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回复: 0

明?杨基《春草》阅读答案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鉴赏100例

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鉴赏100例

目录

1.高启《梅花》

2.王守仁《龙潭夜坐》

3.谢榛《秋日怀弟》

4.扬基《春草》

5.高启《黄氏延绿轩》

6.薛慧《泛舟》

7.李梦阳《秋望》

8.刘羽《一鹭图》

9.杨一清《山丹①题壁》

10.屈大均《摄山秋夕》

11.谢肇淛《钱塘逢康元龙①》

12.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13.于谦《上太行》

14.李攀龙《平凉》

15.孙承宗《二月闻雁》

16.吴承恩《舟行》

17.谢榛《苦雨后感怀》

18.汤显祖《秋发庾岭注》

19.袁中道《夜泉》

20.沈周《栀子花诗》

21.徐祯卿《济上作》

22.张弼《渡江》

23.高启《春暮西园》

24.李攀龙《出郭》

26.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27.袁中道《朝耕》

28.贝琼《经故内》

29.徐渭《题墨葡萄诗》

30.粱辰鱼《屈原墓》

31王世贞《九日风阻郑家口》

32.扬基《闻邻船吹笛》

33.于谦《咏煤炭》

34.唐寅《菊花》李白《感遇》

35.王世贞《登太白楼》

36.吴嘉纪《落叶》

37.刘基《过南旺守闸》

38.徐贲《写意》

39.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40.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

41.陶安《泊江州》

42.黄峨《又寄升庵》

43.李东阳《九日渡江》

44.高翥《秋日》

45.戴珙《盟台夕照》

46.茅坤《夜泊钱塘》

47.孙承宗《渔家》

48.袁凯《江上早行》

49.高启《孤雁》

50.王灿《客中》

51.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

52.【明】杨基《天平山中》【唐】卢仝《喜逢郑三游山》

53.王稚登《新春感事》

54.徐祯卿《偶见》

55.戚继光《登盘山绝顶》

56.何景明《竹枝词》

57.徐渭《龛山凯歌》

58.金銮《柳堤》

59.高启《卖花词》

60.顾文昱《白雁》

61.戚继光《马上作》

62.袁宏道《竹枝词〃其四》 《竹枝词〃其二》

63.龚鼎孳《百嘉村见梅花》

64.丘浚《五指山》

65.王稚登《湖上梅花歌(其二)》

66.王阳明《寻春》

67.蓝仁《题古木苍藤图》

68.唐寅《画鸡》

69.高启《晚次西陵馆》

70.汤显祖《香岙逢胡贾》

71.杨基《梦游西湖》

72.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73.高启《寻胡隐君》

74.孟洋《烟》

75.韩洽《闻雁》

76.何景明《雨夜》

77.戚继光《登舍身台》

78.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

79.谢榛《秋兴》 杜甫《秋兴(其三)》

80.屈大均《壬戌清明作》

81.夏完淳《别云间》

82.谢榛《渡黄河》

83.袁凯《白燕》

84.王世贞《宿香山寺》

86.康海《冬》

87.李昌祺《归自南阳》

88.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89.孙承宗《二月闻雁》

90.邵亨贞《贞溪初夏》

91.夏完淳《即事(其二)》

92.夏完淳《即事》

93.马中锡《晚渡咸阳》

94.谢榛《怨歌行》

95.高启《秋望》

96.顾炎武《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

97.【明】高启《咏蔺相如》 【宋】范成大《蔺相如墓》

98.吴宪章《访客舟中》 杜甫《客至》

99.吴文泰《送人之巴蜀》

100.杜庠《赤壁》

1.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梅花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何郎:南朝诗人何逊,其《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被历代文人誉为咏梅佳作。

1.这首咏梅诗的颔联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请你自选角度做简要的赏析。(4分)

2.诗歌的颈联为什么要写“竹”和“苔”?(3分)

参考答案:

1.诗人以高士、美人设喻,又以雪满山中和月明林下为背景来烘托高士、美人。雪中的梅花如高士横卧山间,月下梅花如清雅的美人从林间款款而来,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梅花的神韵,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突出了梅花孤傲高洁的精神风貌,这也正是作者高洁襟怀的象征。(手法:比喻/烘托/化静为动1分,结合诗句1分,梅花品格/作者襟怀2分)

2.写“竹”和“苔”是为了衬托梅花的高洁。竹和苔都是清雅之物,和梅花互相映衬,深化了诗歌的意境。(衬托手法2分,解说1分)

2.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龙潭夜坐

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本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三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1分)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2分)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1分)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1分)

2.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

①衬托手法。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

②拟人手法。颈联中的“不辞”“偏与”赋予“草露”“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乐。

③用典。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

④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嗅觉: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听觉: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松林之风;视觉:草上露水。(每一点2分,答3即可。)

3.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日怀弟

谢榛①

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注]①谢榛:字茂秦,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②樵苏: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

1.诗的前四句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弟兄孤”的?

2.颔尾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着怎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

1.①生计(生活)上,弟弟“自樵苏”,我则飘泊在江湖;②时间上,“儿女大”,极言分别之久;③空间上,“望中千里”,极言相距之远。(3分。每点1分)

2.运用了比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3分);借秋日落叶、夜雨残灯烘托愁思之深,表现了对兄弟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的痛苦(2分)。(5分。第一问答出“比喻”给3分,只答“对偶”或“夸张”给1分)

4.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春草

杨基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1.简析颈联运用的表现手法。(3分)

2.尾联意境隽永,请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虚实结合。实写眼前的春景,春草和野花幻化成了旧时的歌扇和舞裙,历史与现实奇妙交织,构成梦幻般的图画。表现对往昔繁华的追念和人生无常的感叹。(答“联想”和“想象”也可。)

2.尾联通过描绘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牧人晚归图,平川十里,牧人暮归,草色茫茫,牛羊蠕动,晚风习习,笛声悠扬,营造了一个恬淡优美的境界,抒发了诗人的淡淡闲愁(或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5.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

1“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的特点;“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这里的“靡靡”,指风吹草伏的样子。两个词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 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2.雨后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中来。这句用了比拟的手法,把春光的浓郁蓬勃,扑面而来而不可阻遏之势,十分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而诗人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6.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泛舟

薛蕙

水口移舟入,烟中载酒行。

渚花藏笑语,沙鸟乱歌声。

晚棹沿流急,春衣逐吹轻。

江南采菱曲,回首重含情。

(1)这首诗歌记述了_______(季节)泛舟的经历,表达了诗人______ 的情感。(2分)

(2)这首诗歌的颔联“藏”与“乱”字用得十分精警,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

1.春日 闲适安逸

2.藏字写出了花之多花之密,写出了布满野花的水中小洲其间有欢声笑语摇曳;乱字写出了沙渚上飞鸟振翅鸣叫,表明鸟鸣扰乱了飘荡在水上的歌声,也写出了鸟儿之多(1分)这里的藏和乱字,使本来静止的自然之物具有一种顽皮的动感,全诗动静结合(2分)人与自然交融,人在花丛笑,鸟鸣相和之,以至水面无法知道,是歌声乱了本来栖息的沙鸟,还是鸟声搅乱了人声,描绘出一幅欢快、灵动的画面(1分)传达出诗人对江南美好风光与生活的热爱之情。

7.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望

李梦阳

篇二:明诗鉴赏100例

明诗鉴赏100例

明诗鉴赏100例孙长江

目录

1.高启《梅花》

2.王守仁《龙潭夜坐》

3.谢榛《秋日怀弟》

4.扬基《春草》

5.高启《黄氏延绿轩》

6.薛慧《泛舟》

7.李梦阳《秋望》

8.刘羽《一鹭图》

9.杨一清《山丹题壁》

10.屈大均《摄山秋夕》

11.谢肇淛《钱塘逢康元龙》

12.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13.于谦《上太行》

14.李攀龙《平凉》

15.孙承宗《二月闻雁》

16.吴承恩《舟行》

17.谢榛《苦雨后感怀》

18.汤显祖《秋发庾岭注》

19.袁中道《夜泉》

20.沈周《栀子花诗》

21.徐祯卿《济上作》

22.张弼《渡江》

23.高启《春暮西园》

24.李攀龙《出郭》

26.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27.袁中道《朝耕》

28.贝琼《经故内》

29.徐渭《题墨葡萄诗》

30.粱辰鱼《屈原墓》

31王世贞《九日风阻郑家口》

32.扬基《闻邻船吹笛》

33.于谦《咏煤炭》

34.唐寅《菊花》李白《感遇》

35.王世贞《登太白楼》

36.吴嘉纪《落叶》

37.刘基《过南旺守闸》

38.徐贲《写意》

39.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40.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

41.陶安《泊江州》

42.黄峨《又寄升庵》

43.李东阳《九日渡江》

44.高翥《秋日》

45.戴珙《盟台夕照》

46.茅坤《夜泊钱塘》

47.孙承宗《渔家》

48.袁凯《江上早行》

49.高启《孤雁》

50.王灿《客中》

51.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

52.【明】杨基《天平山中》

【唐】卢仝《喜逢郑三游山》

53.王稚登《新春感事》

54.徐祯卿《偶见》

55.戚继光《登盘山绝顶》

56.何景明《竹枝词》

57.徐渭《龛山凯歌》

58.金銮《柳堤》

59.高启《卖花词》

60.顾文昱《白雁》

61.戚继光《马上作》

62.袁宏道《竹枝词·其四》

《竹枝词·其二》

63.龚鼎孳《百嘉村见梅花》

64.丘浚《五指山》

65.王稚登《湖上梅花歌(其二)》

66.王阳明《寻春》

67.蓝仁《题古木苍藤图》

68.唐寅《画鸡》

69.高启《晚次西陵馆》

70.汤显祖《香岙逢胡贾》

71.杨基《梦游西湖》

72.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73.高启《寻胡隐君》

74.孟洋《烟》

75.韩洽《闻雁》

76.何景明《雨夜》

77.戚继光《登舍身台》

78.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

79.谢榛《秋兴》

杜甫《秋兴(其三)》

80.屈大均《壬戌清明作》

81.夏完淳《别云间》

82.谢榛《渡黄河》

83.袁凯《白燕》

84.王世贞《宿香山寺》

86.康海《冬》

87.李昌祺《归自南阳》

88.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89.孙承宗《二月闻雁》

90.邵亨贞《贞溪初夏》

91.夏完淳《即事(其二)》

92.夏完淳《即事》

93. 马中锡《晚渡咸阳》

94.谢榛《怨歌行》

95.高启《秋望》

96.顾炎武《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

97.【明】高启《咏蔺相如》

【宋】范成大《蔺相如墓》

98. 吴宪章《访客舟中》

杜甫《客至》

99.吴文泰《送人之巴蜀》

100.杜庠《赤壁》

1.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梅花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何郎:南朝诗人何逊,其《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被历代文人誉为咏梅佳作。

1.这首咏梅诗的颔联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请你自选角度做简要的赏析。(4分)

2.诗歌的颈联为什么要写“竹”和“苔”?(3分)

参考答案:

1.诗人以高士、美人设喻,又以雪满山中和月明林下为背景来烘托高士、美人。雪中的梅花如高士横卧山间,月下梅花如清雅的美人从林间款款而来,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梅花的神韵,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突出了梅花孤傲高洁的精神风貌,这也正是高洁襟怀的象征。(手法:比喻/烘托/化静为动1分,结合诗句1分,梅花品格/襟怀2分)

2.写“竹”和“苔”是为了衬托梅花的高洁。竹和苔都是清雅之物,和梅花互相映衬,深化了诗歌的意境。(衬托手法2分,解说1分)

2.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龙潭夜坐

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猗兰:即《猗

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本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三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1分)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2分)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1分)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1分)

2.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

衬托手法。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

拟人手法。颈联中的“不辞”“偏与”赋予“草露”“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乐。

用典。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

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嗅觉: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听觉: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松林之风;视觉:草上露水。(每一点2分,答3即可。)

3.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日怀弟

谢榛

生涯怜汝自樵苏,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注]谢榛:字茂秦,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樵苏: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

1.诗的前四句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弟兄孤”的?

2.颔尾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着怎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

1.生计(生活)上,弟弟“自樵苏”,我则飘泊在江湖;时间上,“儿女大”,极言分别之久;空间上,“望中千里”,极言相距之远。(3分。每点1分)

2.运用了比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3分);借秋日落叶、夜雨残灯烘托愁思之深,表现了对兄弟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的痛苦(2分)。(5分。第一问答出“比喻”给3分,只答“对偶”或“夸张”给1分)

4.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春草

杨基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1.简析颈联运用的表现手法。(3分)

2.尾联意境隽永,请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虚实结合。实写眼前的春景,春草和野花幻化成了旧时的歌扇和舞裙,历史与现实奇妙交织,构成梦幻般的图画。表现对往昔繁华的追念和人生无常的感叹。(答“联想”和“想象”也可。)

2.尾联通过描绘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牧人晚归图,平川十里,牧人暮归,草色茫茫,牛羊蠕动,晚风习习,笛声悠扬,营造了一个恬淡优美的境界,抒发了诗人的淡淡闲愁(或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5.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

1“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的特点;“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这里的“靡靡”,指风吹草伏的样子。两个词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 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2.雨后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中来。这句用了比拟的手法,把春光的浓郁蓬勃,扑面而来而不可阻遏之势,十分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而诗人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6.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泛舟

薛蕙

水口移舟入,烟中载酒行。

渚花藏笑语,沙鸟乱歌声。

晚棹沿流急,春衣逐吹轻。

江南采菱曲,回首重含情。

(1)这首诗歌记述了_______(季节)泛舟的经历,表达了诗人______ 的情感。(2分)

(2)这首诗歌的颔联“藏”与“乱”字用得十分精警,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

1.春日 闲适安逸

2.藏字写出了花之多花之密,写出了布满野花的水中小洲其间有欢声笑语摇曳;乱字写出了沙渚上飞鸟振翅鸣叫,表明鸟鸣扰乱了飘荡在水上的歌声,也写出了鸟儿之多(1分)这里的藏和乱字,使本来静止的自然之物具有一种顽皮的动感,全诗动静结合(2分)人与自然交融,人在花丛笑,鸟鸣相和之,以至水面无法知道,是歌声乱了本来栖息的沙鸟,还是鸟声搅乱了人声,描绘出一幅欢快、灵动的画面(1分)传达出诗人对江南美好风光与生活的热爱之情。

7.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望

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篇三:诗歌鉴赏素材积累·明朝诗歌100首赏析

目录

1.高启《梅花》

2.王守仁《龙潭夜坐》

3.谢榛《秋日怀弟》

4.扬基《春草》

5.高启《黄氏延绿轩》

6.薛慧《泛舟》

7.李梦阳《秋望》

8.刘羽《一鹭图》

9.杨一清《山丹①题壁》

10.屈大均《摄山秋夕》

11.谢肇淛《钱塘逢康元龙①》

12.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13.于谦《上太行》

14.李攀龙《平凉》

15.孙承宗《二月闻雁》

16.吴承恩《舟行》

17.谢榛《苦雨后感怀》

18.汤显祖《秋发庾岭注》

19.袁中道《夜泉》

20.沈周《栀子花诗》

21.徐祯卿《济上作》

22.张弼《渡江》

23.高启《春暮西园》

24.李攀龙《出郭》

26.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27.袁中道《朝耕》

28.贝琼《经故内》

29.徐渭《题墨葡萄诗》

30.粱辰鱼《屈原墓》

31王世贞《九日风阻郑家口》

32.扬基《闻邻船吹笛》

33.于谦《咏煤炭》

34.唐寅《菊花》李白《感遇》

35.王世贞《登太白楼》

36.吴嘉纪《落叶》

37.刘基《过南旺守闸》

38.徐贲《写意》

39.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40.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

41.陶安《泊江州》

42.黄峨《又寄升庵》

43.李东阳《九日渡江》

44.高翥《秋日》

45.戴珙《盟台夕照》

46.茅坤《夜泊钱塘》

47.孙承宗《渔家》

48.袁凯《江上早行》

49.高启《孤雁》

50.王灿《客中》

51.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

52.【明】杨基《天平山中》【唐】卢仝《喜逢郑三游山》

53.王稚登《新春感事》

54.徐祯卿《偶见》

55.戚继光《登盘山绝顶》

56.何景明《竹枝词》

57.徐渭《龛山凯歌》

58.金銮《柳堤》

59.高启《卖花词》

60.顾文昱《白雁》

61.戚继光《马上作》

62.袁宏道《竹枝词·其四》 《竹枝词·其二》

63.龚鼎孳《百嘉村见梅花》

64.丘浚《五指山》

65.王稚登《湖上梅花歌(其二)》

66.王阳明《寻春》

67.蓝仁《题古木苍藤图》

68.唐寅《画鸡》

69.高启《晚次西陵馆》

70.汤显祖《香岙逢胡贾》

71.杨基《梦游西湖》

72.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73.高启《寻胡隐君》

74.孟洋《烟》

75.韩洽《闻雁》

76.何景明《雨夜》

77.戚继光《登舍身台》

78.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

79.谢榛《秋兴》 杜甫《秋兴(其三)》

80.屈大均《壬戌清明作》

81.夏完淳《别云间》

82.谢榛《渡黄河》

83.袁凯《白燕》

84.王世贞《宿香山寺》

86.康海《冬》

87.李昌祺《归自南阳》

88.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89.孙承宗《二月闻雁》

90.邵亨贞《贞溪初夏》

91.夏完淳《即事(其二)》

92.夏完淳《即事》

93. 马中锡《晚渡咸阳》

94.谢榛《怨歌行》

95.高启《秋望》

96.顾炎武《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

97.【明】高启《咏蔺相如》 【宋】范成大《蔺相如墓》

98. 吴宪章《访客舟中》 杜甫《客至》

99.吴文泰《送人之巴蜀》

100.杜庠《赤壁》

1.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梅花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何郎:南朝诗人何逊,其《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被历代文人誉为咏梅佳作。

1.这首咏梅诗的颔联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请你自选角度做简要的赏析。(4分)

2.诗歌的颈联为什么要写“竹”和“苔”?(3分)

参考答案:

1.诗人以高士、美人设喻,又以雪满山中和月明林下为背景来烘托高士、美人。雪中的梅花如高士横卧山间,月下梅花如清雅的美人从林间款款而来,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梅花的神韵,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突出了梅花孤傲高洁的精神风貌,这也正是作者高洁襟怀的象征。(手法:比喻/烘托/化静为动1分,结合诗句1分,梅花品格/作者襟怀2分)

2.写“竹”和“苔”是为了衬托梅花的高洁。竹和苔都是清雅之物,和梅花互相映衬,深化了诗歌的意境。(衬托手法2分,解说1分)

2.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龙潭夜坐

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本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三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1分)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2分)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1分)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1分)

2.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 ①衬托手法。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

②拟人手法。颈联中的“不辞”“偏与”赋予“草露”“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乐。

③用典。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

④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嗅觉: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听觉: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松林之风;视觉:草上露水。(每一点2分,答3即可。)

3.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日怀弟

谢榛①

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注]①谢榛:字茂秦,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②樵苏: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

1.诗的前四句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弟兄孤”的?

2.颔尾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着怎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

1.①生计(生活)上,弟弟“自樵苏”,我则飘泊在江湖;②时间上,“儿女大”,极言分别之久;③空间上,“望中千里”,极言相距之远。(3分。每点1分)

2.运用了比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3分);借秋日落叶、夜雨残灯烘托愁思之深,表现了对兄弟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的痛苦(2分)。(5分。第一问答出“比喻”给3分,只答“对偶”或“夸张”给1分)

4.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春草

杨基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1.简析颈联运用的表现手法。(3分)

2.尾联意境隽永,请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虚实结合。实写眼前的春景,春草和野花幻化成了旧时的歌扇和舞裙,历史与现实奇妙交织,构成梦幻般的图画。表现对往昔繁华的追念和人生无常的感叹。(答“联想”和“想象”也可。)

2.尾联通过描绘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牧人晚归图,平川十里,牧人暮归,草色茫茫,牛羊蠕动,晚风习习,笛声悠扬,营造了一个恬淡优美的境界,抒发了诗人的淡淡闲愁(或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5.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

1“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的特点;“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这里的“靡靡”,指风吹草伏的样子。两个词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 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2.雨后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中来。这句用了比拟的手法,把春光的浓郁蓬勃,扑面而来而不可阻遏之势,十分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而诗人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6.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泛舟

薛蕙

水口移舟入,烟中载酒行。

渚花藏笑语,沙鸟乱歌声。

晚棹沿流急,春衣逐吹轻。

江南采菱曲,回首重含情。

(1)这首诗歌记述了_______(季节)泛舟的经历,表达了诗人______ 的情感。(2分)

(2)这首诗歌的颔联“藏”与“乱”字用得十分精警,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

1.春日 闲适安逸

2.藏字写出了花之多花之密,写出了布满野花的水中小洲其间有欢声笑语摇曳;乱字写出了沙渚上飞鸟振翅鸣叫,表明鸟鸣扰乱了飘荡在水上的歌声,也写出了鸟儿之多(1分)这里的藏和乱字,使本来静止的自然之物具有一种顽皮的动感,全诗动静结合(2分)人与自然交融,人在花丛笑,鸟鸣相和之,以至水面无法知道,是歌声乱了本来栖息的沙鸟,还是鸟声搅乱了人声,描绘出一幅欢快、灵动的画面(1分)传达出诗人对江南美好风光与生活的热爱之情。

7.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望

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①,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②。


《明?杨基《春草》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462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5 11:11 , Processed in 0.27550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