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回复: 0

师旷问学翻译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0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师旷问学》阅读答案

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古眼盲者多习乐。③昧行:摸黑走路。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问于师旷 ②安敢戏君乎

③如日出之阳 ④孰与昧行乎

(2)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3)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

(4)师旷的劝说效果如何?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答案:语文网

1、①向②怎么③明亮④同&&一样

2、暮指时间晚,迟了。他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他怕来不及学,学了没用了

3、暮指天黑,夜晚。师旷借题发挥,引出秉烛之喻。

4、达到劝说的目的,善哉!

5、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

篇二:师旷问学 阅读答案

师旷问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选自刘向《说苑》)注释:①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古眼盲者多习乐。③昧行:摸黑走路。(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①问于师旷 ②安敢戏君乎③如日出之阳 ④孰与昧行乎(2)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3)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4)师旷的劝说效果如何?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1、①向②怎么③明亮④同……一样2、暮指时间晚,迟了。他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他怕来不及学,学了没用了3、暮指天黑,夜晚。师旷借题发挥,引出秉烛之喻。4、达到劝说的目的,善哉!5、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

篇三:师旷问学阅读答案

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古眼盲者多习乐。③昧行:摸黑走路。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问于师旷 ②安敢戏君乎

③如日出之阳 ④孰与昧行乎

(2)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3)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

(4)师旷的劝说效果如何?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1、①向②怎么③明亮④同&&一样

2、暮指时间晚,迟了。他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他怕来不及学,学了没用了

3、暮指天黑,夜晚。师旷借题发挥,引出秉烛之喻。

4、达到劝说的目的,善哉!

5、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师旷问学翻译》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1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9-6 18:19 , Processed in 1.33203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