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回复: 0

良心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良心

大家好,今天我代表我们小组来给大家进行讲解。

上节课讲到了道德的基本范畴,而其包含了善恶 义务 良心 荣辱 幸福等基本范畴,我们组将对其中的良心进行讲解。

首先 什么叫做良心呢 我们一般什么时候说一个人没有良心,在他不孝的时候 在他对妻子不忠的时候 在他背叛朋友的时候。

这些情况中 所提到的良心有一个共同的隐藏含义,那就是这个人没有履行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不以此为耻。

所以这就是良心的定义。。。。。。。。。。。

良心首先是一种道德情感,情感包括义务感 责任感 荣辱感;其次,是一种道德评价的能力,这些行为是好的,是符合道德的,而那些不是。再者,是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这些道德心理因素可以调控人的情感、意志、认识、行为。

那么良心的本质是什么呢 中外伦理思想给出了不同观点。。。。。。。。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马克思的看法

读。。。。。。。。

也就是说,原本外在于人 的道德规范,被个人接受,变成了内心的道德法则。也就是说,从他律转变成了自律。所以良心的本质在于道德义务的内化形式。

由于良心是人对外在规范的反映,而这些外在规范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动而发生改变,所以良心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产生更新。在古代,不听从父母的命令就是没良心,而在现代就变成了叛逆或者独立自主,赋予的道德绑架色彩明显下降,体现了良心的变动性。

由上面我们可以得出良心是客观环境与主观意识的结合,因此良心也就兼具了主观客观两种性质。首先,良心是具有主观性的。这种主观性体现在个人的情感上。每个人对待不同的事件都会有自己的偏好或者厌恶,对于同性恋,有的人很支持觉得很美好,有的人就无法接受,这是个人情感的问题。其次,良心具有客观性。虽然每个人对于某些道德议题的态度都会不同,但人们会产生共识,而产生这些共识的依据就是某些相同的评判标准。就比如说,良心通过义务感,责任感,荣辱感对个人行为起道德调控作用,这些东西都是深刻的被社会观念所影响的,所以会导致在这一方面大家会有共识。这就是良心的客观性。

下面良心的作用。体现在个人与社会两方面。对于个人,。。。。。这个人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社会交往都会会变得正直 三观很正

对于社会。。。。。。。。使人们倾向于善的动机和正当的行为,扼制恶的动机和不正当行为,大家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惩恶扬善的本能,这个社会就会变得积极向上和谐。

再来我们需要引入一个德性的概念。良心与德性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良心与德性具有差异。德性,是指道德的品质。品质是一种独特而稳定的心理特征,分为道德的和非道德的。道德的有善良 诚实;非道德的有爱美很爱吃,。其区别就在于事实和价值判断。德性,则是道德相关的稳定的心理气质。是个人特定的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道德信念 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 是长期形成的内化于人的一种气质一种人格。

德性与良心就存在区别。这种区别首先体现在良心的调控性与德性的意向性上。即良心强调的是外在强制,而德性是内在的习惯与气质非强制。其次,良心涉及的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的行为以及行为动机;德性涉及做人的方方面面。

二者也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互补。

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是大家的目标,那我们如何行动呢,就要从坚守良心做起,然后这种对于事的坚持就会成为个人的气质。

修养良心。这一过程需要与德性品质的修养结合起来,将做事的态度变成做人的原则,使用有良心成为我们的修养。

其次,自律。在道德上进行自我约束, 抵御外界的诱惑,良心就不会被腐蚀。

最后,按良心行事。前两点是笼统的原则,这一点就是具体的方法。做事出于良心,不做昧着良心的事。

以上。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德性的人~

篇二:良心教育

办良心教育 享幸福人生

时代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呼唤“公平而卓越”的教育。教育要适应这种要求就必须回归原点。我们认为教育的原点就是良心,就是那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经得起自审,经得起公论”的“本然之善心”。只要良心真正回归,教育便可树立良好形象,便可体现自身价值,便可恢复本来面貌。

幸福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幸福。朱小蔓教授提出了“为人的幸福而教育”的论点。她说:“教育不应只是成人生活的准备,而应该是伴随人终身的生存方式。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为着人的和谐发展与终身幸福。”简言之,就是“为了幸福而教”、“为了幸福而学”,一切令师生痛苦压抑的教育无论披上何等冠冕堂皇的外衣都是不应被容忍和接受的。基于以上两点思考,我们提出了“办良心教育,享幸福人生”的办学思想,并将持之以恒的贯彻下去。

“办良心教育”就是“校长(包括领导干部)凭良心治校,教师凭良心执教,职工凭良心服务,学生凭良心做人”。

校长的良心是“求创新,谋发展;秉公心,走正道;莫轻率,要坚持;弃功利,讲责任”。“求创新,谋发展”就是解放思想,苦练内功,不断开拓进取,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引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秉公心,走正道”就是公正的办每一件事,公平地待每一个人。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遵守法律法规,不走过程,不搞形式,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强调在规范的基础上出成绩。“莫轻率,要坚持”就是不折腾、不冒进、不浮躁,决策前深思熟虑,充分论证,慎之又慎;决策后能顶得住压力,经得起挫折去狠抓落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弃功利,讲责任”就是丢掉功利心,树立责任心,能耐得住寂寞,受得起冷落,静下心来想工作,铺下身子干工作。

教师的良心是“眼里有所有学生;视弟子如弟如子;多读书与时俱进;要成绩不唯成绩;谋利益但有原则”。“眼里有所有学生”就是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对他们一视同仁。因为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家长唯一的期望;他们没有优劣之分,只有个性差异。“视弟子如弟如子”就是象对亲人一样对

学生充满无私的爱。真心实意的为学生着想,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理解他们,包容他们,尊重他们,欣赏他们,与他们手拉手、肩并肩、心连心。切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读书与时俱进”就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多读书、勤思考、好研究、快长进。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促进专业发展,转变教育观念,使自己成长为学高识广“专家型”教师,决不当误人子弟的庸师、劣师。“要成绩不唯成绩”就是坚决反对“唯成绩论”,时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不仅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努力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谋利益但有原则”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都生活在现实世界,谁也不能超尘脱俗,主张个人利益、维护个人权利无可厚非。但我们也要时时自问:一切以“自我”为圆心精心设计的生命旅程,果真增进我们的幸福了吗?说到底,不是一切都能用物质利益来衡量的。教师尤其要保持知识分子的气节,不能一味追名逐利,更不能利欲熏心、见利忘义。

职工的良心是“优质、高效、规范、节俭”。“优质”就是不管干什么都自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向师生提供一点劣质的、打折扣的服务。“高效”就是牢固树立“马上就办”的观念,想一线之所想,急一线之所急,雷厉风行的向师生提供各种服务,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规范”就是“制度健全、账目清晰、责任明确、监管到位”。“节俭”就是人人树立主人翁意识,开源节流,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既要把事办好,又要杜绝浪费。

学生的良心是“让家长放心、让老师欣慰、让朋友信赖、让自己无悔、让社会受益”。“让家长放心”就是不论在哪你的所作所为能让家长坦然,特别是当你离开家长的视线时家长心中有底,不用为你牵肠挂肚,不用为你忧心忡忡,不用为你担惊受怕。“让老师欣慰”就是用你积极向上、天天进步的良好表现让老师欣喜;用你对老师的尊重、理解、配合让老师感到安慰。“让朋友信赖”就是用你的诚信、坦率、宽容、大度取得同学朋友的信任;用你的正直、正派、勇于担当让同学朋友依赖。“让自己无悔”就是做问心无愧、无怨无悔的人,不让自己因冲动冒失而后悔、因斤斤计较而后悔、因虚度光阴而后悔、因不敬不孝而后悔??“让社会受益”就是使自己“仪表举止得体,成为文明

的人;生活态度积极,成为快乐的人;学习兴趣浓厚,成为智慧的人;是非观念明确,成为向善的人;自我概念清晰,成为自信的人;集体生活和谐,成为合群的人;竞争目标有益,成为上进的人;性格特征良好,成为健全的人”,最终都对社会有益、有用、有贡献,都不做社会和家庭的累赘,更不做危害社会和他人的害群之马。有多大用、做多大贡献不能一概而论,追求的是:大材有大用,中材有中用,小材有小用,人人都有用。

“享幸福人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改善学生在学校的生命状态,使其经历幸福的课堂生活、课余生活和校园生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形成,能力和创造性得以发展,个体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从而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二是指改善教师在学校的生活状态,使其实现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利他幸福与利己幸福的统一。

1.“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的统一。

一方面,教师教学生活的最大幸福是桃李满天下,自己的辛勤努力能得到认可,并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另一方面,教师的幸福体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幸福始终存在于教师的行动中,教师在教学生活过程中每一个较小目标或预期结果的实现,都可能使他体验到较大的快乐。没有平时快乐体验、幸福体验的积累,幸福感也就不会产生。

2.“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

人的生存需要是否满足将直接影响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教师通过从事教学活动获得一定的报酬、工资、福利待遇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师的物质需要,使教师体验着教学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但教师从事教学活动不单纯是为了薪酬、地位和升职,也是为了“悦耳悦目”的感官体验、心灵的净化、情感的陶冶,以及自我实现。换句话说,教学生活之所以成为教师自愿选择的生活方式,在于它理想地实现了教师的自由、创造的生命本性。

3. “利己幸福”与“利他幸福”的统一。

追寻自身幸福是教学生活的本真目的。因为“心灵从来不满足于单纯的成果,必须要回到它自身,问它自己的内心生活得到了怎样的收获”。然而,教师“利己幸福”的实现离不开利他行为或“利他幸福”。赵汀阳教授曾指出:

“幸福属于自己,但却是来自他人的礼物,所以没有比给别人幸福更具道德光辉的了。”由此看来,教师的教学生活不仅是为了利己幸福,也是为了利他幸福。

篇三:良心是什么心

良心是什么心

做人要有良心,凭良心做人、凭良心做事,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做人处事的箴言。然而,“良心”是什么呢?

良心是正直之心。正直之心是良心之主干,没有正直之心,其他一切难以为存。当今之人,尤其是共产党人,秉持正直之心不仅仅是为人之道,更是党性要求、使命使然。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政治素养,是非分明的人生态度,公平公正的办事原则,光明磊落、刚直不阿的精神追求,等等,都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应有的品质。 良心是诚信之心。诚信之心是良心之魂,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世人常骂他“没良心”。有哲人说:诚实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得到了“实惠”很可能毁了自己的声誉。 良心是善良之心。有良心的人是善良的,《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工作也好,生活也好,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在社会上,一定要与人为善,与家人,与同事和睦相处。不要与人结仇,更不要以怨报德,就是别人对你不友好,甚至有仇于你,你也不必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谚语云“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良心是感恩之心。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个有良心的人必定是知恩图报的人,是一个不忘恩负义的人,是一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人。羊有贵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界尚有如此,

何况我们人类。感恩不一定要你花多少钱财,也不一定要有相等的回报,其实只要把每个帮过你的人记在心中,过年过节打个电话、发个信息,表示你的问候足矣。

良心是豁达之心。心胸豁达是做人的一种崇高境界,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以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去对待得与失、成与败、升与 降、富与穷等等,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心胸豁达的人常是“自古人间苦无边,看得高远镜如仙”,“休说眼前地位难,退后一步自然宽”;在利益得失上,站得高、看得远,不与人争权夺利;把困难、逆境看成是对自己的磨炼与考验,把失去的当成是不属于自己的。不仅如此,他们还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积累经历,为未来的日子开辟一条成功的通途。

良心是敬业之心。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想成就一番事业,然而成功何其之难,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怕吃亏,没有恒心,急功近利,想一口吃成胖子,那是万万办不到的。要成功必须有强烈的敬业之心,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要有牺牲自我的精神。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任何惊天动地的伟业,都是从一件一件小事做起,任何一位伟人都是一步一步走向巅峰的。

良心是精廉之心。清正廉洁之心是当代人良心的升华,特别是共产党人、从政之人良心的一面镜子。清正为官、廉洁从政,是对我们共产党人、公务员提出的根本要求。在执政中要为民作主,要以民为本,要把民生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不能做巧取豪夺、索拿卡要、损害人民利益的精神。要防微杜渐,不被金钱、美色物质所诱

惑。要洁身自好,严于律己,坚持“吾而三省吾身”,用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用平常的心与人打交道。要从善如流,主动把自己置身于社会的监督之中,不骄不躁,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锤炼出一副铮铮铁骨,修炼出一身洁然正气。


《良心》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405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2 22:08 , Processed in 0.2673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