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回复: 0

科学家钱学森《仰望星空》800字观后感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仰望星空、钱学森观后感

《仰望星空》、《钱学森》观后感

《仰望星空》和《钱学森》两部影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同一位伟人——钱学森的一生。伟人,是的,这是他无愧的称谓。他是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他还是令人敬仰的人格导师,他的奉献精神,纯净的心灵,独特的个性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有力地显示了他的品格、情操,无不令人景仰。他更是心系祖国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宁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他的一生走得坎坷,但无论路途如何曲折,爱国都是这一路不变的主旋律。

年少的钱学森有着富庶的家境,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和当时的有志青年的一样,希望通过自己的学识用科技使衰没的中国强盛起来。在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交通大学后,一场空袭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面对几乎没有空中力量,任由日军飞机狂轰乱炸的现实,使他决心投身航空事业。于是,远渡重洋,开始了漫漫求学路。身处异乡的钱学森深刻体会到没有受到尊重的滋味,活在屈辱中是痛苦的.他化悲愤为力量,努力学习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他将爱国的炽热情感化为学习的动力,先后取得了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并在学术领域取得突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或许是如今大学生所缺少的精神领悟。少了对知识发自内心的渴求,多了功利的出发,这应该是我们要反思的吧。

生活在美国的几十年里,他始终有一个目标,就是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将之用诸祖国,是中国变得像美国一样强大,他刻苦钻研,一步步地紧追知识的步伐的同时,仍时时刻刻的关注着中国的发展状况。在收到曹日昌教授邀请他回国支持国内建设的信件时,他毅然的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决心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中,投身于祖国的重建中。“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

然而,“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回国”。临行前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拘捕,此后遭受无理羁留达5年之久。他不屈不挠、顽强斗争,即使有无数的美国间谍监视着他的私人生活,但他依然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依然坚持着自己回国的信念和执着。即便在那段梦魇般的日子里,他依旧继续着科研总结,完成了四十万字的《工程控制论》一书。

最终,在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经过我国政府的严正交涉和国际友人的热心援助,钱学森终于冲破重重阻力,于1955年10月回到祖国。他带着一身傲骨,两袖清风,满腹学识,并立即投入到新中国建设的热潮中。

为此,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他的爱国,他的坚定,他的创新。他是如此的爱国,面对他人的诬告,他在美国的法庭上用他那洪钟般的声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面对敌人多年的软禁,他丝毫没有屈服,而是寻找时机,争分夺秒地暗自研究,他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受了多少苦,多少难;这一切只不过是报效祖国!“爱国”两个字,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此简单而又清晰:爱国,就是时刻把祖国放在自己心上,一切以国家的利益为重;爱国,就是用尽所能的为祖国奉献,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丁点儿也好!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始终把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在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中,条件非常艰苦,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国家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天灾人祸,但他始终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为新中国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我也从一次次的尝试中明白了坚定就是一种信念,在动摇时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现在,从钱学森的故事里我更体会出坚定这个词语的新解:执着地做事、为民族做事、为祖国做事!

回国后,为了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和航天事业,为了新中国亿万同胞的安全,他一直在坚持着科学研究。他坚持带领科技人员学习导弹技术。他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坚持在前线指导工作。钱学森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分析、研究。在前苏联突然撤走全部专家的困难条件下,他带领着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在现场的聂荣臻元帅高兴地说:“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又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即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成功实现了核爆炸,此举震惊了世界。我国的

国防现代化建设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为了抵制侵略,保卫国家:“手中无剑”和“有剑不用”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保证有一天,别人的核弹不会投到中国的头上” ,“我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精髓就在这里。遭受打击,承受挫折,扛过艰难,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我们这代人能坚持下来吗?这或许是我们应该提高的地方。

在敬仰钱学森大师崇高的爱国精神的同时,也被钱学森与妻子蒋英相互欣赏、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情真意切的忠贞爱情所感染。青年钱学森被美国当局关押入狱,饱受囚禁之苦,但蒋英没有丝毫迟疑,始终坚定地守护在他身边。在钱老为祖国国防事业日夜操劳时,她放弃自己大有前途的歌唱事业,无怨无悔地照料家人。最后当钱学森问她是否有遗憾时,她的回答是如此让人感动:“中国可以缺少一个歌唱家,但不能没有你这样的科学家,为你而牺牲,这辈子没有遗憾,只有光荣!” 这恰好验证了那句话: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这样质朴却真诚的感情是建立在金钱权利基础上所无法相提并论的。

今天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出身在和平年代,我们都过着有尊严的生活,看到的是一个蒸蒸日上,逐渐发展壮大的新中国。我们有很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我们没有经历过任何大风大浪,任何苦难。相比钱学森,他身处那样恶劣的坏境也依然坚持奋斗,自强不息,我们以他为荣,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拼搏精神和爱国精神,还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爱国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责任,而身为及时大学生优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我们,更是应该以国家发展为己任,挺直我们“民族的脊梁”。那么,让我们以科学武装自己,将爱国之歌在生命中唱响,谱出绚丽华章,轻舞飞扬;让我们以信念为桨,将爱国之帆在生命中扬满,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让我们坚定不屈意志,将爱国之剑在生命中磨亮,披荆斩棘,不怕前路漫漫!

总结钱学森的一生,或许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所写的:“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篇二:仰望星空观后感

《仰望星空》观后感

11社会工作 黄晓欣 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种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钱学森

仰望星空,我们能看到满天星星;仰望星空,我们能看到梦想;仰望星空,我们也能看到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 2012年5月党组织让我们观看了一部爱国电影-----《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是一部为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以反映钱学森人生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大型人物传记电影。以钱学森所经历的事情作为一条主线,逐渐地贯穿下去,这部电影也充分地体现了钱学森的爱国与爱党情怀,他以及他那一代人无私奉献,坚忍不拔的爱国精神也使我们感动不已,通过观看此片,我有一些感触。

钱学森,他是一个一生忠于祖国的人。原本攻读于铁路专业的他,因为在九一八事件中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落后,他决定转攻读航空专业。在上海交通大学到清华大学到麻省理工大学,再到加州理工大学。在这么些年,他又付出了多少努力呢?而当1950年7月27日他准备回国时,他被质疑是中国共产党员时,被禁回国并接受美国的频频调查,每天必须到外交部报到,活动范围有所限制。原因就是钱学森相当于5个师的兵力,美国不想错失这个“好帮手”。在他被美军质疑是间谍时,钱学森首先不是想自己怎么证明自己的清白,解

脱自己,而是一心想着该怎么回报祖国,忠于祖国,帮祖国发扬光大。而现在,又能有多少人能像钱学森那样,忠于祖国,一心为祖国着想。

经过了五年漫长的时间,通过中国行政的干预,在1955年的夏天,美国终于同意钱学森回国。当他得知这消息时,二话不说立马收拾东西回到祖国的怀抱。

1958年,钱学森正式申请入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 1960年,东风一号发射成功;1964年,东风二号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始终将个人前途命运深深融入国家、民族发展之中,始终保持着对党的事业的高度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深情,他的事迹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亦是如此,虽然现在我们还不是党员,但是我们必须要有一颗爱国的心。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保持先

进性;认真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响应党中央关于建设法治社会的决定,遵纪守法;养成好的生活作风,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严于律己

篇三:《仰望星空》观后感

《仰望星空》观后感

今天看了纪录片《仰望星空》,描写科学家钱学森的一生。说实话,我真的被震撼了,心潮澎湃、不能平息。我以前一直认为每篇准则第一条的爱祖国、爱人民等等都是形式大于实际的空话,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但今天的观影,使我脑海中一直回想着电影中的画面。一个人怎么会这样伟大?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不愧为国家脊梁!

这是一部回忆钱学森的纪录片。看了钱学森从童年到晚年的所有经历,我非常感慨。他是一个那么优秀的人,对科学无尽地追求,对祖国极其地热爱。在国外生活了整整20年,在那样一个年代,你无法想象一个华人过着怎样的生活,我还很幼稚地问同学,他怎么和周围的人交流?用英语吗?在国外生活,能用当地的语言和周围的人交流无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钱学森会为此感到困难吗?不会,我想,因为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热情都投入到他挚爱的学习中了,他主动地拜访当时最优秀的力学和航天学家,和这些一流的人才在一起,完全沉浸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和满足,生活的琐事根本不会给他带来烦恼。

新中国建立之初,钱学森特别想回国为祖国的建设做一些贡献,我记得上高中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举这个例子,说钱学森是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历经重重阻挠才回到了祖国,今天看了电影才深刻地了解了这所谓的重重阻挠。5年的时间,他被软禁,没有完全的自由,曾经坐过牢,他感觉自尊心被践踏了,心中的悲痛和愤懑曾让他一度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可想而知那是怎样一段屈辱和悲伤的经历。

回国后他积极投入工作,卫星、导弹、航天飞机,中国的航天事业在他的带领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当他被评为感动人物时,他说:不敢当,我只是恰如其时地做了一些我能做的事。这句话最打动我。 钱学森的夫人回忆说,每天晚上吃完晚饭他都会躲进书房,看书直到12点,这成了他一生的习惯,从未改变。

感动于钱老的爱国精神,这份爱国既是建国初期一名普通中国人的本能的爱国,很真挚,也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的理性的爱国,很强烈,影响很深远,而钱老在美国的特殊工作与身份,让其“学成归国,报效祖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甚至几经审问、监视与软禁,一度失去自由、尊重与信任,钱老身上体现出来的老一辈中国人对于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新中国的爱,对这片远离故土的深情,深深感动了我。

感动于钱老的科学精神,钱老一生奉献在了其热爱的科学事业上,从理论到实践,从一无所有到让中国在世界扬眉吐气,“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两弹一星”功勋种种至高无上的科技头衔背后倾注了钱老无数心血与热忱,科学是容不得掉以轻心,科学需要信念做支撑,科学应用于实践才是真正的造福于民。尽管钱老毕生于尖端科研与国防,但钱老的终身忧虑却在于那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科学不相信天才,晚年钱老提到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是创新,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别人没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晚年钱老还着重告知后来学人,科学需要艺术辅佐,通过形象思维、艺术思维

启迪我们的科学研究,尊重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科学可以很严谨也可以很浪漫很有趣,这就是钱老给我的学术启示。

相对于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去看一看历史,回眸一下前辈们得足迹其实是一件不错的事情。看多了搞笑的都市喜剧,都市爱情,来添充我们那颗孤独与寂寞的心,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食粮。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更需要的是脊梁精神。我们个人也可以从前辈们的脚步中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2012.04.24 热工11-1班 朱文锋 学号:2011010976


《科学家钱学森《仰望星空》800字观后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225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2 16:53 , Processed in 0.2411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