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回复: 0

我伟大的十三阿哥胤祥和四阿哥胤禛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研究性学术报告】”九龙夺嫡“各皇子成败因素的分析

研究性学术报告

研究课题:“九龙夺嫡”各皇子成败因素的分析

研究人员:陈星辰

康熙八岁登基在位六十余年,无论文治武功皆可彪炳青史,可以说是历代帝王里的佼佼者。然而,在选择接班人亦即立储的问题上,他却历经曲折,屡屡失误,从而大大影响了他晚年的心境、身体乃至成就。

在康熙朝之前,满清实行八旗拥立制度,八旗有权推选新君。顺治皇帝对其进行的改革,在削弱八旗的同时,也无形中增长了上三旗的势力。为防止上三旗以拥立之功反过来控制皇帝,康熙决定按儒家经典论述,实行立储制度。

但是,青年太子和壮年皇帝间永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余诸皇子对皇太子的围攻、朝中结党之风的盛行,最终让这一切走向悲剧。

一、局势初成

康熙十四年六月初三,康熙突然宣布册立仅仅一岁的皇二子胤礽为太子;十二月十三日,于太和殿举行册典,授胤礽皇太子册、宝,正位东宫,十四日正式颁诏天下。康熙对太子十分爱惜,亲自为太子启蒙,讲授四书五经。后因政事繁忙,又请了熊赐履、汤斌、张英、李光地以及当时名儒单独为其辅导。同时,康熙为了维护太子太子权威,巩固太子地位,专门为太子胤礽制定了特殊的服饰、仪仗、器用,打击固守满洲旧习、对太子不满的大臣;康熙还为太子修建了太子东宫毓庆宫,更要求臣子在万寿节、冬至、元旦、太子千秋节不仅要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还要前往东宫,对太子行二跪六叩大礼。这些做法,使太子的地位空前稳固起来。

但在满洲旧习的影响下,立太子之后,朝中出现了拥护太子和反太子两大政治势力。 拥护太子的以索额图为首,他是康熙幼年首席辅政大臣索尼之子、仁孝皇后叔父、皇太子叔姥爷、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曾经是康熙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康熙二十八年他担任中俄议定边界谈判的中方首席代表,主张尼布楚、雅克萨两地当归清朝,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反太子党以大学士纳兰明珠为首,同样深受康熙信任。他是大阿哥胤褆的叔祖,自然更属意大阿哥胤褆。

大阿哥胤褆比胤礽大两岁,颇有才干,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父作事最多。他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巡视,都有所作为。康熙二十八年胤褆第一次随伯父抚远大将军福全出征,任副将军,当时仅十八岁。

胤礽身为皇太子,身边阿谀奉承之人缕缕不绝,更有许多媚上欺下者依附于他。太子党的中坚人物,如索额图、麻尔图、额库礼、温代、邵甘等,为了替太子培养势力,更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送来的贿赂奉承,大多全盘接受,当时的江南官场,全是太子的势力范围。

随着太子逐渐长大,他周围的势力也逐渐膨胀。皇储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暴露——青年太子和壮年皇帝之间的问题根源在于权力的分配,多年的温情相处终究经不起日日猜忌的消磨,更不要说其余诸皇子不放过任何一个诋毁太子的机会。康熙经常敲打太子党羽,在三十七年进行了第一轮皇子册封。大阿哥胤褆封为直郡王,三阿哥胤祉封为承郡王,四阿哥、五阿哥、八阿哥被封为贝勒。康熙这样做,未尝不是为了磨练太子,却将争储这潭水搅得更浑。

此时皇子之间的势力集团已初见端倪。四阿哥胤禛紧紧依附着太子,十三阿哥也是隐形

的太子党;八阿哥的养母惠妃是大阿哥的生母,近水楼台团结在大阿哥胤褆身边;自幼与八阿哥胤禩交好的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也暗中支持直郡王胤褆。至此九龙争嫡的局面已蓄势待发。而五阿哥胤祺自幼由皇太后抚养且性格温和,与其他皇子不熟,独善其身;七阿哥胤佑天生患有腿疾,得以独善其身。

康熙最器重太子胤礽,最放心四阿哥胤禛,最宠爱十三阿哥胤祥。此时,诚郡王胤祉帮康熙编写整理典籍,八阿哥在朝中已满是赞扬之声,可以说,康熙这几个儿子都是人中龙凤,因而也有人说爱新觉罗家的杰出的人物全都在这一代,后来的子孙都拿不出手。此时的九阿哥胤禟和胤誐并不受宠——这里需辟谣,现在都说九阿哥风流俊俏,而史上的九阿哥“痴缠肥胖”,常被自家兄弟“戏谑轻贱”,甚至连父亲康熙也将胤禟“不比之于人数”。而皇十子胤誐的母亲宜妃身份高贵直逼赫舍里氏皇后,是“子以母贵”的典型,康熙为维护太子的权威,虽喜欢他直爽的脾性,并不会施与额外的宠爱。

二、太子初废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贬斥索额图一党,向太子一党发难。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携太子、长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巡幸塞外。这里可以说是太子胤礽一生的转折。

胤禔等皇子向康熙报告了许多太子的不良表现,这为之后埋下了伏笔。胤褆等人说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还有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这些报告有些是不实之辞,但是康熙深信不疑。他不仅为太子的暴行所气恼,而且不满太子的越位处事。他认为皇太子的行为“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康熙巡幸途中,刚满7岁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十分焦虑,太子却无动于衷。康熙一方面疼爱年幼的老来子,一方面又回想起十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件事:康熙二十九年七月,乌兰布通之战前夕,康熙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与皇三子驰驿前迎。胤礽到行宫看到皇父病容,“略无忧戚之意,见于词色”,康熙认为这个儿子“绝无忠爱君父之念”,让他先回北京。当时只有16岁的胤礽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皇父的不满,但是康熙认为这说明皇太子不孝,不堪重用。后来康熙在废太子时说已包容了20年,就是以这件事作为起点,可见此事给康熙留下多深的印象。康熙气愤地责备太子:“伊系亲兄,毫无友爱之意。”但是皇太子不仅不接受批评,而且还“忿然发怒”,蛮横地与皇父顶嘴。

更有“帐殿夜警”事件。返京途中,康熙发现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立即怀疑太子可能要“弑逆”。这件事也刺激他下决心立即废掉皇太子。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康熙在巡视塞外返回途中,召诸王、大臣、侍卫、文武官员等齐集行宫前,命皇太子胤礽跪下,痛哭流涕,数落胤礽的罪状。同日,康熙为了打击太子集团的势力,下令将索额图的两个儿子格尔芬、阿尔吉善及胤礽左右二格、苏尔特、哈什太、萨尔邦阿等人“立行正法”。不久胤祄病死,对康熙来说真是祸不单行,感情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康熙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不得不废斥皇太子。但废斥之后,又一连六日“未尝安寝”,对诸臣谈起此事,“涕泣不已”。九月十六日,康熙回到北京。命在上驷院旁设毡帷,给胤礽居住。又命四子与长子共同看守。当天,康熙召集诸臣于午门内,宣谕拘执皇太子胤礽之事。康熙亲撰告祭文,于十八日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将废皇太子幽禁咸安宫,二十四日,颁诏天下。

皇太子从康煕十四年初立,至康煕四十七年初废,长达33年之久。这时康熙帝55岁,皇太子35岁。为了培养太子,康熙帝可谓费尽苦心。废太子一事使康熙帝悲愤叠加,格外痛心,心力交瘁。此时,康熙已经进入老年,而接班人却变得渺茫。他哀求皇子们说:在同一时间里发生皇十八子死和废太子两件事,心伤不已,你们仰体朕心不要再生事了。然而康熙帝的儿子太多,他在位时间又长,夜长梦多,皇子们早已形成了几个利益攸关的政治集团。他们之间的争斗,不是争夺房子、银子、珠宝和土地,而是皇位。巨大的诱惑,使这种争夺

由表及里,由隐到显,由缓到急,由温到烈,势不能止。康熙帝废掉皇太子的举动不仅没有制止这种争夺,反而让一些皇子仿佛看到了希望,因而储位之争更为激烈。

三、复立复废

康熙四十七年,第二次皇子册封。此次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封为贝勒,十三阿哥仍是个光头阿哥——胤祥卷进了十八阿哥的事件中,遭了厌弃。至于其中的真相,至今没有人知道。

自废太子后,胤褆可谓是得意忘形。他认为康熙不立嫡即立长,但康熙帝对他的野心已有所觉。康煕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宣布拘执胤礽同时,即明确宣谕:“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胤禔利令智昏,竟奏请杀掉胤礽,说:“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帝听了意识到胤禔与胤禩结党谋储位,竟欲杀害胤礽。康熙帝一再斥责胤禔其杀弟之念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胤褆后来见争储无望,渐渐把自己的势力移交给胤禩,更找来“神算”张明德,称“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康熙帝派人追查张明德相面之事。康熙帝斥责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欲著将其锁拿,交与议政处审理。后由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禵舍身相救,方才未果。十月初二日,因张明德案,被革去贝勒,降为闲散宗室。十月初四,再受康熙帝责,谓其“自幼性奸心妄”,邀结苏努为党羽,并言其妻“嫉妒行恶”。

诚郡王胤祉见太子胤礽被废,直郡王胤褆失了君心,自以为机会来了。他向康熙举报胤褆暗中使用魇胜之术,使得康熙勃然大怒,直接导致了圈禁胤褆。而胤祉本人却仍是不成气候,渐渐没了动静。

康熙得知太子中了魇胜之术,心中有些怜惜。而朝中自废太子之后局势日益混乱,诸皇子蠢蠢欲动,便有了把太子放出来的想法。康熙在朝上提出“议立太子”,为重立废太子做好准备,同时也看清了朝中的风向。

八阿哥胤禩可以说是康熙诸子中的佼佼者,与十阿哥胤誐相反,他是典型的“母以子贵”,他的母亲卫氏是辛者库罪妇,而他在八岁时才得到父亲的承认计入玉牒。胤禩能力出众,人缘更是极好。胤禩败在不会猜度君心上——议立太子时,满朝推举八阿哥。此时将康熙的心思看得最清楚的是胤禛,他仍推举废太子,为自己在康熙心里大大的加了分。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康熙帝召集满汉文武大臣,查问去年为何一致举荐胤禩为皇太子事,重责佟国维、马齐等人,又将马齐交于胤禩严行拘禁。 三月初九日,复立胤礽为皇太子。

太子被废之后,精神受到严重打击,复立之后行事越发乖张,脾气也变得暴戾。康熙渐渐对他彻底失望,终于在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再次被废。

四、四,八,十四

太子再次被废,皇子们的心思又活络起来。

八阿哥受了贬斥,一心想要起复重得康熙的欢心。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因其母逝世二周年往祭,未赴康熙热河行在请安,遣太监送两只将毙之鹰给康熙,康熙帝极为愤怒,召诸皇子,重责于他。二十七日,胤禩以奏折诉冤,二十八日却再受康熙帝责备。

康熙晚年,皇十四子胤祯渐渐受到康熙宠爱,皇八子胤禩屡次遭到斥责,部分势力逐渐转移到胤祯手里。胤祯的母亲德妃,可谓是康熙后宫中生育子女最多的女人,却不喜爱胤禛这个儿子,独宠小儿子胤祯,也是胤祯在宫里的助力。

康熙五十七年,胤祯被封为抚远大将军,率军出征。胤祯在外征战,与康熙仍有密切的信件来往,康熙常赐下物品,以示荣宠。人心浮动,朝中的风向又指向了胤祯。

而此时的胤禛比起他的同母兄弟可谓是暗淡无光,恭恭敬敬地做康熙孝子纯臣。直至康

熙六十一年,康熙毙,众人才发现,下一任皇帝是皇四子胤禛!

野史中有一种说法,宣读遗诏的隆科多改了圣旨,将“传位十四皇子”改为了“传位于四皇子”。而传位遗诏需要以满文、蒙文、汉文三种文字书写,这样的改法仅符合汉语的语言结构,所以,皇十四子胤祯只是康熙拿来当挡箭牌而已。

五、皇子们的实力分析

九龙争嫡,指胤褆、胤礽、胤祉、胤禛、胤禩、胤禟、胤誐、胤祥、胤祯九个皇子围绕皇位展开的一系列争斗。

太子胤礽从出生开始就是众矢之的,纵然再有才华,也经不住所有兄弟的围歼。而且,太子党尾大不掉互相勾结也是他夺位失败的重要原因。等到复立太子,胤礽也知道自己就算复立继位的可能性也极为渺茫,干脆自暴自弃,彻底失了继位的可能。但他与康熙的感情是不可抹杀的,康熙死前还在为他建一处庄子,更是要求胤禛善待于他,最后也算得了善终。

大阿哥胤褆有才华,容貌出众,却在废储一事上太过活跃,甚至牵扯出了魇胜之术。胤禔夺嫡失败时只有三十七岁,他被囚禁在高墙内达二十六个春秋,直至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被幽死,终年六十三岁。从“张明德”事件可以看出,胤褆还是适合当个将军。

三阿哥胤祉在臣子家中养大,始终去不掉酸儒之气。这个阿哥喜欢结交文人,性格也有些天真,以为能帮康熙编书就有继位的希望。其早早被排除在争斗之外了。

四阿哥胤禛是剩下的皇子中最让康熙放心的。不可否认的是,胤禛为人刻薄寡恩,人缘极差,康熙永远不用担心他结党营私。康熙末年,朝政混乱国库空虚,朝中上下乌烟瘴气,完全是一个烂摊子。胤禛一生最恨“贪”和“党”,唯有他,能收拾好康熙留下的残局。当然收拾好也去了半条命——所以他只在位十三年,在前后两位长寿皇帝的对比下,尤其可怜。

八阿哥有才华,有人缘,就是没有家世。他的母亲是辛者库罪妇,从这一点来说,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夺位的期望——大清不会允许辛者库罪妇成为皇太后的。也许他的母亲良妃卫氏正是知道这一点,才生生逼死了自己。胤禩周围的九阿哥和十阿哥要家世有家世,要钱财有钱财,为什么会依附胤禩?胤禟和胤誐都才智平庸,康熙选谁都不会选他们。胤禩没有母族,一旦胤禩登上皇位,那么他们的拥立之功比起选其他皇子来说无疑要大得多。康熙可能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不选他。除此之外,胤禩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无嗣!虽然后来有了一子一女,有八福晋在,胤禩注定不可能当皇帝的。

九阿哥和十阿哥搅合进争储的事情,可以说是在赌博。这两人才智平庸,九阿哥更是形貌令人厌恶,他们在九龙夺嫡中唯一的作用就是增强胤禩的声势和拖胤禩的后腿。胤誐一是母族身份煊赫,二是雍正还没来得及整治他就死了,不像胤禟和胤禩落得一个被迫改名逐出宗族的凄惨下场。

十三阿哥胤祥一直深受宠爱,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遭到康熙厌弃,直到康熙死时仍是个光头阿哥。但他跟的是胤禛,而且是死心塌地的跟,最后还是捞到一个铁帽子王。

十四阿哥和四阿哥是同胞兄弟,但这两兄弟不和的事情谁都清楚。德妃不肯接受皇太后的称号,是没把四阿哥当儿子看。但还有一种猜测也有可能:德妃是包衣籍,是奴才,大清的皇太后不能是个奴才,所以??

结语

我一直都很喜欢这段历史,惋叹太子的可惜。康熙选择胤禛是最正确的,我不否认。我喜欢胤禩,但我也承认胤禩确实不适合当皇帝。但他无疑是杰出的——不是谁都有顶着嘲笑鄙夷一步步爬上来的勇气。

篇二:历史人物报告 雍正

撩开历史的迷雾,解读真实的雍正

2011年,一股“穿越”之风悄然席卷大江南北。同以清朝康熙时期为背景的《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两部电视剧开创了清穿电视剧先河,更是让两片中的历史背景成为一时的话题。既然是文学创作,就免不了有艺术加工,因此其中出现了很多与历史不符之处。因为我一直对雍正皇帝很感兴趣,所学的也是与历史类相关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恰好我也看过了一些清穿小说和这两部电视剧,所以选择雍正——这位承上启下的皇帝——作为我《解读明清帝王》这门课程的期末作业的主角。

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满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庙号清世宗,葬清西陵之清泰陵。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与“打击贪腐”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时,还是四阿哥的胤禛被封为雍亲王。而“雍正”是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的意思。而最有趣的是,自1722年雍正登基起,到现在291年,史学家以及民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雍正是否得位正、为君正的讨论,野史笔记、文学创作、影视剧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前些年在中央台播出的《雍正王朝》,对雍正继位大加渲染,更是引起了人们对此事的兴趣和关注。 康熙一共三十五个儿子,但真正有实力夺嫡的只有九位: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

十阿哥胤礻我,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而大阿哥后被幽禁,太子两度被废后幽禁,三阿哥无意于皇位只是一心编书,八阿哥屡次遭贬后丧失了夺嫡的力量后转为支持十四阿哥,九阿哥十阿哥都是胤禩的支持者自己无意于皇位。因此,真正能争夺皇位的,最后只剩下四阿哥和十四阿哥。

根据各种流传下来的记载可以知道,胤禛工于心计,不露声色。康熙执政了60年,能够等到最后的人一定是不简单的,一定是忍过了很多难熬的日子。他虔心佛法,广结善缘,巧妙地将自己隐蔽起来。他对康熙表现出忠孝,又尽力友善兄弟,并交好朝臣。在太子和八阿哥争得鱼死网破的时候,他却坐收渔翁之利。他为着争夺皇位,韬光养晦,费尽心机。诚孝皇父,友爱兄弟,勤慎敬业,隐忍戒急。而十四阿哥在康熙末年受到重用,成为大部分人心中康熙暗定储君的人选。

康熙帝驾崩,皇四子胤禛登基,是为雍正皇帝。关于他的继位,有三种说法:遗诏继位说、改诏篡位说和无诏夺位说。说雍正得位正,许多矛盾解释不清楚,难以自圆其说;说雍正得位不正,真正有力的证据也不足。雍正到底得位正不正?从雍正登基至今291年以来,既是学术界激烈争论的问题,又是影视剧炒作的内容。而真相呢?历史没有留下雍正篡位的记载。

任何一个政治集团上台,如果想取得长期稳固的发展,必须要先求稳定、安民心。雍正登基后,一方面要推行新政,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允熼允禵集团的反扑。这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在雍正的策划下,九

阿哥病死,八阿哥悲死,十阿哥被废,而他的亲生弟弟允禵则被移居景山寿重殿禁锢,其中更不乏许多无辜受牵连的人。雍正对这些人的处置让人寒心,更有人说他是凌逼弟辈。

但是,自康熙宾天,就有雍正篡位弑兄的野史传说,于是雍正为了洗刷不白,编纂了《大义觉迷录》。他在这一书中,就“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好谀”、 “任佞”等十项大罪,进行自辩,但是却事与愿违,越描越黑,也许的确是。从一个统治者的角度而言,虽然那些政敌们一直并无过错,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作为统治者只有强硬的铲除政敌,才能为改革新政做好铺垫。

雍正的改革,雷厉风行,可以说雍正是一位改革型的皇帝。他的改革措施,列举六点:整顿吏治、设军机处、摊丁入地、密折制度、废除贱籍、改土归流。从这些可以看出雍正是一个具有非凡的政治鉴别力、洞察力以及强烈政治抱负的人。当然无可否认,雍正也在他的帝皇路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牺牲了许许多多无辜的人,如大兴文字狱就是典型的代表。但是,帝皇之路本身就是一条充满荆棘与鲜血的路。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个皇帝能够在不牺牲任何人的情况下取得伟大成就。

雍正帝作为一代政治家,还留给后人两点值得称赞的地方:一是勤政,而是秘密立储。纵观中国历史,像他那样勤政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十三年间亲写朱谕朱批的字数达220余万。而秘密立储制度,相对保证了皇位的平稳过渡。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雍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他既继承了康熙大帝的历史遗产,又改革了康熙晚年的弊病,还为乾隆繁盛准备了条件。伴随着他的卓越政绩,给历史发展留下了重要的分量。 雍正皇帝自从登上皇位,就传闻不断。甚至连他的死也显得众说纷纭。他的一生,留给后世许多话题。但是他勤政、求道、承上启下,实在是一代明君。他在位的这十三年,既为乾隆强盛奠下了根基,又为乾隆繁盛准备了条件。 这就是雍正,一个有着多面性格、一生扑朔迷离的帝王。每次去故宫,我都会在养心殿门口久立,眼前勾勒着雍正帝批奏折笔耕不辍的身影。或许他也曾抬头望向这紫禁城上四角的天空,那琉璃瓦大概也是见过他独自伫立在屋檐下的身影吧。

篇三:百世英雄百世梦

百世英雄百世梦

——如何看康熙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毛泽东同志写于1936年2月,每读此词,我都纳闷,为什么没有康熙帝呢?他是怎么评价康熙呢?于是我开始寻找,终于也找到了。 毛主席在60年代一次人大代表会中间休息时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并列出了康熙的三大贡献。

一、维护统一和主权

毛主席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

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坚持统一战线政策

毛主席说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五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二十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先团结蒙古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全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文化要先进得多的汉文化。毛主席说康熙皇帝第三个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有奖罚分明的用人制度,即使贵为皇子,打了败仗也不能进得胜门,而要在城外听候处置。

三、重视科技学无止境

毛主席还特别夸奖康熙皇帝的学习精神。康熙除了会几种民族语言之外,还会好几种外语,包括希腊文,他还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毛主席还说,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知识学习的开明君主,他喜欢研究自然科学,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和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还亲自主持编辑科技书籍。

上面他只是说出了康熙的贡献,通过上课学习,及课外了解我又看到了这位英明之主的不英明之处。

一、 钳民之口,株连广泛

文字狱是因著文作字而获罪的政策。要使你因此而获罪,很容易,找出你的章表诗文,然后寻章摘句,旁牵侧引,罗织罪名,这样你就死得成了。文字狱由来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明洪武年间,清康雍乾年间文字狱间极为盛行。而清康雍乾三朝对这案件捕风捉影之荒唐,牵强附会之怪异,株连之广泛,处理之残酷,无以复加。清朝统治者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常把文字狱当作手中的紧箍咒,用来威胁迫害怀念明朝、对清朝有反感情绪的汉族知识分子。在清朝170多个文字狱案例中,实际上只有极少诗文勉强说得上有思念明朝、不满清朝的情绪,而大多数与此根本挂不上钩。清朝首例文字狱发生在1645年。这年河南乡试,一份中举试卷误将“皇叔父”(指多尔衮)书为“王叔父”,被指为大不敬,主考官欧阳蒸、吕云藻革职,交刑部论罪。在康熙皇帝统治期间,清王朝在思想上的专制是也十分严酷的,表现之一就是大兴文字狱。康熙皇帝统治期间发生的文字狱案共有11起,比较典型的,有下面几起 :

《明史》案发生在顺治十八年,决谳于康熙二年。

戴名世《南山集》案是发生在康熙时的一个大案。

朱方旦案: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有朱方旦之狱。朱方旦,汉阳人,自称二眉道人,秘密刻书。书中有言:古号为圣贤者,安知中道?中道在我山根之上,两眉之间。山根和两眉本是指大脑之功能,非为异说。但是康熙认为是“诡立邪说,煽惑愚民”。

王锡侯案: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印行的《康熙字典》,是奉旨编纂的,而且以康熙年号命名,足见政府之重视。可是有个书生

叫王锡侯的,批评《康熙字典》,说它收字太多,难以贯穿。他自己编刻了一部《宇贯》,意是说,这本书可以用字义把零散的字贯穿起来,正好弥补了《康熙字典》不足。此案主犯的发落不说,还连累了两江总督,因查办不力受到降级的处分,江西的布政使按察使受株连被革职治罪。其实,王锡侯写《字贯》是想贡献自己一得之见,想不到竟落得这样的下场。

二、 思想保守,止步不前

他崇尚儒学,把朱子理学捧到了独尊的位置。理学宣扬“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三纲五常,礼之大体”,就是要把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束缚在封建统治秩序的轨道上,阻碍时代步伐的前进。玄烨对工商业的态度,也没有摆脱传统的商为末的思想。海禁以后,他看到东南沿海商民钱货不通,生计受困,在统一台湾后,毅然开放海禁,实行开海贸易。后来,他又听说闽广等省很多贫民借着出海的机会流徙南洋,有的人把新造海船卖到国外,更有人将米谷等物私贩出海,这又使玄烨忧虑起来,甚至产生某种威胁感。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玄烨下诏明令禁止我国海船到南洋贸易。此次禁令虽不如早年的禁海令严重,但从中反映了他思想的倒退。与五十六年诏令颇有类似之处的是他的矿业政策。康熙前期,正值社会大动乱以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都迫切需求铜铁铅锡等金属,玄烨对民间开矿也比较放手。这本来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事,但当成百上万的无业游民涌向矿山从事开采时,玄烨又畏惧聚众滋事,下令停开新矿,还把一部分老矿也封禁了。

三、 九子夺嫡,争议晚年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2岁),日后皇太子变得骄纵与蛮横并结党营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杀索额图,父子关系趋于紧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

大阿哥胤褆是庶长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欢,自知无望,向康熙提议八阿哥胤祀,理由是“术士张明德尝相允祀必大贵”,又说要替父杀掉胤礽,让康熙极为寒心,严加训斥,同时对胤祀严加提防。这时三阿哥胤祉揭发大阿哥搞魇镇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将大阿哥囚禁。康熙厌胤祀勾结胤褆,也将其关押,后又释放。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复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末被告与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结党营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见此乱局,主动退出竞争。

胤礽再度被废之后,八阿哥胤祀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祯(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十阿哥附庸八阿哥。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属太子党。胤礽二度被废之后,胤禛看到胤礽绝无复立之可能,开始结党营私,窥视储位。这时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祀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壬寅年】12月20日)崩


《我伟大的十三阿哥胤祥和四阿哥胤禛》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96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1-4 17:33 , Processed in 3.1137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