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回复: 0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65年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

文学奖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因小说《静静的顿河》获诺贝尔文学奖。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M.A.Sholokhov)(1905-1984),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给予特殊关注的作家。这不仅仅因为他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静静的顿河》、《新垦地》(旧译《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等珍贵的文学遗产,还因为他一生的创作和文学活动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存在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产生了一定影响。

人物简介

二十年代末,我国新文学奠基人鲁迅首先注意到肖洛霍夫的作品。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在《十月》杂志上发表,第二年鲁迅先生便约请贺非翻译,并亲自校订,还撰写了后记。<<静静的顿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1年《静静的顿河》中译本作为鲁迅编辑的“现代文艺丛书”之一,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从此,肖洛霍夫的作品几乎每发表一部,都很快介绍到中国来。尤其是《一个人的遭遇》在《真理报》上刚一刊出,当月就译成了中文,而且有两个不同的译本,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和《译文》上发表。这在中国翻译史上是难寻之事。

他的创作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是贯穿从孕育诞生到解体前不久整个苏维埃时代百年世事的宏伟篇章。他在苏联叙事文学中开创了悲剧史诗的艺术先河。1965年他获得瑞典皇家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

个人生平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出生在顿河维申斯克镇,他的一生中绝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大部分时间在那里度过。他仅受过4年教育,靠自学成才,是顿河哥萨克地区多姿多彩的生活给予了后来成为作家的肖洛霍夫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顿河地区的斗争十分激烈和残酷。少年时代的肖洛霍夫不仅是这场斗争的目击者,而且直接参与了红色政权组建时的一些工作,如担任办事员和扫盲教师,参加武装征粮队等。

1914年肖洛霍夫先是被送往莫斯科,后来又回到哥萨克村里上学。十三岁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对乌克兰的入侵中断了他的学业。1919年至1922年这段时间里,年轻的肖洛霍夫为红军做过各种工作,其中一项是在顿河地区征集军粮,大部分哥萨克人却竭力抵制布尔什维克的“横征暴敛”。

1922年,肖洛霍夫去莫斯科,加入了“青年近卫军”,成为年轻的无产阶级作家组织的一员。

1922年,肖洛霍夫来到莫斯科,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并参加了文学团体“青年近卫军”。1923年,肖洛霍夫与一位哥萨克的女教师玛丽姬·格罗斯拉夫斯卡娅结婚。1923—1924年间在《青年真理报》上登载了他的三篇杂文《考验》、《三人》、《钦差》和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

1925年他们回到了顿河地区定居。《静静的顿河》第一部的巨大成功使肖洛霍夫声名鹊起,经过14年的时间终于全部闻名于世1926年,他出版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原野》(后合为一集),受到文坛的关注。在集子的20多篇小说中,作家把严峻而复杂的社会斗争浓缩到家庭中间和个人关系之间展开,在哥萨克内部尖锐的阶级冲突的背景中展示了触目惊心的悲剧情景和众多的悲剧人物。早期作品特色鲜明,但艺术上还欠成熟。1940年,

篇二:《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2000字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

世界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自最下层的咆哮,《静静的顿河》与《战争与和平》相比,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的感受和体验为内容的史诗。它直接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切的告诉我们,在那些伟人物指点江山时,会有多少悲剧发生,无论是以历史前进为代价,还是只是无谓地牺牲。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座机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曾获斯大林奖、诺贝尔文学奖,此书与肖洛霍夫出身与生活密切相关。出身于哥萨克的他,在俄国革命的暴风雨中诞生,体会过革命省里的快乐,也对俄国人民和整个人类所经受的苦难忧心不已。他的一生与顿河分不开,从作者的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英雄主义的传奇色彩和异域风情,这部小说中描绘了一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描绘了哥萨克在革命和战争中的激烈沸腾的生活,他们“脱胎换骨”的苦难,以及她们最后走向新道路、建设新生活的历史新进程。

哥萨克的那块天地里的世世代代人的生活组成了一幅史诗般的、充满泥土气息的、生动绮丽的画卷。小说开头有一首歌唱哥萨克血泪历史古老的民族歌曲:

“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耕耘·····

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耕耘,

光荣的土地上播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上装饰着守寡的青年妇人,

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我们的富强,

父母的眼泪随着你的波浪翻滚”

通过描写顿河边几个哥萨克家庭的悲欢离合,再现出20世纪初俄国社会动荡变革的历程,描绘了这场历史进程中人民的思想、感情、意识和风俗等震荡冲突。

小说第一章中有这样一段语言描写“······本丘克斟酌着字眼,说道,‘面包奇缺,工人区里到处是饥饿、不满和无声的抗议。’‘日俄战争引起了1905年的革命——这次战争势必以新的革命收场,而且不仅是革命,还要发动国内战争”。从这些话语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当时革命形势的严峻与恶劣,时势动荡,而哥萨克人的艰苦的生活条件与残酷的斗争。表现出苏维埃政权在哥萨克地区建立和巩固的艰苦过程及其强大的意志力,揭示出一切反动统治势力必然失败灭亡的命运,广大的哥萨克人在复杂的历史转折点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卷入历史事件强大漩涡中的主人翁葛利高里的悲剧,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这些人以一种疯狂、绝望的英雄气概,拼死地反击哥萨克,进行自卫,在马刀的劈刺声中倒下,而在垂死之际,却还是不顾一切地冲向死亡和毁灭,因为他们豁出去了,死在哪儿都是一样的”,让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颤,感慨不已。一方面感叹与敬佩这些士兵的勇敢与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另一方面又觉得在那个动乱战争的年代,人们过于轻贱自己的生命了,亦或是那个年代,总是要有很多人流血牺牲的。这是身为将士的光荣还是时代的悲哀,我不敢妄下定论,也不好定论。

在刚开始葛利高里因杀人行为不安时,一个叫“锅圈儿”的哥萨

克对他说:“你不要去想这是怎么回事和为了什么,你是哥萨克,你的天职——就是不分青红皂白的砍下去。在打仗的时候杀敌人,这是神圣的天职······”我想,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才会使这些士兵一往无前地去砍杀面前的敌人,而这种信仰我自是无法体会得到。那“用哥萨克的鲜血灌溉过的”草原,草原上的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这一切读来令人心里不由得隐隐发颤和作痛,为相互残杀的哥萨克男人,为苦难中顽强生存的哥萨克女人,也为那永远静静地流淌,流向历史深处的顿河。我们是否也从内心深处涌现出对生命的痛惜?我想大多数人心里都存有人道主义的悲悯之情。细细地读《静静的顿河》,让我们人性深处的“对人类的痛惜心情”也超越各种意识形态,超越我们狭隘的地域及身份偏见,上升到心灵的最

高层面!

我自知出身于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年代,没有那种革命信仰,无法身临其境地感受那种革命情感,我是一个和平爱好者,从美国与伊拉克以及其后来与利比亚的战争,无论是战败国还是战胜国,都给其国家的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和平是主流,我希望美丽的橄榄枝可以抛向世界每一角落。而在我爷爷的那一辈,都是经历过那个风云变幻的转折点——建国,对革命感受自然匪浅。我曾想,即使我们了解历史,那又如何?又有几人能真正体会在革命时期涌现的那种无畏精神?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那种无畏精神已渐行渐远,喧嚣、金钱利欲充斥社会。很难想象那么一天,我们都淡忘历史,淡忘带给我们和平安康的革命,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幸好,有像肖洛霍夫一样的喜欢用直笔记录历史的作家,让我们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静静的顿河,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甚至有点冷情,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带着无限的忧郁、惆怅,流露出一丝一缕的浅浅的哀愁。饱含着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敬畏,充满了“那种对人类的痛惜心情”!主人公葛利高里参军入伍,军队生活寂寞无聊,容易想家,他看不惯军队里的人的作风,军官对士兵残酷无情,还有那些士兵们强奸妇女,这些都使他愤慨,身为读者的我也感受到当时水深火热的处境。杀人的行为让葛利高里的脚步变得又乱又沉,内心感到痛苦。“在离维奥申七俄里的地方,在一片荒凉的、起伏不平的沙地上,几个押送的哥萨克惨无人道地把他砍死了。先是活活地挖掉了他的眼睛,砍掉胳膊,割下耳朵和鼻子,又在他的脸上来来回回地划了几刀。他们解开裤子,一面叫骂,一面对着他那高大、英武、健美的身子撒起尿来。他们对着血肉模糊的躯体骂够了,然后一个哥萨克踩住轻轻哆嗦的胸膛,踩住仰面倒在地上的身躯,斜砍一刀,把头割了下来。”最没有渲染的文字却越是带来强大的冲击力。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在战争中肆意杀害敌人,甚至是残暴剥夺别人生命的那些人为何能够如此坦然自若,心安理得!即使是敌人,信仰也罢,为何一定要如此残暴?这就让我联想到在南京大屠杀中,那些残忍的以杀害手无缚鸡之力的民众为乐的日本人,又是如何寝食得安?一个人,总是该有善恶、内疚之心吧,而丧失人之本性即良心,又凭什么称之为“人”?看在影片《一路有你》中,我被男主人公高尚的品行深深折服。一次意外,男主人公撞死了女主人公的丈夫,其实本来除了赔偿金钱,他不没有义务再做其他的事了。可是,因为心怀愧疚,因为

责任感,他毅然承担起了照顾死者家属的责任,这就是人性的差别吧,我想。不管何时,信仰也罢,我们都要保持着心中那抹高尚,不能丢失我们的本性!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出生在顿河维申斯克镇附近的克鲁日林村,他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那里度过,正是如此肖洛霍夫的笔始终与顿河哥萨克的命运相连。

从标题看,这篇小说题是最常用的五字标题,简洁明了,毫不拖沓。偏正结构的短语,只交代了本文事件的发生地点,使文章充满了悬念感,引出读者无穷的疑问:在这顿河边上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这顿河是静静的呢?而且,在这闲适变体的背后描写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俄国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和读者本想的有差距给读者一种新颖感,但是最后的结局却是主人公葛利高里在也丧失了活下去的希望,他辗转流落各地,最后,终于身心疲惫地回到顿河岸的家。父母、兄嫂、妻女,均已去世,他唯一拥有的就是年幼的儿子——米夏洛而已。这样的结局又和标题相吻合。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史诗性小说。这部作品所涵盖的时间从1912年延续到1922年,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等重大历史时期,所触及的空间从平静的顿河的农庄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从混乱的白军司令部到小村子里的革命委员会,从列强伺机侵入的边疆到中心地带的城市。而这种广阔的时空性质又不同于其他的史诗性作品。

文中,作者的视角与主人公的视角一致,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艺术视角,也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视角。因为从真实的角度来衡量,人活在历史之中,但历史事件只有与个人命运相交织,方才显现出历史对于个人的真实面貌。简而言之,《静静的顿河》之所以是现实主义杰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史诗性与独特个人视角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肖洛霍夫一贯坚持艺术真实要遵循生活真实的原则,他曾告诫年轻的作家:“作家在小事情上违背真实,便会引起读者的怀疑,读者会想,在大的问题上可能他也会撒谎。”敢于面对现实,敢于秉笔直书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肖洛霍夫艺术的良知,也是他在现实主义美学上的独创性。

主人公葛利高里有两大追求,一是爱情与婚姻,二是作为哥萨克的名誉。而在这两个方面,葛利高里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在个人生活中,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婀克西妮亚之间,两次回到妻子身边,三次投入情人怀抱,使这两个都深爱他的女人为他死得异常悲惨--娜塔莉亚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堕胎身亡;婀克西妮亚在与葛利高里逃亡途中,被枪打死。在哥萨克视为天职的战士生涯中,葛利高里徘徊于白军与红军之间,两次参加红军,三次加入白军,最后成了身处绝境的散兵游勇,年纪不到30却已鬓发斑白。穷途末路之际,他把武器丢进顿河的冰水之中,回到家破人亡的故居,此时,他与巨大的、冰冷的世界的唯一联系只是他幸存的儿子了。

造成葛利高里悲剧的原因最突出的就是他的哥萨克身份。哥萨克是俄国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哥萨克”一词源于突厥语,意为“自由人”。原指从中亚突厥国家逃到黑海北部从事游牧的人,后来泛指15-17?世纪俄国从农奴制压迫下逃亡出来,迁移到边远各地的农奴、仆从和市民。南方顿河两岸的大草原是这些“自由人”聚居的地方之一。从16世纪开始,哥萨克因替沙皇政府镇守边疆,被免除劳役和赋税,并获得一定的奉禄和土地,同时哥萨克形成了带有相对自治性质的组织,他们是沙皇兵力的主要来源,18世纪开始成为特殊的军人阶层。特殊的历史一方面使哥萨克保留了许多封建思想,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酷 爱自由,粗犷善战。可以说,哥萨克最大的矛盾是:内心向往自由,身份上又是沙皇镇压自由的工具。葛利高里就是在矛盾的哥萨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个青年哥萨克的代表,他有责任感、有良心,有哥萨克特有的群体归属意识,也有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哥萨克自身的矛盾性决定了葛利高里的迷惘:是拥护布尔什维克,因为他们许诺给受压迫者以自由;还是选择哥萨克,因为自己世世代代身为哥萨克。就这样,葛利高里是千百万在红军和白军犹豫不决的哥萨克的缩影。正如葛利高里所属的那个白军师的师参谋长考佩洛夫所说:“一方面你是一个拥护旧时代的战士,另一方面--请原谅我说话尖刻,又有点象个布尔什维克。”但是最为矛盾的是他又不仅仅是个哥萨克,而是一个善良的、有良知的人。

作者在这主人公葛利高里与时代的复杂关系,从普通人的角度反观大时代里的大变动,在这之中,肖洛霍夫以悲悯的情怀出了一首人道主义的悲歌。

静静的顿河,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带着无限的忧郁、惆怅;流露出一丝一缕“淡淡的哀愁”;饱含着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敬畏;充满了“那种对人类的痛惜心情”!葛利高里内心的伤痛和珍爱;那宁静的庄严的顿河,那“用哥萨克的鲜血灌溉过的”草原,草原上的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这一切读来令人心里不由得隐隐发颤和作痛;为相互残杀的哥萨克男人,为苦难中顽强生存的哥萨克女人,也为那永远静静地流淌,流向历史深处的顿河。篇三:读《静静的顿河》有感

初读此书,感触最深的是作者对人物、环境的描写,用词生动形象,大篇幅运用修辞手法,语言优美华丽又丝毫无做作之嫌,读来沁人心脾,让人欲罢不能。怀着这种心态,我如饥似渴地读完了四册中的第一册。作者对情景的描写细致入微,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臵身于中。通过对哥萨克人劳作、习俗、日常生活、邻里琐事的描写,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粗犷、豪放、勇猛无畏、怡然自足的马背民族勇士的哥萨克形象,着实令人神往。尤其对两军

对垒、冲锋陷阵的哥萨克骑士的心理描写瞬间给人一种大战在即,生死一线即在眼前的心理冲击。

小说的历史背景大约为1912至1922年间,这期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以及苏维埃政权的稳固,反映了英勇的哥萨克民族在此期间为战争背井离乡,流血牺牲。用写实的手法,从人性的角度,以哥萨克人为中心构成了小说的内容框架。我对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感情经历感触颇深,年青的葛利高里的感情是波折的,不幸的。与丰满、性感的邻家有夫之妇——阿卡西妮亚的甜蜜而大胆的邂逅被传开后,令强势的老父亲潘苔莱颜面扫地,接下来等待着葛利高里的便是一次赤裸裸的包办婚姻。葛利高里性格是倔强的,是不屈服于伦理道德的,他任性地从不幸福的婚姻中解脱出来,毅然决然带着阿卡西妮亚私奔而去,抛下孤苦的妻子娜塔莉亚,愤怒的司捷番,甩给顿河人民一个大个的供茶余饭后解闷的风流话题。最不幸的是娜塔莉亚,她

所有的一切,幸福的与不幸福的、好的与坏的、期盼中的与落了空的,都随着丈夫的远去而变的不再有任何意义。昙花一现的幸福抖然间又从指间滑落,碎了一地。

娜塔莉亚的不幸很令我惋惜,这其中,除了葛利高里的倔强外,也有娜塔莉亚的执着,一根筋。当初执意追随葛利高里是违了父亲的意愿,受伤回家后又让好面子的父亲自觉颜面扫地,无形中父女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矛盾越积越深,而禽兽不如的哥哥甚至企图有非分之想,远去的丈夫又无从寻觅,生活完全暗淡,看不到半点希望。她太不幸了,伤心欲绝而又无人倾诉,万般无奈之下的娜塔莉亚选择了以死来了解痛苦。读到此处,我开始怨恨起主人公葛利高里,也为娜塔莉亚当初的不争气而懊恼。或许小说最后,因为阿卡西妮亚的背叛,令葛利高里心灰意冷转而回到娜塔莉亚的身边,能为我带来少许安慰,也为这段荒唐的婚姻画上一个逗号。

2015年1月10日,读《静静的顿河》第一册有感

生活总是用自己不成文的法律支配着人们。三天后,叶甫盖尼夜里又来到阿卡西妮亚住的那间下房,而阿卡西妮亚却没有拒绝他。

灰色黎明的天空上闪烁着稀疏的晨星。风从黑云片下吹来。顿河上,雾气奔腾,在白垩山峰的斜坡上盘旋,象条没有脑袋的灰色巨蛇,爬进了峡谷。左岸的河汊、沙滩、湖沼、苇塘和披着

露水的树林——都笼罩在一片凉爽迷人的朝霞里。太阳还在地平线后面懒洋洋地不肯升上来。

描写麦子:

小麦长出了尖尖的绿芽儿,天天见长;一个半月以后,连乌鸦的脑袋都能藏进去了,麦子吮吸着土壤里的养料,抽了穗;然后开花,麦穗罩上了一层金黄的花粉;麦粒灌满了香喷喷、甜丝丝的乳浆。当家人来到麦地里一看,真是心花怒放,可是突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闯来一群牲口,在麦地里乱踩一阵:可怜那沉甸甸的麦穗全被踩料在田垅上。凡是牲口践踏过的地方,到处是一片片踩坏了的麦子??真是惨不忍睹,伤透了心。

描写解冻:

在大斋的第四个星期,严冬退却了。顿河两岸镶了花边,河冰已经变得千疮百孔,表面开始融化的冰变成灰白色。夜晚,山谷在轰鸣,上年经的人说,这是寒流的先兆,可是实际上却是解冻的日子来了。早晨,地上结了一层薄冰,可是到了中午,就融化了,土地就露了出来,散发出三月的气息,散发出冻樱桃树皮和腐烂的干草气味。

在一个解冻的日子,娜塔莉亚回到了公婆家里来了。渐有暖意的红太阳,象只温柔可爱的小牛犊,紧紧蜷伏在积雪已经融化的山岗上,土地已经松软,顿河沿岸陡斜的石灰岩的山岗上,有些地方已经露出一片一片的土地,嫩草闪着翡翠般的新绿。

描写晴朗:

一个晴朗的九月的日子,鞑靼村的上空飘着一层薄薄的象蜘蛛网似的彩色艳丽烟云。没有血色的太阳象寡妇一样苦笑着。万里晴空,碧蓝洁净,犹如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骄矜的处女。顿河对岸的树木染上一片忧郁的黄色,白杨树闪着黯淡的光辉,橡树飘落着稀疏的、有花纹的叶子,只有赤杨依然碧绿喜人。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感染了目光锐利的喜鹊。

描写生活: 生活奔腾泛滥,溢出河床,分成无数的支流。简直难以预料它那叛逆和狡狯的洪峰将泻向哪条支流。

篇三:无锡市2011年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无锡市2011年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第一卷、第二卷上各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否则答题无效。 ..................

第一卷(选择题,共4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濒临bīn摭拾zhí 哺育bǔ便宜行事pián ....

B.发轫n 蜷缩juán妃嫔.rè..pín 直栏横槛jiàn

C.社稷击jū敕造chì少不更事ɡēnɡ .jì狙...

D.炽热chì搭讪秀jùn 情感慰藉..shàn隽..jí

1.C(A便biàn B蜷quán D藉ji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沉湎 纹身 寥廓 色彩斑斓

B.谛听 黯淡 扯淡 军需品

C.工夫 和霭 退色 一筹莫展

D.缘份 熨帖 宏扬 水蒸气

2.B(A纹—文C霭—蔼D份—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企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存在着利益考量,出现一些钩心斗角的现象也是难免....

的。

B.政治老师说,家庭是社会细胞,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C.时下什么都兴“排行榜”,诸如“金曲排行榜”“小说排行榜”“大学排行榜”??五花

八门,不绝如缕,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

D.12月12日,江苏丰县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校车侧翻事故,目前已造成15名学生死亡。 ....

3.C(“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不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些评论家认为:一部现代小说的优劣高下,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

而在于它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B.国务院决定免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途径,鼓励引进

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C.《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于2011年由张艺谋执导的讲述1937年的南京一座教堂里一个美国神父、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战争史诗故事。

D.截至到记者发稿时,泥石流造成的交通中断尚未恢复。

4.B(A前后不对应,在“构筑”前加“是否”C“故事”改“电影”D“截至到”重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始得西山宴游记》作者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苏轼等人一

起并列为“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并称“韩柳”。作品有《河东先生集》。本文是其中“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B.《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以祥林嫂的“半生事迹”为纵线

展开情节,揭示了旧社会劳动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遭遇。

C.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他的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他和法

国作家莫泊桑、俄国作家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一个人的遭遇》是俄国作家肖洛霍夫所写,他曾经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

代表作有《静静的顿河》《火车正点》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运用第一和第三人称手法讲述故事,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

5.D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火车正点》是海因里希·伯

尔写的中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只运用了第一人称手法。

6.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读本四部名著)

A.《三国演义》“败走华容道”中曹操曾三次大笑,一笑而赵云出击,二笑而张飞出阵,三

笑而关羽杀到,活画出曹操刚愎自用、自命不凡的性格特点。

B.《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同鲨鱼英勇斗争的激烈场面,表现了老渔夫非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以及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仍然要顽强拼博、永不屈服。

C. 在沈从文的笔下,翠翠、祖父、天保、傩送这些善良的人,却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幸福,但这并不违背作者所要表现的主旨:表现人性的善良、美好;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就是“可爱”,即使不属一个阶层的人物也是这样,甚至当地驻军似乎也能“与民同乐”,如端午节的表现就是如此。

D.《红楼梦》中荣国府里的最高统治者是贾母,管理日常事务的是王熙凤。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百般奉承,背后却干尽了贪赃揽财的勾当,可谓名副其实的“凤辣子”;贾宝玉挨打后,最伤心的莫过于林黛玉。在得知贾宝玉挨打后,她第一个来看宝玉,且说出“你可都改了吧”这样出人意料的话。

6.D. “凤辣子”是贾母给王熙凤起的诨号,是喜爱之情的表现; 林黛玉不是第一个来看宝玉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34分)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7-9题。(15分,每小题3分)

六 国 论

苏 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候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候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月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候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不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人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候,其势弱于秦,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非兵不利 盖失强援 ..

而秦兵又至矣盖将自变者而观之 ..

始速祸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

彼与彼年相若也 ..

7.C

8. 文中“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中“以”,与下列句子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洎牧以谗诛 B.举匏尊以相属 ..

C.以地事秦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8.C

9.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情况不同的一项是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侣鱼虾而友麋鹿 ...

C.望西山,始指异之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10.下列特殊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洎牧以谗诛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指出,假定齐人不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的计策,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六国

与秦国较量,肯定能战胜秦国。

B.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动哉”这句话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统治者。

C.文章3、4两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逻辑严密,说服力极强。

D.文中连中“呜呼”、“悲夫”两个感叹词,为六国痛失灭秦优势而亡慨叹不已,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11.A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二)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10-13题。(9分,每小题3分)

常 遇 春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初从刘聚为盗,察聚终无成,归太祖于和阳。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容貌奇特魁伟,勇敢有力气,无人能比,有像猿一样长的手臂,善于射箭。当初跟从刘聚作强盗,后来看出刘聚最终不能成事,就在和阳归顺了明太祖。

及兵薄牛渚矶,元兵陈矶上,舟距岸且三丈余,莫能登。遇春飞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应声,奋戈直前。敌接其戈,乘势跃而上,大呼跳荡,元军披靡。诸将乘之,遂拔采石,进取太平。授总管府先锋,进总管都督。 等到太祖的军队逼近牛渚矶时,元军在石矶上列阵,船距离岸边还有三丈多,没有谁能登上岸。常遇春驾小船飞快地到来,太祖指挥他向前。常遇春答应一声,持戈奋力直冲向前,敌人抓住他的戈,他就乘势跳上了岸,大喊着跳跃扫荡,元军纷纷溃败。众将乘机而上,于是攻下采石,进军攻取太平。被授官为总管府先锋,晋升总管都督。

友谅薄龙湾,遇春以五翼军设伏,大破之,遂复太平,功最。太祖追友谅于江州,命遇春留守,用法严,军民肃然无敢犯,进行省参知政事。 陈友谅逼近龙湾,常遇春以五股军队设置埋伏,大败陈友谅,于是收复太平,战功第一。太祖追赶陈友谅到了江州,命常遇春留守,他执行法令严明,军民都很畏惧没有人敢违犯常遇春,晋升行省参知政事。

先是,太祖所任将帅最著者,平章邵荣、右丞徐达与遇春为三。而荣尤宿将善战,至是骄蹇有异志,与参政赵继祖谋伏兵为变。事觉,太祖欲宥荣死,遇春直前曰:“人臣以反名,尚何可宥,臣义不与共生。”太祖乃饮荣酒,流涕而戮之,以是益爱.

重遇春。 在此之前,太祖所任用的将帅中最著名的,是平章邵荣、右丞徐达和常遇春三位。而邵荣尤其是位善战的老将,到这时傲慢不逊有了二心,和参政赵继祖密谋埋伏军队发动兵变。事情被发觉后,太祖想宽恕邵荣的死罪,常遇春径直上前进言说:?为人臣子犯了谋反罪,还有什么可以宽恕的,臣按道义不能和这种人共存。?太祖于是让邵荣饮酒,流着眼泪杀了他,太祖因此更喜爱器重常遇春。

围赣州,熊天瑞固守不下。太祖使使谕遇春:“克城无多杀。苟得地,无民何益?”于是遇春浚壕立栅以困之。顿兵六月,.

天瑞力尽乃降,遇春果不杀。太祖大喜,赐书褒勉。

太祖的军队包围了赣州,熊天瑞固守着未能攻下。太祖派使者告谕常遇春:?攻克城池之后不要多杀人。如果得到了土地,没有百姓又有什么好处呢??于是常遇春掘深城壕,并竖起栅栏来围困他们。军队围攻了六个月,熊天瑞财力耗尽,于是投降,常遇春果然没有杀人。太祖非常高兴,赐信褒奖勉励。

与大将军攻太原,扩廓帖木儿来援。遇春言于达曰:“我骑兵虽集,步卒未至,骤与战必多杀伤,夜劫之可得志。”达曰:.

“善。”会扩廓部将豁鼻马来约降,且请为内应,乃选精骑夜衔枚往袭。扩廓方燃烛治军书,仓卒不知所出,跣一足,乘孱马,以十八骑走大同。豁鼻马降,得甲士四万,遂克太原。 .

常遇春和大将军一起攻打太原,扩廓帖木儿前来支援。常遇春对徐达说:?我们的骑兵虽然已经会集,可是步兵还没有到达,

突然与他们作战,必定伤亡很大,夜间去偷袭,可以成功。?徐达说:?好。?恰逢扩廓帖木儿的部将豁鼻马来商谈投降,就请他做内应,于是挑选精锐骑兵,口中衔枚,夜间前去偷袭。扩廓帖木儿正点着蜡烛在研究军书,遇到来袭,仓促间竟不知从那里逃跑,光着一只脚,骑上一匹劣马,只带了十八个骑兵往大同方向逃去。豁鼻马归顺投降常遇春,得到了他的四万名全身披甲的兵士,于是攻下太原。

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太祖闻之,大震悼。丧至龙江,亲出奠,命礼官议天子为大臣发哀礼。议上,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制曰“可”。赐葬钟山原,给明器九十事纳墓中。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二。 ..

军队返回,驻扎在柳河川,常遇春突然得暴病去世,年仅四十岁。太祖听说了此事,大为震惊,悲痛不已。他的遗体运到龙江,太祖亲自出面祭奠,命令礼官们讨论天子为大臣举行哀悼的礼仪。礼官报上建议,照宋太宗哀悼韩王赵普的先例办事。太祖颁诏令说:?可以。?常遇春被赐葬在钟山的宽阔平坦之地,赐明器九十件放入墓中。将其灵位放在太庙享祭,并在功臣庙中塑肖像,位次都排在第二。

遇春沉鸷果敢,善抚士卒,摧锋陷阵,未尝败北。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长于大将军达二岁,数从征伐,听约束惟.

谨,一时名将称徐、常。遇春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又称“常十万”云。 常遇春深沉勇猛又果敢,善于安抚士兵,冲锋陷阵,从未失败过。他虽不熟悉经籍文史,但用兵却常与古代兵法相符。他比大将军徐达长二岁,却多次跟从徐达南征北战,听从管束,恭敬谨慎,当时可称名将的就是徐达、常遇春二人。常遇春自己曾经说,能统帅十万将士,驰骋天下,因此,军中又称他?常十万?。

(《明史·常遇春列传》有删改。)

1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

A.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B.臣义不与共生 义不赂秦 ..

C.长于大将军达二岁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

D.以十八骑走大同故为之文以志 ..

12.D (A、故事:旧事,成例。B、义:坚守道义。C、于:比。D、以,动词,率领/连词,表目的,来)

13.下列各组句子能够分别表现常遇春“勇敢”和“有谋略”的一项是

A.军民肃然,无敢犯 遇春以五翼军设伏

B.乘势跃而上,大呼跳荡夜劫之可得志

C.遇春浚壕立栅以困之 臣义不与共生

D.摧锋陷阵,未尝败北 军中又称“常十万”云

13.B(A前者是说他执法严明,不是说勇敢。C后者是说他讲忠义D后者是别人对他的称呼)

14.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遇春外貌奇特魁伟,最初跟随刘聚为盗贼,但看到刘聚不会成事,就转而跟随明太祖。

B.邵荣和赵继祖密谋想发动兵变,事件败露后,太祖想宽恕邵荣,常遇春义正辞严,坚决反对,使太祖取消了宽恕邵荣的念头。

C.常遇春在攻克太原后,又率部队到柳河川作战,最后战死沙场,朱元璋闻讯,大为震惊,悲痛不已。遗体被运到龙江,元璋亲自出来祭奠。

D.常遇春深沉勇猛又果敢,善于安抚士兵,冲锋陷阵,他在军中听从管束,恭敬谨慎,成为当时的名将之一,被称为“常十万”。

14.C(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暴病而死)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18分)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太祖乃饮荣酒,流涕而戮之,以是益爱重遇春。(4分)

译文:太祖于是让邵荣饮酒,流着眼泪杀了他,太祖因此更喜爱器重常遇春。(饮:使??喝酒。流涕:流泪。益:更加。重:

器重。关键词各1分)

⑵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分)

译文:可悲呀!有如此强大的国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一贯暴力)所胁迫,一天天地割让(土地),而趋于灭亡。(为??所??,被。劫,胁迫,挟持。日、月,一天天,一月月。每处1分)

⑶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译文: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博学:广博地学习,省:反省。知:智。每处1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每线1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2)是故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荷塘月色》)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5)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

(6)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国亭怀古》)

(7)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沁园春·长沙》)

(8),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9)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

16.① 金就砺则利 ②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③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④弃掷

逦迤 ⑤ 惊涛拍岸 ⑥ 斜阳草树⑦ 层林尽染 ⑧寄蜉蝣于天地 ⑨ 岂因祸福避趋之

四、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谒沈从文墓

叶蔚林

出凤凰县城南门,沿一条简易公路前行约一公里半,过一道短桥便来到杜田村。沈从文墓就在杜田村。

杜田村背靠南华山,面临沱江水。村子百十户人家,木屋砖屋一字长蛇排列在脚下,沿河一条长长的青石板小路,联络着所有门户。河岸有竹丛,有垂柳,还有好些石榴树;若逢夏日石榴正开花,那是一团团火焰,耀人眼目。

沈从文墓坐落在桥头山坡高处,算得上杜田村第一户居民。八十六级石阶曲折通向墓地,曲折的八十六级石阶,象征沈从文八十六年曲折的人生之路。

沈从文墓实在算不上墓,没有墓亭、墓道且不说,甚至连个黄土坟包都没有。山壁下辟出一长条土坎地,中央埋下骨灰罐,上面再竖立一块不规则的五彩石便是一切。树还是新栽了一些,矮的是棕榈,高的是玉兰;玉兰还未长成,开花还得好几年,而地上已杂草丛生。当然,五彩石上还是有镌刻的。正面是沈从文自己手迹放大:?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是沈从文妻姐张充和女士的诔文:?不抑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可是没有墓志铭,甚至最简单的姓名和生卒年月也没有。据说,沈从文生前曾对家人说过:?一个人或生或死,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沈从文没说。不好乱猜,但也不难猜到。

据说,这块墓地是沈从文自己选定的。1982年夏初,沈从文终于回到魂牵梦绕、阔别近六十年的凤凰小城。沈从文在这块土地上流连复流连,发出孩童般的欢笑。某一天傍晚,沈从文散步来到杜田村,站在桥头上东张西望,心满意足地对家人说:?这个地方蛮好,真的好美哟!?

不错,这里确实蛮好,好美的。美就美在眼前一河沱江水。水是豆绿色的,因为河底生满丝草,河水平静无波,只能从丝草的倒伏辨别河水的流向。河中有白鹅凫泅,悠然拨动红桨;有鲤鱼翻花,跃出水面。河斜斜远远的对岸青石埠头上,依然有使用棒棰的浣女。她们手中的棒棰击落时悄然无声,举起时却砰砰作响……

沈从文一生爱水,以水为美。沈从文二十岁时就写道:?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比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与水分离。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后来沈从文又进一步写道:?水教给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做出海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工作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人的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洋溢。?

沈从文的自我表白是朴素的、真实的。沈从文自己像水一般柔和,看来似乎特别脆弱,而且极容易就范,被纳入某种容器之中。但柔弱中却不乏坚韧,水滴石穿——煌煌巨著《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的完成便是明证。沈从文一生追求美——自然美、人性美、人情美、文体美、文字美……为此,他本人和他的作品被误解、遭嫉恨,受尽了委屈和排斥。然而沈从文无怨无悔,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36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1-10 02:56 , Processed in 0.3445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