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回复: 0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体育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26
发表于 2020-1-4 18: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迎面接力
一、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田径竞赛项目中,以规定人数、限定距离、并以接力棒(公路接力跑以接力带)为传接工具的集体项目。由于接力跑符合学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在体育教学中常有一些接力跑游戏项目,如迎面接力、往返接力、圆周接力等。目前,田径场正式比赛的接力跑项目有男、女4×400m接力。由于接力跑是集体项目,每个队员为集体获胜表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形成了竞争的激烈性和比赛结果的难预测性和多变性,因而使它成为田径运动赛场上最引人关注和令人兴奋的项目。接力跑除了与跑的项目有同样的锻炼价值外,还能培养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接力跑是提高学生跑的能力的重要教材通过迎面接力练习,能有效发展学生快速启动能力和奔跑能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从小学阶段跑的教材分布情况来看,迎面接力跑是小学体育教材的重要内容。在一、二水平阶段通过游戏和竞赛有较多体现,但学生掌握程度不一。因此,本次课一方面着重巩固迎面接力跑的动作要领,另一方面继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协调配合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方面:学生能对体育课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将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增强自信。
2、心理健康方面:学生能够体验体育的快乐,感受进步的喜悦;能结合情况,应对挫折,克服困难。
3、运动技能方面: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迎面接力跑的方法。
4、社会适应方面: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5、身体健康方面:学生通过奔跑游戏练习,发展学生的速度、奔跑、力量及协调能力。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学生对迎面接力比较熟悉,在一至三年级以游戏形式进行练习,四年级进行过教学,本学期进行“立棒式”迎面接力的复习,学生已经对“立棒式”迎面接力技术有详细的了解,本次课主要进行渗透练习,加以巩固。五年级学生,体育教学已经形成常规,教学中教师可以轻松引导学生进入重点教学内容的学习与练习。三年级开始进行循序渐进的韵律操教学,为本次教学的准备活动阶段和结束放松阶段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主要采用主题教学法(以迎面接力为主题设计相关教学及练习),具体环节中融入激发法、变异法、想象法、探索法等实践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巩固提高阶段的“两人三足“接力:两人一组,并排站立,将相邻两只脚用彩带绑在一起,形成“两个人,三只足”,两人共同奔跑,完成接力。
教学实施过程
1、  集中思考、讨论:“如何能跑好”,在师生共同探讨中,让学生建立跑动中的安全意识、配合思想。
2、  学生两人一组,用彩带绑好脚做初步适应练习。
3、  进行练习,注意将“跑”与“接力”的有机结合。
4、  各组小结“如何跑得稳、准、快?”
5、进行第二次练习(比赛)。
要求
1、绑脚的位置要恰当,要保证松弛适度。
2、练习前两人先统一步伐,练习中注意协调配合。
3、学生要学会总结、提高。
4、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各练习时段情况,及时提醒、指导、处理相关状况。
意图目标:
1、因“两人三足”游戏,在原来的教学中作为跑动游戏进行过,学生比较喜欢,并且积极投入,运用这种方式把游戏与传接棒技巧教学有机结合,能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
2、  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空间,让学生能自觉、自主地投入学习活动,并有所收获。
五、教学反思
教学基本达到目标,学生练习投入,并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互相交流,集体进步。最后一棒冲过终点时出现抢举彩旗的现象,教师适时引导小组长发挥组织作用。学生兴趣较浓,且在求胜心理的推动下,能主动交流、探讨,对“如何做到稳、准、快”有了更深的体会,对教师的引导教育也能虚心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2 11:13 , Processed in 0.2364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