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认一认、唱一唱这三个音符--《快乐的do re mi》。(板书:快乐的do re mi)
二、音乐训练
(一)识唱do re mi
师:这七个数字在音乐上代表七个高低不同的音符,看板书:
标记: 123 4 5 67
唱法:dore mifasollasi
由于它们简单明了,在记谱、读谱上又方便,因此,这种“简谱” 记谱方法在我国很流行。 生:跟着教师的手势唱音符do re mi
(二)创编音乐短句
师:孤立的音阶是不能表达“乐意” 的,正如我们所学的汉字一样,只有将它们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结合并形成旋律,它们才有生命力。下面我们玩个小游戏,用声音来走迷宫。看,简谱音符do re mi正在进行队列表演呢,请你说一说、唱一唱。(出示图片)生:先自己创编练习,再分别说一说、唱一唱自己创编的音乐短句,让全班学唱。师:给予音准、节拍、节奏等方面的指导与鼓励。
(三)解决难点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拍一拍,并给老师拍击的节奏谱上小曲子(只用do re mi 三个音)。
2/4 xx.x | x 0 | xx.x | x0 ||
2/4 xx | x x x | x.xx | x-||
2/4 xxxx | x x x | x.xx | x- ||
2/4 x.x x.x | x - | x.x x.x | x- ||
师:拍一条节奏并出示相应的节奏图谱。
生:先自我练习,再个别展示,边拍节奏边唱自编的曲谱。
三、新授歌曲
(一)导语
师:刚才同学们个个都像“小小作曲家” ,用do re mi三个音符进行了音乐创编。今天我们来听听作曲家汪玲在音乐创作中是怎样用这些音符和节奏的。
《快乐的do re mi》是一首欢快活泼、极富儿童情趣的歌曲。2/4拍,1=G,六声宫调式,一段体结构。匀称的节奏使歌曲颇具进行曲的风格。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旋律的大跳、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多次出现使歌曲更加明朗欢快。全曲由三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前四小节完全相同,后四小节产生变化;第二乐句第五小节的节奏变化在学生演唱时可能会与第一乐句混淆,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解决;第三乐句“”连续附点节奏增加了乐曲的动感,切分音“”和跳音“”的对比使歌曲更富有儿童情趣。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1. 师: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新朋友,你们听听他们是谁?
2. 教师范唱《快乐的do re mi》第一段歌词的前两个乐句。
3. 学生聆听后回答:do re mi。
二、学习唱名
1.认识do re mi唱名。
(1)老师在黑板上出示do re mi。
(2)介绍音符的唱名1唱do;2唱re;3唱mi。
(3)学生跟老师的琴声唱一唱do re mi这三个音。
2. 听音练习:寻找do re mi。
(1)老师发给学生三张写着唱名do re mi的卡片。
(2)老师分别弹奏三个音,学生听后举起相应的卡片。
3.听音游戏。
(1)请6名同学,每人发一张写有一个唱名的卡片。
(2)老师弹琴,学生按照听到的音高,对应手中的卡片找到和自己相同唱名的朋友。
(3)学生再唱一唱这几个音。
三、学唱歌曲
1. 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新朋友,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 欣赏歌曲《快乐的do re mi》动画。
3. 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4. 学唱第一段。
(1)教师播放一遍歌曲第一段,请学生听一听歌曲中哪一句最能表现欢快的情绪。
(2)学生听后回答:歌曲的最后一乐句最能表现欢快的情绪。
(3)师: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节奏跳跃,运用了附点八分、切分节奏。歌词中用了衬词。
(4)学生按照节奏轻声读第一段最后一乐句歌词。
(5)学生跟琴演唱。(声音要轻巧有弹性。)
教学要求:教师可先范读,对复杂的节奏型(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给予引导;诵读歌词时
要注重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
(6)老师和学生配合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老师演唱歌曲第一、二乐句,学生演唱第三乐句。)
教学要求:学生在唱第三乐句时,要注意声音轻巧、跳跃。
(7)老师弹琴,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老师听后加以指导。
5. 学习演唱歌曲第三段。
(1)播放歌曲第三段,学生听歌曲录音。
(2)学生跟琴直接演唱。
6. 学习演唱歌曲第二段。
(1)老师范唱《快乐的do re mi》第二段谱例,学生听歌曲的内容唱的是“妈妈的摇篮曲”。
(2)师:用什么样的速度表现摇篮曲呢?力度应该怎样?
生:回答。
(3)教师播放《快乐的do re mi》第二段伴奏音频,学生用歌声表现第二段。(速度慢、力度较弱、声音应是很柔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