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回复: 0

清明随笔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清明节作文:清明随笔

[清明节作文:清明随笔]

又是一年清明时,起风了,清明节作文:清明随笔。思绪随着风儿愈飘愈远,或许谈不上伤感,或许谈不上离愁。只是在这怀念的季节里,想起了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于是,淡淡的哀愁随着清波荡开,荡开??

清明时节雨纷纷。瞧,飘飘洒洒,凄凄冷冷,丝丝细雨,湿润了心头,也唤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杂乱,又似乎很有律动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轻轻地走在这林间小路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安静。低头沉思,想起了那个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样,沉醉于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细雨纷纷,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于是,他写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欲断魂,中学生作文《清明节作文:清明随笔》。清明节里,我理所当然地想起了已故的亲人。他们走了,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却免不了多愁善感几回。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杜牧或许与我同样的心情。看那春雨湿衫,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复杂。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又平添了一层愁绪。于是,他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觉小了,我的愁绪仿佛收敛回来了。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伤感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许明白人世间分分离离,故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绝句。行人也不愿继续哀愁下去,或许想散散心头愁绪,于是借问酒家何处,而遥指杏花村却令所有人豁然开朗。或许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死结,需要别人帮我们解开,而杜牧这句,写得实在深得人心,一语惊醒我这个梦中人。

喜欢,很是喜欢。喜欢写这首诗的高明的诗人,写得自如之极,兴味隐跃,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喜欢清明,那种感觉,很是轻松很是惬意。杨柳拂过心头,悄悄地荡开了那颗忧愁的心??

篇二:清明随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是个特别的节日,既有祭祖的悲伤,又有踏青的快乐。 清明那天,我们全家到乡下给刚过世的老爷爷扫墓。拿着准备好的纸钱,我们缓缓地向墓地走去。来到墓碑前,爷爷点上了火,顿时,一团熊熊的火焰在我眼前燃起。我拿出心爱的竹笛,为老爷爷吹奏起他爱听的东方红。吹完后,我好奇地望着爸爸,问道:“老爷爷听得到吗?”爸爸说:“当然听得到,竹笛声会像我们烧的纸钱一样随着风传送给他。”听了这句话,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勤奋学习,以后把好成绩用类似的方法传送给他。 扫墓完毕,我们把那沉重脚步换成了轻盈的步伐,踏青去啦!其实下乡试很有趣的,可以欣赏到有别于城市的美景。你看,那儿有金灿灿的油菜花,有银亮亮的萝卜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可漂亮了。深吸一口气,幽淡的花香。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

篇三:清明随笔

又是清明 过了清明之后,日子似乎清静了许多。几处鞭炮响过,外面剩下的只有呼呼的风声了。清明时节的纷纷雨姗姗来迟,似乎这雨也进行了改革,敢情上天也在移风易俗。 清明照例是要扫墓的。今日的山头却多了种往年不同的风景。我们回去得较早,却发现更有早来人。一路上时不时遇到一拨一拨儿的人,有的在烧香,也只有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才能看到清明时节特有的烧香放炮的风,更多的却是在葬坟,我看着他们挖土的挖土,挑土的挑土,干着冬至时节才干的事。今年的清明不止是有点忙,而且还有点乱,有点另类,也许,以后的清明差不多都是这样了。也许不止是清明,上腊坟也是如此了。费翔以冬天里的一把火,红了若干年,而今冬的一把火,不知要烧到什么时候,现在又加上了一把火,使得以前觉得根深蒂固的风俗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便被烧得遍地狼藉。 我们一行人也像往年那样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些扫墓的香纸,冥币,鞭炮之类的东西,当然还多了往年不曾有的东西,绢花。每个坟头除了烧剩下的香灰依然冒烟之外,也多了些五颜六色的绢花。那些土生土长的农民,也许一辈子都没买过这样的东西,但现在为了与时俱进,也煞有其事地去买了来,插在先人的坟头。我看着那些在风中摇曳的花,有黄的红的白的,每座坟头都有许多这样的花,在绿草和荆棘丛中煞是耀眼,怎么看都有几分不协调,给这个清明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色彩。其实,最能显得这个清明与众不同的是那些葬坟者。 曾听说四月一日之后,所有的逝者都要实行火葬,连那些已经病故尚未下葬的人也不例外,以后不许土葬了,只能是偷葬了,当时听说时,我们还笑了笑,都将它当作传闻姑且听之,但现在看山上处处葬坟声,才发现传闻已是事实,在这较偏远的农村,在这传统根深蒂固的地方,人们干着跟传统显然背道而驰甚至是忌讳的事,葬坟。看着这帮农民,要不是风声紧,他们不会如此轻率行动。 我们也一反往常从最近的地方开始,这儿比较偏僻,烧香放炮无人问津,我们还是按照惯例,每个坟头一一烧过去,当然也不忘插上一束花。想着这里面躺着的先人,有许多是我所未谋面的,给他们磕头的时候,我时时觉得怪异,我其实跟他们是毫不相干的,却在这儿虔诚地磕头,这头磕得有意义吗?清明扫墓祭拜祖先,借以教育我们不要忘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在众多现实生活的礼仪中,自然也少不了对先辈的祭拜。而烧纸钱,送衣包,更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安慰吧。这份礼物如何送到,在我们看来,唯一的通道便是焚烧。如今这通道断了,我们看着坟前的绢花,笑道,这些老人,生前没人送花,想不到死后还时尚了一把。 “明火上山,一律拘留” ,这样的牌子一路送我们到山上,时不时身边还出现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高音喇叭跟在你身后叫着,这光景不听都有点耸人,在那些大山和热闹处,路边时不时出现一个水泥砌成的台子,写着集中焚烧点。看着里面寥寥的灰迹,也许被风刮了,也许人们心里尚未接受这样的祭拜方式吧,那些家在农村的人,更愿意选择在清明的当晚在家门口烧些香火送给先人吧。在他们的观念中,这些糊涂得烧了去,先人是得不到的。这个清明,又火了一个行业,做绢花的。那些以前在清明时节大量批发香火的小店也立马更换门庭,卖起了绢花,当然也有鲜花,而以往唱主角的香纸只是象征性地摆一些。不再烧香放炮了,这个清明冷清了许多,那些在坟头飘飘的绢花虽然给这个清明增添了几许颜色,但毕竟没有生气。若是夜晚经过,怕是更有几分怪异吧。 不管葬坟还是扫墓,与其说是一种传统,不如说是一种文化。 尤其是葬坟,更有一整套的礼仪与禁忌,而今,都在一把火中逐渐地化为灰烬了。中国没有世界性的宗教,也许跟国人敢于破坏有关吧,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拉下马之后呢,没有了皇帝,日月果真换了新天了吗?不破不立,可我们似乎总生活在破的境界,立,总是遥遥无期。


《清明随笔》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132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1-3 14:26 , Processed in 0.2347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