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回复: 0

镇南关大捷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0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中法战争

第13课 中法战争

(一) 教学目的

1. 识记:法国对越南的侵略;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与法军的战争;中法战争爆发的时间;马尾海战的时间和经过;台湾军民抗击法军的战斗;镇南关战役的时间和经过;《中法新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影响。

2. 理解:法国侵略越南的目的是侵略中国;中法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3. 分析和运用:通过对中法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英勇斗争的史事归纳,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认识,反抗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分析中法战争出现的奇怪结局——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根本原因,使学生认识,中国不是败在军事上,而是败在清政府妥协求和的外交政策上。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马尾海战;镇海关在捷;《中法新约》。难点:中法战争最后为为什么会出现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局?

(二) 教学过程: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19世纪中后期我国的边疆危机。请同学们想一想,18世纪中后期,都有哪些国家对我国边疆地区进行了侵略?(学生应当回答:有19世纪60、70年代,美、日地台湾的侵略。70年代沙俄对新疆地区的侵略。80年代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此时,还有一个国家,对我国西南部边疆的丰富资源窥视已久,这就是法国。为此,它不异发动侵略越南和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是本节课要讲述的—中法战争。

一、 法国对越南的侵略(板书)

1. 法国侵略越南(板书)越南是中国的邻邦。历史上越南与中国长期保持着睦邻友好的关系,早在中法战争爆发前一百年,法国的侵略触角,就伸到了越南。1787年,一个法国传教士就奏议法国国王,建议在越南建立一块殖民地。19世纪中期,法国开始了对越南的军事侵略。60年代,越南南方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以后,法国的侵略魔爪开始伸向越南北方。(给学业生介绍两条材料。材料一,法国驻西贡总督说:“我们出现在这块富有的土地上,出现在这块与中国交界,也是中国西南各个富饶省份开然产品出口的地方,??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今后在远东地区争霸的生死问题。”材料二,法国驻海防领事说:“法国必须占领北折,??因为它是一个理想的军事基地。有了这个基地,一旦欧洲各强国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根据材料设问:法国为什么要侵略越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侵略越南的目的是为了侵略中国,进而同其它列强进行争霸。)

2. 黑旗军的抗法斗争(板书)黑旗军原是太平天国时期广西天地会起义军的一支。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这支军队在刘永福的领导下,驻扎在中越边境。1873年,一支法军攻占洒内,刘永福在越南政府要求下,率领黑旗军到达洒内,与越南军民一起同法军激战,歼敌数百,阵斩法军头目安邺。第二年,法军被迫退回河内。1882年,法军再次攻陷河内,窥视中国。应越南政府之邀,清军进驻越南北部的山西、北宁等地援助抗法。法军为了消除黑旗军这一心腹之患,悬赏一万元捉拿刘永福。1883年青月,黑旗军在越南军队配合下,不河内附近的纸桥,与法军再次激战,奋战三个小时,打死法军200多人,法军统帅李威利被砍死,这就是著名的“纸桥大捷”。战后,黑旗军发布讨法檄文,历数法国“虐越南”“欺中国”的罪行,表示与法国侵略者“誓不两立”,血战到底的决心。黑旗军的胜利,鼓舞了中越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气焰。

二、 中法战争(板书)

1. 中法战争的爆发(板书)1883年,法军近六千人,带了两百多门大炮,水陆并进,向驻扎在越南北部的清军发动进攻。中法战争爆发了。由于将领无能,清军在越南北部一败再败,清政府被迫向法国妥协。此地,美国也表示愿意“调停”。这在清政府一心等待“调停”时,法国精心策划的进攻中国海军的海战应就要开始了。

2. 马尾海战(板书)1884年7月,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拨率领九艘军舰,以“游

历”为名,强行驶入马尾军港。马尾军港是福建水师的基地。这里有洋务派创办的全国最大的造船厂——神州船政局。两支舰队同泊一港,怒目对视。(引导学生看《马尾海战形势示意图》并向学生说明:第一,当时,中法两国处在战争状态。虽然清政府谋求妥协,指望别国“调停”,但敌对双方的战舰共泊一港,相对而视,这在中外海战的历史上是少有的奇怪事。第二,从闽江口到马尾,有一百多里长,沿岸有很多清军炮台。法国舰队鱼贯而入,没有遇到任何阻挡,战后,又全数而退,未伤毫发,这又是件奇怪事。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种奇怪局面的形成说明了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分析:这种奇怪局面的出现,说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对美国的“高速停”存在幻想,对侵略者存在幻想。)敌军已闯入家门,鹰瞵虎视清政府仍幻想和平,命令沿海各省“静以待之?。李鸿章主张避免冲突,大讲”不可轻言战事?,严谕福建水师“不准先行发炮,违者虽胜亦斩。”神州船政大臣何如璋,会办海防大臣张佩伦也秉承“避战”的旨意,命令水师‘不准无命自行起锚“,甚至还给孤拨以”最友好的款待“。这些都大大助长了法国的侵略气焰。8月16日法国议会决定扩大侵华战争,拨3800万法郎为侵华军费,内阁总理茹遇理狂妄的叫嚣:”防这是本世纪内最大的一次征伐。“8月22日,孤拨得到法国政府进攻福州的命令。23日,法国驻神州副领事将当日开战的决定通知清方。开战前的几小时,对福建水师来说,真是分秒必争、生死倏关啊!可何如璋等人竟对清军封锁消息,并异想天开地向孤拨建议:军舰没有准备好,请示把开战时间入在明天。这个建立当然不会被侵略者接受。下午一点三刻,法舰开炮袭击福建水师,马尾之战开始了。由于福建海军准备仓促,很多舰只或没有补足弹药,或没来得及升火起锚,法军第一排队炮弹就使福建水师遭到巨大损失。但广大爱国官兵仍然英勇抵抗,奋起还击。旗舰:“扬武”号虽受重伤,仍发炮击中法军旗舰指挥台。炮舰“福星”号官兵,在舰受重伤的情况下,斩断铁锚冲入敌阵,盯住敌旗舰猛攻不退,最后火药仓中弹爆炸,全舰官兵壮烈牺牲。炮舰“振威”号,船舵被打坏,船体被洞穿,全舰官兵奋战不息,在船沉前一刹那,还发炮击法舰。马尾海战进行了约半小时,福建水师11艘军舰被击觉,海军将士死伤七百多人。第二天,法舰又摧毁了洋务派苦心经营的马尾造船厂,并炮击沿岸村计,扫射过往船只,杀伤无辜平民百姓。至超级,清政府妥协无路被迫向法国宣战。(请同学们想一想:马尾之战惨败的原因是什么?)

3. 保卫台湾的战斗(板书)马尾之战以后,法军攻占基性,进犯台北,台湾军民在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率领下奋起抵,痛击侵略军。法军受挫后,便采取了海上封锁的办法,妄图迫使台湾军民屈服。大陆沿海人民冲破封锁,向台湾运送物资。香港和大陆沿海的商人拒绝卖给法军食物。香港中国工人拒绝为法军修船。在中国沿海地区人民的支持下,台湾军民英勇战斗,终于粉碎了法军占领台湾的阴谋。不久,孤拨率舰骚扰镇海,被中国军队击伤,以后死在澎湖。

4. 镇南关大捷(板书)1885年2月,法军进攻越南北部的谅山,清军军心不稳,兵无斗志,火烧谅山后,退入镇南关,又向关内狂奔了一百四十里。法军一路追赶,占领镇南关,广西户大开,全省这之震动。狂妄的法军立木柱于关前,写上“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镇南关附近的人民针锋相对,也立木牌于关前,写上“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这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在南疆危急的时刻,清政府重新起用了老将冯子材。冯子材这时已年近70。他受诸将推举,就任前敌主帅,整顿溃军,稳定人心,团结军民,准备收复镇南关。法军迫于中国军民的强大声势,烧毁关城,退驻关外30里的文渊城,积蓄力量,准备决战。由于关城被毁,冯子材决定扼守关内十里处的关前隘。(引导学生看《镇南关大捷示意图》。)关前隘两旁都是高山峻岭,中间一条通路,形势险要。冯子材率领部队,在隘口抢筑了一条三里多的长墙,横跨东、西两岭,又参东西岭山顶上筑炮台,以便轰击来犯之敌。他调兵遣将,周密布置,新率所部担任中路最艰苦的扼守任务。战云密布的镇南关内外,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就要开始了。3月23日,法军在尼格里指挥下,

兵分三路猛攻关前隘。其中一路攻陷了东岭三座炮台,然后居高临下,轰击关前隘长墙,掩护法军主力的中路进攻。这时,炮声震天,山谷皆鸣。冯子材沉着应战,并激昂地向士兵大呼:“如果再让法寇入关,我们有何面目去见两广父老!”士兵们在爱国热情的激励下,个个奋不顾身,拼命厮杀,誓与长墙共存亡。第二天,战斗更加激烈,法军继续三路进攻,炮火更加猛烈,以至药烟弥漫,竟辨别不清旗帜。阵地前积满了弹壳,长墙几处被毁。清军将士们殊死血战,但法军还是恶狼一样扑了上来,有的已经爬上长墙。冯子材见形势十分危急,便当机立断,大呼一声,手执长矛跃出长墙,冲入敌阵。全军将士见主帅身先士卒,也大开栅门,排山倒海地冲向敌人,与法军展开了肉搏厮杀。一时间“肉雨扑征衣,血花飞满面”,格斗呐喊之声淹没了枪炮声。经过殊死战斗,法军被压下了山谷。与此同时,东炮台被清军夺回,中国援军和越南义军也赶来参战。法军开始全面崩溃。25日,中国军队发起总攻击。一个法国侵略者事后回忆说:“中国军的另筒愤怒地响起前进的命令。从所有的堡垒,从所有的天边各处,象烟一般的中国军队,展开旗帜跑来,发出同时把枪炮的音响都遮断的喊杀声。??如果战争不立时中止,惨祸怕就要来临了。”法军丢下一千多具尸体,夺路而逃。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以后,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攻克文渊城和谅山。味旗军也在越南军民配合下,在越南临洮大败法军,收复了十多个州县。战局对中国十分有利。三、《中法新约》(板书)法国在镇南关等地惨败的消息传到巴黎后,引起了法国统治阶级的巨大震惊。成千上万的法国人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呼“打倒茹费理!”茹费理内阁倒台了。倒台当天,议会周围聚集着几千示威者,茹费理和他的阁员们吓得从议会边门偷偷地溜走了。就在这个对中国十分有利的时刻,清政府竟然下达了前线停战的命令。(请同学们想一想:清政府为什么下达停滞不前战命令?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明确指出:清政府下达停战命令,是它一贯同外国侵略者妥协投降的本质决定的,进一步说明了这个政府的腐朽和反动。)在清政府的内部,李鸿章大肆进行求和活动,他说什么法国惯于“因愤添兵”,“不胜不休”,再打下去会把清政府拖垮,激成“兵变”、“民变”。这连一些主战派,也担心战争会引发农民起义,转达而主和。此时,各资本主义列强,也都打出“调停”的幌子,怂恿清政府妥协。当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调停中格外卖力。(请同学们想一想:赫德为什么竭力怂恿清政府签约停战呢?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明确指出:主要原因是英国在中国的商业利益最多,英国深恐战争拖下去会影响它在中国的利益。)清政府停战的命令传到前线,广大爱国官兵“拨剑斫地,恨恨连声”。冯子材建议“上折诛议和之人”。许多爱国人士把停战令比作南宋命岳飞退兵的金牌诏,悲愤赋诗说:“十二金牌事,于今复见之。”清政府以“乘胜即收”为理由,压制将士们的抗敌要求,无视各界的反对,强令军队撤回边界,认为乘胜议和,能使中国“极体面”和法国签约。1885年6月,李鸿章在天津同法国代表签订了《中法条约》。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同意在中越边界开埠通商;法国货进出云南、广西边界时,应减轻税率;中国任用法国人修筑铁路等。法国的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清政府在军事胜利的情况下,签订了这样的不平等条约,真是极不体面,大伤国体。于是,中法战争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有人说,中法战争的结果,是个历史之谜。其实,我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已经找到了这个谜底。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投降、妥协是造成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根本原因。

篇二:历史在线作业答案

11秋学期《中国近代史纲要》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V 1. 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满分:5 分

2.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流产。袁世凯建立的政权性质是( )

A. 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政权

B. 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

D. 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

满分:5 分

3. 1904年到1905年在中国的东北发生了为争夺中国东北权益而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是( )

A. 八国联军侵华

B. 日俄战争

C. 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D. 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满分:5 分

4.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香港工人拒修法军舰

B. 天平军抗击外国侵略者

C. 黑旗军抗击日军

D.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满分:5 分

5. 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A. 严复

B. 魏源

C. 林则徐

D. 龚自珍

满分:5 分

6. 洋务运动主要是引进西方的()

A. 近代工业和技术

B. 政治制度

C. 政治思想

D. 军事理论

满分:5 分

7.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 )

A. 英国的鸦片走私

B. 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C. 1840年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满分:5 分

8.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正式成立。它是一个()

A. 无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B. 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C. 农民阶级性质的革命政权

D.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政权

满分:5 分

9. 中法战争期间,率领清军和民众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是()

A. 刘铭传

B. 丁汝昌

C. 冯子材

D. 关天培

满分:5 分

10. 太平天国后期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革新方案是()

A. 《资政新篇》

B. 《天朝田亩制度》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满分:5 分

11.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光复会

B. 中国同盟会

C. 华兴会

D. 国民党

满分:5 分

12. 在近代中国,主张学习西方,采用机器生产的清朝官员被称为洋务派,其代表人物是()

A. 郑观应

B. 李鸿章

C. 袁世凯

D. 严复

满分:5 分

13.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出自太平天国的()

A. 《资政新篇》

B. 《原道觉世训》

C. 《原道醒世训》

D. 《天朝田亩制度》

满分:5 分

14. 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封建地主阶级的腐败

B. 农民的愚昧

C.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D.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满分:5 分

15.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性质是()

A. 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

B. 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C. 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 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V 1.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

A. 兴办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

B.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 废除科举制度

D. 建立新式海陆军

满分:5 分

2. 从1840年到1919年,资本—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 《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满分:5 分

3. 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

A. 解决办军事工业煤铁等原料的需求

B. 交通运输的需要

C. 企图以民用企业的利润弥补军用工业的亏空

D. 求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满分:5 分

4.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西方殖民者通过下面哪些手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A. 军事侵略

B. 政治控制

C. 经济掠夺

D. 文化侵略

满分:5 分

5. 1898年被杀于菜市口的“戊戌六君子”有()

A. 谭嗣同、刘光第

B. 林旭、杨锐

C. 陈宝珍、张之洞

D. 杨深秀、康广仁

满分:5 分

11秋学期《中国近代史纲要》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V 1.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 共产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B. 共产党二大的成功召开

C. 共产党三大的成功召开

D.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满分:5 分

2.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是()

A. 井冈山土地法

B. 兴国县土地法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五四指示

满分:5 分

3. 中国共产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会议是()

A. 瓦窑堡会议

B. 遵义会议

C. 洛川会议

D.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满分:5 分

4. 日本制造的策动华北五省二市“防共自治”运动的事变是()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一二八事变

满分:5 分

5. 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

A. 上海机器工会

B. 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C. 武汉工会

D. 长沙工会

满分:5 分

6. 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的揭示抗日战争发展规律的著作是()

A.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 《论持久战》

C.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满分:5 分

7. 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统治的标志是()

A. 宁汉合流

B. 皇姑屯事件

C. 东北易帜

D. 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

满分:5 分

8.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

B. 进攻受挫后采取消极防御方针

C. “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

D. 丧失了与福建十九路军的合作良机

满分:5 分

9. 1937年8月,陕北红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其正、副总指挥分别是()

A. 朱德、彭德怀

B. 叶挺、项英

C. 朱德、刘伯承

D. 朱德、贺龙

满分:5 分

10. 全国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

A. 平型关战役

B. 枣宜战役

C. 豫湘桂战役

D. 台儿庄战役

满分:5 分

11.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

A. “二十一条”的签订

B. 巴黎和会的召开

C.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 北洋政府的镇压

满分:5 分

12. 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是()

A. 十九路军抗战

B. 华北事变

C. 卢沟桥抗战

D. 一二九运动

满分:5 分

13.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组织是()

A. 中国共产党

B. 中国同盟会

C. 中华革命党

D. 改组后的国民党

满分:5 分

14. 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是( )

A. 南昌起义

B. 八七会议

C. 秋收起义

D. 三湾改编

满分:5 分

篇三: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

1. 中国国防的类型是(自卫型)。

2. 国防的基本类型包括(扩张型联盟型自卫型中立型)。

3. 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4. 国防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5. 全民国防教育日为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6. 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活动)。

7. 下列属于中立型国防的国家是(B)。

A.日本 B.瑞士 C.朝鲜

8. 美国的国防类型是(扩张型)。

9. 我国古代国防是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的。

10. 我国古代国防是从(夏朝)建立开始产生的。

11. 我国古代国防建设中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国防工程是(城池)。

12. 我国的长城是从(春秋战国)时开始修建的。

13. 我国古代的海防建设开始于(明朝)。

14. 国防是(国家综合力量)的全面体现。

15. 朝鲜战争是(1950)年爆发的。

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肩章军衔上出现两杠三星的是(上校)。

17. 我国第一大岛是(海南岛),面积3.58万平方公里。

18. 我国《兵役法》规定: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

保卫祖国。

19. 我国《兵役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

练)。

20. “中国革命第一山”是指(井冈山)。

21. 军队拥政爱民,地方拥军优属,称为“双拥”。这项运动是在1943年(陕甘宁边区)开

展。

22. 我军实行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后备力量建设制度,是(1984年)确定下来的。

23. 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是(福建)省。

2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在(沈阳)。

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诞生于(1949年11月11日)。

26.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是(邓小平)在1985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

的。

27. 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主要是指(依靠全国人民抗战)。

28.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最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9. 《兵役法》称“应征公民”是指(经兵役登记初步审查合格的公民)。

30. 遵义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32.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建设的总目标是实行(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33. 学校国防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

34. 我国古代国防理论中“以民为本”、“居安思危”是属于(国防指导思想)。

35. 黄埔军校是在1924年,由(孙中山)创办的。

36. 只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的危险就不可避免。历史经验告诉我

们,越是和平建设时期,越应该加强国防建设。

37. 我国最南端的领土是(南沙群岛)群岛。

38. 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39. 皖南事变期间,担任新四军军长的是(叶挺)。

40.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起“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

动派的第一枪。请问,领导“八一”南昌起义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书记是(周恩来)。

41.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卢沟桥事变)。

42.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B)。

A.日本、菲律宾、印尼、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

B.日本、文莱、印尼、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

C.日本、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

4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第一枪的起义是(南昌起义)。

44.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出发点是(为了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体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民兵)构成。

46.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

47. 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是近代史上加在中华民族身上的第一个

不平等条约。

48.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

49.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1945年)。

50. 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是(1856年)。

51. 圆明园是驰名中外、精美绝伦的“万园之园”。英法联军于(1860年)侵入圆明园大肆

劫掠,并由额尔金下令纵火焚烧这一世界名园。

52. 当前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世界大战)是可能的。

53. 一个国家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它不但是武装力量的核心,也涉及全社会的各个

领域,从最高领导层到普通公民,都与之息息相关。

54. 我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政治昌明是国防巩

固的根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55. 在兵役登记方面,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兵役登记,女性公民不

进行兵役登记。

56. 岳飞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在他从军之时,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

以激励其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57.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58. 中国国防实行的是(自卫反击)的军事战略。

59. 红军三大主力于1936年10月在(宁夏银川)地区胜利会师结束了伟大的长征。

60. 我国于(1964年)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调整和规范国防与武

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

62. 解放战争时期,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律战役)。

63. 我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

64. 1938年4月开始的台儿庄会战是由(李宗仁)指挥的,在这次会战中共歼灭日军一万

多人,是抗战正面战场的首次胜利。

65. 建立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建立新型人民军队重要开端的是(三湾改编)。

66.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

67.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8.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是由(陆军、海军和空军)组成的。

69.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70. 中美建交后,第一位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是(邓小平)。

71.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

命入朝作战,全国人民响应中央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活动。

72. 清军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黄海海战)海战中牺牲的。

73. “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著名论断,是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这篇著作中提出

的。

74. 解放战争时期,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解放区政府和人民群众为军队提供担

架36万副,大车、小车139万辆,粮食6.9亿公斤,组织支前民工、民兵880万人,保障了作战的需要。(陈毅)曾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75.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在(1927年中共中央“八七”会议)

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76. 下列不属于陆军兵种的是(A)。

A.空降兵B.通信兵 C.防空兵

77.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彭德怀)。

78. “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顺利实施,(1997年7月1日)中英双方顺利移交香港政权。

7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

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防务由(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管理。

80. 每个公民都要增强爱国拥军意识。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

下谁能敌。”

81. 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

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

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和曲作者分别是(田汉、聂耳)。

83.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

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84. 在中法战争期间,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将领是(冯子材)。

85. 贫穷落后的清政府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但英勇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向侵略者低头,近

代中国人民自发抗击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英勇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

86. (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87.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88. 我国《国防教育法》规定国防教育的原则有三个结合: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

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和(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

89.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在二战胜利前夕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曾明确提出:“??三国之

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满州、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这段关于将台湾主权归还中国的文字摘自(《开罗宣言》)。

90. 军事法规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军事领域中各种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属军事法规最高层次的是(国防法)。

91. 极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且发生在60年代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反击战。

92.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其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

93.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是(钱学森)。

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是(2001年4月28日)颁布的。

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7年3月14日)。

96.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失败后,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97. 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有(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

98. (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是我国核力量的主体,担负着实施核反击的战略任务。

99. (武装力量动员)是战争初期夺取战略主动权和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环节。

100. 《国防教育法》规定我国国防教育的方针是(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101.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奉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原则,

是针对(台湾)地区的基本政策方针。

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103. 下列不属于公民的国防义务的是(C)。

A.依法服兵役B.接受国防教育 C.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

104. 下列不属于我国国防历史的启示的是(C)。

A.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B.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C.只有军队强大才能有强大的国防

105. 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由第二炮兵更名而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是(火

箭军)。

1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于(2015年12月31日)。

107.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108.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一部新

的国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109.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4月15日)

110.战区是本战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目前我国主要有(5)大战区。

第二章 军事思想

1.

2.

3.

4.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军事思想按照时代标准来进行划分,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军事思想)等类型。 西方著名的军事著作《战争论》的作者是(克劳塞维茨)。 西周时期,曾产生过两部较系统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一部是《军志》,还

有一部是(《军政》)。

5.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是(《孙子兵法》的诞生)。

6. 《武经七书》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部著作是(《孙子兵法》 )。

7.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出自于(《司马法》)。

8.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

9. 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国人。

10. 孙子一生中的主要军事实践活动是在(吴国 )国进行的。

11. 《孙子兵法》总共有(13)篇,约6000余字。

12.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主要原因除了文化得到普及、

各诸侯国重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战争活动相当频繁)。

13.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这一论述提出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军事思想观点。

14. 《孙子兵法》中提出:“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一论述提出慎重

对待战争的思想()的军事思想观点。

15.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语出自(孙武)。

16. 解放战争时期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具体体现。

17. 《孙子兵法》的第一篇是(《计篇》)。

18. 毛泽东军军事思想产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了赣湘边界的(秋收起义)。

20.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问题)

的科学理论体系。

21. 毛泽东提出,(人民)是胜利之本。

22.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人民战争思想)。

23. 无产阶级研究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战争)。

24. 毛泽东指出,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5. 毛泽东指出,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中,(政治)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26.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

政权)著名论断。

27. 毛泽东指出,就中国革命战争的全过程而言,(运动战)是大量歼灭敌人、决定战争命

运的主要作战形式。

28.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从(1975年)年开始的。

29. 在如何处理好国家经济建设与军队建设关系方面,邓小平强调(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

设协调发展)。

30. 邓小平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我军建设总目标的根本途径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

之路)。

31. 邓小平指出,(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32.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建设的总目标是(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

33. “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这是(邓小平)提出的观点。

34. 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5. 1993年初,在江泽民的领导下,中央军委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指出要把

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一场(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36. 江泽民提出了以和平与(合作)为中心的军事安全观。

37. 江泽民提出要按照"五句话"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这五句话是:“政治合格、(军

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38. 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必须实现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人力密

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把提高战斗力的重点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39. 江泽民指出,要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的方针调整和完善国防动

员体制,提高快速动员能力。

40.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军事领域的运用。

41. 统筹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五个重大关系中包括统筹好(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

准备的关系。

42. 统筹好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要从国情与军情出发,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

息化)为主导。

4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着力推动军事理论创新、军事技术创新、军事

组织体制创新和(军事管理创新)。

44.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是: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

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4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强军兴军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


《镇南关大捷》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901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7 00:53 , Processed in 0.2366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