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暑期社会实践农民收入情况调查 论文
安徽科技学院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
调研报告(论文)
题目:徐庙村村民收入与支出情况调查
所在学院:农学院
专业班级:农学152 负责人:刘峰
联系电话:15756179543 指导老师:沈树周
提交时间:
安徽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关于徐庙村农民收入与支出情况调查
刘峰、周银军、王权
指导老师:沈树周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对我国农民的收入以及消费支出进行了各种分析,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从而提出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徐庙村、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农民经济收入去向、问卷调查。
引言:农业是文明发展的基础,我国作为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是否能持续稳定的发展。近几年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但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相比,依然很低。虽然我们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却使用了占世界44%的农民来实现的,我国农业在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的同时,很多深层次的矛盾也在日益显露。为了了解农民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情况,我们做了如下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介绍
(一)调查时间
2016.7.15—2016.8.1
(二)、调查地点
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徐庙村
(三)、调查方法
走访调查为主与问卷调查相结合
(四)、调查对象
徐庙村村民
(五)、调查主题及目的
徐庙村村名年收入的主要来源与收入的支出情况、村民对于自己一年的收入是否满意以及村民对于未来收入的愿景。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收入主要来自于在家务农的农民
2、收入主要来自于外出务工的农民
3、收入主要来自于其他方面的农民
三、主要数据分析
(一)、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分析
1、在家务农
由上表可以得知,徐庙村大部分村民还是在家务农,而年收入也主要来自于农产品的兑换。这是农民最传统的经济来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形势也受到了冲击,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也日益显现,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成本高,收益少。随着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局面的出现,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更加剧了价格的下跌趋势。这是导致农业生产收益少的直接原因。虽然政府也曾为改变这种局面而提高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但是同时也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产生刺激,造成农资价格也随之上升,结果依然是增收空间十分有限。另外,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也是造成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原因,这两种因素直接导致了农民增收的困境。
2、商品流通不畅。近年来,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价格大幅下滑,农民收入下降。然而农产品大多以乡村为单位组织销售,每到上市盛期,各单位各自为阵,不断增加了费用,而且易使区内产品聚集到同一地方,相互杀价,造成内耗,一些农户只好忍痛低价甚至亏本倾销,满载而去,负债而归。
3、增收难度增大。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而提价的空间和可能均已很小。并且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从事第3产业等获取收入的渠道变窄。而且农业仍然是一个弱质产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仍起着决定性作用,风调雨顺即丰年,天旱雨涝就减产,对农民收入增减的影响不言而喻。
2、外出务工
在改革开放浪潮下,外出务工成了农民获得农业收入以外收入的新选择。这是一种工资性收入,这种收入以其广阔的增长空间成为了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切入点。由上表可以看出选择外出务工的农民收入要远高于在家务农的农民,而且这是一种工资性的收入,不会受到天气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收入相对于在家务农要稳定些。然而这种选择外出务工的农民群体存在的问题及弊端也不少,只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知识水平决定就业难度。缺少技术专长、文化素质低一直是农民工身上暴露的最明显问题,金融危机以来更为突出。企业停产或裁员,无技能、文化低、年龄大的农民工是被首先剔除的对象。靠出卖体力挣钱的农民工,生活更加艰难。
2、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大。据调查显示,全县外出农民工平均周工作时间为50.7小时,日平均工作时间在8小时内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9.6%,8-10小时的占33.8%,10-12小时的占28.2%,12小时以上的占8.5%。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低仍然是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难题。
3、保险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偏低。农民工主要从事一些城里人不
愿意干的脏、累、苦、险的工种,生产安全缺乏保障,尤其是在建筑、采掘行业工作,不能及时得到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及保护用品,工伤保险的需要特别强烈。然而,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县农民工此项保险的参保率也只有27.3%。
4、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外出务工的农民要么是夫妻都外出务工,要么就是丈夫外出务工,妻子在家务农。前者基本上孩子都是交给老人看管,而老年人普遍缺乏文化知识,而且对于孙子、孙女多是宠爱,甚至是溺爱,百依百顺。这就导致对于子女的教育上出现了问题,而且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对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并没有好处。空巢老人现象也不容忽视,对于老人们来说,年纪大了,难免有个疾病什么的,而老人们又普遍看医生等,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和陪伴,要是有什么突发情况就得不到解决,而且老人们因为没人陪伴心情上难免寂寞。而对于后者,丈夫外出务工,妻子在家务农这种家庭。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就相对要好得多了。
3、其他方面
还有一小部分村民,既不在家务农,也不是外出务工。这类村民绝大多数都是做生意,包括各种财产投入性收入、租赁变卖财产等。而这一部分村民主要是80后与90后,接受过教育的人,他们几乎都是年轻的一代,有的人在公司上班,工资、福利都有保障,有的人在外开店做生意等。由上表可以看出,这一小部分村民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其他两种村民的的收入,而且一年的支出也要高于其他两种村民,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村民。这一小部分村民因为基本都是做生意的,投入高,回报也高。但是高投入与高收入也往往伴随着风险。如果遇到行情和市场不好、不景气的情况,那这一部分村民收入就会大打折扣,还不如在家务农的农民,甚至还会亏本,陪得一文不剩。所以说,这类村民赚的多,风险也大但总的来说,这部分村民还是赚到钱了。
(二)支出主要方向
徐庙村的村民收入主要是用于家用,置办一些家庭用品,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生活水平上升了,对于食品方面的支出也挺大的。孩子的教育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每年用于孩子的学费占家庭费用的比例也越来越重。
(三)、综合分析
由以上问卷调查及走访调查的数据来看,当前农民经济的来源于支出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民收入方式的多样化,使农业对农民增收的主体地位动摇,出现了明
篇二: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
作者:
学号:
院系:
年级:
班级:
日期:2010年8月12日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我国是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而农村人口的数量占到总人口的将近60%。人们的生存发展以及国家经济科技等的进步都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作。现在农民收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我国的"三农"问题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问题。《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就指出:“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而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再到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总体上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仍然呈现出相对滞后、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吻合等弊端,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镇的农民关于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调查方式包括发放不记名调查问卷、实地走访以及与当地农民交谈了解情况等。
二、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大三的学生。此份调查问卷主要是了解农民的收入来源,不涉及其它事情,调查问卷不留名,不泄露您的隐私。非常感谢您的配合,谢谢!
1.您的年龄是
A 18 -40 B 40-50 C 50 以上
2.您家庭目前人口数目人
3.您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是
A农业收入 B 外出务工C 经商D 其它
4.您家庭一年的收入状况
A5000以下 B.5000-10000C 10000以上
5.您家里主要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
A建筑业B运输业 C 采矿业 D服务业F其它
6.您觉得打工与务农哪个挣的钱多
A 打工 B务农
7.您是不是专业养殖户或种植户
A是 B不是
8.您的文化程度是
A小学及以下 B初中 C高中D 大专及以上
9.在你的消费当中,哪种消费内容所占的比例最大:
A供养子女学习 B家庭饮食开销 C娱乐方面 D 其他
10您对国家实施的三农政策的满意程度
A.较满意 B满意C一般 D不满意
11.乡村干部处在农村最基层,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您对村干部看法:
A满意B不满意C基本满意
12.对乡村干部不满意原因:
A不思进取B不深入基层C贪占、吃喝风严重D知识结构不能满足需要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份,调查对象为我家乡所在的本村以及邻近行政村的农民。参与调查过程的人们年龄都在30至50岁之间,绝大部分已经成家。在调查的30户农民中,人口总数为109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每年人均纯收入大概为1400元(因为没有办法统计每个被调查对象家庭的具体收入数据,只能根据调查结果得出大致的收入水平)。家庭年收入5000元以下的户数为26户;5000—10000元之间的户数为0户;10000元以上的户数为4户。在被调查的30个家庭中,外出务工人员数目为26个,主要从事采矿、建筑行业的工作。具体比例为从事采矿业15人,占57.7%;从事建筑行业9人,占34.6%;从事服务行业2人,占7.7%。被调查的人们,知识水平普遍较低,30个调查对象的学历均为高中以下水平。而且绝大多数认为家庭开销最大的为子女上学费用。
通过对调查问卷以及谈话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我得出了本村附近农民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收入水平普遍比较低。30户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大概只有1400元。如果除去日常生活、子女读书、生病就医,婚丧嫁娶人情世故等的费用,农户所剩无几。如果再遇上自然灾害或者收成不好,甚至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2、农民收入渠道窄,要想增收难度较大。大部分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传统的粮、棉、油等农产品,而且经常会出现粮价下跌,卖不出去等情况;调查对象普遍反映家中有剩余劳动力,但是由于知识水平较低,同时市区直企业下岗职工也在不断增加,这些都给他们外出打工获得收入增加了很多的困难;大部分村镇企业也因为经营不善出现亏损甚至关闭,这也制约了农户收入的增加。
3、外出打工待遇较差,工作条件艰苦。在与被调查的30户农民聊天过程中,大部分人都说家里面出去务工的人从事的都是建筑队工作或者井下采煤工作,收入很低,工作环境非常恶劣,而且还经常有危险。但是由于学历的限制,他们外出也只能从事这些方面的工作。
4、农民收入非常不平衡。少数农户的高收入掩盖了个别农户收入下降的真相。通过了解发现,个别农户的年收入已经过万,生活水平也很高;但是也有农户的家庭年收入不满一千,已经到了赊账度日的地步。这种情况的发生跟个人有关,也跟国家政策以及村干部的领导有关。
5.村干部问题重重,村委服务不到位。通过调查我发现,本村以及临近村庄的村干部选举已经成了“选钱”—谁有钱谁就能当上干部。有人为了当上村干部,花费巨额资金送礼,有的甚至打起了“选票价格战”,一张选票从100到1000不等,有的候选人一次竟花费几万甚至几十万。不难想象,在这情况下组织起来的村委会其服务意识和带动能力是怎样的。素质偏低的村委会成员导致村委会发挥不了应有的职能,这也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6.农村儿童教育水平以及师资状况堪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当地的教师工资水平较低,这致使大量优秀教师流失,进而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的辅导、教育乏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心理发育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等。
四、对策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想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就必须多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存在的种种不足。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政府部门可以安排科技人员下乡,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打破思想僵化的局面,鼓励农民大胆尝试,自主创新。
2.发展乡镇企业,推动本地经济发展。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依靠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来解决问题,根据当地的农业特色,建立与其相关的乡镇企业,聘请外来有管理经验的人员进行管理辅导,使企业走上良好的发展轨道。
3.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国家应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拓宽农民收入途径,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富裕。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逐步缩小城乡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差距。
4.加大政府监督保障力度,规范制度体系。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每年从财政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保障农民生活,减轻农民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压力,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规范制度体系,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严格执行,使农民真正从中受益。这样也可以保证每位农民达到温饱水平,不至于出现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
5.增强农民民主民权意识,提高村官素质。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对广大农民普及选举知识,使他们明白选举村干部并不是“选钱”,而是选出一个带领自己致富的领导,一个可以信赖的、有领导能力的人。同时加强乡镇政府的行政干预力度,严厉打击贿选行为,保障每次选举实现公正公平公开,选出村民心目中满意的干部。
6.加大农村学校师资力度,提高教育水平。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保证并进而提高农村教师的收入,吸引外来优秀教师来农村任教,使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水平得到提升。同时组织城镇孩子进行“一帮一”活动,关爱关怀农村留守儿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篇三:关于XX村农民收入情况的调研报告
选题:农民收入状况和农村基本状况调研
XX村农民收入状况调研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农民收入状况,包括收入水平、收入来源、收入结构等,并据以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科学的依据。 调查时间:2014.8.2-8.9
调查地点: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陈瑶湖镇水圩村
调查对象: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陈瑶湖镇水圩村的农民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共25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为17份,还有一份与村委会书记座谈后的访问结果。
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一个关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严峻问题,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直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但农民的收入依然是增长缓慢。2014年的八月份,我就我们安徽省枞阳县里面的一个村子—水圩村展开了农民收入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我们调查问卷和座谈的内容有以下方面:
1.每个家庭的总人口数、劳动力数、外出打工人数、受教育人数及程度;2.每个家庭拥有的农田亩数、是否出租或扭转给大农户;3.每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哪些,如外出务农、在家务农、在家做生意等等;4.每个家庭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满意度以及对于政府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满意度;5.影响每个家庭收入的原因有哪些,如资金、劳动力、农产品销售困难、技术、自身文化水平低等原因;6.每个家庭对于吃穿用住行以及医疗方面的保障政策的看法;7.每个家庭希望通过何种方式来增加农民收入,如发展大棚蔬菜、招商引资办农副产业等;8.每个家庭对家庭主要收入有何看法或者希望。
此次调查结果因农村主要劳动力不在家、调查范围不广而有些不全面,但还是可以由样本17户的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结果得出如下分析:
一、农民收入现状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样本17户(原材料见附带材料)
水圩村人均收入分布柱形图
由此表可以看出,农民家庭的年收入人均最多的分布在3000-5000元,次之5000-8000元,主要集中在人均几千元上,也有一年人均收入过万的,整体来说农民收入还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本次共走访调查农户25户,有效数据为17户,其中:纯农业户2户,半农半外出务工5户,完全在外务工3户,半农半在家务工的有1户,在家做生意的有4户,依靠基本工资的2户。其中,2013年度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 1户;1万元(含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 0户;2万元(含)以上3万元以下8 户,3万元以上(含)8户;调查显示:当前,水圩村大部分村民家庭收入还是可以支出相关生活教育等费用的,生活水平质量还算良好,如果考虑较高的物价,生活水平应属于中下等,收入一般可以维持每年日常生活的支出。
二、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一些重要指标的比率
由此表可知,农民的收入来源大多数是以务农(包括在家务农和在外务农承包多数田地)为主,次之是外出打工和在家经商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中,扭转田地给大农户的农民占半数以上,说明农村的田地种植开始规模化、大范围化,最后,在城镇买房的仅占十分之一,农民在村子自己盖的新楼房占半数以上,说明农民在住方面的经济能力还是有限的。
在此次调查的17户中,总人口79人,其中,除老人和学生以后有劳动力53人,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外出务工23人。在农户的收入构成中,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始的生产模式,以种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等原始农作物为主,二是生产农副作物,三是外出务工,四是在家做点小生意。从收入构成可
以看出,农民来源于外出务工和原始的生产模式的收入一般,来源于经济作物的收入较多,其次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较好,如退耕还林、良种补贴等也在给一般家庭进行了贴补。
所以,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安徽省枞阳县水圩村整体农民收入相对去年有了较大增益,收入水平较其他村子为中等水平,水圩村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在家务农、在外承包农田、发展农副产业等,收入因承包农田数量、农副产业情况而异,一般来说,在家务农几亩田的年纯收入为几千元左右,在外承包农田的大农户年纯收入约为2~3万元/100亩,发展农副产业一般年纯收入在几千元左右。因为水圩村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务农和在外务工,所以靠种植经济作物就成了收入来源的重中之重,故农产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当年的收入情况。此外,从调查出的在家劳动人数占总劳力人数近57%的比率来说,农民不仅在家务农,在外打工的也居多,农民各自看法不一,大农户即承包多数农田的人们认为务农带来的收入大于务工,而更多的农民倾向于去大城市务工来增加收入,这也是为什么大城市里农民工增多的原因。1根据调查问卷和座谈了解的情况,我认为当前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不是很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 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觉得农民普遍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水圩村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几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所以能写字的人也不是很多,问卷调查好大一部分都是我自己帮农民代写的。其次我还询问了农民有没有引进机器以及相关技术种植生产农作物,普遍都说没有,都是采用传统经验来进行农业生产,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十分之一。最后是问到农民对吃穿用住行等方面有没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因农民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水圩村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这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之一。
2. 农民绝对收入水平相对物价上涨来说较低。虽然被调查的17户中,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占大多数,但近年来农村家庭开支逐年加大,尤其是教育、住房等到方面支出更大,所以每年农民的纯收入几乎是没有剩余的。
3. 城乡差距加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到制约。近几年来,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有利政策,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农民生活水平没有很大的提高。其次,因为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特别多,造成接受的教育文化知识不全,起步就远远落后于城市。
4.交通不发达。农村不如城市,交通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交通不发达的农村,没有机会去发展农业企业,就算可以发展各种小企业,也是无利可图的,所以,国家应该鼓励在农村里面招商引资,让农民发展农副产品企业或者扶持私营企业,让农村的各种小企业带动当地的交通和经济发展。
5.农民的生产技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技术与生产严重脱离,农民学不到新技术,一味地采用传统技术生产,导致农业产品质量不高,增收渺茫。
6. 增收速度缓慢。农民受传统的生产模式左右,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通过此次调查发现,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其次,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民无法更新生产观念,无法提高生产技术。
7.农民对于增收的积极性和干劲不高。大多数农民没有得到国家的鼓励和扶1 此为与村委会书记交流后的总结
持,所以积极性总是不高,什么样的心态决定着增收不增收。
8.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产品比较单一,不会因地制宜,发展更多的特色产品和农副产品。水圩村农民种植的大多数农作物都是水稻,少部分人会种植其他各种农作物如棉花、玉米等,其次,农副产业很少。
9.干部阶层贿赂严重,国家拨下的粮补与修筑公路所用的资金总是被私用,造成了农村交通状况总是豆腐渣工程。其次,村官选举问题重重,村委服务不到位,在经济落后、没有乡镇企业的村庄,村干部选举很少有人问津,当选者为年龄较大、无力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素质偏低的村委会成员导致村委会发挥不了应有的职能。使其在引导种植结构、引导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导加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10. 社会保障措施不力,致贫因素增加。水圩村农民只有一点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的医疗保障,由于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足,农民生产和生活保障能力差,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能力差,农民在住房、医疗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外,国家出台的一些保障措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在执行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农民收益不大,像农村合作医疗,仅从定点医疗机构的药价看,同一品牌的剂量和常用量,从定点医疗机构的,药价即使扣除报销部分,往往比从药店购买的还贵,因而最大受益者并非农民,而是医院,所以水圩村农民享受到的也只是很小一部分的医疗保障政策。
三、对策与建议
以上为此次调查的问题分析,针对农民增收的问题,结合农民的相关建议,我得出以下几点对策:
1.国家应该在农业方面加大培训农民,引导规模种植,考试上岗,自己以 股份制加入,收入和付出成正比,这样农民干劲更大,农民收入才会有很大提升的可能性;
2.国家对于私营农民企业应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与优惠政策,这样农民企业才有可能越做越大,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3.当地政府应支持农民因地制宜发展庭院循环经济和创办特色农副产品企业;
4.国家应该大力落实对于农民的相关政策,严格监督政策实施,去除农村的贪污腐败,引导农村良好风气,引导农业的良性发展,另外,还要推进乡镇民主建设,切实提高村干部素质。对于村干部选举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对于出现“贿选”现象的村庄,可以在村内设置观察员,监督村里的选举行动。同时加强乡(镇)政府的行政干预,严厉打击“贿选”行为。而对经济落后的地区的村庄,政府应加大对其民主建设的突入力度,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有识、有才能的人选举,这样才能引领一个村子的经济良性发展;
5. 加快交通干线的建设工程,彻底改变农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交通现状,交通便利了,各种农业产业才能有条不紊地发展起来;
6. 立足农业特色,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进程。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这个问题,应立足特色,靠发展农业和相关农副产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各乡镇的农业特色,建立与其相关的乡镇企业。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暑期社会实践》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43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