普遍存在“一人多岗、身兼数职”现象,开展工作时多线作战,忙于应付,直接影响到了基层文艺活动的质量。

(四)文艺精品创作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全县虽然也涌现出了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文艺作品,但从总体来看,具有嘉善特色和较高艺术水准的文化精品力作还不多,绝大部分作品获奖层次不高,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很少。尤其是连续两届的省、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的作品屈指可数。文艺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文艺创作人才青黄不接,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对我县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的挖掘和研究也不够,特别是对吴镇、袁了凡、孙道临等嘉善籍文化名人的研究,少有专著、论文发表。

(五)文化产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

目前,我县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规模偏小、集聚不够、整体实力不强,相比周边地区尚处于劣势。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层次较低,缺乏能起到带动作用的高端龙头企业。现有的文化产业缺少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在挖掘利用我县的名人文化资源方面做得还不够,行业模式化和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健全,缺少系统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投入渠道和形式单一,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及专业人才少,整个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三、意见建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们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县的文化事业要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建设文化强县为抓手,结合嘉善实际,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举措,推动全县文化事业更好发展。

(一)进一步增强意识,着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1、提高文化事业发展认识。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会用“四个越来越”阐明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各界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提高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2、完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要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和经费保障投入。确保每年用于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不低于嘉兴平均水平,缩小与兄弟县市的差距。

3、健全文化事业考核机制。要把文化事业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发展考核激励机制,列入镇(街道)、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充分调动各发展主体的积极性,着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文化、支持文化、建设文化的强大效应。

(二)进一步完善体系,着力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1、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由于我县文化艺术中心存在的种种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建议政府一方面要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好已列入政府实事工程的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好县图书馆、博物馆;另一方面要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各类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社区居民和新居民较为集中区域的文化设施建设更应尽早提上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配足用好各类文化管理服务人员,不断提升镇(街道)、村(社区)文化阵地的管理服务水平,确保管理专职化、活动经常化。

2、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积极探索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文化服务方式及城乡共享、部门共享、区域共享等文化资源共享模式。组织好“十万农民种文化”、“周末大舞台”等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举办好元宵、端午、中秋等各类节庆活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镇(街道)图书分馆运行质量,加快推进村(社区)“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站)、中心村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城乡基层,丰富和活跃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加强文化品牌培育创新。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弘扬“善文化”,立足本地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传奇,精心创作文艺精品,通过培训进修、评奖激励等加大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不断提升我县文艺创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入挖掘嘉善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以嘉善田歌、西塘古镇、吴镇书画、水乡文化等为主打的区域文化品牌,大力繁荣和活跃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农耕文化、企业文化、创新文化。积极推动我县历史文化名人研究,打响名人文化品牌。要充分整合各镇(街道)资源,从县级层面统筹规划、打造利用好袁了凡这一名人文化品牌。积极打造群众文化的精品亮点,有重点地培育、扶持、打造1-2个真正具有嘉善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提升我县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三)进一步突出重点,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1、明确文化产业发展重点。要加强调查研究,注重与各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明确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政策,明确发展重点。加强调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力度,根据调研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并分解落实。

2、加强文化产业招商力度。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地缘优势,结合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及发展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工作。加强文化产业招商队伍及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制定并实施灵活务实的产业招商政策。主动出击,高标准、低门槛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企

业、高端人才、创意团队、科研机构来善创业,尤其要加强对北京、上海、广东、杭州、港澳台等地的专业招商力度,力争引进一批成长性高、创新力强的文化产业项目。

3、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特色。当前,全国各地均兴起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高潮,为此,建议政府在明确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嘉善国际信息科技产业园、吴镇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归谷文化创意产业园、了凡文化创意园、西塘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规划建设中的文化产业创意园的发展定位,争创“一园一品”,培育各自特色,竭力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内耗。应整合全县资源、举全县之力、集中精力办大事。同时,积极培育扶持本县较具发展潜力的中小文化企业,鼓励它们充分挖掘我县文化资源,做出特色、做强做大。

(四)进一步引进培育,着力夯实文化人才基础

1、充实稳定文化管理队伍。创新县文化馆、镇(街道)文化站、村级文化中心的管理体制,提高基层文化管理水平。采用各种灵活有效手段,充实县镇文化干部队伍,进一步激发活力,切实提高基层文化站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借鉴兄弟县市的成功经验,通过县、镇(街道)、村(社区)分级承担经费的方式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基层文化阵地管理员从定岗不定人逐步向定岗定人转化,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镇(街道)、村(社区)文化管理员队伍。

2、加强文化人才引进培育。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千方百计引进各类高端文化人才。建议建立文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对优秀和特殊文化人才,在户籍、住房、职务聘任、家属随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加强与上海等大城市的交流合作,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交流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和范围,不断提高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艺队伍和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建设一支一流的文艺人才队伍。

3、完善文艺团队建设机制。完善基层文艺团队、民间文艺人才奖励扶持政策,落实经费保障;建立全县基层文艺团队交流、展示、共享平台,创设“请进来、走出去”机制,扩大影响。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文艺团队的扶持力度,使我县民间文艺人才和民间团队的建设形成品牌,有效夯实文化建设基础。

(五)进一步传承利用,着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1、优化文化遗产保护环境。要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尤其是县级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建立健全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管理网络,充实业余文保员队伍。完善文化遗产投入保障机制,增加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海宁市每年从商服、商品住宅用地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1%的资金专项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落实。

2、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要巩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管好、用好文保专项经费。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两者关系,高度重视业已出现的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据反映西塘百年老店钟介福可能要开酒吧)。继续深入发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抓紧研究规划“东门大街”保护、开发方案。

3、拓展文化遗产利用途径。以吴镇纪念馆、孙道临电影艺术馆、“顾锡东戏剧艺术”长三角越剧票友大赛等平台,做好历史名人吴镇、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当代戏剧家顾锡东以及他们的艺术成就传承与弘扬的文章,寓文化于旅游之中,寓文化于经济之中。用全新的视角看待和挖掘西塘深厚的文化资源,积极发展具有西塘特色的文化旅游,将促进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西塘的旅游充分结合起来,提升西塘旅游的文化内涵,发挥西塘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篇三:闻喜县文化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闻喜县文化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下发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严格程序,撤并、核销、划转,圆满完成了三局合一、局台分离、院团改革等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任务。现将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改革工作完成情况

(一)、成立了县文化体制改革领导机构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调整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组成员 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经县委同意。以县委组织部文件闻组干字201191号下发了关于调整闻喜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组成人员的通知。组长为县长张建元,副组长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高俊红、副县长杨云英,县直共19个单位一把手为成员。在领导组的领导下,制定了县蒲剧团、县电影公司转企改制方案,已落实蒲剧团演出补贴10万元。

(二)、进行了县政府机构改革

1、三局合一,成立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依照市委、市政府批准的《闻喜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运字200915号文件精神、运编办发(2009)214号《关于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更名的通知》,三局合一,成立了闻喜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将原文体局、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发展中心行政职能划入新成立的闻喜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正科级建制,编制为 9 人,设一室二股(办公室、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股、体育股)

2、人员划转,成立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

根据市编办《关于组建各县(市、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的通知》精神,在原文化稽查队和县广电中心稽查队的基础上组建闻喜县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隶属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管理,为副科级全额事业单位,编制10人。

3、局台分离,成立了县广播电视台

在县政府机构改革中,按照闻办发200979号文件,撤销原广播电视发展中将行政职能划归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成立县广播电视台。

(三)、组建了蒲剧团、电影公司两个企业主体

1、整体转制,登记成立了县电影公司。以闻编办字(2011) 82号核销了原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事业编制和事业单位,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和在地税部门完成了税务登记,对原有职工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并同在职职工签定了劳动合同。

2、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注销原剧团,成立了县戏剧研究所和县蒲剧团。以闻编办字(2011)83号核销县蒲剧团事业编制,在工商、地税部门进行了注册和登记。对原有的10名财政供养人员成立戏剧研究所,为全额事业单位,承担传承、培训职能,隶属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管理。除此之外 ,在编人员转入到成立的县蒲剧团,实行企业化管理,对愿意留在剧团的签定劳动合同。养老保险因我县无统筹,将金额已报至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组办公室。

(四)、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正在进行改革

这次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涉及到县文化馆和图书馆,目前,我们正按照县人社局关于闻喜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对这两个单位正在进行岗位设定和申报之中。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文化体制改革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是一项涉及人的利益的改革,事关一个单位的稳定和发展,是文化系统最难的一次改革,很多职工想不通。但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和紧迫性

针对改革中存在的甩包袱的模糊认识和等、靠、拖、观望的不愿改的畏难情绪,我们多次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和到周边先进县市取经及工作推进会等形式,用中央和省市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用兄弟县市先走一步取得的改革成功经验统一思想,用国内外先进典型事例统一思想,用当前我们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困境,非用改革来解决统一思想,在统一大家思想的基础上,使大家认识到早改早受益,慢改挨批评,不改革难生存,改革势在必行。改革虽暂时伤害个别部门和个人的既得利益,但利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改革就在于打破条块分割,组建大部门制,对职能进行有机整合。改革就在于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实现用人自主,重塑企业市场主体,让企业摆脱束缚,生产和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实现了要我改,变为我要改的转变,实现由等、靠、观望向主动积极改革的转变。县电影公司主动向市场要效益,在完成国家安排放映任务后,自己购买数码放映机进行放映,同时主动联系农业局,移动等单位寻找市场,收到了较好的效益。

(二)加强领导,制定方案,有序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领导是改革的关键,方案是改革的保证 ,为了确保改革积极稳妥,县上成立以县长张建元为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高俊红、副县长杨云英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高俊红 将此项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上,并列为重要议事议程,亲自召开文体广新局等单位参加的会议,研究制定改革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同杨云英副县长多次向张建元组长汇报。张建元组长高度重视院团改革,明确要求,要积极稳妥,保持稳定,制定方案要上符政策,下合县情,要有可操作性。根据县上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在制定方案时,认真学习市委(2011)8号文件精神 ,到临猗,新

绛,绛县等县市区取经结合我县实际,先后四次进行修改,在7月27日县政府常务会议上进行研究,并原则通过了县蒲剧团和电影公司的改制方案,从而为两个单位的改革从政策层面上给予了保证。

(三)、突出重点,抓住两头,确保院团改革取得实效

院团改革是这次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转企改制是重中之重,转制改企的主要标志是撤销事业编制和事业单位,在工商、税务机关进行注册登记。在改革中我们突出这一重点,紧紧抓住核销和登记两个大头,严格按照核销和登记的手续和程序依法依章进行核销和登记。

(四)、争取支持,互相配合,按时完成改革任务

争取各级领导的理解支持,与县直各单位互相配合是搞好改革的前提和重要环节,特别是要取得县委书记、县长的关心、取得各相关单位的一把手支持。我们在制定出改革初步方案之后,及时向张建元组长进行汇报,听取他对方案的意见,根据他的意见我们逐条反复斟酌推敲,直到领导满意,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答应先给剧团解决27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和债务的偿还。每年解决一定数额的演出补贴,今年已拨付10万元。在人事解冻后,对剧团主要演员纳入财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工商、地税部门给我们一路绿灯,给予了极大的配合。县编办加班加点,科员朱云下午6点下班回家后,丢下年幼的孩子,又返回机关起草文件,打印核对,直到晚上8点将文件打印好才回家,县工商局、地税局当得知改革时间紧,任务重,缺资金时急剧团所急,为剧团着想担当责任,冒着风险,给我们这次改革先上车后补票,使我们这项工作按时完成了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这次改革最大的问题是剧团,最大的困难是剧团的养老保险。市里因有统筹可视为缴纳,而我县没有统筹资金,必须要拿出真金白银进行缴纳,经测算,仅剧团22名固定工的集体养老保险部分为9969428.8元。

建议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组统一协调各县养老保险,由市人社局召开各县人社局会议做统一安排,解决剧团养老保险问题,减轻县财政负担,使剧团改革彻底完成。


《关于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609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1-11 02:27 , Processed in 0.34179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